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繳獲所得

會那此匪徒的嚎叫哭泣“左哨的軍十們將衆以貽憂引二死,他們處決匪徒時,都是用長槍,免得身上的腰刀起了豁口,還可以順便練一練槍術。

舜鄉軍中的長槍兵大多在二十步外衝刺就可以刺中目標,離得這麼近,更是不用說,他們長槍看也不看,就可以準確地刺入匪徒們的心口。很快的,一百多個匪徒便橫屍當地。

最後,繳獲的匪塞物資也是盤點清楚,鍾顯才用他那斯文的聲音向韓仲稟報:“大人,我左哨軍士共繳獲匪徒銀錢三千五百七十五兩,糧米七百五十三石六鬥,繳獲騾馬八十七匹,刀槍二百四十六副,羊三百五十三頭,牛二十七頭,”大人,所獲豐厚啊!”

圍在旁邊的衆軍官都是喜上眉梢,王鬥獎賞極重,繳獲所得,至少會拿出三成物資出來賞賜,算一算,各人此次所得都是不少。

韓仲也是笑得合不攏嘴,他義憤填膺地罵了一句:“這些匪賊,喪盡天良,所搶盡是民脂民膏,幸好遇上我們舜鄉堡王師。這些錢糧拿回去,可以救活災民無數了。

衆軍官都是心情愉快地贊韓仲果然是跟在防守大人身旁的老人,深得真傳,就是宅心仁厚,果然是取之於匪,用之於民。

韓仲又嘀咕了一句:“這備多錢糧,就是運回去有點難辦。”

這麼多繳獲,便是舜鄉堡全堡軍戶種田所得,怕是幾年的辛苦,也不如繳獲這一個匪寨來得豐厚。不過美峪守禦千戶所離舜鄉堡路途頗遠。而且道路難行,掃滅匪寨容易,要將繳獲拉回去有些困難。

鍾顯才輕輕提醒道:“大人,不是有繳獲騾馬八十多匹嗎?寨內也有些車輛,將繳獲放在車上,便可以用騾馬拉回去了。”

韓仲點了點頭,道:“不錯,我正好想到這點,你便提出來了,很好。”

當下他威風凜凜地下令全軍一齊動手,將繳獲放到騾馬上,全部拉回去,牛羊全部趕走。末了,又下令放了一把火,將整個寨子燒個精光。

一路無事,看到舜鄉軍左哨精銳的樣子,二百多人個個勇如家丁,路上也沒有人敢動什麼心思。崇禎九年四月十一日,韓仲領着左哨軍士,拉着大批的繳獲,得意洋洋地回到舜鄉堡。

一時間,整個舜鄉堡都轟動了,這些時間,舜鄉軍雖然到處剿匪,不過打破了十幾個匪寨,所得也沒有韓仲這次來得豐厚,有了這些糧米銀錢,至少今年來說,全堡上下都可以衣食無憂了。

王鬥也是高興無比,在大規模的賑災下,自己錢糧己經所剩不多,不過先前打破那些寨子,繳獲了銀子上千兩,糧米四百多石,再加上這次的三千五百多兩銀子。七百五十多石糧米,至少今年堡內軍民,還有堡外的災民們吃喝是不用愁了。

先前王鬥還有一點擔憂,下半年清兵入寇,秋後整個舜鄉堡都不能耕種,還要堅壁清野,到時軍民如何養活?有了這些銀錢糧米,就算到時野外一掃而空,自己又有何懼?

他親自出堡來迎接了韓仲一行,又吩咐歡喜無比的林道符將各樣銀錢糧米入庫,那些牛羊也是安置好。

回堡後,王鬥立時論功行賞,登記各人軍功,又拿出三成繳獲賞賜各軍士,依他們的戰績所得一一獎賞,傷亡的軍士更是加以撫卹厚葬,這些軍士很多人家內己是分下田地,眼下這些軍士都可以放假幾日,他們拿着大批的賞銀糧米回去後,家人都是喜出望外,一時間,堡內一片的歡聲笑語。

唯一遺憾的是,王鬥此次遣軍前往美峪守禦千戶所剿匪,是私下偷偷進行,不能上報軍功,上官不可能對他們進行封賞。

有了錢糧就好辦事,王斗的擴軍,擴大開礦規模,修建堡牆,還有收編堡外災民等計劃都可以實行了。

崇禎九年四月十二日,王鬥招集堡內的軍官吏員等,商議一系列的事務。

令吏馮大昌首先對王鬥微笑地彙報:“大人,堡外災民口數已是統計出來,共有三千一百五十五口,其中男子一千八百四十七口,成丁一千六百二十二口,不成丁二百二十五口。婦女一千三百八口,其中成女一千一百口,幼女二百八口。”

“據統計,這些口數共有成戶四百七十二戶,有口二千三百七十八口。餘者七百七十七丁口,或是妻兒去世。或是隻留孤兒婦女,不成整戶。”

王鬥一揮手:“讓這些人全部加入舜鄉堡軍戶,不願加入的,全部趕走!”

他對溫方亮與孫三傑微笑道:“兩位大人,現在你們可以各領一哨兵了。”

溫方亮搽着手喜道:“太好了,總算不再是領着幾個兵了。”

孫三傑也是喜不自勝。

王鬥沉吟,舜鄉堡內,怕是容納不了這麼多丁口,只能讓他們在堡外居住,邊關之地,肯定要修建堡牆,眼下在王斗的親近各堡中,靖邊堡有戶一百七十戶,其中有六十多戶一直居住在堡外,沒有修建堡牆。

自己可以遣一百戶丁口到靖邊堡去,遣一部分人到寇家溝鐵廠去,餘者,盡數留在舜鄉堡吧。

只是修建兩堡城牆,怕是所費不少,如果粗粗修建,又怕防護力不夠。

進入今年來,王鬥平日與衆人談論中。總有意無意流露出擔憂今年後金兵又會再次入寇。的擔憂,各人都是莫名其妙。難道防守大人能未 引一,知道今年教子又要進關劫掠?

此時王鬥又流露出這種擔憂。各人都是面面相覷,溫方亮微笑道:“大人,依下官所知,在我們舜堡的西面,有漢潘縣城的古址,如果在那裡修建新堡,需費不大,且

他笑道:“下官先祖爲中州人,在我們那,四戰之地,匪賊橫行。每個莊子都要建固城屯堡。那屯堡,先建黃土高臺,高約一丈多,再建堡牆,便從堡牆周邊取土。因爲建堡,屯堡周邊百丈內盡是黃土大坑,各深一丈多。賊匪若要攻打,首先要繞過這些大坑,密密麻麻的黃土大坑極爲難行。饒過大坑後,又得爬土臺子。爬上土臺子,還有堡牆,從土臺斜坡到堡牆,居高臨下,高達數丈,一個擂木擂石,順着土臺滾下來,就能砸到一片人,真是慘!”

當座各人都是聽得興味昂然,溫方亮笑道:“當然,這固城屯堡也有缺點,敵人進堡都困難了,我們堡內軍戶出堡也是同樣困難。”

王鬥一拍大腿道:“出行不重要,最重要是安全,防護力足!”

他笑道:“靖邊集也可如此辦理!”

衆人商議計算了一陣,修建這兩堡的堡牆約需要一千多兩的銀子,如果算上糧米,則需要銀糧各半,不過王鬥現在銀多糧少,能動用銀子的,就儘量動用銀子,就算米價物價昂貴,也同樣花銀去買。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從現在到清兵入寇,怕是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一切事務都要抓緊。

收編堡外災民爲軍戶很順利,這些時間他們在舜鄉堡人人可以活命,己是感恩,家內遭了災,回去後也沒有好日子過,看舜堡軍戶們的例子,這裡生活安穩,只要肯幹活,就可以活下去,開墾荒地後,還人人有田地可分,實是桃源之地。

至於民戶身份,這年頭,能活下去更重要,民戶又算什麼?至少舜鄉堡的軍戶不會象自己一樣的流離顛沛,餓死病死。

還是留在這裡,將舜鄉堡當成自己家吧。

堡外三千多口災民基本都是留在了舜鄉堡,王鬥吩咐令吏馮大昌將他們一一登記入冊,每人發給了軍戶貼,以後這些新軍戶就是舜鄉堡的新人丁戶口了。

王鬥一聲令下,幾千口災民盡數集中在舜鄉堡西城方向,在那裡建造新的軍戶營房,原來的窩棚,也一把火全燒了,一些留下的垃圾與排泄物,盡數挖坑深埋,防止瘟瘦。同時王鬥還選了一百戶的新軍戶,送往了靖邊堡。

舜鄉堡與靖邊堡兩地的堡牆修建,由林道符與老匠吳世宦主理,吳世宦原先在靖邊堡修建堡牆表現出衆,王鬥還是很看重他的。

修建堡牆營房,黃土還好,就在周邊就地取土,地表越坑坑窪窪,大坑挖得越多越好,不過各樣的石灰,糯米,木料等,卻是要向外採購,還有石料等,也要花費大批的人手去開採,這些都需要大把的錢糧,一時間,王鬥口袋中的銀子又是滾滾而去。

夯築堡牆需要大批的人手,不比以前修建靖邊堡,現在王鬥算是人手充足。挖土,和泥,脫坯,曬乾,那幾千口的新軍戶們只是盡數上陣。

同時間,溫方亮與孫三傑也是歡喜地在新軍戶中挑選青壯,從原先兩哨老兵中選拔軍官,很多此次剿匪立功的軍士們都成爲新任軍官,舜鄉堡內又組建了兩哨兵,依練條例,風風火火地練起來。

崇禎九年四月二十日,王鬥帶着韓朝。韓仲,還有一些護衛們,回到了靖邊堡。

鐘調陽得到消息,在城門口迎接了王鬥一行人。

這是王鬥去舜鄉堡後,這幾個月中第一次回到靖邊堡,在永寧門前見到王鬥時,堡內軍戶們都是驚喜,他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隨後他們奔走相告:“大人皿來了,大人沒有忘記靖邊堡的父老!”

他們毒擁在王斗的身旁。一邊七嘴八舌的,一邊隨着鐘調陽,只是將王鬥等人迎進堡內,聞訊而來的齊天良與陶氏二人都是雙目含淚:“大人,您回來了!”

王鬥和他們寒暄了一陣。看着以前同墩的幾個老人,王鬥很是感慨,自己走後,靖邊堡真是冷清了許多。

靖邊堡本有戶一百七十戶,其中六十多戶一直居住在堡外,不過他們其中的青壯己經全部編爲軍士。七隊戰兵,兩隊插兵,一隊夜不收。這些軍士,有六隊人隨王鬥去了舜鄉堡,有一隊人隨高史銀與楊通去了董家莊,留在靖邊堡內的,只有三隊人。

堡內男丁少,青壯少,這人氣便落了下來,雖說王鬥等人從靖邊堡帶出去的兵,個個都成了軍官,他們有時假日會回來一下,讓堡內軍戶談起來也是自豪。不過冷清就是冷清,這是事實,想起以前靖邊堡的日子,再想想現在,靖邊堡軍戶們的失落心理就可以理解。

不過在四月十五日時,王鬥遣了新軍戶一百戶前來靖邊堡,又派來了衆多的男丁幫靖邊堡修建新堡牆,堡外也是一片開工熱鬧,這讓靖邊堡軍戶們心下安慰些,大人沒有忘記他們。

今日王鬥更是回鄉,讓靖邊堡軍戶更是歡喜。,

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767章 傾國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206章 昌平第464章 勇氣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580章 負恩第282章 俘獲第776章 忠與順第741章 暴雨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786章 大略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80章 激勵第55章 尚公戰第91章 火藥沒了第589章 所見第754章 安慰第514章 破陣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249章 看誰狠!第6章 狼煙第56章 剿匪生財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756章 追諡第312章 佈局(下)第34章 首戰之威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45章 離去第507章 排隊槍斃(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800章 號稱第514章 破陣第282章 俘獲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725章 洪流第72章 貧窮第712章 福星第758章 聯絡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56章 末日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428章 中暑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741章 暴雨第416章 爭論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310章 隱患第276章 求援第150章 聯姻第433章 關外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753章 出關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801章 盡出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764章 進取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87章 襲城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575章 蛆蟲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823章 騎海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539章 離去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486章 激鬥(下)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122章 防務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781章 騙局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91章 火藥沒了第43章 形勢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