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

盛京的演武場在城北,城西則聚集了大量的作坊匠鋪,專門爲軍隊打造兵器。

初以倏養性總理漢人一切軍民事務,鑄炮操炮,負責漢營的官兵器械諸事項。依養性死後,以馬光遠爲欽差督理工程總鎮,負責清國後勤與工程諸務,打製兵器,鑄造火炮等,以石廷柱刮練炮兵,現在加入個孔有德。

皇太極之所以從城西出行,到城北演武場閱兵其一,其二便是親自詢問匠作坊火炮與鳥統的打製情況。以表示他對火器部隊組建的重視之意。

皇太極車駕儀仗浩浩蕩蕩到了匠作坊外,這裡聚集了大大小小無數的作坊,似乎連綿看不到邊,多以鐵匠鋪爲主。成千上萬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工匠在專注地忙碌着。打製刀槍,打製鳥鏑,鑄炮等,沒有一個人敢不認真。

兇悍的滿漢監工就在旁虎視眈眈巡視,敢懈怠者,輕則鞭打,重則喪命。

經過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對遼東漢人幾十次大規模的種族屠殺,遼東百姓的結局便是最勇敢,反撫最激烈的死光了,逆來順受者才能活下去。

清國的兵器監管也較爲嚴格,每炮,每刀槍上,都有相關的人員名銜,一便表功,二便究責。如果火器精良,因此得勝,清國方面倒是不吝賞賜,優秀的工匠,可給於官位,特別對鑄炮銅工而言。

不願作官者,每月賞給糧銀二兩,每季領米五石三鬥,還會恩賜房屋、地畝,更賞給世代金火拜唐阿。

天聰四年時,由於後金凱旋而歸,就特詔鐵官範巨炮加以優賞。天聰五年,鑄炮匠人王天相便從奴隸擢爲拜他喇布勒哈番,天聰七年三月,再以創鑄之功升授備禦。

對身處遼東的降順漢人而言,鑄炮製統,是他們在清國發展的踏腳石。

正因爲這些工匠的用心打製,所以清國出產的兵器才能精良。

皇太極車駕到時,督造官馬光遠,監造官丁啓明,季世昌,備禦祝世贍,王天相,還有大小一干鐵官,重要鑄匠等恭敬相迎。

大小相迎的漢官中,最前面的便是督造官馬光遠。

其本爲大明建昌參將,天聰四年後金軍克永平時,馬光遠率部歸降,授梅勒額真。崇德二年八月,皇太極分烏真超哈爲兩翼,以石廷柱轄左翼,馬光遠轄右翼,分任固山額真。

馬光遠生性油滑,與大明別處軍頭心思沒什麼區別,千方百計就是想保存部下實力,作爲安身立命的資本。崇德三年,馬光遠與石廷柱運火器攻錦州,圍攻錦州旁臺時,明守將逃遁,馬光遠就不追。

到了歷史上的崇德四年,馬光遠率部攻松山時,也不願出力。還屢次庇所部參將季世昌,導致其鑄的炮子不中程。幾次受到皇太極的責罰。

不過馬光遠的官運一直很好,因王斗的影響,比歷史提前,皇太極建立了漢八旗,不久前,馬光遠便被任命爲漢軍鑲黃旗的固山額真。

皇太極到後,馬光遠領衆山呼萬歲,皇太極讓他們起來,又看過鑄炮鑄統現場後,問馬光遠道:“紅衣炮與鳥鏑打製之事如何?”

馬光遠不顧地下骯髒,忙跪下回道:“回皇上,若鐵料充足,年內三十具i神威大將軍,便可鑄成。其炮每具四千斤,用藥五斤,鐵子十斤,載於炮車之上,定能攻摧堅城,壯我國威,比之天聰年.天佑助威大將軍,更爲犀利!”

“至於鳥統打製,雖相關匠工缺乏,臣已抽選人選,料想年內五千杆可成。”

皇太極緩緩點頭,還是大金之時,初鑄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炮垂達五千斤,用藥八斤,鐵子八斤,極爲笨重。論威力,卻不如現在新造的神威大將軍炮。

關於鳥統,清國連鑄炮工匠都有,打製鳥鏑的匠工更不會缺乏。不過以前清國上下不重視,但遇到王鬥後……相關生產粗粗上馬,不免有些生疏,造統比起造炮,卻沒有那麼的得心應手。

他說道:“嘗聞西洋本處鑄炮,十得二、三者,便稱國手,從未有鑄百而得百者。此紅衣炮,國之利器,不必顧忌工料,然也不得虛加耗費。鳥鏑乃對戰明將王鬥之利器,也得精心打製,不可懈怠。”

馬光遠忙道:“但請皇上放心,臣定然節省戎器,謹制藏炮儲藥之局,每月一查,務使件件得法,乃見職守。”

皇太極讚許,對監造官丁啓明說道:“丁愛卿監管諸器打製,也需用心,勤加督促。”

那監造官丁啓明負責清國一干紅夷大炮及鳥統的打製,彼本爲京營戎政副協理、兵部右侍郎劉之綸之標將,副將職務,在大明就有“善鑄紅衣炮”的名聲。

歸降後,在天聰年時,他負責監造一系列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紅夷大炮,指揮匠人金世祥、王天相等,成功鑄炮一批,受到了皇太極的讚賞。

不過……因其是陣獲,而非自行投順,所以到了清國後,官運卻不如馬光遠。其是主動歸降,而且自大冉京師接來家人,所以馬光遠被擢爲一等總兵官,其兄馬光先也被授爲二等參將,其弟馬光輝授爲遊擊。

丁啓明在大明便是副將,卻只被授爲二等參將,這怎麼讓他服氣?最近馬光遠更被命爲漢軍鑲黃旗的固山額真,每次看到他得意洋洋的樣子丁啓明就來氣。

聽到皇太極的話後,他也忙跪下,說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上但可放心,臣竭智盡忠,定爲皇上督造好一系列火器。”

他自誇道:“往日匠作坊用失蠟之法鑄炮,天氣若一炎熱,蠟料便不易凝結,往往受季節所限。臣思之易泥型鑄造之法,號統泥範四月便可乾透,鑄成將模泥打去便可,不受天氣限制。”

“當然……”

他又自我批評:“此法雖不受季節所限,然泥範無法重複使用。若統管內壁出現漏眼諸多瑕疵,也得毀壞重鑄。”

丁啓明臉上一副非常遺憾的樣子。

皇太極臉上現出笑容,說道:“愛卿有此爲國之心,己是難得。若臣工皆如丁愛卿如此,我大清何以不興?”

他身後羣臣一片皇上聖明的聲音,只有多爾襄臉色陰沉。

就在上個月,他的弟弟多釋被降爲貝勒,奴僕、牲畜、財務被瓜分。更可恨的是,其本旗所屬的滿、漢、蒙古諸牛錄被分爲三份。當日堂堂的豫親王所留丁口財帛己是不多。

殺雞傲猴,看來皇太極未來的目標是自己。

看丁啓明在自己面前向皇帝爭寵,旁邊的馬光遠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

皇太極最後說道:“馬光遠、丁啓明諸卿督造火器有功,傳旨,賜馬卿雕鞍良馬一匹,銀百兩。賜丁卿良馬一匹,銀五十兩。金世祥、王天相諸再工賜銀十兩,布二匹。”

皇太極車駕儀仗走時,在一片恭送皇上的聲音中,馬光遠、丁啓明等人深深跪伏地上,良久也沒有擡頭。

看過匠作坊後,皇太極心情大好,又擺駕盛京城北的演武場。

皇太極到時,漢軍正紅旗的固山額真孔有德,鑲藍旗固山額真尚可喜,正黃旗固山額真耿仲明。還有正白旗的固山額真石廷柱等人正在演武場轅門前相迎。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被稱爲山東三礦徒,歸降清國後,三人都被封王,又稱三順王口崇禎十一年劫掠回來,皇太極組建漢八旗,三人都被任爲固山額真,原來孔有德所部的天佑兵,耿仲明所部的天助兵,全部充入漢軍各旗。

三人皆爲毛文龍部下,又都是礦徒出身,個個人高馬大,凶神惡煞的外貌。歷史上他們歸降清國後,也改不了姦淫擄掠的惡習。不過戰力倒是提高不少,靠屠殺同胞染紅了自己的頂子。

三人旁邊的漢軍正白旗固山額真石廷柱同樣是個魁偉的大漢,臉上一塊塊隆起的橫肉。其本爲大明廣寧守備,努爾哈赤攻廣寧時,石廷柱與其兄石天柱等人出降,授世職遊擊。

石廷柱性格暴虐,征戰每每縱兵擄掠,漫無禁制,歸降清國後,一樣不改本性。

似乎大明很多武將都是這種粗鄙兇殘的形象,對敵畏縮不前.對百姓如狼似虎。如果說受文官壓制,但到了明末他們翻身做主人的時候,也不見有多少忠義之心。拼命積蓄實力,只爲了等待投靠新主子的一天。武人之禍,從唐末五代到明末,都沒有絲毫改變。

與馬光遠一樣,石廷柱最看中是自己部下實力,能避戰就避戰,能劫掠就儘量劫掠崇德二年六月時,鮑承先就彈劾其“亂班釋胄“等十罪,被解任漢軍左翼固山額真之職。

歷史上的崇德四年,石廷柱和馬光遠同被控在進攻松山時未盡力。石廷柱應籍家產三成,馬光遠論死,皇太極雖赦其罪,卻利用這一機會再次削弱二人勢力口皇太極沒有到來之前,他們正在狂笑議論什麼,表面上一團和氣,其實內心在想什麼,只有他們明白。

漢八旗內部同樣爭鬥非常激烈,相互勾心鬥角,原來有石廷柱舊漢軍與馬光遠新漢軍之爭。待孔有德等人到來後,又有石、馬二人舊漢軍與孔有德等新漢軍之爭。

便是三順王之間也明爭暗鬥,天聰年時,孔有德就彈劾耿仲明侵其舊部,好一番折騰。

不過皇太極建漢八旗後,面對滿蒙各旗主的攻擊,各漢官漢將隱隱又有合爲一流之意,聯合-本文轉自書書網tml-在皇太極面前爭寵,情形非常微妙。

皇太極儀仗到達,先進者爲皇太極的葛布什賢超哈戰士,鐵蹄滾滾而來,甲冑鮮明,軍容嚴整。

這種威勢,讓孔有德等人臉上都露出驚畏的神情。他們旗下雖有大量的烏真超哈炮隊,但對清國的騎射之威,仍是下意識的感到害怕。他們之所以歸降,也是懼於他們的鐵蹄兇勢。

隨之而來是皇太極的大駕鹵簿,仗儀分開後,露出皇太極的巨大華蓋。

孔有德等人上前拜伏,三拜九叩,山呼萬歲看着這些漢將,皇太極的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很快他道:“衆卿請起。”

在衆人起來後,他問道:“漢軍燃炮習統,操練如何了?”

漢軍正白旗固山額真石廷柱忙道:“回皇上,微臣不負皇上所望,旗內軍士驗放火炮、鳥統嫺熟,請皇上巡閱。”

石廷柱原爲倏養性旗內官將,天聰五年皇太極檢閱俸養性新編漢兵時,對其軍容整肅就頗爲讚賞。依養性死後,石廷柱負責漢軍的操炮訓練諸事,石廷柱旗內驗放火炮鳥鏑嫺熟,卻是倏養性當年留下的底子。

皇太極也不說破,對石廷柱讚賞一番。

孔有德曾隨皇太極與王鬥在平谷對戰後,他揣摩心思,明白皇帝內心渴望什麼,他說道:“回皇上,臣自明國班師後,日日思之如何與王鬥軍隊作戰。幸不辱命,經臣竭力操練,軍士己頗通火器列陣之術,假以時日,當可與王鬥一戰!”

“好!”

皇太極果然很高興,他說道:“聯便要親自看看,孔愛卿的軍陣操練!”

孔有德漢軍正紅旗的打扮與滿蒙各旗沒什麼區別,不過手持鳥統,腰挎腰刀罷了。其部披甲兵不過幾千人,而且只披無鐵棉甲。他們擺出的陣列,便如當時王鬥在平谷的翻版。

如何列隊,如何持統,作戰時要如何,等等等等,都與王鬥當時的軍隊擺得一模一樣。

有皇帝在乒首觀望,正紅旗的漢軍們都是極力昂首挺胸,吶喊聲驚天動地,倒也聲勢不小。

看他們擐甲列陣,軍容甚肅,皇太極不時點頭,他身後各王公貴族們也是交頭接耳。

孔有德站在皇太極身旁,他高大的身子拼命彎下去,低身說道:“數月前與王鬥作戰,臣擺出三疊陣,王鬥部僅以薄薄數層隊列迎擊,結果大出意料之外。事後臣細細思想王鬥部如此原因,明白了他們的陣列道理,只有如此,纔可最大發揮鳥鏑效力!”

“因此臣如法炮製,來日定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賊將王鬥苦不堪言!”

他語中有些傲然之意:“我大清還有烏真超哈大統,來日與王鬥作戰,我大軍以紅衣炮轟開其部,然後鳥統迎戰,定能大敗其部!”

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479章 哨騎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99章 不屈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642章 火器營第792章 天下第148章 免稅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766章 議南遷第420章 採購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81章 借錢第24章 建堡第647章 情報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50章 銀秤第798章 奪下第771章 人心第553章 血河(下)第765章 國徵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788章 全民第408章 歸家第691章 君子津第760章 馳檄第513章 射死第144章 平亂第464章 勇氣第646章 獎賞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479章 哨騎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95章 檄文第517章 後路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483章 馬科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808章 拉開第416章 爭論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33章 飛槍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91章 攻山第738章 磨坊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84章 算計第254章 肉搏第489章 密信第616章 糜爛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38章 私人莊田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590章 希望(下)第449章 初勝第100章 值得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416章 爭論第786章 大略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629章 過河第490章 序幕第363章 傳奇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751章 猛烈第63章 伏擊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468章 戰果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385章 定計第119章 阿巴泰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325章 進剿第254章 肉搏第764章 進取第549章 處置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613章 銃劍,刺第612章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