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傾巢而來

在大明入援大軍浩浩蕩蕩由京師進發時,在清國都城盛京,也在爲錦州戰事爭論不休。

清國在大明的細作無孔不入,他們不斷將情報傳來,入援大軍人數,兵種構成,沿途有哪些將領匯入,等等,不斷匯入盛京。

清人對情報一向重視,情報收集也非常詳盡,大明有哪些重要將領,哪些重要官員,傾向如何,能力如何,都有一一記錄在案。

他們的情報傳遞,主要由天津,山東等地進入遼東半島。

此時遼西一帶,嚴防細作,又兵馬雲集,情報傳遞不易,由海道進發,再好不過。這些清人細作,也有大量的大明官將爲他們作掩護,使得情報傳遞順利。

王鬥靖邊軍情報,更是各清人重點收集,關注對象。

在細作彙報中,王鬥兵力約有一萬五千人,其中騎兵八千(他們將二營的四千甲等軍當作騎兵),還有龐大的車營及炮營,內中火炮數目不詳,估計不會少於一百門。

入援各將對王斗的態度也有詳盡分說。細作分析,與王鬥同樣匯合行軍的總兵楊國柱,王樸,王廷臣,曹變蛟諸人,與王鬥親善,形成了一個緊密的王系集團人馬。

特別大同總兵王樸,神機營前營副將符應崇,監軍張若麒幾人,細作描繪中,他們對王斗的態度:“彼皆以王賊馬首是瞻,勢若鷹犬狗腿爾。”

“王鬥來了嗎?”

整個盛京的人都在說着這樣的話。

對王系集團人馬的到來。清國上下,極爲重視,皇太極連連召對各臣崇政殿。

崇禎十四年六月,在王鬥匯合了王廷臣、曹變蛟兵馬不久。皇太極也緊急將錦州前線的多爾袞、濟爾哈朗諸人召回,詢問前線之事。

在衆臣恭維他錦州之略,大見功效,明國果然傾九邊精銳而來,若圍點打援成功,殲滅明軍主力,此後天下任由大清馳騁時,皇太極只是擺擺手。

他臉有憂色。道:“明軍浩大,特別宣大諸軍仗王鬥之勢,兵勢極壯,介時錦州之戰。定有一場苦戰。明國還好,我大清卻輸不起,輸則有滅族之禍,如何應對,衆卿一一道來。”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久在前線。最知道錦州當地的情形。他們圍困錦州時,薊遼總督洪承疇,就組織了數次薊遼援軍往救,雖然暫時失利退卻。觀望寧遠。但前線的清軍,應付他們。也有些吃力。

現在更有七萬雄軍到來,還有威名遠播的靖邊軍在。多爾袞與濟爾哈朗都感覺壓力極大。

二人都希望皇上儘快派出援軍,總兵力最好不要少於十萬,特別濟爾哈朗更建議皇太極御駕親征。

他說道:“我軍盤據錦昌堡,乳峰山一帶,前有明營,後有錦州之敵,此爲腹背受敵之勢。洪承疇幾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開炮,祖大壽則從錦州城頭向南開炮,我軍前後被擊,無地容身,然不紮營二處,又無圍困之勢。現明師傾國而來,前線大軍,兵力不敷使用,形勢非常兇險!此戰關乎大清國運,奴才懇請皇上,御駕親征。”

鑲藍旗主濟爾哈朗,此時四十餘歲,在清國素有處變不驚,有勇有謀,謹慎穩重之議,他都這樣說,顯然錦州之勢,確實危急。

不過他要求皇上御駕親征,還要求錦州兵力不得少於明軍,在殿中各臣看來,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嫌。

畢竟清國自崛起後,向來是以少勝多,一萬兵力對陣明軍三、五萬是等閒,他要求前線總兵力不要少於十萬,這是什麼意思?

面對衆人攻擊非議,濟爾哈朗耐心解釋:“今時不同往日,明軍戰力不可小視。我大清兵圍困錦州來,攻打錦州,松山,杏山各城不下百次,紅夷炮狠打,挖掘地道,火藥炸城,明軍都死戰不退。遼人守遼土,他們奮戰之心,不會少於我大清勇士。現在十數萬精銳到來,更有王鬥在,豈可等閒視之?要知道輸了,我大清就有亡國之憂,怎可輕慢小視?”

殿內各人都是沉默,連非議最響的豪格等人,都是閉口不言。

雖然清人圍困錦州,並不真想攻下城堡,不過從崇德五年起,清人多次攻打松山諸堡,有時假打,有時真打,都可看出遼軍與往年大不相同,洪承疇任薊遼總督來,確實有自己的一套,現又有無數九邊精銳到來……

面對濟爾哈朗的請求,皇太極只是擺擺手:“朕知道了。”

他問道:“朕只想知道,若明軍十數萬援兵到來,我大清如何應對?”

多爾袞道:“只要皇上御駕親征,盛威之下,明虜定然灰飛煙滅。”

皇太極雙目一冷,又轉到了濟爾哈朗頭上。

濟爾哈朗從去年起,奉命到錦州一帶與明軍作戰,也是竭盡全力,瞭解錦州各處情形,也非常關注大明援軍的動靜。

對洪承疇這人,他仔細瞭解過,知道他很有戰事閱歷,在遼軍中很有威望,不是個容易對付的人手,現在更加上威名赫赫的王鬥,他更慎重了。

想了想,他說道:“明國兵力雄厚,糧草也充足,對付他們,需以謹慎之心,奴才在錦州時,也實地瞭解過錦州各處地勢。”

在他請求下,皇太極在崇政殿展開了一副巨大的遼西地圖,同樣繪製精確,連皇太極,還有殿內衆臣,都圍繞地圖前觀看。

濟爾哈朗道:“我細作早己探明,洪承疇救援方略,就是與祖大壽商定的‘建立餉道,步步爲營,邊戰邊進,解圍錦州’之策。洪承疇這人謹慎,兩年來,他自寧遠數救錦州,每次都是集兵一處,逼以車營,不言輕戰,若到時他還是集兵一處,我大清就有可趁之機。”

ωωω● ttκΛ n● ℃ O

他指着地圖上,松山堡,杏山堡,塔山堡幾個城池,說道:“明國的糧草,多集於杏山與塔山等處,到時我大清軍,可在松山和杏山間橫截大路,綿亙駐營。可如在錦州一樣,挖掘長壕,隔斷明軍聯絡,使錦州、松山、寧遠成爲三個孤立的城堡,無法相互援救,這樣一來,明軍定敗。”

殿內各人轟然議論,都覺得鑲藍旗主這方略很高明,很有可行性。

皇太極只是搖頭:“若明軍只有洪承疇一人,此略可行,然現有王鬥在,他們定然重視糧道。王系人馬,有軍七萬,王鬥之意,定得到各明將支持,此舉怕是不行。”

殿內衆臣同聲嘆息,這些年衆人對王鬥都下苦心研究,知道王鬥這人,重視糧道到了變態的地步。連自家的輜重營,往往有隨軍食用一個月的糧草,想斷他糧道?難!

皇太極久久看着地圖上的杏山堡,冷笑道:“不過,斷其糧道,還是可行的!”

看衆人不明白,他說道:“我大清方略,可分兩步而行,若明軍還是如洪承疇之略,且戰且守,雲集松山,我軍就趁機偷襲後路的杏山、高橋、塔山諸城,斷其糧道。若其分兵,一一駐守杏山、塔山等處,我大清則效薩爾滸之策,將他們各個擊破。他們一一分守各處,兵力薄弱,我大軍可乘之機太多了。”

皇太極的話,點燃殿內各臣的興奮處,衆人七嘴八舌的獻計,各蒙古旗主言可不斷的夜襲,奔襲,襲其糧道,讓其疲於奔命。

各滿洲旗主則言,可引誘杏山,松山等處的明軍出戰,不斷的設伏,將他們一一消滅。

必竟明軍戰力這些年雖有長進,但野戰方面,還是短於清兵的。來回多次後,定然讓松山、杏山等處的明軍疲憊不堪,若他們不想再出城野戰,糧道防線,等於蕩然無存。

各方興致勃勃中,皇太極看向多爾袞,濟爾哈朗:“鄭親王,睿郡王。”

二人忙道:“奴才在。”

皇太極道:“援軍之事,你等不必憂心,你二人這就回到錦州去,在西王寶山下,湯河子邊築堡,以爲日後攻打杏山等屯兵要處。務要捕殺明軍斥候,特別王鬥軍斥候,不讓其發覺意圖!”

“明軍援兵到達寧遠後,可猛攻錦州,松山各堡,紅夷炮日夜不停轟打,務要逼迫明軍加快進軍。其大部到來,可在杏山等處設伏,引誘其軍交戰,務要挫其銳氣!”

多爾袞,濟爾哈朗恭敬領命。

多爾袞心中嫉妒,皇太極謀略,就是勝過自己一籌,若是錦州再勝,以後大清國內,怕再無自己容身之所。

此後清國君臣仔細商議,推敲錦州之事,皇太極認爲自己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爲何還有些不安呢?

他下意識看了遼西的蒙古諸部一眼,王鬥軍會不會從那偏師進攻呢?

隨後心下搖頭,自明中葉起,明軍就少有出塞作戰本事,以當年戚繼光之威,也不過離塞不遠。

在滿,蒙各部看來,離明國邊牆數百里,就是塞外胡人的天下。塞外不比關內,危機四伏,明軍哪敢出塞?清國君臣,也從來不會想到這裡去。

所以這個念頭在皇太極心中一閃而過,隨後放下心來。

崇禎十四年六月下到七月初,清國援軍,源源不斷開往錦州。七月初,皇太極令滿蒙漢八旗,年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出征,二十日,他親自率軍出征,傾巢而來。

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245章 合圍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513章 射死第743章 南門第43章 形勢第462章 神機箭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813章 拼命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803章 到齊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14章 破陣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535章 落下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244章 防線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781章 騙局第783章 說服第668章 緩衝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726章 登塬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202章 哨探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627章 嚴峻第72章 貧窮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769章 戰略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209章 分兵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819章 覆蓋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614章 空城第814章 衝陣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14章 破陣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576章 自刎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499章 楊興嶺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691章 君子津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647章 情報第517章 後路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490章 序幕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774章 越急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590章 希望(上)第351章 進開封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809章 大陣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717章 時間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824章 完了第382章 勝利第96章 烽火連天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84章 放肆!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