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出境剿匪

亦安州城萬勝扣禾店,此時這裡也是張燈結綵,賓客如“公心物。娘子的叔叔鄭經綸打扮得煥然一新,只是在門口不時的迎來送往。

“皿爺,恭喜恭喜啊。”

每個進來賀喜的賓客們都這樣說。他們看向鄭經綸的眼中都滿是嫉妒。這鄭經綸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一個侄女嫁給操守大人的愛將,舜鄉堡掌握實權的營操官,副千戶高史銀。現在更有一個侄女嫁給操守大人的心腹,千戶官弗朝,這下鄭家不興旺都不行了。

韓朝與韓仲兄弟都是千戶官,又盡是操守王大人的心腹愛將,他甘兄弟調到州城來時,聽聞二人尚未娶妻,不知有多少人在打主意,想將自己女兒嫁給兄弟二人,結果卻是花落鄭家。很多人都在惡意猜測,這韓朝連自家美貌女兒都不要,卻找了個寡婦,難道那韓朝興致與衆不同?

當然了,各人只敢在內心排誹,在表面上,對鄭經綸還是要笑臉相迎。現在的鄭老四,在州城這個商業圈中,誰人敢不正眼看他?走到哪裡,誰不恭敬地稱他一聲:“四爺?”對自家侄女的婚事,鄭經綸自然非常滿意,當初鄭娘子的三妹鄭曉芸嫁給高史銀時,鄭經綸曾表示反對。隨着高史銀的官位快上漲,最後成爲舜鄉堡的副千尹時,侄女的婚事,己經成了他高瞻遠矚的得意之舉了。

現在大侄女更嫁給韓朝,千戶的官身,操守大人的心腹,侄女一過去就是官太太,所以對鄭娘子的婚事,鄭經綸可是無比的上心,這些時日他忙上忙下,精思力竭的,圓圓的臉都瘦了一大圈,不過精神卻是非常好。

他穿着樣新的絲綢衣衫,富態的臉上笑容就沒有停過,只是將一個個賓客迎進宅院之內。

此時在裡屋,鄭娘子的三妹鄭曉芸看着對鏡梳妝的鄭娘子道:“姐姐今日好美。”

鄭娘子有些羞意,低聲道:“妹妹,你來取笑我。”

鄭曉芸歪着頭道:“姐姐,我可不是取笑你,你這一打扮,確實美極了,姐夫見了,怕要看傻眼。”

鄭娘子忽然嘆了口氣:“姐姐畢竟是孀居之身,就不知道你韓大哥他會不會嫌棄我”

鄭娘子兩年前便對韓朝有意。人說女追男,隔層紗,鄭娘子卻是好辛苦才讓韓朝答應娶自己,心願得償,事到現在,卻又患愕患失起來。

鄭曉芸認真地道:“姐夫他是個豪傑,他既答應娶你,肯定會對你好,姐姐不必擔心。”

鄭娘子想想確實,又高興起來。

韓府內,賓客不斷往來,這時賓儀喊道:“保安州中千戶所世襲百戶官李光衡大人到,謹奉賀儀兩封,賀韓千戶新婚大喜。”

在韓府大廳前,隨着賓儀的喊聲。在此迎接的韓朝、韓仲兄弟便看到一個魁梧的中年將官大步進來,他的身旁,還隨着他的妻室,又有一個美貌的小娘子,年在十五、六歲,頗爲害羞的樣子,緊緊隨在母寺身邊,目不斜視的,似乎是李光衡的女兒。

這李光衡面目粗擴,說話時粗聲大氣,他向韓朝施了一禮:“恭賀韓千戶新婚大喜。

就沒有下文了。

韓朝微笑道:“有勞李百戶了,請裡面坐。”

他讓自己的弟弟韓仲將李光衡迎進去,不料他喚了一聲,韓仲卻是沒有反應,他詫異的看去,只見自家弟弟瞪着那李小娘子直看,張着嘴。眼珠子一動也不動。

李光衡進入大廳之內,看到營操官田昌國與管屯官張貴言談正歡,這田昌國是他的直屬上官,依着禮節,他便上前向田昌國施禮問好,田昌國看見李光衡,哦了一聲,淡淡道:“是李百戶啊,眼下非在軍中。便不必多禮了。”

說了一句後,他又繼續與張貴說笑。

李光衡遇了個軟釘子,悶悶不樂的下來,自己找了個地方安坐,看見桌上有酒,不由嘴飾起來,可惜這種場合卻是不好無禮,他悶悶不樂地呆坐半響,嘆了口氣。

忽然他感覺腰間一痛,卻是他妻子劉氏掐了他一把,他皺眉道:“夫人,你這是作甚?”

他妻子劉氏惡狠狠在他耳邊道:“你爲何雙目不瞬地盯着那邊幾個女子,老實交待,你是不是看上哪個騷狐狸了?”

李光衡這才覺自己想着心事,什麼時候停目在那邊一干女眷身上。他怒道:“你胡言亂語什麼?”

他忽然安覺女兒不見了:“咦,依兒去哪了?”

韓仲如熱鍋上的螞蟻,想過去與那李小娘子搭訕幾句,卻又鼓不教這個勇氣。看那李小娘子悄悄躲在桌旁暗處一角,背對着身子,不知道在那邊做什麼。

他轉了好幾圈後,終於加足了勁。他維赳赳氣昂昂地過去,學着戲文上的樣子,向那李小娘子作了一揖。說道:一小娘子有禮了。”

那李小娘子嚇了一跳,嘴巴快地鼓動幾下,大大地吞了一口,然後轉過身來,她臉有些紅,似乎是漲的。見是韓仲,她端正了自己的坐姿。輕聲細氣地道:“原來是韓千戶。可有什麼事?”

韓仲愣了半天,纔想起下一句臺詞:“小生韓仲,請問小娘子仙鄉何處。年歲幾何,始甚名誰,可曾婚嫁?”

那小娘子臉慢慢紅了起來,螓幾乎垂到了酥胸上,她羞答答地道:“小女子喚李依依的便是。”韓律哦了幾聲,他魂不守舍的只是盯着那李小娘子直看。

李小娘子羞答答了半天,見韓仲只是站在自己身旁,不說話,也不走開。慢慢的,她的神情不友善起來,忽然她瞪起眼珠子,兇聲惡氣的道:“哪有這樣看人家的,無恥登徒子。”

見她轉瞬間變了臉,韓仲不由呆了。

隨着賓客不斷前來,韓府內的氣氛更是進入**,忽然賓儀喊道:“保安州操守官王大人到。

立時廳內一片騷動,所有人都是站了起來,韓朝見自己弟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他顧不得多想,趕忙迎了出去,只見王鬥攜手自己妻子謝秀娘,含笑地走了進來。謝一科領着幾個護衛,昂挺胸地隨在二人的身後。

韓朝要大禮參拜,王鬥止住了他,含笑道:“韓兄弟,今日你是新郎官,不必行此大禮。”

他端詳着韓朝,連連點頭:“你終於成家了,也了卻我一樁心事。”

王鬥擁抱了他一下,在他後背連連輕拍:“好兄弟。”

一片的驚歎聲,無數雙羨慕的眼神看向韓朝。

王鬥這個舉動也讓韓朝哽咽:“多謝大人。”刪胎皚口甩姍包書吧則知說齊全

王鬥笑道:“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可不宜落淚。”

他笑着攜妻子進去,隨後又是如雲的官將上來參拜王鬥,韓府內更見喜慶。

“接新娘嘍”

鞭炮聲炸起,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從萬勝和米店出來,往韓府而去。沿途吸引了無數的圍觀人羣,還有衆多的孩童在隊伍後追逐。

在人羣中,呆呆地站着一個女子,體態妖嬈,望着遠去的花轎,她恨典說了一句:“負心的人兒。”

崇禎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在韓朝成親不久,他的弟弟韓仲也成親了。他的妻子卻是保安州中千戶所世襲百戶官李光衡的女兒李依依,這個李小娘子也是保安州出名的美人兒,韓仲與她一見鍾情,非她不娶,經有心人撮合,有情人終成眷屬,世人皆引以爲美談。

韓氏兄弟先後迎娶雙嬌,羨煞旁人。保安州熱鬧了多天後,才慢慢平靜下來

在保安州平靜時,外界仍是沸沸揚揚,崇禎十年正月中,清太宗皇太極親征朝鮮,責其渝盟助明之罪。清軍勢如破竹,連克義州、安州。直逼平壤朝鮮國王李保率長子及百官遁於南漢山,又令次子攜眷屬避於江華島之上,並向大明求援。

大明命總兵陳洪範調遣各鎮舟師赴援,等明軍出海時,才知屬國朝鮮已經獻上敕印降清。

崇禎十年二月初三日,張獻忠、羅汝纔等連營百里直逼安慶,南京大震。崇禎帝詔左良玉、馬慷、劉良佐等合兵救援。張獻忠與明軍大戰於安慶城下,張獻忠大敗,退守潛山天王古寨,明安慶巡撫張國維檄總兵左良玉搜山,良玉不應,放兵縱掠婦女,屯兵月餘,竟自北去。

崇禎十年二月初八日,保安州城組織了盛大的春耕儀式,城內軍民傾巢而出,他們敲鑼打鼓,擡着紙紮的春牛犁具,一路鳴放鞭炮,將春牛擡到田頭的茅草廠內,以王鬥與知州李振蜒爲,焚香禱告皇天厚土。希望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隨後是一年緊張的春耕開始。田頭種植冬小麥的,需要澆水,返青拔節,追肥除草。更幹早的土地,種下穀子與高梁之物,由於州城免除今年軍民百姓的稅糧徵收,田地所出。盡歸自己,因此大家幹勁都非常足,除了一些大戶人家,現在州城軍民的耕作澆水基本還是依靠人力。大家都盼望自家田地灌井打製,分取耕牛的那一天。

操守大人己經答應大夥,在秋播前會給大家分下耕牛,挖制好灌井。各人己是聽聞,在操守大人的原來的舜鄉堡,那邊己經開始分牛了。每四戶人家分給耕牛一頭,等將來購買的耕牛運到後,還將三戶人家分給耕牛一頭。大夥都急切盼望那一天的來臨。

看着田頭軍民從未有過的熱情。知州李振斑很是感慨,王鬥道:“這都是拜大人仁政所致,所以百姓感激,勤力勞作。”

知州李振斑搖了搖頭,深深地嘆了口氣。

緊張的春耕結束後,州城百姓又去賣力地開墾荒地,清明後兩天,王鬥招集州城的韓朝,韓仲,溫方亮,又有舜鄉堡的林道符,高史銀。孫三傑等人前來議事,此次招集衆人,王鬥準備讓他們到處剿匪生財,現在保安州城己是無匪可剎,只能出境作戰了。

看到韓仲時,王和乞了一驚,他的臉上滿是傷痕,畏畏縮縮的不敢看衆人。

王鬥吃驚地問道:“韓二兄弟,你怎麼了?”

韓仲委屈地站立着,半響,他忽然哭了起來:“我家娘子打我,嗚嗚嗚嗚嗚

老白豐:

哦,十月份的稿費有近六千塊。還有若干半年獎沒計算,可惜寫作不穩,目前來說還是副業。

第513章 射死第477章 錦州危第325章 進剿第51章 鄧一腳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143章 鬧餉第416章 爭論第577章 髒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94章 大側擊第750章 聯軍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577章 髒活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101章 來臨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72章 貧窮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79章 強攻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389章 潰逃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766章 議南遷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408章 歸家第325章 進剿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760章 馳檄第337章 聖意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662章 思想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815章 霰彈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584章 鐵廠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426章 集結第502章 決定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158章 嬰孩第363章 傳奇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19章 盤點第657章 宣統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719章 潼關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377章 內應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102章 炮擊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662章 思想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639章 淚水第618章 方向第748章 鼠疫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76章 廢物第158章 嬰孩第560章 清算第16章 小小心思第281章 斬殺第622章 在哪裡?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419章 銃劍第381章 決戰(上)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426章 集結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590章 希望(上)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345章 離去第208章 爭糧第626章 信念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732章 血溝第176章 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