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

“定國將軍到!”

隨着謝一科的大嗓門,王鬥在溫方亮、鍾顯才、孫三傑、溫達興等心腹將領的簇擁下,隨熊廷瑞滿面笑容地進入大堂內。堂中各人,這才第一次見識到這位名滿天下的傳奇人物。

他年輕很輕,不到三十,身形雄偉,舉止中極有氣派。

擁在他身旁各將,也是個個銳氣十足,似乎昭示着這個團體如日中天的氣勢。堂內所有人,都是起身施禮,臉止陪着恭敬的笑容。

特別以保安衛城守備徐祖成,永寧城守備王以德,更是笑得如一朵花一樣。只有四海冶堡守備張文儒大大咧咧起身,睜着一雙醉眼,對王鬥從頭看到腳,又從腳看到頭。

王斗的笑容很溫和,很親切,並不在下屬面前擺什麼架子,相反,他自稱年輕歷淺,初來乍到,還要多多借重各位同僚的經驗。

王斗的作派看在延慶州守備陳恩寵等人眼內,都是心下凜然,這位新任參將,處事可用老而彌辣來形容,是個城府極深之人,未來不好對付。當然,對餘者守備,操守們來講,王鬥給他們的印象極好,這位上司,爲人不錯。

初次見面,堂內可用一團和氣來形容,只有爲王鬥引見的熊廷瑞心下不是憾味。東路各將忙着巴結討好新任的定國將軍,卻將他這舊日上司撇到一旁,悲哀啊,人走茶涼,古人誠不我欺也!

當日,王鬥吹吹打打送走熊廷瑞,各城守備也相繼告辭,看着眼前略有些殘破的將軍府,以後,他就是這處府邸的主人了。

幕府各員也是腳不點地的行動開來,瓜分各處堂房公屋,作爲辦公之地。整理接收來的律令圖書,山川險要,各處戶口典籍等,依各司職責,有條不紊地忙開。

王鬥較爲關注東路的丁口田地,依戶冊上的登記,排除保安州在內,東路共有軍戶一萬八千餘戶,軍田七百餘傾。

不過這是弘治年旬統計的數據。王鬥觀看相關史料,萬曆年間,宣府鎮曾有經過一次軍戶田地核查。最後的結果,田畝軍戶數量都少了一大半。

那些消失的軍戶數,要不逃亡,要不隱匿在各軍官名下。軍田更不用說,被各方豪強侵佔了。

軍隊數目同樣如此,兵冊上有官兵八千多員,馬騾二千多匹,王鬥估計能存在一半己經算好了。

窺一斑可見全豹,東路的弊情,便是宣府鎮,甚至整個九邊,整個大明衛所的相同情況。大明衛所官兵爲何不能戰,從這衛所制的漸漸敗壞,己經能夠明白。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王鬥前往懷來城拜見兵備馬國塹與管糧通判郭士同。

“呵呵呵呵,王將軍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終於盼到王鬥來了,對王鬥以平級相見,只作揖,不跪拜,旁邊的管糧通判郭士同極力剋制纔沒發作,馬國塹卻還是如沐春風的作派。

他親熱邀請王鬥在客座坐下,對王鬥一打量,捋須笑道:“久聞定國將軍之名,戰通州,戰鉅鹿,戰平谷,東奴聞名喪膽,今日得見,果不虛傳。有將軍鎮守東路,此乃百姓之福。”

馬國璽的言談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他那長度堪比關公的鬍鬚也給王鬥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眼角餘光,也瞥見了旁邊管糧通判郭士同的神情。喜怒浮於表面,對王牛來說,此人不足爲慮。

“但飲馬公香名,可嘆不得一見,今日相見,見面勝似聞名。”

花花轎子人擡人,馬國璽不擺兵備的架子,王鬥也不介意送他幾頂高帽子。

對王斗的言談,馬國璽果然很歡喜的樣子。

王鬥忽然站起來,對京師方向恭敬施了一禮:“鬥不才,蒙皇上厚愛,得以鎮守東路......”

見王鬥站起身來提到皇上,馬國壘也忙站起來,旁邊的郭士同同樣如此。措手不及下,不由心下暗罵。

王鬥續道:“......然末將才疏學淺,初至東路,還要請馬公多多指點後生小輩。”

馬國璽微笑道:“當然,我等身爲東路官晏,百姓之父母官,自當齊心協力,相互扶持。”

他又請王鬥坐下,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王將軍文武雙全,後生可畏。”

他咳嗽一聲,說道:“朝廷有令,將二十萬百姓化爲軍戶,不知王將軍有何定計?”

王鬥道:“末將之策,可令彼之開墾荒地,每數千人一屯,如此,百姓可安置完畢,只是,.....”

他臉上現出爲難之色:“安置百姓,所需錢糧,耕牛,種子衆多,末將卻力有不逮。”

馬國壘眯起眼睛,王鬥怎麼會有不逮?他的錢糧充足着呢。便是王鬥不說,馬國壘也略有耳聞,去年那場戰事,他所部繳獲豐厚.奪回銀兩,牛馬,糧草之數可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王鬥怎麼發家的馬國璽心知肚明,若論起東路最富裕的將官.便是眼前這個武人。

要不是他手握重兵,各官便要蜂擁而上吃大戶了。

當然,王鬥做出這個姿態,馬國壘還是要回應的,他嘆息道:“老夫掌管東路屯田,馬政諸務,王將軍之憂,百姓之苦,老夫感同身受。身爲百姓之父母官,便是再難,老夫也要想方設法,安置好百姓子弟。”

屯田之事,馬國奎決定全盤交給王鬥施行,自己坐享其成。當然,口頭上的支援惠而不費,新屯所建立,自己也可在其中安插一些人員,東路各文人們,可對諸屯吏員人選垂涎三尺。相關的好處.馬國壘收了不少。

自己支援王鬥,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想必王鬥也會答應自己一些微不足道的要求。

王鬥起身對馬國壘施了一禮:“馬公高義,末將盛佩不己。”

馬國鑑笑呵呵地攔住王鬥:“將軍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二人打又相互謙讓入座。

旁邊的管糧通判郭士同見二人當他是透明的,神色更爲陰沉。

這時馬國鑑看向他,呵呵笑道:“東路將要練兵,糧餉之事.還要郭主事多多協助王將軍。”

王鬥若有所思瞥了馬國璽一眼,微笑對郭士同施了一禮:“宣鎮紀巡撫擬定兵員五千之數,末將粗粗籌算糧料銀錢,所需者衆,不知郭主事......”

郭士同面無表情:“東路殘破,每年賦稅不足,爲了練兵,朝廷在大明全境加徵練餉七百三十餘萬兩。徵收需要時日,戶部要拔下糧餉,恐怕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新軍糧餉籌措,甚難。”

王鬥看了他一眼,說道:“哦。”

“當然,身爲東路管糧主事,蔣兵措餉之事,本官自會設法。”

王鬥點點頭:“明白了。”

在王鬥告辭離去時,郭士同有些驚疑不定:“這王鬥什麼意思?”

看着王斗的背影,馬國璽也眯起眼睛:“此子,不簡單。”

崇禎十二年臨近五月,王鬥也在整個東路巡視了一圈,不出他的意外,整個東路便是以往保安州的放大版,甚至積弊更爲嚴重。

只有四海冶堡守備張文儒治內略好一些。

那是因爲其不侵吞軍餉,不收受賄略,也不佔役買閒。軍士雖苦,但精氣神不錯,那是張文儒與部下同甘共苦的結果。此人也給王鬥留下深刻的印嘉“積重難返,唯有破而後立。或許,自己要將州城做過的事在東路重做一遍。” WWW ttκa n ¢○

此時王鬥站在永寧城西門之上,站在這裡,可以眺望城池全景。永寧城建於宣德年間,並不怎麼大,周不過六裡,比懷來城小。周有屬堡四十八座,屬寨兩座。延慶州則有屬堡九十八座,屬寨三十四座。

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在城西二十里,有“豐”字暖鋪,又二十里,有“是”字暖鋪。再四十里,有“祝”字暖鑲,都是驛站。大明各衛所都佈滿廟宇,永寧城也不例外,城內布着大小三十餘座廟。大多香火很旺,或許越是亂世,百姓就越需要精神慰藉。

城的東西南三面都是高山,往東北而去,那邊相繼分佈着四海治堡、週四溝堡、黑漢嶺堡、靖胡堡、劉斌堡諸堡,謹守着塞外通往東路的各邊關要口。

在王鬥看來,除了四海冶堡,餘者諸堡,大多形如虛設。

因爲是參將駐守之地,兵丁需求甚多,加上臨近塞外,所以往來商賈不少。站在城頭看去,不時有進城的商隊駝馬,還有來往的本地軍戶百姓,大多衣着破爛,面有菜色。

他們望見城頭上肅立的王鬥等人,眼中都露出敬畏的神情。而看到這個身影,各人眼中都流露出一種希望,定國將軍在保安州所作所爲各人都有聽聞,希望他到永寧來後,能讓當地百姓一樣過上如保安州軍民的好日子。

看着這些人,王鬥有些感慨,懷來,延慶一帶,算是宣府鎮有名的富庶之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氣候優良,土地肥沃。爲什麼當地軍民如此貧苦呢?

王鬥立了良久,舉目向城的西北方向望去,在那邊的西山腳步。如蟻般聚集了大量的人羣,忙忙碌碌,內中有兵丁,也有當地軍戶。王鬥領軍到了永寧,感於城內軍營的擁擠破爛,便決定在西山腳下建立新的軍營,供自己的軍士居住。

由於幹活就有飽飯吃,還有工錢拿,不說城內的兵丁,便是內外軍戶,都爭先恐後前往。

王鬥沉思良久,東路之事紛繁複雜,飯要一口口地吃,事情要一步一步來。

有道是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比保安州之地,東路這個地方,山多林密,土匪多如牛毛,他們各佔山頭,打家劫舍,窮兇極惡,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

自己第一件事,便是剿滅這些匪徒,還當地一個安定的環境,如此,才能談得上其它。

五月初一日,經過仔細謀劃11,永寧城的參將府發出一道告示命令,令境內匪徒一個月內全部投降,靜待官府處置。否則便是大軍剁滅.灰飛煙滅的下場。

告示出自葉惜之之手,殺氣騰騰,特別最後幾句:“......彼輩若變形革面,願歸農牧,亦大赦勿有所問。若猶怯惡不恢,挾衆稱戈者,殺無赦,勿謂言之不預!”

這個有王鬥特色的告示一出,東路皆驚!

返回:明末邊軍一小兵書頁,如你喜歡本書請收藏!手機上網推薦您使用QQ瀏覽器更新書籤

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788章 全民第10章 分銀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47章 豬圈第567章 反間與議和之計第209章 分兵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34章 掩護第731章 擋住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50章 破營第745章 羅剎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460章 威力!第692章 到西安第121章 轉移第814章 衝陣第561章 分錢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825章 盡滅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818章 碾壓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560章 清算第143章 鬧餉第460章 威力!第1章 火路墩第408章 歸家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746章 庫存第50章 銀秤第386章 到達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806章 火箭營第28章 列隊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621章 紅顏第108章 小堡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245章 合圍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95章 仁與義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724章 對比第553章 血河(下)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800章 號稱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122章 防務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824章 完了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247章 血海下第97章 捉生第787章 動員第512章 白虎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539章 離去第203章 搏戰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150章 聯姻第16章 小小心思第1章 火路墩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90章 進京第764章 進取第282章 俘獲第710章 胡寨主第568章 完善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143章 鬧餉第58章 吃驚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25章 比賽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43章 形勢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478章 雞蛋第420章 採購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