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如潮,滾滾浮來,顧玉青本就凝重的臉色,越發沉入寒水。
眼下敵在暗,他們在明,除了知道對方必定心懷不軌以外,餘下幾乎一無所知,這樣的情形下,顧玉青心頭那份不安,就更是惴惴。
她都如是坐立不寧,只怕慧貴妃那裡,就更是惶惶難安了,馬車行到一半,顧玉青吩咐下去,換了方向,直奔皇宮。
慧貴妃的“病”已經漸漸好轉,她去的時候,皇上剛剛離開,慧貴妃正倚靠着鵝羽靠枕,兀自出神,眼見她來,當即嘴角抿上笑意,坐直了身子,“這麼冷的天,你怎麼來了?”
問安禮行罷,顧玉青按着宮婢指引,在慧貴妃牀榻一側的松木雙扶手椅落座,斂了先前的不安和擔憂,軟糯糯道:“來瞧瞧娘娘。”
慧貴妃眼底柔情翻卷,深深看了顧玉青一眼,“你是怕我傷神煜兒吧!”
顧玉青抿嘴,扭了絲帕翻轉,“四殿下奉旨賑災,別人如何說不提,那是他們不瞭解四殿下,可娘娘卻是深諳四殿下的本事,何談傷神,四殿下此行,必定是大捷的。”
慧貴妃就笑,“你這孩子,你倒是信得過他。”說着幽幽一嘆,“他的本事再大,不過是些背地裡的權術之道,這種明刀明槍的,他還從未經歷過,能引發暴動,可見民怨何其濃重,地方都是實在鎮壓不住了,怕惹出更大的簍子來,才上報朝廷,陛下卻只是派了毫無經驗可談的煜兒前往,你說,我能不擔心!”
“鎮壓暴動,安撫民心,善後災情,重建受災地的部署,這些,不僅僅需要智謀,更需要經驗和耐心,煜兒一絲一毫的經驗都沒有,他連賑災的章程如何都不知道,我這心頭,實在不安。”
“更讓我不安的是,陛下竟然連個助手都不配給他,這麼重的挑子,說扔給他就扔給他,也不管他是否接的穩,說是要磨礪,說是要效仿滄瀾國的七皇子,可誰能一口吃成胖子!”
“都是韓朝恩挑唆的,若非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進宮對陛下說及這件事,陛下也不會在陝西災情傳來之際,頭腦一熱,做出這樣的決斷。”
“陛下一向並不耳根子軟,這次也不知怎麼,就讓韓朝恩影響這樣大。這人都開拔了,他才後悔的不行!說是要悄悄再派個人暗地裡跟去,可這偷偷派去的人,和光明正大跟去的,能一樣嘛!”
“這賑災過程若是順利,那所有榮耀都要被劃到煜兒頭上,煜兒這些年隱忍的一切,不就被暴露無遺,朝中那些心懷不軌的奸佞之臣,還不知又要生出什麼亂子來,好容易沒了蕭鐸和蕭禕,煜兒能平靜幾日,又要被他們攪得日夜不寧。”
“若是這賑災過程不順利,那所有的罪名,也是煜兒一人揹負,到時候,舉國皆知他無用……”
慧貴妃氣的發顫,有些說不下去,聲音略頓,接過宮婢遞上的熱茶,抿了一口,才緩出一口氣。
又道:“到時候,陛下就算是有心要偏袒煜兒,可民怨沸騰,他怎麼抵得住如水的民聲。”
對着顧玉青,慧貴妃說的毫不避諱。
既然慧貴妃將話說到這個份上,顧玉青若是依舊如剛纔一般,一味的拉大幕唱喜詞,那便是同慧貴妃生分不一條心了。
“娘娘說陛下是受韓朝恩鼓動,才下次聖旨?”斟酌微許,顧玉青道:“那娘娘所言這些,陛下如今,可是想透了?”
慧貴妃籲的一嘆,“想透了又有何用!不過是唉聲嘆息自己埋怨一番。”
顧玉青聞言,大約明白,方纔皇上來,只怕就是同慧貴妃說了這件事,難怪路上遇見的時候,皇上臉色那樣難看,看來是蕭煜才走,他就後悔的不得了了。
虧她還以爲,皇上欽點了蕭煜做賑災主將,是有什麼特殊意義的安排……
原來只是單純的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同滄瀾國的七皇子一樣優秀,在揠苗助長!
皇上的行爲,雖不明智卻是實在正常。
整件事,最最奇怪的,是韓朝恩。
韓朝恩身爲皇上恩師,一貫不涉朝政,不干預皇上任何決斷,甚至從不在皇上跟前吹耳旁風,這一次,怎麼就對於蕭煜的歷練磨礪如此孜孜不倦呢!
腦中浮動起那個常年駝背勾腰的老者,顧玉青竭力去搜尋前世今生,有關他的一切。
上一世,韓朝恩的結局可謂悲催,無兒無女無妻無妾的他,卻是被人發現,死在翠紅樓的後院,身中數刀,腦漿迸裂,手腳不翼而飛,胸前卻是端端正正擺着一雙極其妖冶的水紅色繡花鞋。
那雙繡花鞋,被作爲偵查證據,由刑部收繳。
當時負責協助刑部全權處理此事的,正是蕭鐸,蕭鐸曾將那繡花鞋帶回府中細查,所以對那雙繡鞋,顧玉青倒是格外的記憶猶新。
思緒及此,忽的心尖一縮……那雙繡鞋上的花紋,她似是在哪見過……浮光掠影,卻是一時間想不起來。
當着慧貴妃,不好細思此事,只得暫且撥至一旁,“殿下可曾對娘娘提及滄瀾國使臣一事?”
慧貴妃原本緊蹙的眉頭登時微挑,轉眸直直朝顧玉青看過去,搖頭,“沒有,怎麼,煜兒去陝西賑災,與滄瀾使臣有關?”
顧玉青搖頭,“有沒有關係,尚且不知,只是前日,殿下剛剛得知消息,滄瀾國國主麾下精銳營三人同七殿下府中幕僚二人,出現在保定府,據明路的消息,那些人,已經在保定府呆了有半個月,在此之前,是不是還在我朝其他地界停留過不得而知,可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人心頭不安。”
滄瀾國的精銳營,慧貴妃有所耳聞,當即面色微白,“精銳營的人怎麼同滄瀾七皇子的幕僚走到一起了?這件事,陛下可是知道?”
“知道,四殿下一得了消息,就把風聲有意放給了禁軍統領。”顧玉青道:“原本四殿下還打算暗中調查清楚那些人究竟所圖爲何再做應對,可眼下,陝西大災他被調離京都,只怕原本的部署就要另做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