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賜宴

跟着小太監慢步行走在御花園中,龐剛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沿途看到的太監宮女很少,龐剛在這個原本春暖花開的時節裡竟然感覺到了一絲衰敗的景象。

心下感到奇怪的龐剛不由問道:“敢問這位公公,本官一路行來發現這御花園裡許多地方竟然無人打掃,難道管事的公公就不管管嗎?”

小太監聞言苦笑道:“將軍有所不知,當今聖上乃是一位勤勉、節儉的天子,爲了籌措銀兩軍餉聖上連頭髮都急白了,近些年來聖上一再消減宮中的開支,現在宮裡的人已經不足千人,這麼點人手也只夠在一些要緊的地方聽差,哪能一一照顧得到呢。”

龐剛聞言後點點頭,看來後世傳聞崇禎乃有明一朝最爲節儉的天子並不是虛言,從他削減宮中的開支、大量撤裁太監宮女就可以看得出來。

正在說話間,倆人已經來到了一個小亭子旁,崇禎就坐在一張石凳上。

小太監領着龐剛走到小亭旁恭聲說道:“啓稟皇上,奴婢奉命領定遠將軍龐剛前來見駕。”

崇禎點點頭,這名小太監見狀立刻對龐剛做了個請的手勢,龐剛大步走進小亭後一撩官服單膝下跪行禮道:“微臣定遠將軍、青州指揮使、領東路三州參將龐剛參見皇上。”

崇禎把手虛擡輕聲道:“愛卿平身!”

“謝皇上!”

看着恭敬的站在一旁的龐剛崇禎指了指身邊的石凳道:“愛卿你也坐吧。”

龐剛躬身行了一禮後坐在了身邊的石凳上,此時的他終於有機會仔細打量這位大明的末代君王,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早上上朝時的威嚴,一張蒼白而的面孔上滿是疲憊之色,就連望着龐剛的微笑也帶着一絲寥寂。

很快就有兩名宮女帶來了兩個食盒,很快石桌上就着四菜一湯,兩人的面前也各擺放了一碗白米飯和碗筷。

崇禎拿起了筷子對龐剛說到:“朕聽聞愛卿在青州安置收攏流民、開墾荒地上頗有建樹,昨日朕更是見到了愛卿奮勇殺敵的英姿,朕心甚慰,今日特設宴款待以示褒獎。”

龐剛看着面前兩葷兩素一湯,不禁搖頭道:“皇上,您真是太節儉了,宮裡怎麼也不會短了您的吃穿用度啊。”

崇禎苦笑道:“沒法子,現在各處都要用銀子,九邊一年就要軍餉五百萬兩,而朝廷一年的賦稅也不過四百萬,朕要是不省着點哪還有銀子支付給九邊的將士啊。”

龐剛聽後默然無語,現在的大明不是沒錢,而是非常有錢,只是錢都在江南富戶士紳的地窖裡藏着呢,有明一朝尤其是明朝末期,江南的工商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的雛形,稍有身家的商賈士紳家產全都是以數十萬上百萬計。可是明朝的戶部爲什麼還是這麼窮呢,因爲在明朝後期有一個“怪現象”——任何國家加強對私人經濟活動控制的政策,任何國家試圖增加工商業稅收的行爲,都必然遭到他們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東林黨堅決一致的抵制排斥,而且這樣的抵制活動,幾乎無一例外的獲得了成功,而且這樣的成功進一步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正確性。“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幾乎成了他們無往而不勝的理論法寶,“農本商末”在他們那裡的意思僅僅是你國家要打就只能打農業的主意,你要增加農業賦稅,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業稅收,那就休想!“不言利,只言義”,那都是對國家政府、對皇帝說的話,意思是你政府,你皇帝只要說說義就可以了,來說利就不好,就不光彩!

原本明朝的商業賦稅已經非常之低,只有三十分之一,要是這個稅率放到後世能把所有的商人給樂瘋,可就是這麼低的稅率在那些東林黨人看來還是太高了,於是經過他們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到最後連這三十分之一的賦稅也給免了。最後搞得朝廷越來越窮,最後把整個江山都給弄丟了。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644年,當闖王李自成帶着他的流寇大軍攻破北京城時,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讓太監敲響緊急狀態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鐘。可平時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東林黨,並無一人出現,早就作鳥獸散了。只有太監王承恩陪在旁邊。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吊死在紫禁城北面煤山一棵槐樹上。

崇禎吊死的時候,太監的評價是“若魏忠賢還在,天下本不會如此的。”

文官的評價是:“獨夫授首,何足道哉!”

而崇禎皇帝評價卻是: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爲亡國之臣。

看着這位還不到三十歲便已有了白頭髮的皇帝,龐剛嘴巴張了張想原本想說點什麼,但又聯想到後世人對崇禎濫殺、多疑、貪財、苛政、昏庸等諸多亡國之君的評價雖然不一定絕對正確,但用“無力迴天”這四個字來概括崇禎的一生卻絕對是沒有錯的。現在的明朝已經是病入膏肓的病人,任何想要拯救這個王朝的人都會被他拖入無盡的深淵。

想到這裡,龐剛默默的把心中的話又咽回了肚子裡。一言不發的吃着碗中的白飯,不一會碗中的米飯就被龐剛吃得一乾二淨。拒絕了宮女給他加飯的龐剛站起來又對崇禎施了一禮以示謝過皇帝賜宴之恩。

崇禎放下了碗筷,望着龐剛眼中透出勉勵之色溫聲道:“此番回去後望卿能安定好山東東路局勢,務要辜負朕的一番心意。”

龐剛縱然已經知道這位明朝末代皇帝的結局,心中也不禁有些感動,躬身一字一句的肅然答道:“皇上請放心,微臣蒙皇上錯愛,微臣感激涕零,保境安民乃微臣責任,臣敢不盡心?”

崇禎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那就好!卿退下吧。”

“謝皇上!”龐剛施了一禮默默的倒退了幾步後纔在一名小太監的帶領下向後走去。

當龐剛和小太監剛從御花園走出來時,正好從前面走來了三名宮女,爲首的是一名十二三歲身着宮裝的少女,那名小太監立時領着龐剛站在路邊等待那幾名宮女過去,只是當那名宮女從龐剛身前走過時,眼尖的她流波在龐剛身上一轉,妙曼的身影卻是停了下來。小太監不敢怠慢,趕緊施禮道:“奴婢見過坤興公主公主,公主金安!”

“免禮!”

跟着小太監低頭站在路邊的龐剛只聽一個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龐剛擡頭一看,一名氣質高雅的少女亭亭玉立的站在了他的面前。聽她吐語如珠,聲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動聽之極,龐剛向她細望了幾眼,見她神態天真、嬌憨頑皮、雙頰暈紅,年紀雖幼,卻又容色清麗、氣度高雅,當真比畫裡走下來的還要好看,竟會有如此明珠美玉般俊極無儔的人品。

龐剛心中一動,暗道:“這就是後世人稱長平公主的原大明坤興公主朱媺娖嗎?沒想到她小小年紀竟然這麼美麗。”

明末的長平公主在後世可是有很多的傳說,比如民間就傳說她是雍正年間的著名英俠甘鳳池、白泰官、呂四娘等人的師傅獨臂神尼,後世的金老爺子也在他的小說中也多次提到了這位公主。但是龐剛卻知道真正的事實卻是這位美麗的坤興公主在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後首先落入了李自成手裡,後來又落入滿清朝廷手中不到一年就因爲過度思念父母而病亡。詩人吳偉業曾爲她作《思陵長公主輓詩》:“貴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鴻文垂遠近,哀誅著興亡”。

面對這樣一位身世淒涼的大明末代公主龐剛心中也感慨不已,忙躬身道:“臣定遠將軍青州都指揮使龐剛見過坤興公主。”

坤興公主朱媺娖臉色微紅着對龐剛說到:“原來定遠將軍,本宮與昨日在城頭也看到了將軍與韃子激戰的英姿,將軍高義本宮甚是佩服,請受本宮一拜!。”

說完,朱媺娖屈身朝龐剛行了一禮,龐剛見狀趕緊躬身還禮連聲稱不敢。

見過了禮後,朱媺娖卻是有些好奇的問道:“龐將軍,你在和韃子作戰時這麼危險你不害怕嗎?”

龐剛愣了愣纔回答:“好叫公主得知,若說不怕那是假話,但是當時情況危急,末將身爲千戶,身先士卒那是末將的本份。否則手下將士都有樣學樣那不就亂套了?”

朱媺娖沉默了半晌,原本天真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傷感之色,有些黯然的說到:“本宮受教了,無論是爲將還是爲君都不容易啊!”

聽着朱媺娖年紀輕輕卻偏生有有些老成的話語,龐剛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輕聲道:“公主若無要事吩咐那末將告辭了。”

朱媺娖點點頭,帶着兩名宮女向前走去,只留下了一絲淡淡的幽香..........

第74章 協商第447章 黑色好第250章 又來了個欽差第249章 崇禎發怒第13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64章 密謀第295章 強軍之姿第200章 狡辯第26章 悲慘的匠戶第525章 原因第191章 攤牌第16章 逃離賊窩第487章 出逃第445章 迴歸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357章 普特斯曼心思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130章 擊潰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349章 藉口籌糧第129章 震怒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267章 攻擊港口第262章 提條件第470章 動員會議第56章 父子密議第377章 決定出兵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494章 拼死一搏第264章 不能給他們成長起來第84章 便宜行事第512章 被發現了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119章 退卻第505章 又是大婚第40章 鐵礦的消息第162章 滿清的反應第111章 斥候之戰第36章 攻入山寨第181章 交底第91章 青州震動四四百一十七章 大大的獎賞第432章 糧食到手第279章 新年第548章 轉移炮口第102章 上官來訪第63章 第一次約會第397章 東門爭奪戰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423章 先找上門來第120章 德州府第346章 死戰第103章 三人行?第289章 再次勤王第37章 全殲第108章 準備第1章 城管來了第95章 高一功的反應第543章 孫希夷第438章 加稅第17章 面見指揮使大人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186章 試槍第425章 小酒館第414章 投降第37章 全殲第405章 爲了某種目的第90章 勞動改造第486章 詢問第192章 出兵會議第234章 休得賣一粒糧食給他第181章 交底第102章 上官來訪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220章 身彌島到手第189章 他們來了第460章 劉宗敏歸來第176章 你們是什麼人第27章 勞動之餘第35章 列陣迎敵第533章 火炮出現第367章 你們食言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271章 撤離第430章 剮刑第10章 遇襲第256章 鄭芝龍第66章 求援第239章 停船、收稅第142章 反攻第217章 你要賞賜嗎第492章 取國號第267章 攻擊港口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17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67章 龐剛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