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

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日,京師,永定門外。

王鬥幾千兵馬隨大軍出發,於昨日到達了永定門外,防守永定門到右安門一帶的京營官兵是五軍四營、神樞三營、神樞四營、神機五營的幾個參將遊擊。

清兵幾萬人就在幾十裡外的通州,每日哨騎不斷,各營雖裝備了大量的戰車、拒馬、火炮等物,不過諸營將士還是惶惶不可終日,每日都有大量的營兵逃亡。直到盧象升領着宣大三鎮的官兵到來,他們的情緒才略爲穩定下來。

他們強烈要求神勇無敵的宣大兄弟擋在前面,盧象升也不推辭,沿着兩個城門一帶,各離城約十里,將宣大兩萬多官兵佈防下來。

王斗的三千多人,被佈置到了後世的亦莊之地,這一帶都是平原,河渠衆多,土地肥沃,本是京畿附近村鎮密佈之所,只是崇禎九年,這一帶的村落便被清軍焚燒過一次。

兩年過後,清兵再次來臨,百姓新建的家園,再一次被清兵焚燬。王鬥到了亦莊時,周邊村落不是仍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便是殘留輕煙的殘垣斷壁,倖存的百姓,只是扶老攜幼的逃入京城之內,一邊回望家園大哭。

王鬥領軍到這時,一羣驚恐的老百姓正從這邊逃離,看到王斗的幾千大軍,更是害怕得逃得遠遠的,王鬥分明聽到幾個人在嘀咕:“這些狗官兵,殺韃子沒本事,禍害老百姓倒厲害。”

當時韓仲與謝一科大怒,就要策馬上前,將那幾個膽大妄爲的多嘴之輩揪出。

王鬥嚴厲制止他們,說道:“我們是來守護京師,保護老百姓的,不是來此與他們爭口舌之利。有這心思與幾個百姓計較,不若留些力氣與韃子作戰。況且,很多官兵不象話,怪不得老百姓口出怨言。”

清兵持續對東郊騷擾,很多京營官兵潰散逃離後,他們三五成羣,遇到清兵哨探望風而逃,但是遇到逃難的百姓則如狼似虎,搶掠財物,奸辱婦女,其手段比清兵好不到哪裡去。

王鬥初到亦莊地界,就遇到十幾個潰兵搶掠百姓,王斗大怒,將這十幾個潰兵擒下,不理他們的哭喊威脅,將他們盡數斬首。

亦莊這個地方,左邊是一條頗大的河渠,一直流入京城之內,河渠那邊,便是宣府鎮遊擊將軍李見明駐防之地。河渠右邊不遠一個小小的丘陵,上有一火路墩,當地人稱爲燕墩,墩臺高約八米,周邊墩牆幾十丈,此時幾個守護的墩軍早己不知所蹤。

離河渠幾十丈,緊挨墩臺左側,便有一條蜿蜒的官道。

官道寬一丈多,上面佈滿了年深月久的車轍印痕,墩臺前面約十丈的官道上,撘着一座小石橋,河水早己乾枯,河兩岸密密的都是麥田,快要進入寒冬,麥田東倒西歪的鑽出一些秋時播下的禾苗。麥田一直蔓延燕墩右側,直到幾裡外,又是一條深深的河渠。

小石橋的那一端,立着一塊快要傾倒的石碑,碑文早模糊不清,只有落款隱約可見“大明成化年立”幾個大字。

在這周邊幾裡,便是這條官道好走,餘者不是田地,就是河渠,或許步兵與騎兵可以從空蕩蕩的田地通行,但要拖拉什麼車輛輜重,非走官道不可。

從燕墩沿着官道往京師方向行一里,沿着官道右側,有一個小小的村堡,堡內早己空無一人。

怎麼說該堡堡牆也高達兩丈,放眼周邊村落,只有這個小堡毀損最不嚴重,正好在王鬥駐防之地,卡在官道要口上。王鬥立時不客氣地佔了,那個燕墩與石橋,王鬥調派了韓仲麾下一個火銃隊防守,晚上歇息的時候,幾十個人,將一個火路墩擠得滿滿的。

餘者各人,全部移駐於堡內,同時王鬥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哨探敵情,緊急測繪這一帶的地圖地形。

相比野外紮營,住在堡內當然方便,防守也非常有力,如果清兵蠢得圍攻自己村堡的話。連騎兵在內,自己營中一大半的火銃兵,王鬥有信心,至少可以擋住兩萬清兵的大舉進攻。

王鬥只擔憂自己的糧草問題,他從保安州帶來的糧草本就不足一月之食,再分給宣府鎮友軍四百石糧草,餘下的糧草,只夠十日之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幾天沒吃的,自己帶來的強兵,戰鬥力便急速縮小一大半。

昨日下午到達亦莊地界後,王鬥就在村堡的四面到處察看,今日一大早,王鬥又領着軍中各將四下巡視,左右兩處河渠,堡前堡後,他都仔細看過了。

此時他更是領着衆人來到燕墩前面,又爬上墩臺四處眺望。往通州方向看去,那邊一望無際的都是平原,可見一些被清兵焚燬村落的火光煙塵。往身後看去,隱隱可見北京城那雄壯的身影。

這場仗纔剛剛開始啊,王鬥望着通州方向,神情有些癡了。

墩臺上寒風凜冽,快十一月了,天氣越發的冷,王鬥無意裹緊衣甲,只是站那裡一動不動。

身後傳來韓仲與溫方亮的議論,韓仲道:“這煙墩不錯,帶上那石橋,最少可以擋住韃子數百大軍。”

溫方亮道:“京畿之地的村堡就是建得厚實,我們那駐防的村堡,如果有糧草,子藥充足,便是守上一個月也無妨。”

韓仲道:“就怕糧草快要不足了。”

跟着王鬥感覺韓仲熱呼呼的氣息噴到自己脖上,身旁探出韓仲粗大的頭顱,那雙牛眼頗爲期盼地看着王鬥:“將軍,您說,高公公會拔給我們充足的糧草嗎?”

王鬥苦笑了一聲,通州被佔,漕糧斷絕,京城的糧草供應就更爲困難了。更不要說分兵之事己起,看來高起潛與楊嗣昌與盧象升對上了,如果糧草供應充足的話,盧象升也不用遠走真定,千里乞糧了。

昨日宣大三鎮的官兵到達永定門外,高起潛雖象徵性的給盧象升撥來一批糧草,不過杯水車薪,宣大三鎮的官兵,根本吃不了幾日。

王鬥沉聲道:“指望高公公供給糧草,還是不要期望太高……”

他搖了搖頭,冷笑地說出了自己的後半句話:“好在韃子兵那邊盡多糧草。”

“等溫百總領夜不收兄弟回來再說吧!”

……

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上午。

燕墩石橋,一大早,這裡就熱鬧起來。

老白牛:

今晚寫作較晚,下面一場戰鬥,需好好刻畫一下,時間較晚,就明天重點描繪了。(!)

第25章 比賽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569章 歸化司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712章 福星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798章 奪下第330章 密謀第378章 除奸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131章 衛城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23章 怒了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147章 空缺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762章 無知第83章 家丁風波第114章 騎射第92章 定點排尿第111章 佈陣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808章 拉開第394章 行刑!第768章 各方第551章 說服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420章 採購第229章 聖旨到第571章 譁然第768章 各方第826章 吾鄉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535章 落下第595章 檄文第176章 廢物第464章 勇氣第726章 登塬第691章 君子津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557章 銀冬瓜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770章 兵臨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590章 希望(下)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202章 哨探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595章 檄文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106章 斬獲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148章 免稅第772章 到了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38章 磨坊第618章 方向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516章 合圍第788章 全民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618章 方向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818章 碾壓第792章 天下第345章 離去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657章 宣統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680章 責任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784章 算計第451章 攻入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55章 尚公戰第253章 側射第647章 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