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譁然

“黃玉金,追授右都尉勳階……孫學聖,追授左校尉勳階……”

白虎營軍陣中,趙榮晟、賴得祥、羅良佐等人,臉上露出傷感又高興的神情,老甲長視甲內有如子侄兄弟,遼東一戰,他被火炮打成兩截,受盡苦楚而死。

他原爲隊官,追授把總纔可授之的左校尉,想必九泉之下,也當欣慰,願他英靈不滅。

演武臺上,參謀司大使溫方亮,一一報念追授靖邊軍歷年傷亡的將士。

下方的家屬們,悲傷中也有自豪,大明軍中,吃兵糧當炮灰,死後能有一座墳墓已經不錯,撫卹更不用說,靖邊軍中,死傷後有如此榮耀,一切,都是值得的。

隱隱的抽泣聲中,場上氣氛悲壯,溫方亮一一念完,最後對王鬥施禮。

王鬥點頭,站起身來,緩緩對臺下道:“保家衛國,吾輩之事,上了戰場,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飽念成仁之念。然我奮戰立功成神諸將士,也應得到應有的榮耀與尊榮!”

他展開一個文冊,高聲道:“經鎮撫司覈定,遼東戰後,我靖邊軍各營,受勳將士如下。”

“授,溫方亮、韓朝、高史銀、鍾顯才、趙瑄、李光衡、溫達興、孫三傑,副將軍職,上都尉勳階!”

“授,鐘調陽、謝一科、沈士奇……參將軍職,左都尉勳階!”

“授,吳爭春、高尋、雷仙賓、陰宜進、田志覺、楊國棟、謝上表、田啓明、高貴、龍二、龍傲天、揭一鳳、林巨根……遊擊軍職,右都尉勳階!”

“授,黃蔚、曾就義、楊虎……千總軍職,都尉勳階!”

“……授,李正經、孫大官、趙榮晟、張人綱、王明尊、雷泗澤、葉表、伊舜取、伊有莘、謝宸鵬……把總軍職。左校尉勳階!”

“授,鄧一鑣、賴得祥、羅良佐、韓鎧徽、牟大昌、陳晟、鞠易武、張春芳、賴坤祐、雷世任、伍枝、張柱、巫賢賓、雷煥……隊官軍職,校尉勳階!”

“授,武定國、劉烈……”

“授……”

“授,贊畫秦軼,贊畫溫士彥……左校尉勳階……”

“授,練兵司大使林道符、後勤司大使齊天良、鎮撫司大使遲大成……右都尉勳階!”

……

“受勳開始!”

宏偉的軍樂奏起:“萬衆一心兮,羣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卻是戚帥的凱歌。

演武臺兩側,密密的日月浪濤旗迎風翻滾,一個個護衛營戰士持銃持槍,曲樂中,萬衆矚目中,受勳將士上臺行來,他們皆行持槍禮。

王鬥。一一給他們授下紋章,腰牌,佩劍……

韓鎧徽大步走向前臺,交到他手上的三者皆是沉甸甸。紋章精美,銀銅製料,有雄鷹與日月浪濤紋式,可以別在胸前。辨別勳級,腰牌銅製。一樣莊重大方,佩劍精鋼打製,劍鞘上一樣有鷹與日月浪濤浮案。

多年後,韓鎧徽仍記得這次受勳場景,清楚記得大將軍的話,腦中浮現大將軍授劍時的期許目光:“強我中華,壯我大漢,唯我靖邊軍人惟一之使命。禮義廉恥,軍人之惟一精神,親愛精誠,爲軍人必具之德性,禮義所以致信,廉恥所以致勇,親愛所以致仁,精誠所以致智。凡我靖邊軍人,須始終保有此信、勇、仁、智之四德,方足以創造神聖之武力,保護國家,克盡我軍人之天職!”

面對大將軍的話,韓鎧徽只知道依軍律大吼:“犧牲、奉獻、忠誠!”

遲大成上臺,他的紋章,腰牌,佩劍,突顯鎮撫之風格,上皆綴,精美的銀色鎖鏈與利劍紋飾。

遲大成平時神情冷肅,然接授時,卻是雙手微微顫抖,神情激動……

……

初十日。

大堂兩排,盡滿頭戴三山帽,皆着曳撒錦衣,腰佩賜劍的軍官,每個人右胸上,彆着自己代表勳階的紋章。

王鬥同樣如此,不過他沒有別勳階紋章。

他冷靜的目光,環視在場各人,緩緩道:“諸君。”

“譁”的一聲,兩旁人等,齊刷刷全部站起來。

“從今日起,我靖邊軍開始擴編整編,還是依照舊規,以甲等軍充任各級軍官,招集各堡青壯爲乙等兵士,屯丁優先。林右都尉,練兵司需增加更多的教官,下到各堡,每年農閒,所有預備軍,需集中輪訓。爲增強他們向心力,參與輪訓的預備役軍士,可許給一定的功勳!”

林道符喝道:“是!”

靖邊軍功勳寶貴,一點功勳值,就可兌換塞外良田一畝,或是草場山地五畝,田地,就是中國幾千年來民衆的性命,以此引誘,足以讓所有輪訓的預備役軍士,歡呼雀躍。

王鬥看向齊天良:“齊右都尉!”

齊天良也是站得筆直,叫道:“屬下在!”

王鬥暗歎,齊天良的軍人氣質,還是差點。

他說道:“各營擴編的同時,要更換新式的自生火銃,你司下軍工廠,要大力打造賴氏自生火銃,多造火炮,當然,李氏火銃的生產,不必停止,日後,我靖邊軍要以最強的火力,掃平一切敵手!”

齊天良叫道:“是!”

王鬥點頭:“軍工各廠的武器打造,需要錢糧等不是問題,當然,也不得亂用,需得精打細算!”

看向各人,王鬥道:“大軍擴編,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寧缺勿濫,軍士選拔,需得慎重!”

他說道:“還有,有將士反應。我靖邊軍旗,需得略爲調整?”

衆人都看向高史銀,高史銀心中暗罵:“這些鱉孫,有話自己不說,專讓自己做這出頭鳥兒。”

他說道:“是,末將有意見。末將認爲,我前鋒營,除了日月浪濤,旗上一個大大的朱雀便好。什麼白虎,玄武之流,就不要了。”

此話一出,高史銀立時接到若干個憤怒的目光,特別鍾顯才。

王鬥沉吟。點頭,以人的感官來看,簡單的旗色,更爲醒目,讓人印象深刻,靖邊軍營中,軍旗上除了日月浪濤。還有青龍、白虎、朱雀等案,確是分攤了人的注意力。

所以……

王鬥作出決定:“好,收集了衆將士之議,本將便將軍旗略爲調整。如前鋒軍,日後,除了日月浪濤,旗上便只有朱雀。若前鋒左營。朱雀在左,右營。朱雀在右,中營,在下……”

“朱雀等繡紋爲黑,旗色仍赤,中軍,便單單日月浪濤……”

歷代漢軍,皆是紅色,旗幟也是如此,而紅色的基底,更能刺激人的感情,類似一種荷爾蒙分泌,去了包邊,似乎旗幟在翻滾時,更有一種激情與犧牲的感覺。

王鬥道:“不但如此,各旗大旗,旗杆頂部,將設銀銅雕大旗冠一個,朱雀軍,朱雀銀銅雕,白虎軍,白虎銀銅雕……”

“成軍之日,本將親自授旗,旗在,營編制在,旗失,編制裁。”

高史銀眉歡眼笑:“銀銅雕啊。”

“下面,我任命。”

“上都尉鍾顯才,爲白虎軍主將,充,東路鎮守將官。上都尉高史銀,爲朱雀軍主將,上都尉韓朝,爲玄武軍主將。上都尉溫方亮,爲青龍軍主將……”

……

王鬥幕府新編後,雖知之不詳,然傳到外界,特別宣府鎮外後,引起很多人的譁然,治下之民分爲三等,沒有漢籍,以後連從軍從政的資格都沒有,更不能分享王鬥發展的成果,這不是強迫人納稅,還有,向王鬥效忠嗎?

東路各屯堡下,不是沒有舊文人充爲書吏,以後不交稅,自己這個吏員職事也要被剝奪了?

還有,王鬥將設宣鎮民事學院,這是幹什麼?自己培養官吏啊?以後想混入幕府,都沒有門道了?王鬥地盤越來越大後,也不需要他們幫助治理了?

很多人已經有這個感覺,靖邊軍的軍人退役後,因爲人人有讀過書,在各屯堡治理中,已經不會差過那些專業的吏員,現在……作爲文人最後的矜持與優越感也沒了?

真是賊子!

隨着消息越傳,朝野越加譁然,新的一輪攻擊潮又展開,崇禎帝聞聽後,也心中越冷。

只有宣府巡撫朱之馮沉吟良久,放言出來,言永寧侯此舉有利有弊,不過他有這個信心,讓民事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皆成爲大明的棟樑!

當然,王鬥嫡系,東路的漢籍們則是人人雀躍,他們每年向幕府納稅納糧,治下很多民戶士紳則不納糧,卻享有很多同樣的待遇,很多人都心中不滿,這下好了,終於可以區別開來了。

對大將軍的決意,他們堅決擁護,如大將軍所言,只有相應的貢獻,纔有相應的待遇,什麼貢獻都沒有,還想享受?門都沒有!

除此之外,很多有心人對幕府新的構成頗有興趣,一一分析,陸續的,還有人開始仿效,如王樸,以後在大同,也增設了幕府,就是照搬王斗的幕府,大同軍,一樣設立勳階。

他雖然極力與王鬥顯得有區別,不過因爲懶還是什麼,勳階的設立,除下士,中士,上士外,則是分爲尉官、校官、將官三級,什麼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什麼少將、中將、上將。

讓王鬥聞聽後,頗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而且在大同軍中,現在也只有王樸一人可稱將軍,別人不許。

除此,還有很多人在問:“新任東路鎮守將官,鍾顯纔是誰?”

不管外界如何,初十日,幕府民政司與歸化司,開始覈定東路,以後是整個宣府鎮的戶籍,分三類戶冊,漢籍爲紅色,歸化籍爲綠色,暫時居住者,爲藍色。

因爲,只有歸化籍才能在東路,以後的宣府鎮長期居住,否則,過了限定時日,便屬非法入境,驅逐之!

所以,獲得歸化籍,成爲日後許多外來人員的首要目標,又因爲戶冊是綠色,被稱爲了綠本。()

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640章 炮轟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754章 安慰第469章 傷亡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656章 費用第330章 密謀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270章 合兵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451章 攻入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203章 搏戰第381章 決戰(下)第105章 射殺第544章 優勢第613章 銃劍,刺第734章 掩護第755章 堅定第796章 起兵第767章 傾國第595章 檄文第53章 畜場械鬥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695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441章 前沿第355章 想伏擊?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783章 說服第815章 霰彈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80章 激勵第310章 隱患第507章 排隊槍斃(下)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50章 銀秤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113章 隨我上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114章 騎射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558章 反響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82章 開礦費用第567章 反間與議和之計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345章 離去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754章 安慰第518章 轟殺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46章 定裝火藥第247章 血海下第746章 庫存第566章 清虜第83章 家丁風波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722章 打糧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1章 地窩子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113章 隨我上第738章 磨坊第65章 爭奪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254章 肉搏第788章 全民第175章 馬上風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454章 驚聞第65章 爭奪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1章 火路墩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612章 勝利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757章 準備第14章 升賞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610章 直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