第九章 高家寨

“哈哈哈,這熊耳山中,還真有道士改行做了山寨大王啊!”

中州大地風雲變幻,各色人馬粉墨登場,但這位佔山爲王的普祥真人,還是給李來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調侃一會兒後,便同高一功等人將部隊帶往小孤山的山腳下——小孤山山峰較大孤山低矮一些,但同樣氣象險峻、雄渾挺拔,山腳下山石峻峭崎嶇,很難行走,並不是一處安逸穩妥的住處。

但李來亨和白旺也都知道,高一功在熊耳山山區中發展並不好,恐怕不便於找一塊平坦難守的谷地做兵馬駐地。他既要對付於大忠的進攻,又要防備山中寨民的偷襲,自然還是要尋一處易守難攻、險峻難拔的地形駐紮纔好。

郝搖旗看山路難行,便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張皮綆等小虎隊的親兵騎士們見狀也紛紛下馬牽馬步行。

郝搖旗望着嶙峋的小孤山山峰,想到了鄖西的山區,感嘆說:“咱陝北老家的溝溝是多,但真沒有這麼多的大山。咱們闖軍自從出了陝西,好像就跟這些大山扯不清楚關係啦,從鄖西到商洛,從夷陵到河南,成日都在山裡兜圈,兜的我是心煩意亂。”

李來亨笑了笑,又懟了郝搖旗一句說:“那你自己跑去山外待着啊!咱們闖軍就算現在有了很大發展,又能有多少精幹的戰兵?比去年自然是強了很多,但也就三千多人的戰兵吧!你跑到洛陽、跑到開封這些空曠平坦的地方,來個一萬兩萬官軍,任你有通天的驍勇和兵法,也抵擋不住。”

“好了,我看大家還是先到一功的山寨去歇息歇息,再從長計議。”白旺伸手指了指小孤山下的方向,說道,“兄弟們從伏牛山的小虎寨和欒川鎮一路趕過來,也很辛苦,咱們先叫大夥歇息歇息,再談談李好和於大忠的事情吧。”

“這是自然。”

李來亨點頭稱是,他下令所有騎兵都下馬步行,鳥銃隊的火器和長矛隊的兵器甲仗一類比較笨重精細的東西,就先馱放在馬背上。

高一功設在小孤山山腳下的山寨,比之李來亨的小虎寨自然草陋許多。寨門外有一杆小旗懸着一個高字,姑且就稱這山寨爲高家寨了。高家寨寨牆低矮,而且純是用竹木、枝條編成,不像小虎隊那樣還塑有土牆。寨牆圈住的大小範圍,比之小虎寨也小了一倍有餘,勉強能夠值得一提的只有寨中高地上,建有一座三層高的望樓,看着還算大氣。

看來高一功在熊耳山的發展,確實是舉步維艱了。

衆人走進寨門裡面,一進去就看到傷兵不少,好在雖然整體士氣不是很高,但高家寨的兄弟們並沒有因爲高一功不在,而鬆懈了操練。寨中央小小的空地校場上,此時還有二十多人在演練軍陣,所謂螺獅殼裡做道場,高家寨雖小,卻是五臟俱全,規劃上不落小虎寨下風太多。

高一功自己有些不自在,他知道比起小虎寨興旺發達的氣象,高家寨這邊低沉失落的氣氛,實在讓人失望。他微微紅着臉,很不好意思地說:“老白和小老虎把事情都辦得這樣好,到我這裡卻成了這副模樣,實在太過意不去了。高家寨的糧秣囤積也比較有限,恐怕也沒辦法很好地招待小虎隊的兄弟。”

李來亨用力拍了一下高一功的肩膀,他並不覺得高一功把事情辦得怎樣糟糕,反而讚賞他說:“一功,於大忠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那簡直是可以和老掌盤齊名的人物。你和他相持這麼久,雖然落了下風,但還是建成高家寨,兵力損失也不多。我看兄弟們雖然士氣不高,可軍陣操練卻一點都沒有鬆懈,這應該也是因爲你平素管束嚴格吧?”

走在最前面的白旺也轉回身來寬慰了高一功兩句,他將話題轉入正規之中,提議大家到內宅去商討一下如何聯合李好,共同對付屏風寨的辦法。李來亨則讓郝搖旗和張皮綆留下,叫他們管束好小虎隊的五百弟兄,高一功則安排了自己的副手、也是陝北老兄弟的路應標和馮養珠幫忙安置小虎隊兵馬。

這兩位在高一功手下常常搭夥做事的老兄弟,在後世歷史中曾經演繹了一出十分諷刺的戲目。

清軍南下時,負責留守襄陽的路應標曾將馮養珠留在襄陽,自己親自前往鄖陽試圖和王光恩盟誓一同抗清。結果路應標被王光恩和馮養珠出賣,困守土城被清軍所殺——可馮養珠投降清軍不久,便受盡滿洲人的侮辱,他不願剃髮,又在李過、高一功聯合南明大臣堵胤錫反攻荊州的時候重新舉兵,結果在荊州戰死。

這一對相愛相殺、最終又都死在清軍手下的高一功兩大副將,此時還是關係莫逆的同鄉摯友。他們兩人辦事能力都很不錯,路應標頗有主見、有方面之才,馮養珠則是闖軍中少有的善於管理雜務和後勤的角色。

不過這樣看來,就連高一功手底下的“人才梯隊”都要比李來亨雄厚。李來亨手底下除了一個雖有大才卻不敢輕用的方以仁外,像郝搖旗、慶叔、張皮綆這些人,都還暫時難以擔當大任。

執掌軍機的李來亨、高一功、白旺三人,在內宅之中議定,要以熟悉本地地理的高一功所部爲先鋒,以實力最強的小虎隊爲主力,白旺所部則可用於留守高家寨。而李好那邊,大家也都覺得關係緊要,考慮到如今熊耳山中形式緊張、風聲鶴唳,未免引起李好的不快和警惕,決定讓高一功先派幾個使者到大孤山去問問李好的意見,由李好那邊選擇場地和時間來進行會盟。

“我認爲這樣安排是比較妥當,儘量考慮到各方面的情況了,你們覺得如何呢?”這套行動方針是由白旺制訂的,他果然性子謹慎、做事周全,安排這種細務總能井井有條,讓李來亨十分佩服。

李來亨讚歎說:“人情練達即文章,老白辦事細心謹慎又周到,你辦事我放心,我看就這樣定下來吧。一功,事不宜遲,我們就儘快和大孤山那邊聯繫一下,看看李好寨主到底想怎麼一個合作法吧?順便我也很想瞅一瞅,你口中這位很有古時豪傑風骨的人物,到底是什麼樣子。”

高一功沒再說什麼,大家便三言兩語敲定了這件事。本來熊耳山征討應該是以本地的高一功爲核心,但由於小虎隊實力遠強於高、白二人,決策的主導權隱然已落入李來亨手中。

其實自從夷陵之戰以來,李來亨的決策能力便已經受到闖營衆人的信服,他的地位已經漸漸高於一般管隊,而更接近於田見秀、李過、袁宗第、劉芳亮這等大將之列了。

李來亨最後拍板,定下主意後,三人便出了內宅。小虎隊和白旺所部的兵馬,都被路應標和馮養珠安置好了,連素來擅長後勤和營務的白旺也很佩服高一功手下的這兩名副將,連連誇讚他們有大將的才略。

“一功,你夾袋裡的人物真是豐富!”李來亨感嘆說,“咱們闖軍的陝北老兄弟不過一千人,但其中具備大將之材的人物,竟不下數十人之多。陝北邊塞果然從古至今,都是天下精兵強將的所在之處。”

其實闖軍的一千老兄弟裡涌現出幾十個大將人物,也並不奇怪。畢竟李自成在陝西最鼎盛的時候,控弦數萬人之多,現在的一千老兄弟就是這數萬人經歷衆多戰役和慘敗後剩下來的精華。

數萬人中,涌現出幾十個大將,其中還有像田見秀這種比較混子的主將,也很正常了。

高一功笑笑說:“那就讓路應標去大孤山問候一下李寨主吧,咱們三隊人馬加起來,兵力已有七八百人之多,也不怕有什麼意外。”

他叫來路應標,吩咐說:“你去大孤山山寨,告訴李寨主,闖軍的兵馬已經到齊。我們都亟待等着同李寨主會盟誓師,給屏風寨一個好看。闖軍辦事的風格一貫是開誠佈公,從不遮遮掩掩,會盟的地點和時間,就交由李寨主自己選擇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三章 林貓貓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四十一章 血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