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

歡呼聲在遙遠的上空迴盪,無數的明軍人馬,從營地涌出,他們越過原先己方的壕溝,又越過原本清軍營寨的壕溝,到達前方的曠野之上。

他們以鎮爲單位,一一佈下軍陣,左翼爲靖邊軍與宣府鎮新軍,右翼爲各鎮各營大部騎兵,中央爲督標營與各鎮步兵,佈下了個東西長達十餘里,南北寬達數裡的大陣。

大陣漫長,從東到西,似乎一眼望不到盡頭,密集紅旗,迎風獵獵聲響。

中軍位置,王鬥眺望前方,此時他騎着高大的血色駿馬,身旁簇擁的,盡是此次北岸主力大戰各將,楊國柱,王樸,符應崇,李輔明,左光先等人。

各大將身後,又是他們鎮中密密麻麻,至少遊擊級別的將官,個個頂盔披甲,盡顯金戈鐵馬氣息。

浩瀚的大陣,向前方緩緩推行,號角低沉,不時從遠處清營傳來,隱隱約約聽聞。

薊遼總督洪承疇,與王鬥並轡而行,他也全身披掛,外罩甲袍,騎着一匹神駿的白馬,繫着披風,儒雅中增添一分威嚴。

監軍張若麒,還是穿着官袍,他策在馬上,表情嚴肅,一副義無反顧的樣子,只是略微顫抖的雙手,透露他內心的緊張。

天使王德化,此次也隨軍參戰,本來昨日,他就可以迴轉京師復旨,不過他突然覺得,這種波瀾壯闊的大戰,如果少了自己參與,是否會缺少什麼?

而且他心中計議,這種關乎國運的大戰,如果自己參與,不說將來的談資問題,便是資歷上,也可記上濃重一筆,天使親自參戰,對軍心士氣的鼓舞也無以倫比,簡在帝心更不用說。

思前想後。王德化不顧洪承疇等人的勸阻,最起碼退而求其次,選擇與王承恩坐鎮松山堡的請求,還是弄來一套盔甲,套在他肥胖的身上。然後在侍衛太監的服侍下。吃力地爬上馬匹。

爲了增加防護力,他選擇的是明盔明甲,雲翅盔加明光甲,頗爲沉重。而且他似乎不習慣頂盔披甲,上馬後就不停扭動……

不過大軍決戰,那種大戰前的壯麗氣氛感染了他,王公公自策上馬後,豪情始終充溢胸腹。看着周邊無盡人馬,旌旗招展,他慨然道:“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王樸大聲叫好:“好詩啊,壯懷激烈,慷慨激昂,可惜此時無酒。否則當痛飲三百杯。”

符應崇也點評道:“性情所至,長嘯於斯,何等的暢快淋漓,何等的豪邁不羈……”

他身旁的大小太監,同樣贊聲如潮。

王德化有點尷尬:“這是嶽武穆吟的……”

對王鬥與洪承疇。還有各鎮總兵來說,王德化在此純屬累贅,不但不能打,他的天使身份還需分兵保護。不過王德化勇氣可嘉,而且他作爲天使居於軍中。對士氣的鼓舞是顯而易見的。

王鬥微微一笑,對王德化說道:“有公公在此,王師定能旗開得勝,大破奴賊!”

王德化哈哈一笑,肥胖可掬的臉上浮出幾分真誠:“咱家有自知之明,謀劃軍略,上陣殺敵,這些咱家都靠不上。不過咱家總算有幾分肝膽之心,爲大軍擂鼓助威,高聲吶喊,咱家還是可以做到的。”

張若麒也是一聲大笑,他道:“本監軍與王公公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便讓吾等一同爲大軍壯威。”

大軍往前緩緩推行,看天邊一道黑線,同樣向這邊涌動,對面清軍一樣結陣逼來,他們步騎層疊,尤如海濤波浪,鋪滿了前方遙遠的曠野平原。

明清雙方軍隊,都往前方行進,空中俯視,彼此大軍,遮天蔽日。

此次女兒河北岸決戰,明軍九萬,清軍十萬,鹿死誰手,勝負何人?

千軍萬馬齊進,雙方人馬逼得越近,從十幾裡,最後到四、五里。

這時,陽光猛然跳躍而出,天地間頓然霞光萬道,王鬥心中浮起一句話:“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他凝神眺望,前方的清軍大陣,以一個弧形,展現在自己眼前,他們密集的步騎,從錦昌堡前,一直延伸到小淩河邊,可以看出,他們很大部分騎兵,正對着明軍的右翼。

而明軍這邊,佈置有靖邊軍騎兵,楊國柱正兵營騎兵,王樸正兵營騎兵,還有李輔明與左光先正兵營騎兵,約有一萬五千人的精騎,相比清騎是少了些,不過都是明軍精銳,而且……

神機營數百輛火箭車,數十門神威大將軍炮,數十門大口徑臼炮,近百門小口徑臼炮,大量的神火飛鴉大火箭,全部佈置在這邊。

以黃土嶺的作戰經驗,清軍若想從這處突破,然後包抄中軍,定要吃盡苦頭。

而且以此時地形,右有小淩河,後有女兒河,可供清騎迂迴之地不多,清騎除了面對面硬攻,別無他法。

他們若想從中央的步兵大陣突破,同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邊的,神機營數百輛佛郎機炮車戰車,還有各鎮各營的佛郎機炮,合起來有近千門之多,火力可謂非常猛烈。

吸取以往明軍將火炮佈置一列的教訓,王鬥與洪承疇等精心布研,將這些佛郎機炮一陣一陣佈置,層層疊疊安排。清軍便是攻破一陣,又要面對下一陣火力,同樣吃不了兜着走。

“此戰左翼攻擊,中軍與右翼防守!”

這便是王鬥與洪承疇定下的調子。

遠處傳來清兵的呼嘯,最後匯成雷鳴般的整齊轟鳴,千里鏡中,王鬥與洪承疇看到,遠處一座山嶺,在宋家溝位置,似乎豎起一杆黃龍大傘,無數的清兵,正朝他們皇帝的歡呼。

洪承疇冷哼一聲,喝道:“應旗!”

他的督師大旗高高舉起,立時明軍陣列,無數旗幟舞動,如林般的槍戟豎立,“萬勝”、“威武”之聲有如天崩地裂。各個軍陣的士兵將官,都用盡全身力氣吶喊。

歡呼咆哮聲音,在明清陣地此起彼落,一陣緊接一陣,有如要刺破雲宵。

大戰來臨。明清雙方的戰士。都拼命在爲自己加油打氣。

大戰一觸即發,哨騎回報,白廟堡的二黃旗也在列陣,不過看起來。他們的目標並不是明軍的左翼。

戰前方略己定,時機己到,左翼該發起攻擊了,洪承疇深吸一口氣,鄭重地看向王鬥:“此戰關乎國運。北岸更是關鍵,左翼,更重之又重,一切,就拜託忠勇伯了,請珍重!”

他深深地施了一禮。

“珍重!”

自張若麒下,便是天使王德化,也深深向王鬥施禮,眼中滿是期盼懇切。

“國勤。萬事小心!”

楊國柱也是對王鬥凝重囑咐。

“小心!”

王樸,符應崇也是真誠說道。

王鬥一一看向各人,洪承疇,楊國柱,王樸。符應崇,左光先……

他哈哈一笑,豪情滿懷:“諸君,就等着我勝利的好消息吧!”

他一揚馬鞭。凌空抽了一聲脆響,大喝一聲:“駕!”

蹄聲滾滾。奔騰而去,身旁的中軍官鐘調陽,還有護衛營戰士,也義無反顧的跟上。

洪承疇喝道:“鼓樂齊鳴,爲忠勇伯壯行。”

中軍的鼓樂大鳴大放,響遏行雲。

看着王鬥離去的背影,洪承疇忍不住昂首擡頭:“懇望上天,護我大明。”

……

漫長的軍陣,從中軍奔向左翼,要奔馳好久。

眼前大地蒼茫,有如畫卷,江山如此多嬌,多少英雄豪傑,都在爲此相互廝殺呢?

終於,王鬥奔回靖邊軍大陣,他的萬餘將士正在嚴陣以待,還有宣府鎮新軍,也列陣靖邊軍的右側。寒風吹來,火紅的日月浪濤旗,還有宣鎮新軍紅旗,都在寒風中獵獵舞動。

暮秋時節了,寒意頗重,不過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是個撕殺的好季節。

看王鬥回來,軍中鍾顯才,韓朝,趙瑄,溫達興等將官迎了上來,還有宣鎮新軍的三營將官,一個參將,兩個遊擊。

衆人簇擁着王鬥,來到大軍陣地前方,此地離漢八旗的軍陣約有四里,而前方過去一百多步,相對平坦的原野慢慢消失,盡多麥田地埂,疏林丘地,地面高低不平,而且這種範圍地形,一直往左方,左後方,蔓延了近十里。

如此行軍時,土車難以掩護前行……

當然,使用大量人力,土車硬要推進也可以,只是難免前前後後,或快或慢。

行軍的步兵,不可能停下來等待,不能同時行進,護在隊列前方,那些土車的存在,就沒有了意義。

這種地形,對靖邊軍不利,不過,也有利之處,便是不懼怕白廟堡清騎從左翼包抄。

這種地面奔騰起來,九成九要馬失前蹄,失去使用騎兵的意義。他們若使用步兵攻擊,對上靖邊軍的銃炮,那就是打靶,因爲他們連盾車都推不進來。

王鬥舉起千里鏡,看伊家嶺往宋家溝的一些丘陵上,清軍己經佈置了密集的火炮。

情報得知,漢軍旗將所有重炮都佈置到了這方,連原先擺在錦州城下的重炮也拉了過來,約有神威大將軍百門之多。伊家嶺等往下,層層疊疊,就是漢八旗與朝鮮軍的步陣,順着地勢蔓延起伏,隱隱可以看到他們那閃爍寒光的銃杆與槍刃。

一個個方塊似的漢軍陣地前方,他們還擺了數十門的紅夷小炮,小炮只是相對清軍來說,那些火炮,其實便類似靖邊軍的紅夷六磅炮,還有紅夷三磅炮等。

“我等只需逼到那些漢賊陣前,孔有德等人,就不是我軍對手,關鍵是行進途中,需要忍受一定傷亡。”

韓朝凝神眺望,此時冷冷說道。

“行軍時,可儘量以疏陣行進。”

鍾顯才同意韓朝的看法。

“是啊,火器時代,大軍的傷亡避免不了,若待天下太平,還會有多少勇士血灑沙場,馬革裹屍呢?”

王鬥默默想到,他回頭看向自己大軍,他們正一總一總的列成軍陣,鳥銃兵在前,長槍兵在後,一個個軍陣,沿着起伏的地面,蔓延很遠,很遠……

他們每個軍陣的士兵,都緊緊持着自己火銃與長槍,便是甲等軍也下馬,默默站立自己馬匹身旁。

他們神色堅定,沒有害怕,沒有畏懼。

便是那些宣府鎮的新軍們,也是軍容鼎盛,他們緊鼓着腮幫,很多人在咬牙切齒,但也沒露出膽怯的神情,寒風不時拂起他們那青紅的棉甲或齊腰甲。

宣鎮三個營的新軍官將,神情嚴肅地策馬王鬥身旁,同樣面容堅決。

王鬥點頭,楊帥的新軍也練出來了,經過戰火的錘鍊,更爲出衆。

而在靖邊軍中,還有一些生面孔,他們是新補充的預備役成員。遼東戰起,靖邊軍也傷亡數百人,不久前東路一批預備役到達,王鬥將他們補充進缺員的各總各隊。

軍陣的後方,還有大量的靖邊軍醫士,一些擡着擔架的民夫,隨時準備救治傷員。

這些民夫,都有曾在長嶺山,或是松山堡各處爲靖邊軍服務的經歷,此次靖邊軍又將他們召來工作。

飽飯加魚乾,還有工錢,待人和氣,對這些民夫來說,能爲靖邊軍效力,是讓人眼熱,搶破頭的存在,很多人還打定主意,打算戰後前往東路。

趙瑄的炮營,一百六十門火炮,二千人的炮營戰士,則列陣大軍前方,行軍途中,他們要搶先而行,或佔據有利地勢,或列於陣中,以實彈或是霰彈,轟擊漢軍旗的步陣。

看着衆將士堅定、一往無前的神色,便是宣鎮新軍們,看向自己時,也皆是信賴崇敬的眼神。

王鬥緩緩閉上眼睛,深深地呼了口氣:“我堅信,我不會失敗,因爲我有這麼多可敬可佩的兒郎!”

他猛地睜開眼,大喝道:“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嗎?”

王鬥嚴厲的詢問聲音,在山野中迴盪。

迴應他的,是雄壯的呼嘯:“虎!”

所有將士踏前一步,用盡全身力氣喝應。

“咚!”

中軍鼓點響起,衆軍又上前一步,再次咆哮:“虎!”

他們三喊三進,三喝虎字,他們的呼喊聲音,尤如陣陣春雷,滾過這方軍陣大地。

“奏樂前行!”

王鬥將自己的長劍斜斜前指,發出了他的命令。

軍中的絲竹鼓樂鳴響,激昂的樂曲響遏雲宵。

“前進!”

無數的軍官將他們的指揮刀劍揮向前方,咆哮喝令。

“殺上前去,將那些二韃子殺個雞犬不留。”

“殺光他們!”

“前進!”

“向前進!”

激昂的絲竹樂中,靖邊軍與宣府新軍大步行進,堅定,毫無畏懼!

第624章 攻寨第823章 騎海第753章 出關第424章 出征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254章 肉搏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805章 三方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87章 不留情第698章 事故第121章 轉移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656章 費用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499章 楊興嶺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384章 得知第736章 煉獄第577章 髒活第485章 遇敵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812章 恐懼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589章 所見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85章 軍工廠第465章 側翼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53章 報紙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741章 暴雨第315章 定局第741章 暴雨第53章 畜場械鬥第381章 決戰(下)第426章 集結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467章 身死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544章 優勢第575章 蛆蟲第52章 衝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628章 凹凸陣第490章 序幕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585章 軍工廠第69章 成親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389章 潰逃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55章 救援第42章 修牆第777章 刑具第662章 思想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446章 血路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253章 側射第369章 福王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665章 發佈第79章 示範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780章 轉機第772章 到了第575章 蛆蟲第450章 破營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400章 天使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78章 火銃改進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757章 準備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25章 比賽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761章 眼熟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363章 傳奇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247章 血海上第491章 攻山第231章 友軍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