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不速之客

*******防困兼防盜章*******真正更新時間3點左右*******請親們相信某已經很努力在保持更新了,堅決不斷更!^^

今日雖然不是秋日,但是卻是一個多事之日。

三娘剛與老王妃談完了關於惠蘭縣主的教育問題出來,白果就湊了過來,帶着些驚奇和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道:“小姐,剛剛廚房那邊出府去的婆子回來說,她看到了許多的佩戴了刀兵的官差從西大街上走過去了,有的手中還拿了鐐銬。她們都說這是皇上派了官兵要去抄家呢。”

三娘聞言一愣,想了想,轉頭看了白蘭一眼。

白蘭點了點頭,悄悄退了出去。

三娘回到自己的院子,歇息了會兒。

不到半個時辰,白蘭就回來了。

“少夫人,那些官兵往孫家去了。孫家前面那一條街已經被官兵們嚴密把守起來,裡面怕是連一直蒼蠅也飛不出來。奴婢剛剛在外頭都能聽到孫家的丫鬟婆子們的啜泣聲。”

三娘雖說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可是聽到白蘭這麼一說心中還是有些微微的冷意。抄家滅族這種事情,以前對她來說,不過是一個詞而已,她覺得離着她很遠。即便是到了古代,她也沒有親見。

而孫家那些人,她卻都是認的的,算起來還是她的表親。她覺得自己有些無法想象。

只是,這一次皇上的動作還真是迅速。全城的人都沉浸在三皇子出生的喜悅中,不想皇上卻偏偏挑的這個時候下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三娘嘆息一聲,她也不想打聽什麼細節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玉’潔前幾日已經低調出嫁。而與她相熟的孫金生早已經不適孫家人,也離開了京城。他們是不應該被牽連進去的。

晚上宣韶回來的時候,也提起了這件事情。

三娘才知道,皇上是在上朝的時候突然發作孫家的。即便前一刻他還在讓禮部的官員擬剛出生的三皇子的名字。所以皇上命御林軍去抄查孫家的時候。殿中大部分的人還未反應過來。除了孫家之外,另外還有兩家與孫家差不多情況的人家也都栽了。朝中上下,三皇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悅消散了不少,朝中大臣們開始人心惶惶,連大張旗鼓辦喜宴的人家也都少了許多。

日子就這樣過着,氣溫不見降下來,雨水卻是一直沒有來。人們也都明白了,他們碰上了大旱之年。

京城還算是好的,喝的水總是不會缺的,苦就苦在那些靠天吃飯的農人。許多田地因缺少灌溉水,已經荒蕪。秋天還沒有到,所有人就已經開始爲如何過冬而發愁,旱澇災害總是伴隨着饑荒。

民間請求皇上祭天的呼聲越來越高,彷彿皇帝只要對天拜上一拜。就能降雨。

在這些呼聲下,皇帝下旨,着禮親王代替天子天壇祭天祈雨。

雖然去的不是皇帝本人。不過天子的兒子也是龍子,因此大部分百姓們心中較安。但是不和諧地呼聲也依舊存在。

八月初,禮親王帶着長長的依仗隊伍,去了京城的東南郊的天壇。

只是在禮親王還未抵達天壇之時,天壇大祈殿突然着火,禮親王被迫在路上停了下來。消息傳到朝堂,羣臣譁然。皇帝口諭宣禮親王即刻迴轉。

大祈殿的火勢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沒有大肆燒起來,不過這件事情給百姓們心中添了更多的‘陰’雲。

三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吃一驚,因爲這一次王璟也在禮親王的隊伍之中。他們的職責是保持外圍的秩序。

好在等到宣韶回來的時候告訴她,這次的事情是意外,皇帝並未怪罪禮親王,王璟這些人當時也與禮親王一起還沒有抵達天壇。即便皇帝要徹查這件事情,王璟也不會被牽連。三娘放了心。

第二日,皇帝下旨宣佈。他將要沐浴齋戒七七四十九日,並請大悲寺的高僧入宮,唸經祈福。

這些都與三娘沒有什麼關係,倒是薛氏派了人過來與老王妃說要接三娘回去一趟。雖然沒有說是什麼原因,不過三娘也猜到應該是因爲薛氏的‘女’兒滿月,怕是不好意思大張旗鼓地發帖子邀請人,便這樣含含糊糊地說要請她回去吃飯。

老王妃應該也是明白的,所以二話沒說就允了三娘回去。

於是這一日三娘便坐上了王家派來的車回了貓兒眼衚衕的孃家。宣韶依舊很忙,但是還是說好了晚些會去王家接她一起回府。

自薛氏生產之後,三娘還沒有見過薛氏,個那個剛剛出生的妹妹。說實在的心中還是有些期待的。

“小姐,三七的手真巧,您看看這小帽子小衣裳做的。”白果也是一臉的〖興〗奮。對於回王家她總是高興的,因爲別人總會說她跟着三小姐是有福氣的,能在昔日的那些個小姐們中間顯擺顯擺她還是很樂意的。

三娘擡頭看着白果拿在手中的那些個很小的衣裳鞋襪,也覺得很是可愛,忍不住接過來好好欣賞了一番。

三娘一早就吩咐了屋子裡的丫鬟得空的時候就給薛氏的‘女’兒做一做針線,她的丫鬟之中,不愛說話的三七的針線活兒是最好的。所以一半這種活兒都是她做的。

三娘‘挺’喜歡三七這種‘性’子的,不爭,但是吩咐她的事情她總能做的很好。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擅長‘交’際。屬於一棍子打不出一個x的那種人,這種人一般來說也都是穩重可靠的。

在三娘進京之前,常嬤嬤曾經說要三娘在出嫁之前將三七嫁出去。賞賜常嬤嬤與孫氏一起進京的時候,三娘又問過常嬤嬤的意思,不想將三七叫來問話的時候,三七卻是很堅決地說她想繼續跟隨三娘。常嬤嬤沒有辦法只有順着三七的意思了。

三娘看向三七笑道:“這麼多衣裳‘花’了不少的時間吧?”

三七搖了搖頭:“奴婢做慣了,很快的,用不了多久。”

白果笑嘻嘻道:“今日拿來的都是‘女’娃娃的衣裳,三七還做了許多小公子的呢。小姐您回頭去看看。比這些還‘精’致呢。”

三娘一愣:“最近誰還生了男孩嗎?”說完見丫鬟們都抿着嘴樂,三娘立即明白了。還好她不適古代人,不會爲這種事情面紅耳赤。

三七卻是難得地開口道:“我做了一年四季的,什麼都有。小姐到時候不用擔心衣裳不夠。衣料子也都是給小姐和姑爺做衣裳的時候剩下的那些,都是好的。”

三娘失笑:“那就幸苦你了。”

莊王府離着貓兒眼衚衕並不算太遠,所以這麼說着話便到了。

三娘進京之後就一直住在這裡,按理應該已經不算是陌生了,但是很奇怪的是,當三娘下了馬車,看到這些熟悉的建築卻還是覺得有些距離感。

想到自己反倒是到了莊王府那個自己並不算喜歡的地方。倒是覺得熟悉親切,三娘也有些‘弄’不明白了。她聽說過“因爲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市”這樣的話,難道也有因爲一個人愛上一座宅子這種事情嗎?儘管這個宅子裡的人她有很多都不喜歡。

薛氏派去接三孃的嬤嬤熱情地領着三娘進‘門’,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就連她出嫁之前養着的那兩位錦鯉也都還是原來的那兩隻,只是不知不覺中,三孃的心情已經不同了。

三娘徑直去了薛氏地正房。孫氏離開之後,薛氏和王棟已經搬回了自己原來的地方。

薛氏正坐在炕上,懷中還抱着一個小小的嬰兒。見三娘進來了。薛氏‘露’出了微笑,卻是將手放在‘脣’邊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三娘發現原來是薛氏懷中的小娃娃已經睡着了。

三娘更加放輕了腳步走過去,很是好奇地往薛氏懷中看過去。孩子還小,看不出來更像誰一些,但是白白淨淨又粉嘟嘟圓滾滾地,讓人一看就不由得稀罕。

三娘忍不住去‘摸’了‘摸’她‘露’在外頭藕節一般的小手臂,軟軟滑滑的,三娘總算明白什麼叫做膚如凝脂了。

看見三娘小心翼翼的動作,薛氏不由得失笑,她的笑容很溫柔。讓人一看就覺得暖和。當了母親的人,連笑容都要比往日美麗幾分。

薛氏小心地將孩子放在了炕上,又招了丫鬟過來在一旁守着,便拉着三娘出來,到了正廳。

“想與你說說話,就早些派人過去接你了。阿箏她們要晚些才能過來。”薛氏拉着三娘去了另外左邊的次間裡才輕聲說道。

三娘笑道:“我也好久沒有見到母親了,有許多話想要與你說呢。”兩人各自坐了下來。

三娘上下打量了薛氏一番,笑着道:“母親,你變了。”

薛氏一愣:“哪裡變了?”

三娘眨了眨眼:“胖了一些,不過更好看了。”

薛氏聞言臉上一紅:“這一個月我就是坐在‘牀’上一直吃一直吃,能不胖嗎?還想着再過一陣子會不會變成一直大水桶呢。”

三娘被逗笑了,兩人沒說兩句話,那邊就傳來了哭聲。

薛氏忙站了起來,衝了出去。

三娘跟上去,便看到剛剛已經睡着的娃娃醒了,正被薛氏抱着哄着。

薛氏無奈地看向三娘道:“總是要抱着,一放下就哭。你先去坐着,我哄了她睡了就過來。”

今日雖然不是秋日,但是卻是一個多事之日。

三娘剛與老王妃談完了關於惠蘭縣主的教育問題出來,白果就湊了過來,帶着些驚奇和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道:“小姐,剛剛廚房那邊出府去的婆子回來說,她看到了許多的佩戴了刀兵的官差從西大街上走過去了,有的手中還拿了鐐銬。她們都說這是皇上派了官兵要去抄家呢。”

三娘聞言一愣,想了想,轉頭看了白蘭一眼。

白蘭點了點頭,悄悄退了出去。

三娘回到自己的院子,歇息了會兒。

不到半個時辰,白蘭就回來了。

“少夫人,那些官兵往孫家去了。孫家前面那一條街已經被官兵們嚴密把守起來。裡面怕是連一直蒼蠅也飛不出來。奴婢剛剛在外頭都能聽到孫家的丫鬟婆子們的啜泣聲。”

三娘雖說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可是聽到白蘭這麼一說心中還是有些微微的冷意。抄家滅族這種事情,以前對她來說,不過是一個詞而已。她覺得離着她很遠。即便是到了古代,她也沒有親見。

而孫家那些人,她卻都是認的的,算起來還是她的表親。她覺得自己有些無法想象。

只是,這一次皇上的動作還真是迅速。全城的人都沉浸在三皇子出生的喜悅中,不想皇上卻偏偏挑的這個時候下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三娘嘆息一聲。她也不想打聽什麼細節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孫‘玉’潔前幾日已經低調出嫁,而與她相熟的孫金生早已經不適孫家人,也離開了京城。他們是不應該被牽連進去的。

晚上宣韶回來的時候,也提起了這件事情。

三娘才知道,皇上是在上朝的時候突然發作孫家的。即便前一刻他還在讓禮部的官員擬剛出生的三皇子的名字。所以皇上命御林軍去抄查孫家的時候,殿中大部分的人還未反應過來。除了孫家之外,另外還有兩家與孫家差不多情況的人家也都栽了。朝中上下,三皇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悅消散了不少。朝中大臣們開始人心惶惶,連大張旗鼓辦喜宴的人家也都少了許多。

日子就這樣過着,氣溫不見降下來。雨水卻是一直沒有來,人們也都明白了,他們碰上了大旱之年。

京城還算是好的,喝的水總是不會缺的,苦就苦在那些靠天吃飯的農人。許多田地因缺少灌溉水,已經荒蕪。秋天還沒有到,所有人就已經開始爲如何過冬而發愁,旱澇災害總是伴隨着饑荒。

民間請求皇上祭天的呼聲越來越高,彷彿皇帝只要對天拜上一拜,就能降雨。

在這些呼聲下。皇帝下旨,着禮親王代替天子天壇祭天祈雨。

雖然去的不是皇帝本人,不過天子的兒子也是龍子,因此大部分百姓們心中較安。但是不和諧地呼聲也依舊存在。

八月初,禮親王帶着長長的依仗隊伍,去了京城的東南郊的天壇。

只是在禮親王還未抵達天壇之時。天壇大祈殿突然着火,禮親王被迫在路上停了下來。消息傳到朝堂,羣臣譁然。皇帝口諭宣禮親王即刻迴轉。

大祈殿的火勢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沒有大肆燒起來,不過這件事情給百姓們心中添了更多的‘陰’雲。

三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吃一驚,因爲這一次王璟也在禮親王的隊伍之中,他們的職責是保持外圍的秩序。

好在等到宣韶回來的時候告訴她,這次的事情是意外,皇帝並未怪罪禮親王,王璟這些人當時也與禮親王一起還沒有抵達天壇。即便皇帝要徹查這件事情,王璟也不會被牽連。三娘放了心。

第二日,皇帝下旨宣佈,他將要沐浴齋戒七七四十九日,並請大悲寺的高僧入宮,唸經祈福。

這些都與三娘沒有什麼關係,倒是薛氏派了人過來與老王妃說要接三娘回去一趟。雖然沒有說是什麼原因,不過三娘也猜到應該是因爲薛氏的‘女’兒滿月,怕是不好意思大張旗鼓地發帖子邀請人,便這樣含含糊糊地說要請她回去吃飯。

老王妃應該也是明白的,所以二話沒說就允了三娘回去。

於是這一日三娘便坐上了王家派來的車回了貓兒眼衚衕的孃家。宣韶依舊很忙,但是還是說好了晚些會去王家接她一起回府。

自薛氏生產之後,三娘還沒有見過薛氏,個那個剛剛出生的妹妹。說實在的心中還是有些期待的。

“小姐,三七的手真巧,您看看這小帽子小衣裳做的。”白果也是一臉的〖興〗奮。對於回王家她總是高興的,因爲別人總會說她跟着三小姐是有福氣的,能在昔日的那些個小姐們中間顯擺顯擺她還是很樂意的。

三娘擡頭看着白果拿在手中的那些個很小的衣裳鞋襪,也覺得很是可愛,忍不住接過來好好欣賞了一番。

三娘一早就吩咐了屋子裡的丫鬟得空的時候就給薛氏的‘女’兒做一做針線,她的丫鬟之中,不愛說話的三七的針線活兒是最好的。所以一半這種活兒都是她做的。

三娘‘挺’喜歡三七這種‘性’子的。不爭,但是吩咐她的事情她總能做的很好。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擅長‘交’際。屬於一棍子打不出一個x的那種人,這種人一般來說也都是穩重可靠的。

在三娘進京之前,常嬤嬤曾經說要三娘在出嫁之前將三七嫁出去。賞賜常嬤嬤與孫氏一起進京的時候。三娘又問過常嬤嬤的意思,不想將三七叫來問話的時候,三七卻是很堅決地說她想繼續跟隨三娘。常嬤嬤沒有辦法只有順着三七的意思了。

三娘看向三七笑道:“這麼多衣裳‘花’了不少的時間吧?”

三七搖了搖頭:“奴婢做慣了,很快的,用不了多久。”

白果笑嘻嘻道:“今日拿來的都是‘女’娃娃的衣裳,三七還做了許多小公子的呢。小姐您回頭去看看,比這些還‘精’致呢。”

三娘一愣:“最近誰還生了男孩嗎?”說完見丫鬟們都抿着嘴樂。三娘立即明白了。還好她不適古代人,不會爲這種事情面紅耳赤。

三七卻是難得地開口道:“我做了一年四季的,什麼都有,小姐到時候不用擔心衣裳不夠。衣料子也都是給小姐和姑爺做衣裳的時候剩下的那些,都是好的。”

三娘失笑:“那就幸苦你了。”

莊王府離着貓兒眼衚衕並不算太遠,所以這麼說着話便到了。

三娘進京之後就一直住在這裡,按理應該已經不算是陌生了,但是很奇怪的是。當三娘下了馬車,看到這些熟悉的建築卻還是覺得有些距離感。

想到自己反倒是到了莊王府那個自己並不算喜歡的地方,倒是覺得熟悉親切。三娘也有些‘弄’不明白了。她聽說過“因爲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市”這樣的話,難道也有因爲一個人愛上一座宅子這種事情嗎?儘管這個宅子裡的人她有很多都不喜歡。

薛氏派去接三孃的嬤嬤熱情地領着三娘進‘門’,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就連她出嫁之前養着的那兩位錦鯉也都還是原來的那兩隻,只是不知不覺中,三孃的心情已經不同了。

三娘徑直去了薛氏地正房,孫氏離開之後,薛氏和王棟已經搬回了自己原來的地方。

薛氏正坐在炕上,懷中還抱着一個小小的嬰兒。見三娘進來了。薛氏‘露’出了微笑,卻是將手放在‘脣’邊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三娘發現原來是薛氏懷中的小娃娃已經睡着了。

三娘更加放輕了腳步走過去,很是好奇地往薛氏懷中看過去。孩子還小,看不出來更像誰一些,但是白白淨淨又粉嘟嘟圓滾滾地,讓人一看就不由得稀罕。

三娘忍不住去‘摸’了‘摸’她‘露’在外頭藕節一般的小手臂。軟軟滑滑的,三娘總算明白什麼叫做膚如凝脂了。

看見三娘小心翼翼的動作,薛氏不由得失笑,她的笑容很溫柔,讓人一看就覺得暖和。當了母親的人,連笑容都要比往日美麗幾分。

薛氏小心地將孩子放在了炕上,又招了丫鬟過來在一旁守着,便拉着三娘出來,到了正廳。

“想與你說說話,就早些派人過去接你了,阿箏她們要晚些才能過來。”薛氏拉着三娘去了另外左邊的次間裡才輕聲說道。

三娘笑道:“我也好久沒有見到母親了,有許多話想要與你說呢。”兩人各自坐了下來。

三娘上下打量了薛氏一番,笑着道:“母親,你變了。”

薛氏一愣:“哪裡變了?”

第29章 各自結網第195章 風又起第287章 禍水第199章 路上的貓膩第294章 你去問吧第478章 三皇子第四百四十九章第582章 商議第13章 讓該走的走第267章 暗查第89章 家中來信第455章 知她懂她第573章 分府第547章 情殤第423章 初戰第105章 亡者歸來第265章 輪到薛嬤嬤了番外之快樂的宣娃娃們第22章 崔姨娘第103章 中邪第五百二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七章第513章 賬冊第625章 成家立業第301章 殺與不殺第167章 朦朧的美好第509章 詭異第184章 王璟的堅持第三百九十九章第149章 來挑老婆的第220章 黑衣王子第263章 並非不要臉就能無敵第451章 誰怕誰第391章 消息第339章 永結同心第160章 五娘求助第360章 猜對了沒第188章 四年後第580章 懷疑第607章 歸來第271章 內宅之主第638章 暴露第103章 中邪第404章 方靜宜的反擊第317章 是與非第175章 王三炸毛第97章 生或者死第473章 算賬第580章 懷疑第109章 元孃的婚事第1章 王家後院第五百二十六章第504章 天罰第五百六十二章第354章 回回人第187章 噩耗第531章 騎士歸來第75章 趙家風波第408章 方老夫人的悲劇第257章 殺龜大法第511章 調第200章 進府第578章 聖女第299章 狠第415章 皇宮那點事兒第471章 凡是無不可對人言第527章 厲害人物總是關鍵時刻纔出來的第152章 螳螂捕蟬第362章 真相第531章 騎士歸來第294章 你去問吧第466章 藉手第289章 挑釁第295章 心如琉璃第172章 薛家女第376章 求娶第26章 有客來訪第480章 落水狗還是要打的第318章 又見故人一百零六章 夜話第212章 爛女人背後也有眼瞎的騎士第554章 敵動我動第7章 順利出圍第280章 秋殺第414章 提點第579章 身份第423章 初戰第125章 她想做什麼第511章 調第244章 蔣太醫出馬第27章 園子第83章 半日閒第70章 厚此薄彼第480章 落水狗還是要打的第334章 沈惟第184章 王璟的堅持第306章 王老太爺的悲催第666章 蠢蠢欲動第56章 蹊蹺第589章 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