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登塬

對於潼關,李闖各人並不陌生,當初南塬之戰,李自成就在這裡被孫傳庭打得大敗,只餘十八騎逃入商洛山。

潼關地形溝壑縱橫,塬面處處,很容易設置伏兵,特別從金陡關到東城門,五里通道狹窄險峻,又南依牛頭山源,大軍進入,若是中伏,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李闖本來就是設伏的專家,對此當然小心謹慎,事前他一股股哨馬還先行主力出發,搜索潼關塬面溝壑處處。

哨馬的回報,是在牛頭塬方面,遭到明軍哨騎的強力驅趕,李自成判斷,孫傳庭在牛頭塬一帶,定然設有伏兵,金陡關不能走。

因此下午他的馬步大軍源源不斷通過豫陝交界的西峪古東溝石橋後,盡在離金陡關五里,牛頭塬北面、東面的平川上紮營。

此川北臨黃河,雖有階梯似的層次塬面,然落差大致不大,近乎一個平整的大塬,適合紮營。川上塬本村落不少,此時當然人影一空。還有沿河邊的丘陵土塬也盡被控制,保證大軍飲水。

不但如此,李自成還下令在東溝上搭橋,區區一座石橋,不能滿足大軍輜重通行需求。

李自成的老營設在一個叫沙坡的廢寨中,算處南北兩道平緩的塬之間。紮營後,李自成就帶着一干將領與幕僚觀看地形,他們先看了金陡關,不約而同的皺眉。

“驢球子,這樣的險地,我們義軍進去多少死多少,萬萬不能走。”

一個暴雷似的聲音響起,卻是劉宗敏,他與李自成一樣。戴着白色氈帽,穿着藍色箭衣,身上罩着的,就是他那件滿是血痕的披風,腰間別着雙刀。

作爲李自成的左右手,多年出生入死。什麼地形能打仗,什麼地形不能打仗,劉宗敏自然一眼看出。

“劉爺說得是,不說從金陡關到潼關東門容易中伏,就是進了去,那方東門、北門一帶,地勢狹窄險峻,我們兵馬不能擺開,也不要談什麼攻城。”

右營制將軍劉希堯也是說道。身爲原左革五營將領,加入闖營後,被委以重用,任了制將軍,劉希堯也在多個場合力圖表現自己。

楊少凡一樣神情凝重,這樣的地形,他的銃營同樣發揮不了水平。

“只是這是西進的唯一官道,不走這裡。別處怕是輜重難運。”

田見秀說道,他的職責還有負責全軍的後勤。當然要考慮輜重的通行問題。

這條官道控制了東西交通,別處雖有路,但如後世鄉村級的道路只能交通各村,想長遠行進,通行大城,還得走專門的國道。就算走小道行得通。往往不知要繞多少冤枉路,很多路面,也不適合大股輜重通行。

通行輜重,對路面要求很高,若要拖拉火炮。需要道路更優良了,便如坦克不能在田埂上行進一樣。

道路對輜重的重要,闖營各人當然明白,高一功沉吟道:“不若我義軍攻佔牛頭塬,沿黃土巷坡佈置兵馬,這樣就不怕官兵設伏了。”

高一功現在是帥標正威武將軍的軍職,管着主要的老營兵馬,算是位高權重,塬本歷史上這個職位屬於張鼐,不過當年的洛陽之戰,他已經被舜鄉軍殺死。

衆人都往牛頭塬看去,從底下往上看,那塬就象連綿的山嶺。此塬居平川南面,過了豫陝交界的西峪古東溝,就從東往西蔓延,一直延伸到遠望溝旁邊。

上塬小道還是很多的,馬步兵上去也容易,也算一個對策。

不過李過說道:“潼關東南是麒麟山,山塬是城牆,城牆是山塬,腳下就是深溝,又佈局森嚴。就算過了這五里的官道,不論兵馬還是輜重,怕也很難繞過城牆到潼關的南面去。這兵馬不能擺開,攻城還是無濟於事。”

闖營各人對潼關都很瞭解,而且他們還有源源的哨馬回報,對潼關地形佈置瞭然於心,所以怎麼看,這條路都走不通。

劉宗敏皺眉道:“看來只能上塬了,從遠望溝衝過去,到了南塬,我義軍如潮的人馬才能擺得開。”

田見秀深深皺眉,他不敢想象,這上塬下塬,溝壑縱橫的,會對後勤造成多少困難,特別到時火炮運來,怎麼過運望深溝?

各將這邊商議,身旁各文人都沒有開口,這種戰術方面的佈局,不是他們的長項,隨便一闖將出來,都比他們高明,他們的優勢在於戰略,因此沒有說話,免得平白遭人輕視。

“先到處看看。”

李自成做了決定,一千驍騎護着他們在塬下奔馳,最後選定一個叫西北寨的廢村處上塬。

小道雖多,唯有此處略緩,道路好走些。

衆人順路而行,上塬小道談不上陡峭,但也蜿蜒曲折,盤旋着一彎又一彎。

一側或是兩邊陡立的塬壁延伸着,滿是野草藤蔓交織,凹凸不齊的,偶爾點綴幾顆低矮的山棗樹與山茱萸,裸露的土壁似乎千百年就是那樣,有着一股難以形容的蒼涼感,好似沉浸了幾千年的歷史滄桑,那種厚重深深壓在人的心中。

路面很乾燥,偶爾陣風一過,便黃塵揚起,透着一股燥熱,道路並不寬闊,很多地方狹窄得怕獨輪車都不能經過,間中還有一些破碎的沖溝橫過,使得路面更是高低不平。

潼關這裡就是這樣,長期流水的侵蝕,加上黃土透水性強,又具沉陷性,千年來越發缺乏植被保護,就是塬坡一樣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溝壑交錯,增加了通行的困難。

田見秀皺着眉,尋思除非開拓或填平路面,否則輜重上塬,只得肩挑人扛,特別火炮拉不上來。

終於一行上了塬面,面前蒼茫一片的大塬,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

這牛頭塬當地又稱爲東塬。面積比起南塬還大,地勢北高南低,因受黃河谷地、遠望溝、鐵溝切裂,黃土臺塬狀似牛頭得名,屬於旱塬的一部分,雖有一些屯堡。但軍民世世代代都爲吃水發愁,當地向有“有女不嫁牛頭塬,吃水更比吃油難”的說法。

田見秀內心又在發愁,他對潼關所知甚多,再加上哨騎回報,知道牛頭塬情形,雖然牛嘴下方就是奔騰不息的黃河,但其高仰的嘴巴就是喝不到水,本地居民人畜用水向靠蒿岔峪道流下的一股清流。

眼下乾旱。峪道的水已經日漸減少,若幾十萬大軍駐紮,怎麼供應得過來?只得到深而陡的鐵溝,甚至到黃河邊去挑水、馱水,後勤供應更困難了。

不說田見秀心思,李自成策馬塬邊,只是極目眺望。

浩浩蕩蕩兵馬已佈滿塬下平川,無數廝養揮汗如雨。在忙着挖壕立營,各類帳篷一直蔓延到北面黃河邊上。

往東到閿鄉的官道。還有源源不斷的大軍趕來,特別潮水般的板車、獨輪車、騾馬驢輜重隊伍不絕,馬兵奔騰,來往聯絡,一片氣勢如虹的景象。

身旁各將傳來嘖嘖的聲音,李自成也是志得意滿。這塬上視野就是遼闊,不說黃河,甚至渭河,二河交匯處隱隱都可以看到,李自成尋思老營該立在塬上。居高臨下,掌控全局,塬下這川面,可作爲輜重的彙集之地。

東塬大體還是平坦寬闊的,除了塬兩端,特別靠近南端鐵溝處,溝壑處處,盡多“崾嶮”地形,便是那種陡峻的深溝,或兩相對立而又陡峻的山崖,兩側坡道筆直少彎曲,陝西人以崾嶮相稱。

李自成一行前往鐵溝邊察看時,就旁過一個崾嶮,坡度不僅陡峻,而且相當綿長,下面的深溝都成了細線。

一行人還路過一些樑、峁,花費頗多時間。

河水的沖刷將平原變成個個“塬”,許多溝又把“塬”分成許多“樑”,樑並不很寬,一股呈長條,但樑下的溝就較深,兩道樑上可以對歌,相見卻得下溝再上樑走上老半天。

那“樑”上再經侵蝕又有了溝,這些溝把樑切割成了若干段落,每個段落四周都爲溝所圍繞,僅剩下一個高土堆孤獨矗立,這就是“峁”,經過這些樑、峁不是簡單的事,但鐵溝這邊溝壑縱橫,不如此到不了溝邊。

東塬上的屯堡皆人去樓空了,只餘空空的土城牆,甚至沒到收穫季節的麥子也割走了,留下空空麥地,光禿禿桔杆。

從哨騎傳來的消息,孫傳庭在當地實行堅壁清野,還在遠望溝西端大修防線,戒備森嚴。原本賀人龍被斬,闖營各人還一喜,隨後消息傳來,孫傳庭在當地大練新軍,此時死守潼關,非是易於之輩。

闖營前哨已經佔據東塬上劉家窪、北頭堡等東端幾個明軍放棄的軍堡、屯堡,不過西端沿遠望溝邊一些火路墩還在官兵手上。依據火路墩,還有熟知當地的地形,他們的哨騎神出鬼沒,不斷襲擊闖營哨探馬兵,讓人頗爲頭痛。

李自成等人看過鐵溝,認爲此溝雖然難行,但一可以提供一些用水,二可以在對面塬地代字營,西姚堡等處駐守兵馬,與這邊相互呼應,提供掩護,算是一處重要之地,再往遠望溝西去時,就遇到一股哨騎戰。

卻是他們行進時,遠處一陣馬蹄聲響起,很快數十騎明軍出現在衆人視線中,他們不急不緩,大搖大擺,這方雖有千多騎,附近還有一些馬兵,他們卻絲毫也不畏懼。

李自成等人隱隱看到他們的打扮,一色亮閃的帽兒盔,部分人持着長銃,穿着精良長罩甲。大部分人則穿着短罩甲,似乎持手銃與馬刀,有着臂手,馬匹的要害處還有一些甲片,可以護住馬匹,舉止中,隱隱都透着彪悍。

已方馬兵前去驅趕時,他們持長銃的馬兵,竟遠遠距離五、六十步時,就在馬上開銃,打的還都是己方精銳。

他們或是打了就跑,或仍然在馬上裝彈,己方馬兵再衝入三十步,他們持手銃的馬兵,又此起彼伏的開銃。

闖營馬兵多習弓箭,不過有能力在馬上射箭的還是少,就是有,這騎弓威脅力也小,馬上騎戰,拼殺時頗爲吃虧,那種傷亡交換比,李自成看了都直皺眉頭。

他們手銃馬兵似乎一人還有手銃好幾把,火力猛烈,中者不死就殘,他們近戰格鬥能力也不弱,相互間還配合默契,老是找到空子,幾個人對付一個,持長銃的馬兵,時不時打個冷槍。

他們馬匹也一色彪肥,跑得快,就算逃跑時,那些手銃兵,還時不時回頭一銃,使己方不敢追得過緊,短暫的驅逐戰中,己方就傷亡十幾人,對方似乎只受傷一人。

要不是己方人多勢衆,這場驅逐戰可能會傷亡更大,看闖營各人神情凝重,高一功道:“這些是孫傳庭督標營的人馬,部分哨騎持長銃,部分持短銃,都可在馬上開銃,頗爲強悍,好在人數較少。”

闖營中的哨探與安排是高一功在負責,營中馬隊哨探潼關時,遇到最多時,便是這些孫傳庭督標營人馬。這些人還非常強悍,馬上長短銃都可開銃,使營中哨探畏之如虎,因此留意上了心。

李自成也是皺着眉頭:“什麼時候,長銃可在馬上開銃了?”

他帥標的銃營,雖也人人配上馬匹,但營中的火銃,卻沒有一杆可在馬上開銃,主要是後座力太強,一開銃,極有可能從馬上掉下來。

他詢問銃營總哨楊少凡:“楊兄弟可知道這種在馬上騎射的長銃叫什麼?”

楊少凡搖頭,他在明軍中很多年,除了手銃與三眼銃外,就從來沒聽過這種可在馬上射擊的長銃。不過他隱隱有一個感覺,那些可能是靖邊軍的人馬。

聽說孫傳庭在陝西練兵,得到了宣府鎮的大力援助,難道靖邊軍也援助孫傳庭了?就不知他們出了多少兵馬,這讓他心中起了憂慮,他的銃營對上普通明軍還好,對上靖邊軍可不夠看。

闖營各人也是皺眉,官兵中新式武器越來越多了,現在更出現了可在馬上轟射的長銃,只有劉宗敏不以爲然:“怕什麼,我義軍人多勢衆,官兵區區幾件犀利的火器,改變得了大局嗎?”

李自成想想也是,明軍幾個新軍營,使用的都是犀利的東路火器,結果還不是被己方的人海滅了?眼前這些使新式長銃的明軍哨騎,也只能騷擾,己方優勢的馬兵擁過去,他們只得後退,確實改變不了大局。

憂慮的心情一閃而過,也就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了。(。)

第84章 去與留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419章 銃劍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816章 鐵線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57章 原則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101章 來臨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209章 分兵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642章 火器營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53章 銀礦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642章 火器營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431章 神火飛鴉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739章 對策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111章 佈陣第542章 暗殺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446章 血路第26章 外柔內剛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451章 攻入第243章 鉅鹿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395章 雲集第821章 大潰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122章 防務第768章 各方第626章 信念第46章 定裝火藥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568章 完善第796章 起兵第148章 免稅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458章 安排第475章 塞外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290章 進京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12章 誇功遊街第330章 密謀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335章 驚駭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92章 定點排尿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80章 激勵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596章 魅力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133章 意外、吃驚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33章 飛槍第772章 到了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16章 小小心思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666章 騷動第751章 猛烈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623章 痕跡第91章 火藥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