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說客到來

山東濟南

山東巡撫衙門這裡是濟南城的心臟地段,歷來是山東的權力中心,宋朝曾鞏知齊州時於此建“名士軒”,進深三十多步,歇山九脊,翹角飛檐,前爲捲棚式,還有很大的紅柱支撐着錯落的雲頭斗拱。紅柱之間,爲落地槅扇,檐角脊端,皆飾吻獸,整個建築,金碧交輝,宏偉壯觀。

魏同年穿着一件清湖色的長衫,正和柔娘在後花園漫步,他們繞過一座假山,穿過一道月門,進了一個小院,這座小院十分幽雅,鮮花盛開,暗香撲鼻。

在幾十株鮮花後有一座小湖,這座小湖旁還有一眼泉水正勃勃的噴涌出一道清澈的泉水,泉水噴出來後匯聚成了一道泉池,泉池長四十二米、寬二十九米,周圍砌以雪花石欄,岸邊楊柳輕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出,彷彿飄撒的萬顆珍珠,迷離動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纓池,是由泉水匯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經百花注洲後進入後面的小湖。

感受着清涼的涼意,魏同年舒服深吸了口清新潮溼的空氣,不禁詩興大發的對柔娘說道:“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爲珠,小者爲磯,皆自底以達於面。這個珍珠泉還真不愧爲濟南三大奇景之一,這可真是一個好地方啊。”

柔娘風今天穿着一身絳紫色長裙。繡着富貴的牡丹。水綠色的絲綢在腰間盈盈一系,完美的身段立顯無疑,和魏同年二人緩緩在小湖邊散步,聽到魏同年吟詩後不禁莞爾一笑問道。

“老爺今兒怎麼這麼高興,難道今兒又有什麼喜事麼?”

魏同年捻鬚笑道:“沒事,今日下面來報,朝棟讓老夫幫忙徵召的兩萬新兵終於徵召完畢,等到這批新兵訓練完畢後,山東的安危就有保障了。”

柔娘噗嗤一聲笑道:“現在濟南城裡可是有數千大軍守着呢,老爺還不放心麼?”

“誒。婦人之見!”魏同年不以爲然的說道:“現在濟南城裡雖說有一營的士卒守着,但濟南這麼大,五千人馬守衛濟南還是吃緊了些,多了這兩萬士卒。朝棟手中的兵也就富裕了,山東也更安全了。當初老夫帶着你初到濟南上任,若不是有朝棟給的兩千士卒坐鎮,恐怕你我夫妻早就命喪黃泉了,還是朝棟說的對,有了槍桿子纔有了一切,尤其是恰逢亂世,沒銀子沒兵的誰會拿正眼瞧你,兵多些總是沒壞處的。”

“老爺..........”柔娘猶豫了一下後問道:“老爺,朝廷和皇上這麼對您和朝棟。將來若是......若是朝廷真要對付您,那您有什麼打算嗎?”

魏同年猶豫了一下無奈的說道:“柔娘,老夫已過不惑之年,並無其他所求,本來老夫心中唸的就是如何報效皇恩,但你也看到了,皇上他對朝棟的猜忌很深,順帶着連老夫也捎上了,你別看老夫這巡撫當得很是威風八面,若是有朝一日朝棟失勢。老夫可以肯定,皇上第一個要取的就是老夫的項上人頭。”

“爲什麼?皇上不會這麼絕情吧?”柔娘吃驚的捂住了小嘴。

魏同年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知道同自己這位小妾談論國事那就是對牛彈琴。

正當魏同年嘆氣的時候,卻發現柔孃的美目中已經閃現出一片晶瑩,她拉住了魏同年的手道:“老爺。現今天下已有亂世之象,陝西已經是流寇的天下。河南也被流寇侵犯,朝廷卻無力兼顧。賤妾看得出來,朝棟此人素有大志,他胸懷天下,這個賤妾是知道的,但老爺年已是不惑之年,平日裡還是這麼勞累,這些日子您可是清瘦了不少,賤妾看在眼裡總不是個滋味,您就不要這麼拼命了行麼?”

魏同年感動的握住了柔孃的小手道:“柔娘,你的心意老夫怎能不知曉呢,但山東是朝棟好不用意拼下的基業,他麾下能打仗的武人雖然不少,可能幹文官卻是不多,老夫身爲他的岳父又怎能不幫他呢!況且老夫雖然瘦了點,但卻感覺這精神頭愈發的充足了。”

魏同年說的不錯,自打當上了山東巡撫後,魏同在濟南城裡是軍政一把抓,雖然比起在青州當知府時是累了些,但他的精神頭卻是更足了。

正當倆人漫步在湖邊時,一名衙役快步跑了過來,雙手高舉着一張信封般大的名刺來到魏同年跟前高聲道:“啓稟老爺,門外有人遞上名刺求見!”

魏同年上前一步從衙役手中接過了名刺一看,這是一張紫黃色一旁鎏金的名刺,名刺的落款上龍飛鳳舞的寫着“一介儒生”四個大字。

魏同年一看到這四個字,不由一驚,道:“難道是介孺公來了!”

柔娘在一旁也看到了這幾個字,不禁奇怪的問道:“老爺,這是誰來了,您怎麼這麼驚訝?”

魏同年長吸了口氣道:“是介孺公,也就是呂維祺呂老大人。”

看到柔娘還是一副懵懂的樣子魏同年不禁失笑起來,給柔娘這位平素裡足不出戶的婦人解釋這些她又怎麼能懂呢,魏同年趕緊對這名衙役道:“快將來人請到後院小廳奉茶,告訴來人待老夫更衣後立刻過去。”

“是!”

衙役恭敬的行了個禮後趕緊快步向來路走去.......

當魏同年換了一身硃紅色的官服趕到後院的小廳時,就看到一名年約五十許人,頜下留着一律長鬚,長得面容清瘦老者正端坐在靠東面的位子上,在他的一旁還做着一名年紀和魏同年差不多,長着一張國字臉的中年人。

魏同年連忙快步走了上去,來到倆人面前面帶驚喜的拱手道:“哎呀,原來是青陽兄來了,這位一定是介孺公吧,同年有失遠迎恕罪恕罪啊!”

“哈哈.......,隆盛兄咱們好久不見了,今日爲兄冒昧來訪請勿見怪啊。”

李仙風笑着走了上來,對魏同年爽朗的笑道:“今天小弟和介孺公可是來向隆盛兄求助來的,隆盛兄可莫要拒絕啊。”

魏同年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趕緊上前對呂維祺拜了下去道:“介孺公,您的大名下官可是仰慕已久,今日終於得見真實三生有幸。”

魏同年臉上的神情倒不是裝的,呂維祺在崇禎元年復官,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後又因“剿寇”不力,歸居洛陽,設立“伊洛會”,廣招門徒,著書立說。呂維祺著述豐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經本義》、《孝經翼》、《節孝義忠集》等傳世,說他是明末的一代文學宗師也不爲過,無論是從官職或是聲望上來說都當得起魏同年這一拜。

呂維祺倒是沒有什麼架子,伸手扶起了魏同年含笑道:“魏大人不必如此,老夫早就不是什麼兵部尚書了,現在只是一個閒散之人,可當不起魏大人這一拜!”

魏同年恭敬的說道:“老大人莫要折殺下官,老大人乃天下有名的大儒,也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下官怎敢不敬。”

雖然嘴上如此說,但呂維祺看到魏同年對自己如此恭敬,心中還是大爲舒服。

“來來來......大家都入座吧!”看到魏同年和李仙風都站在自己跟前沒有入座,呂維祺只好喧賓奪主的招呼大家入座。

衆人入座後,侍女趕緊上前爲魏同年奉茶,魏同年端起茶杯品了口香茗後笑着問道:“難得呂老大人和李兄來一趟濟南,魏某怎能不盡地主之誼啊。不過濟南雖然比不得洛陽的繁華,卻也有幾分景緻,不如同魏某一遊此處的後花園如何啊?”

呂維祺和李仙風對視了一眼,呂維祺緩緩一點頭,李仙風才笑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此時已到七月,仨人靜靜的行走在珍珠泉旁的小湖旁,珍珠泉旁爲一座清雅的庭園,松柏蒼翠、楊柳低垂,泉池樓閣錯落有致;園內羅鍋橋西側,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相傳是濟南太守曾鞏所栽。

呂維祺看着眼前精美的景緻不禁詩興大發,吟詩道:“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爲珠,小者爲磯,皆自底以達於面。”

魏同年讚道:“呂老大人真不愧我吾輩楷模,這首詞真是道盡了珍珠泉的景緻。”

“呵呵,不敢當,隨意之作而已。只是此時我大明內憂外患,吟詩作對卻顯得有些霏靡了。”呂維祺擺擺手,隨即神態暗淡下來嘆道:“魏大人,實不相瞞,老夫和青陽此次前來是有事要求魏大人的。”

魏同年不動聲色跟在呂維祺身後半步,並不答話,久經官場的他雖然很是敬仰呂維祺,但感情並不能代替一切。

呂維祺說完後偷偷打量了一下魏同年,看到對方並不吭聲,心中暗歎了口氣,看來今天要談妥這件事難度不小啊....

第149章 殿上問答第511章 對策第311章 城頭攻防戰第337章 填壕溝第94章 他們就是流寇第351章 殺第27章 勞動之餘第414章 投降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555章 攻破外城第59章 訂親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250章 又來了個欽差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241章 談判第222章 送禮的來了第526章 放他們出宮第244章 條件談妥第554章 震天雷第53章 潑皮的野望第138章 來了第38章 不歡而散第57章 假正經第177章 到底救不救呢第72章 來硬的第209章 鎩羽而歸第140章 胡兒敢再戰否第246章 回青州第93章 出手第351章 殺第322章 吃人第171章 全部處決第31章 噩耗第337章 填壕溝第46章 借到錢了第121章 阿巴泰的怒火第387章 螳臂當車第360章 派出使團如何?第426章 鬥毆第123章 威震敵膽第500章 覲見皇上第357章 普特斯曼心思第203章 奪取西門第165章 答應了第297章 開個玩笑第89章 開始抄家第222章 送禮的來了第244章 條件談妥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78章 流民問題第169章 進城平叛第436章 來使第405章 爲了某種目的第308章 韃子分兵第172章 要收編第499章 科考第278章 馬公公又來了第67章 出城殺敵第223章 老爺回府第131章 退兵第153章 辯駁第243章 兩個條件第294章 到達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317章 打了就走第十八 掌獎賞第113章 初次交鋒第397章 東門爭奪戰第273章 柳如是要走第322章 吃人第285章 籌備第526章 放他們出宮第77章 定裝火藥第59章 訂親第201章 危在旦夕第331章 攻擊受挫第268章 海上激戰第542章 氣昏了第395章 向東門挺進第450章 沒鎢礦了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497章 進京述職第384章 捉舌頭第111章 斥候之戰第289章 再次勤王第64章 密謀第431章 春風得意的牛栓第43章 前往青州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193章 決定第382章 好奇心第194章 出兵朝鮮第279章 新年第48章 給本官站住第29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451章 出兵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