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尚公戰

王斗的婚期定下後,自然有鍾氏張羅,消息傳出後,靖邊堡人人歡喜。

眼下堡內軍戶皆視王鬥爲主,古時極重血源存續,等王鬥成了親,有了子嗣傳承,各人才是真正放心。

當天晚上,王鬥爲王天學、鄭經綸等人接風洗塵。

見到宴中有酒有肉,王天學自然是大喜,當晚他喝得酩酊大醉,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當王鬥遣人喚他來時,他還是半醒不醒的。王鬥對他的安排是平日爲堡內軍戶治病,戰時隨軍。此外在靖邊堡建個草藥鋪,將來培養一些採藥製藥的醫士學徒。

現在明軍中普遍有使用一些治傷療傷之藥,不過王鬥更向往後世的雲南白藥,此外他還希望能研究出一些醫學酒精與軍用紗布之類的。這些當然要慢慢來,王鬥先讓王天學讓堡內選用一些伶俐的年輕人,先將草藥鋪開起來再說。

對於鄭經綸,王鬥挽留他在堡內住了兩天,等他回去時,隨行的還有堡內的一個夜不收。

這些時間韓朝在訓練着幾個夜不收,正好選一個聰明機智的前往。以後這個夜不收便專門駐紮在萬勝和探聽州城各地動靜。韓朝也會經常借買米之名前往州城與這個人聯絡。

對於鄭經綸,王鬥並不急於加深彼此間的關係,他要先看看此人能不能用,能不能扶持。如能用,以後他將有大規模的計劃,不過現在條件不許可罷了,具體來說,就是財力不足。

處理完這些事後,王鬥便發佈命令,正式禁止堡內軍戶們的私鬥,如有違背,將嚴厲處罰。同時王鬥還在醞釀以後軍戶出外作戰的相關待遇,他希望以後自己治地形成尚公戰,怯私鬥,聞戰相賀的淳樸民風。

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創下豐功偉績,很大原因就是當初商鞅制定的各項條文,禁私鬥,禁私議,行政透明化,壹民於戰以強兵。正因爲這一系列制度造就秦國普遍的王者之民,古之良吏,才使得大秦最終取得天下。

大明之所以滅亡,其實也有一個重要原因,明末官員與民衆言論過於自由與混亂,特別是民間士子的清議,造就無盡的內耗。王鬥寧願自己治下百姓皆成沉默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也不要他們嘴巴呱呱呱的拖了無數的後腿。

以後如有可能的話,王鬥也會仿效秦國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來增強與提高自己治下軍隊的戰鬥力。

相信將來自己治下有軍戶制,軍功爵位制,聞戰相賀的渴戰民衆,未來在這個天下,自己非但可以生存,也可以在這個舞臺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鬥在靖邊堡內有決對的權力與威嚴,對於王斗的禁令,堡內軍戶是凜然而遵。

同時王鬥也對堡內各個軍官管事的職務進行細化。

齊天良管理輜兵,並負責屯堡的屯田水利。鍾榮管理堡內文書,管理堡內糧草倉庫,並負責處理堡內軍戶的糾紛。楊通管理一隊戰兵,又負責堡內公共建築道路等雜事。韓朝專門訓練夜不收,負責各種情報的偵察與收集。

韓仲與高史銀各領一隊戰兵,平時也加以訓練各隊軍士。由於堡內多事,王鬥無暇帶領他那隊兵,鐘調陽其實算是領兩隊戰兵,如高史銀、韓仲有事,他也要負責訓練各隊軍士。在管理士卒上,他的能力並不差於韓朝。

王天學自然管理他的軍醫藥鋪了,李茂森管他的工匠。此外對堡內婦人的管理,王鬥也略爲調整,陶氏性情潑辣,做事麻利,王鬥讓她管理出外勞作的一干婦人。劉氏則是管理堡內一干做飯,清洗,打掃等婦人。

職務細化後,以後各司其職。

這些管理人員大部分以前都是低層的小卒,小吏,沒管過什麼人,難免能力不足,不過王鬥手上能用的人就是這些,只能讓他們慢慢提高了。

……

在四月份的時候,王鬥曾要求李茂森打製一批盔甲,當時王鬥從舜鄉堡運來四百多斤鐵料,都是立時可以打製盔甲兵器的好鐵。

有了這批鐵料,到了這七月中,李茂森已經帶領堡內鐵匠們打製出了十二副鐵甲。

明初一副青布鐵甲需用鐵五十斤八兩,弘治九年後,大明對盔甲進行改革,減輕了盔甲的重量,一副盔甲約重三十五斤。制這一副鐵甲,也要用去鐵料好幾十斤。

李茂森他們製作盔甲的方法用料會省了一些,不過打製了這十二副鐵甲後,從舜鄉堡運來的那批好鐵已是用完,連剩下的一些邊角料也是仔細收好,將來用來打製長槍的槍頭。

王鬥檢查過這批鐵甲,確實算是堅固厚實,精良實用。

李茂森很遺憾,自己手上原料不多,不能大規模打製盔甲兵器,眼前這樣只算是小打小鬧。

王鬥眼下的庫存,從後金軍繳獲來的,連眼前這十二副鐵甲,共有二十副鐵甲。此外還有幾副綿甲與皮甲。

從後金軍那裡繳獲的刀槍盾牌有三十餘把,步弓,角弓十幾副。又從董家莊買了三十根長槍與十把三眼銃。從李茂森他們加入後,共打製了鳥銃四十一門,腰刀十五把,長槍七十四根。又從四傾樑匪寨那邊繳獲分來了刀槍十幾把。

王斗的家底就是這些了。

眼下王鬥有戰兵五隊,輜兵兩隊,夜不收一隊,有兵八十多人的樣子。

靖邊堡居民百戶,男子兩百多口,一百多的壯年男子,作爲一個屯堡,這軍力的使用,已經是極限了。這也是靖邊堡是個軍堡,所以可以耕戰結合,有這個動員優勢。

這些軍士中,每隊戰兵有刀盾兵兩個,同時又是伍長,鳥銃兵四個,餘者都是長槍兵。輜重隊更是一色的長槍兵。夜不收隊則是武器使用雜一些,視各人自己的愛好習慣。

每隊軍士武器各發一把後,庫存的武器更是無幾。

對於一個屯堡來說有這樣的軍力武器足用,不過對王鬥來說遠遠不夠。

原料的問題困惑着王鬥,鐵料的來源少,每一斤的鐵都要盤算再盤算後再用,特別是打製盔甲與火器腰刀更是耗鐵。

或許自己可以多打製一些長槍,削木爲杆,一爐鐵可以輕鬆出來幾十個槍頭,以後給堡內的軍戶婦女每人也髮根長槍。只要有源源不斷的人力,讓這些長槍兵訓練三個月,就可上戰場作戰。

不過沒有遠程火器與盾牌遮掩,這些長槍兵上了戰場,將來與清兵作戰中卻有成爲靶子的危險。畢竟槍彈射來看不見,但遊牧民族射來的箭只卻是看得見,傻呵呵的站在那裡被射,這太考驗人的心理壓力了。

……

要多造火器,多造刀槍,專靠買鐵不是辦法,最好自己開礦練鐵。

王鬥後世對明末歷史較爲了解,對河北與山西的地理研究也是頗深,依他的瞭解,保安州這個地方,後世稱爲涿鹿縣的,礦產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煤、鐵、錳、金、銀、鉛、鋅都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膏儲量也很豐富,還有各樣的硫鐵礦、磷礦,沸石、海泡石等。

練鐵需要煤,保安州的煤主要分佈在後世武家溝、胡莊等地,有儲量兩千多萬噸的樣子。

鐵礦在保安許多地方也有,後世涿鹿縣共有鐵的儲量三億多噸,如開採起來,夠王鬥用幾百年了。不過這些地方暫時不是自己控制,要到當地開礦很有難度。

只有輝耀堡某地有一個赤鐵礦,後世探明儲量有二百多萬噸,含鐵量中下,眼下鍾大用在那兒做輝耀堡的管隊官。這是王鬥目前唯一能想辦法的地方。

還有石灰石,後世涿鹿縣太平堡一帶有石灰石儲量三億多噸,且礦體大部分裸露,剝採比小,易露天開採。自己以後如要建窯燒製紅磚與石灰,那裡也是一個資源。

造火器,將來還需要使用大量的火yao硝土,從五月份時,王鬥從堡內選用了一批人手幫助李茂森製造定裝紙筒彈藥,紙筒彈藥是分制了不少,只是從外面購買來的火yao硝石消耗大,保安州沒有硝礦,靠收集人畜糞便等土法是可以積一些硝,將來肯定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如何找到這硝石的來源,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目前對王鬥來說最現實的一個問題,堡內所留的錢糧又不多了。

第717章 時間第63章 伏擊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13章 隨我上第757章 準備第417章 舉措第279章 強攻第4章 童養媳第50章 銀秤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48章 免稅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480章 輜重第629章 過河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69章 福王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489章 密信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384章 得知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769章 戰略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117章 新編制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34章 首戰之威第57章 原則第660章 清洗第813章 拼命第56章 剿匪生財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229章 聖旨到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767章 傾國第186章 命運第40章 上官視察第819章 覆蓋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61章 風雨第758章 聯絡第820章 一箭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665章 發佈第430章 京師第561章 分錢第587章 農場主第712章 福星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799章 擋兒嶺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56章 末日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629章 過河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75章 涅槃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336章 反應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786章 大略第656章 費用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730章 傾瀉第270章 合兵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163章 掌嘴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789章 彙集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39章 水車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818章 碾壓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