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希望(下)

第二日中午,卻開始吃飯,還可見到油葷肉片。

這日仍然無事,只有午後,管事集中各人,宣講進入宣府鎮各項事宜,第三日上午,一早喝過粥後,約在辰時,各房外又騷動起來,卻是每戶,都發下了藍本,一家老小的信息,都集中在這。

這是衆人在宣府鎮通行憑據,不可遺失,還有,每兩個月,需要到民政司報備續繳,只有綠本,兩年才需報備一次。

拿着藍本,很多人激動不已,終於,可以宣府鎮生活了。

巳時,看着黑壓壓的人羣,一個醫官樣子的人,對一個管事頭目點了點頭,示意這些人中,都沒有疫病。

“放行。”

那管事揮了揮手,柵欄打開,黑壓壓的人羣魚貫以出,經過長長的通道,衆人眼前一亮,感覺陽光耀眼,通道盡頭,竟類一個繁華的市鎮,觸目間,是遍地的人流,各色喧譁的聲音。

“逃難包,逃難包,趙氏揹包廠出產的逃難包,美觀又大方,經濟又實惠,不買也過來看一看啊。”

“炊餅,炊餅,武大郎炊餅,元年崇禎通寶,一文錢一個,一個就吃飽。”

“永寧城肥肉面,一銅圓可吃兩大碗,有菜又有肉,侯爺吃了都說好。”

“賴滿成車馬行,宣府鎮無處不到達……”

“招工了,招工了,快過來看看……”

看着眼前人來人往,繁華又富有生氣的場面,很多出關之人都是呆呆站着,感覺有些不知所措。

李祥卿同樣呆呆看着,這一瞬間,內心衝擊非常巨大,他的妻子楊氏。還有一子一女,緊抓着他的衣袖,以後,就要在宣府鎮謀生了。一家人,可以在這個地方存活嗎?

看左方,似乎人流密集,還有當當的銅鑼敲響。很多人羣也往那方涌去,李先生記起收容所裡,管事曾有說的招工介紹所,他謹慎說道:“去哪邊看看。”

越過一根高大的木柱。上面掛着一大木牌,上面龍飛鳳舞書着幾個大字:“職業介紹所。”

下方題名,又是兩個字:“王鬥。”

然後前方是一個平場。地面堅實平整。鋪着細沙,不遠處,一排又一排的大棚立着,以一個個小房間隔開,每個房間前,都擺着大木板,上面貼着大大的紅紙。以醒目的字體,書寫什麼,還有些大嗓門的夥計,使勁吶喊。

“嘿,鄭氏農行廣招耕田隊,放牧隊,採礦隊人員,管衣食,包吃住,工錢豐厚,二年之內,綠本在手。”

“揚威鏢局廣招鏢師劍士,本鏢局實力雄厚,所行保安州致太原路線,無一失手,出色完成多次委託護送,廣受各商家掌櫃好評信賴。現鏢局有劍士級鏢師一百五十人,內有大量退伍軍人加入,因鏢局擴大,現招鏢師若干,身強力壯,有軍伍,護院,鏢局經歷者優先,會言官話者優先。應募要求,舉石鎖二十氣不喘,對招田鏢師五招而不落敗……”

李祥卿帶着家人,與衆人擠在一起,依次從各房前經過,發現招募信息非常豐富。

“龐家堡鐵礦廠,誠招礦工三百人,管衣食,包吃住,工錢豐厚,二年之內,綠本在手。應募要求,身強力壯,吃苦耐勞,會言官話者優先。本礦鄭重承諾,傷殘,定有撫卹。”

“劉氏縫衣廠,本廠常年承接軍隊,各屯堡衣甲縫製,訂單穩定,規模龐大,現有技藝嫺熟之縫衣娘越千人,因規模持續擴大,常年招聘縫衣娘。要求,年齡十四到六十歲,需紡織,裁縫,刺繡等方技藝出衆,會言官話者優先。待遇,底俸月米三鬥,按件計算,多勞多得,本廠鄭重承諾,酉時正點歇息,晚上不加班。”

該條信息,下面還有一行的小字:“本廠實力雄厚,東主楊夫人,爲楊右都尉遺孀,與永寧侯爺一火路墩舊識,若老實肯幹,一年半時日,便可獲得綠本。”

“一年半就可獲綠本。”

李祥卿的妻子楊氏,眼前一亮,她也讀過書,識得上面所寫字體。

男耕女織,大明很多女子,都織得一手好布,楊氏同樣如此,在裁縫技藝上,也有很深的造詣,看上面待遇不錯,底俸就有月米三鬥,還多勞多得,可大大補貼家用。

在收容所內,衆人都打聽過了,在宣府鎮要獲得綠本,一般需要二年左右時間,這一年半就可獲得綠本,讓人心動。

繼續看。

“龐氏菜園招募菜工,經英明仁德永寧侯爺,王大將軍治理,宣府鎮日見繁華,各城各堡各類菜蔬需求不斷擴大,急軍民所急,想百姓所想,龐氏菜園持續擴大規模,現有菜地五百畝,各類菜蔬齊全,今招菜工若干,有種菜經歷者優先,會言官話者優先。”

“美峪所大畜場招工,本畜場每年穩定爲各臘肉廠,肉瓷罐廠提供肉食供給,因擴大規模需要,現畜場招工,牛倌羊倌優先,獸醫優先,會言官話者優先。”

又有各色採石隊招工,鐵釘廠招工,打井隊招工,水車廠招工,蜂窩煤廠招工,棉田招工,紡織廠招工,讓人感慨宣府鎮廠坊之多,而這麼多工廠,需要多少人手?外方傳言,宣府鎮內,人人有活幹,果然不假。

各色信息,一一在木板的大紅紙上醒目寫着,考慮流民多不識字,還有衆多大嗓門的夥計喊叫。

忽然李祥卿眼睛一亮:“賴氏莊園,長年招募書記帳房,一經錄用,待遇從優。要求,有漢籍擔保,可嫺熟書寫,熟知三腳賬記法,秀才優先,舉人免試。”

“鄭氏農行,廣招書記帳房,一經錄用,待遇從優。要求,有漢籍擔保,可嫺熟書寫,熟知三腳賬記法。秀才優先,舉人免試……”

從這二處開始,一排排的房屋,都是招募書記帳房的。基本上要求有漢籍擔保,這對自己沒有問題,自己在保安州的友人,便是個漢籍。他定然會爲自己擔保。

李祥卿心中那塊石頭終於落了下去,終於,自己有本錢在宣府鎮生存下來了。

其實,他想幹的是。在宣府鎮做點買賣,繼續經商,只是。不入歸化籍。沒拿到綠本,是沒有在宣府鎮開店設廠等經商權力的,做個貨郎擔雖然可以,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的妻子,也在旁笑靨如花,二人互視一眼,都是眉歡眼笑。

李祥卿微笑道:“走。去銀錢司那邊兌點銀圓銅圓。”

收容所管事都說了,在宣府鎮,除了銀圓銅圓,還有元年崇禎通寶,餘者禁止流通,當然,還有糧票可以用,在銀錢司,可以兌換銀圓,也可以兌換糧票。

只是對李祥卿等外來人說,基本上,對糧票等一張紙片都懷有疑惑,畢竟大明寶鈔的教訓是深刻的,他們不假思索的,都是想換銀圓銅圓。

銀錢司趙各寨分店,在右方地帶,一棟二層小樓樣式,靠着河水,邊上有幾棵大槐樹,環境會清幽些,一家人還未走到門口,便聽後方一個渾厚的聲音傳來:“賢弟。”

李祥卿驚喜地轉過身去:“周世兄。”

一愣,就見眼前一箇中年人,衣飾華貴,挺着一個小肚子,叼着菸斗,邁着八字步,與記憶中那個乾瘦的,憔悴的,曩中羞澀的周厚仁周大哥相比,可謂形象大變,身後還跟着一個幫閒。

二人拱手見禮後,李祥卿仍是期期艾艾:“周世兄,你……”

周厚仁爽朗的大笑:“哥哥變了不少吧,沒辦法,經常要應酬,不免發福。”

他看向李祥卿的妻子楊氏:“這位是弟妹吧?常聽賢弟提起你。”

楊氏忙襝衽萬福,說道:“見過叔叔。”

又見了李祥卿一子一女,長子十二歲,小女十歲,周厚仁愛憐道:“好好。”

伸了伸手,從身旁幫閒的手中,拿過兩個逃難包,做工精緻,比收容所發的好看多了,然後送給了李祥卿一子一女,卻見每個逃難包,內中都有糖果糕點,蜜餞什麼的,又有女孩喜歡的綢巾,男孩喜歡的解首刀等禮物。

李祥卿一子一女卻頗有教養,看着父親,是否可以收下。

看子女渴望的樣子,李祥卿只能示意他們收下,然後又再拱手:“勞煩周世兄破費了。”

周厚仁不以爲然:“你我兄弟,什麼交情,又談這些小事?”

看他兒子愛不釋手的玩弄解首刀,又哈哈大笑:“就知道,只要是小傢伙,沒幾個不喜歡刀槍的。”

看看眼前的銀錢司分店,詢問李祥卿:“賢弟是否要兌換銀圓?”

李祥卿道:“正是。”

周厚仁笑了笑:“不急,到保安州再說。”

一邊說話,一邊帶他們夫妻到賴滿成車馬行分鋪,一個管事迎出來,叫道:“周典吏,每次見到你,都越來越有富態了,這不,剛開蜂窩煤廠,又開鐵釘廠,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哪。”

周厚仁哈哈大笑:“都靠侯爺賞的飯吃。”

說話中,已經快速安排好馬車,他拍了一疊似乎是糧票的鈔紙出去,李祥卿也沒看清面額多少,同時心中一動間,周厚仁已對那車伕拋下一句吩咐:“一路吃好睡好,你來安排,有多的賞你。”

然後李祥卿一家人,與周厚仁坐上馬車,車輛緩緩開動,看着窗外景色,聽着周世兄滔滔不絕的介紹,李祥卿心馳神往,對未來有些忐忑,同時,又充滿希望。

“上車,全部上車。”

鄭興祥鄭老漢人等大羣穿着新衣,揹着大小逃難包,前往各屯堡屯田的流民,在同一時間,也出了通道,他們出關的區域有所不同,而在外間平場,也黑壓壓的停滿車輛,果然是專車迎送,盡是雙馬平板大車,一車可坐多人。

“車隊取向河南寨、馬水口、謝家堡、孫莊堡、懷來城、雞鳴驛、宣府鎮城、張家口等地,數日間,便可到達屯堡所在。”

馬車咕嚕咕嚕而行,看着車的兩旁景色,衆人心中,對未來有些忐忑,同時,又充滿希望。

“啊呀呀,寶寶。”

韓父韓母等人一出關,就見不遠處,停着幾匹健馬,馬的旁邊,站着一些頭戴三山帽,身穿錦衣,彆着腰刀的年輕男子,個個氣宇軒昂,氣度不凡,旁邊經過的人,皆以羨慕敬畏的眼神看着他們。

韓母眼尖,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兒子,雖然兒子成熟俊朗不少,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自己兒子。

她張開雙臂,急步上前,一把將兒子摟在懷裡,哭得個稀里嘩啦。

她剛哭完,三個姐姐又上前,一樣個個哭得如梨花帶雨,抱着韓鎧徽,“寶寶,寶貝”的叫個不停。

三個姐姐剛離開,三個姐夫又上前,他們皆是胖子,平日裡,一樣非常疼愛韓鎧徽,也隨自己娘子叫韓鎧徽爲寶寶。

旁邊的趙榮晟等人,見韓母一行人,一口一個寶貝,都有些忍俊不禁,又不好意思笑出來。

韓鎧徽有些尷尬,不過還是默默的與家人擁抱,然後韓父上前,看着兒子,欣慰一笑,說道:“吾兒很好。”

終於,衆人上了馬車,韓鎧徽早在賴滿成車馬行僱了幾輛大車,衆人一一坐定,上車前,韓母還嘖嘖的稱讚幾句:“這車馬就是氣派,就不知貴了還是便宜了。”

她硬拉了兒子坐在身旁,一路不停口的詢問。

“什麼,那個趙……趙什麼,是你的上官?啊呀,瞧爲娘這失禮的,怠慢上官可不好,寶寶啊,一定要與上司處好關係……不行,下車後,爲娘得備份禮纔是。”

“啊呀,在永寧城買了宅院,花了多少銀兩,貴了還是便宜了?”

“想不到,我兒能娶總兵府的千金,我韓家祖墳冒青煙了……不過,這算我們家高攀了,千金大小姐的,她們以後會不會欺負婆家?這媳婦啊,爲娘可得好好看看纔是。”

而在後方車輛中,一輛車傳出大姐夫的聲音:“到宣府了,一定要大施拳腳……”

車馬慢慢的遠去,直到轉過山腳不見。

第254章 肉搏第636章 淹沒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766章 議南遷第817章 光復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419章 銃劍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112章 野戰(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475章 塞外第584章 鐵廠第243章 鉅鹿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692章 到西安第732章 血溝第824章 完了第571章 譁然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584章 鐵廠第479章 哨騎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678章 交鋒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464章 勇氣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676章 孫傳庭第628章 凹凸陣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763章 惡之花第489章 密信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31章 內應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387章 襲城第121章 轉移第57章 原則第539章 離去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421章 陳九皋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489章 密信第67章 扮象第69章 成親第378章 除奸第79章 示範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29章 分解第784章 算計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43章 形勢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686章 溫疫論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776章 忠與順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747章 火箭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378章 除奸第94章 紀小娘子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150章 聯姻第484章 放肆!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34章 杖斃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776章 忠與順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616章 糜爛第775章 涅槃第363章 傳奇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47章 空缺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486章 激鬥(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94章 紀小娘子第757章 準備第473章 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