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昌平

謝秀娘服侍王鬥起牀後,親自爲他一件件套上盔甲,便是崇禎七年王鬥那套繳獲自清兵縣牙喇兵的衣甲,甲葉均是精鐵所制,上塗銀白色甲漆,使整套盔甲看起來銀光閃閃的非常耀眼,又有護雨防鏽的功能。

還有那把重劍,也一樣是王鬥當年繳獲所得。這是王鬥當年征戰的第一份榮耀,所以這套盔甲,他一直用到現在。只有那有着高高避雷針的頭盔換了,換成明軍將官制式的鐵盔。

紅纓鳳翅,圍脖護須具備,戴上鐵盔前,王鬥先戴上一頂保暖的羊毛小偕,這是5鬥軍中將兵都有的裝備。最後套上一件厚實的羊毛大衣,外色鮮紅。

看謝秀娘雙目通紅,又是不捨,又是憂慮的樣子,王鬥摟住她小巧玲瓏的身軀,臬聲道:“秀娘不用擔憂,我會平安回來的。”

謝秀娘強笑道:“我相信,相公吉人自有天相。秀娘會在家看好孩子,服侍好蕃蕃,相公只管安心出外征戰,不必擔心家內。”

二人出了房門,只見紀君嬌穿着一身純白貂裘,靜靜站在門外,也不知站了多久,見王鬥出來,對他嫣然一笑,也不說什麼,與謝秀娘一起,一左一右地伴在王鬥身旁。

來到大堂,母親鍾氏早坐奮堂前等待,柳卿、柳姬二女伴在她的身後,爲她揉肩敲背,桌上也早擺滿豐盛的早餐。

見王鬥出來,鍾氏神情很平靜,道:“鬥兒,都收拾好了?用膳o巴。

衆人靜靜吃完早餐,鍾氏幾人將王鬥送出府外,謝一科率着一干親衛早在門外等待,府外聚集了多人,有待兵家屬,也有城中軍戶士紳,謝一科的妻子楚氏也是靜靜站在人羣之中,還有知州府的少夫人。王鬥出來時,各人一陣騷動,不過都沒有說話。

臨行上馬時,王鬥看向眼笛己是蒼老的母親,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他一撩身後的猩紅斗篷,單膝跪在母親身前,哽咽道:“娘,孩兒去了。”

鍾氏也是雙目一紅,她高聲道:“孩子,只管去吧,不要蕃萁媽媽的,我這把老骨頭還挺得住。我們王家世代爲大明徵戰,拿出你的男兒氣魄來,不要丟了我們祖上的臉面,爲娘在府中盼着你得勝歸來。”

王鬥又看向謝秀娘與紀君嬌,謝秀娘只是不捨與憂慮,紀君嬌卻是甜甜向王鬥微笑,眼中滿是鼓勵與柔情。

王鬥再也不回頭,上馬而去,謝秀娘癡癡地看着王鬥身影消失,紀君嬌扶住她的手臂道:“姐姐,相公是大英雄,大豪傑,出外征戰,不過等閒之事,我們就在府中靜待他捷報歸來吧。”謝秀娘道:“妹妹,明日我想去舜堡看看那些孤孩,爲相公分些憂慮。紀君嬌道:“我陪姐姐去。”

王鬥出城,一昔“王”字大旗當先而行,隨後是數十個身披鐵甲的精壯旗手護衛,鐵蹄敲擊在青石板大街上,轟隆隆的一片。

一路上,街旁密密麻麻都是相送的軍戶百姓,見到王斗的大旗過來,各人都是無聲地行禮,又默默地跟上。

出了保安州城,城外人山人海更是相送自己子弟出征的軍戶百姓,有州城的軍戶,也有境內各堡的軍戶,一個個將官軍士拜別自己的家人,往教場而去。

看見王斗大旗過來,他們都是用崇敬的q光看過來。此次出戰,保安州幾乎是傾糶出動,遠赴千里之外作戰,只爲了王鬥一個命令,各人就毫不遲疑。

州城東南的演武大廳上,鎮撫官遲大成己領着自己的風紀軍士到達,隨後又是一個個將官軍士到達,個個頂盔披甲,在教場上排成整整齊齊的隊列,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遲大成道:“將軍,時辰己到。王鬥道:“點卯吧。”遲大成道:“末將領命。

他打開軍冊,高聲點將察兵,一個個將官上臺應聲領命,稟報自己部中所到軍士。從隨軍出戰的兩個千總韓仲與溫方亮,還有營部直領的炮隊把總趙揎,輜重隊把總鐘調陽,馬隊把總李光衡等人,亢不側外。

最後遲大成向王鬥稟報:“將軍,出征將士三千五百人,全員到達。

王鬥走到臺前,底下密密麻麻的將士,所有的人,都是握緊武器,靜靜地看着他。望着一張張質樸崇敬的臉容,王鬥心潮澎湃,他猛地拔出自己的利劍,斜斜前指,如春雷般滾過大地,鋪天蓋地的吶喊聲響起:“萬勝,萬勝,萬勝。”

所有人都在聲嘶力竭地吶喊,雄壯的萬脞聲一浪接一浪,響徹保安城內外。王斗大喝道:“出征。”

王鬥持旗開路,身後是大肷大股整齊行進的軍隊,出了教場,從保安州城到衛城的官道上,己經密密麻麻布滿了歡送的民衆,王斗大軍過來,立時啪啪啪的鞭炮炸響,各樣鑼鼓齊鳴,一個老者高聲道:“祝願將軍得勝歸來。”一本震天的歡呼,每個民衆,都是大聲地向出征將士歡呼。

看着這一切,王鬥眼眶有些溼潤,這些民衆都是自聚集,自歡送,軍民如此,不枉自己在保安州苦心經營多年。

他無聲地揮着手,一個個出征軍士,也是高昂着頭,從兩邊人牆中穿過。

到了洋河邊上,保安州知州李振鋌己是領着一干吏員在此相送,見王斗大軍過來,數千人一色精壯的軍士,一片盔甲的海洋,還有密密麻麻的戰車輜重,人人都走動容,王鬥此時毫不隱瞞自己的力量,所見諸人,都是吃驚。李振鋌取過一杯酒,大聲道:“祝願將軍一路順風,征戰告捷。”

昨晚李振鋌己是率城中鄉紳設宴爲王鬥送行,今日又來相送,王鬥接過酒懷一飲而盡。

保安州儒學學正符名啓也是取過一杯酒,對王鬥道:“老弟,一路順風,征戰順利。”看着老友,王鬥無聲地點了點頭,領着大軍,又滾滾向前而去。

到了衛城,衛城守備徐祖成也是車城中大小官將在城外等候送行,看到王斗的大軍,他也是感慨不己。王牛本爲他的下屬,現在己與他I!級,職務上更爲大明遊擊將軍,高過他一等。

他心下只能感嘆王斗的官運了,看到王鬥身後一色彪悍軍士個個士氣高昂,他不知道王鬥是如何操練成的,或許,等王鬥出征歸來,該好好向王鬥討教一番。

“將軍,前面就是土木堡了。”

夜不收百總溫達興過來向王鬥稟報。

便是在行異時,王鬥也是夜不收哨騎四出,隨時收集前方動態。

算算今天走了近百里,行軍效果不錯,更不要說還是全員披甲。大明軍律,行軍必需甲冑齊全,只有安營紮寨時纔可卸甲,所以王鬥全軍行進時,也是人人披甲。

昨日紀世!”魯批給王斗的盔甲己走到齊,五百副鐵甲,還有內鑲鐵葉棉甲一千副,每副盔甲外面,都是外塗紅色?漆,軍士們披上後,王鬥軍中一大片撐眼的紅光。身披紅色盔甲軍服,讓每個軍士看起來格外精神,看來明軍赤軍,赤籍的外稱不是隨便說說的。

王鬥己是驗過,這批盔甲盡數精良,決對沒有一射兩個眼的憂慮,料想紀巡撫批給自己這些盔甲,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有了這批盔甲,除了軍中的輕兵身着鴛鴦戰襖,腳着鐵網靴外,每個戰兵,炮兵,騎兵,人人盡是披甲,或棉甲,或鐵甲,外面還有紅色的翻羊毛大衣,厚實保暖不說,看起來還軍容鼎盛。

依這種度,王鬥估計:8不了幾天就可以趕到昌平與入衛援兵匯合,其實王鬥覺得自己軍隊還可以走得更快,要不是那些炮隊與輜重隊拖累度的話。

王鬥以夜不收爲尖刀,以韓仲爲前鋒,自己營部爲中軍,溫方亮爲後軍,那些輜重隊與炮隊也盡數隨在自己中軍後面。大明十月的天氣,己經頗爲寒冷,有時會飄下一些細小雪花,風一吹,立時化開,只將路面凍得結實。

道路不是很好走,還好鞠重隊與炮隊大部分車輛,都有馬騾拖拉,只有那些推獨輪車的軍士們吃苦。

車輛本身的重量,上面還有幾百斤的糧草,一路都要推去,頗爲辛苦。好在他們都配有手套,外面同樣有紅色的翻羊毛大衣,比起別的明軍軍隊,己經算是舒服。有了這些輜重與炮隊,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軍士們行軍的度。

王鬥看看時近傍晚,再看地圖,前面有一條河流,道:“不用進土木堡了,就在這河邊安營紮寨吧。”

王鬥軍令傳下後,各軍士到了河邊立時紮營,就地挖壕,取出帳篷,分佈營區,挖掘排水溝與公共廁所等。周邊沒有什麼樹木砍伐,王鬥也不會帶什麼木材木料行軍,所以軍營四周沒有搭建臨時木牆,只是安排守夜軍士沿着四邊壕溝巡弋,設定夜號。此外還有輜重兵取出一大袋一大袋的鐵蒺藜沿着四面要緊之處拋撒。

這些鐵蒺藜都是舜鄉堡兵器廠所造,生鐵所鑄,由於有模具,鑄造飛快。鐵蒺藜如三角釘,涇在地上總有一面朝上,非常銳利,不論是對敵還是布營,都非常好用。而且用細鐵鏈串連,佈設與撤收都非常方便,在大明軍中也使用普遍。

野外紮營舜鄉軍己經訓練多次,所以安營紮寨時有條不紊,王鬥治軍嚴厲,便是在內線行軍,安營紮寨也是有如戰時。很快的,一座完善的營地,便出現在衆人眼前。

炊煙裊裊,一個個鍋竈搭起,勞累了一天的衆軍士圍在鍋竈周邊大聲談笑,王鬥軍中每個千總,把總都有自己的伏兵炊房,便是每個甲中,也有其中一個軍士身兼伏兵,吃着熱呼呼的麪條餅子,還有一些肉乾等,衆人都精神起來。

王鬥領着自己親衛沿着營房巡視一週,將士們狀態很好,沒有什麼不適,就算有,自己軍中也帶有醫士。

王鬥還到停放輜重車輛與炮車的地方傳了一囹,那些戰車都很厚實,敵百輛車跑了一天,也不見出什麼事。那些馬車,獨輪車上面,滿滿地載運着糧草,此外還有大量的火藥炮彈等,又有別的種類輜重,上面蓋着厚厚的油布,馬車上還有蓬蓋。

這些糧草輜重,是自己這隻大軍的生命保障,王鬥可以想象出征在外,最難辦的就是糧草供應。以大明這種狀況,自己大軍的糧草,只能靠自己了。現在自己帶的糧草不夠三千五百的人馬一月之食,未來糧草供給,還要自己多想辦法。王鬥還看了炮隊的火炮,每門炮上,都披上炮衣,不懼雨雪。

這些火炮,最重不過四百個騾馬拉得頗爲輕鬆,大明的佛狼機火炮就是如此,以輕,中型爲主。野戰雖然威力小一些,至少比紅夷大炮機動性強多了。

戰車中還有一相元戎車與望杆車,元戎車需要兩匹馬拖拉,作爲王鬥臨敵時的指揮車。至於那望杆車,戰時由兩輛戰車組合而成,每輛車需要兩匹馬拖拉,不過戰時架設起高高的望杆,可以眺望周邊十幾裡的敵情,就算從保安州千里拉去,也是值得的。

轉了一囹後,王鬥纔回來,叫齊兩個出征的千總韓仲,溫方亮,幾個部下把總官,還有營部直領官遲大成,鐘調陽,趙揎,李光衡,謝一科等人,到自己的大帳內吃飯,衆人圍着一口大鍋,邊吃邊聊,頗爲熱鬧。

李光衡直到衆人吃了一會,才掀開氈簾,匆忙進來,他部下騎兵們每人有馬,那些馬匹,可不是好侍候。騎兵隊專門有一個兩百人的輕重隊,管理軍馬,負責馬科,還有幾個獸醫,專門釘護馬掌的軍士。

那些騎兵與自己的馬匹盛情深厚,便是專門有護理之人,各人紮營後還是去轉一轉才放心,李光衡同樣如此。

溫方亮將一塊肉乾放到鍋裡去煮,就着大餅美美吃着,見李光衙回來,芙道:“老李啊,你再不回來,你女婿就要去尋你了。”

李光衡瞪了溫方亮一眼,他火爆脾氣,又爲人古板正經,實是開不得玩笑之人。更不要說女婿比岳父的官位還要高,實是令人尷尬之事,李光衡更不願別人提起此事。不過溫方亮官位軍職比他高,又在王鬥面前,李光衡脾氣再火爆,又哪能火?對王鬥施了一禮,找個位子坐下。

溫方亮尋岳父的開心,作爲女婿的韓仲自然要幫忙說話,他叫道:“老溫啊,這幾年你妻妾娶了不少,女兒更是一大把,正好我生了個兒子,就吃虧點,一個兒子娶你三個女兒好了。”

衆人都是大笑,溫方亮與高尋都是王鬥軍中的美男子,不比高尋的專情,溫方亮頗爲風流。他長得又美,官位又高,家內頗有資財,別家女子也願意嫁給他。

這幾年溫方亮又納了好幾房的妾室,兒子女兒又生手一大堆,年紀輕輕的,就有兒子五人,女兒三人。

溫方亮爲人揮灑自如,聽了昝仲的話,他並不生氣,只是笑道:“老韓啊,看你兒子細皮嫩肉的,長得就象你家那口子,那身子骨哪能吃得消三個女子?我老溫拿出一個女兒應付你家兒子足矣。”韓仲叫道:“這門親事就這樣說定了。”

王鬥微笑,大明軍中就是如此丁,相互關係錯綜複雜,相互聯姻的更是不少,這不,言談間韓仲己經與溫方亮結成了親家。

其實王鬥自生下兒子王爭後,麾下各軍官有意無意都在試探,希望能與王鬥聯姻,作爲後世來的人,王鬥倒希望兒子以後能尋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雖然攀親的人如雲,他卻沒有透始絲毫口風。

而隨着自己麾下各將相繼成家立室,他們之間,己經形成一個頗爲堅固的利益團體,相互聯姻,就是一種。

李光衡看了溫方亮一眼,臉色和緩些,以溫千總的身份地位,自己家外孫配他家女兒,倒也門當戶對,這門親事不錯。韓仲這孩子,有時也挺精明的。

楊通取笑道:“老韓心情不錯,是不是你家太太這些時日將你服侍得舒舒服服?”衆人更是狂笑。

王鬥軍中雖等級森嚴,上官對下屬有決對的權威,各人對王鬥更是又敬又畏。但在王鬥宴中,卻沒有什麼尊卑等級之分,這也是各人感覺在王鬥面前輕鬆愉快的原因之一。

楊通現在是韓仲部中下屬,不過二人也算是當年火路墩中的老兄弟,又在王鬥宴中,所以說話頗不顧忌,大聲開起玩笑來。

由於將要出戰,平日對韓仲管得甚嚴的韓太太也難得溫柔體貼起來,連韓仲在街上看美女也一笑而過,讓韓仲過了幾天的好日子。聽了衆人的狂笑取笑,他不以爲恥,反以爲榮,高聲道:“是很舒服,這就叫男人之福。”

衆人又爆一陣大笑,王鬥軍中各官將基本上是大老粗出身對種話題格外喜歡。

人羣中,對衆人的笑鬧,鐘調陽只是微昊聽着。趙揎是技術性人才,對這種葷笑話沒有興趣,不過他很喜歡這種氣氛,有種同袍情誼的感覺,這是以前軍中沒有的。

饋撫官遲大成面無表情地坐着,有一口沒一口地喝着自己的肉湯,軍中如果不涉及軍紀律法之事,別的事情,很難引起他的注意。

而謝一科則是有些羨慕地看着溫方亮與韓仲,他與楚小娘子成親來,那小娘子爲人甚是正經,牀第上也是一板一眼的,換句話就叫沒有情趣,有時謝一種想換種姿勢,楚小娘子都羞答答難爲情半天,怎麼也不敢配合。自己還是沒有豔福啊,謝一科心下嘆道。

孫三傑隨衆人笑着,他一向爲人謹慎,而且他長得五大三粗的,卻有一口娘娘腔,每次開口總讓人竊笑。如無必要,孫三傑輕易不會開口說話。

看着衆人歡笑的樣子,王鬥微笑看着,他希望,他期盼,此次出征,自己帳中的兄弟們,都能活着平妥回來。

第二天一早王鬥便拔營出,衆軍頂盔披甲,步騎交加,大步前行。中軍營部後面,還有衆多輜兵們吃力地推着輜重獨輪車,趁着根草馬車,炮車浩浩蕩蕩跟隨。

大體從保安州到昌平的道路還好,很少經過什麼山區,都是平原官道。衆軍一路過懷來,延慶境內,直到進入居庸關地界時,道路才難行起來。不過以舜鄉軍的行軍度,崇禎十一年十月十四日這天,三千五百軍士,還是全員到達昌平永安城下,無一掉隊缺員。昌平饋爲大明諸多軍饋之一,主要是守護居庸關與各個帝陵。

昌平初爲昌平縣,隨着皇陵的增加,衛所人員的增多,景泰無年,大明在昌平縣以東八里築永安城,設永安營。隨後各守護山陵衛所遷入城內,之後昌平縣衙以及儒學倉庫陸續遷入。不久又在永安城南新建一城,兩座城連在一起,成爲新的永安城,周長十里零二十四步。

正德年間,昌車升格爲州,歸順天府管轄。嘉靖十七年,又在昌平沙河建鞏華城,城南北、東西各長二里,作爲皇帝祭陵時的行宮,又有南護京城,北衛陵寢,東焱密雲要衝,西扼居庸之用。

萬曆年間,昌平升格爲州,設總兵,副總兵饋守,還設昌平兵備僉事,守陵太監等人。崇楨九年七月中,由於朵顏蒙古兵的內應,永安城被清兵攻破,巡關御史王肇坤,戶部主事王一桂,攝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等戰死,總兵官糶丕昌投降清兵。

有鑑於此,大明增加了宣府鎮南山路與昌平饋的防守兵力,作爲拱衛京陵的藩苗重地,崇禎十一年九月清兵入寇以來,各饋入衛官兵更是雲集於此,統歸兵部尚書,暫代宣大總督盧象升節制調遣。

此時永安城外旌旗遍佈,密密麻麻的都是軍中營帳,數萬入援官兵紮下的營盤無邊無際,似乎有看不到盡頭的感覺。

看着地平線上那雄壯的永安城身影,還有那一望無際的軍中營帳,王鬥緩緩地呼了口氣:“總算趕到了。”

老白牛:前天下了一天的大雪,結果昨天不停電卻斷網,稿子寫好了卻不上來,徒呼奈何。直到現在還在斷網,這章走到網吧上傳的,不知道今天網絡會不會恢復。

第10章 分銀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712章 福星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430章 京師第81章 我的理想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345章 離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50章 銀秤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44章 變化第752章 憂慮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45章 離去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433章 關外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489章 密信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741章 暴雨第542章 暗殺第337章 聖意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245章 合圍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23章 痕跡第484章 放肆!第581章 銀圓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31章 衛城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627章 嚴峻第330章 密謀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730章 傾瀉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49章 城下町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742章 過溝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475章 塞外第105章 射殺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800章 號稱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145章 處決(上)第785章 開關第777章 刑具第714章 議所向第419章 銃劍第145章 處決(中)第624章 攻寨第100章 值得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12章 誇功遊街第25章 比賽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433章 關外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376章 技窮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695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777章 刑具第768章 各方第774章 越急第96章 烽火連天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662章 思想第31章 內應第490章 序幕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392章 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