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節 憶往昔繁華

曾子曄搖頭嘆氣,牽着馬,踏着夕陽餘輝,往城中趕去。

過了兩日,曾子曄便帶足錢,去了南源莊,付足餘款,又細細跟原主家瞭解了一下家耕諸事,這纔回家,至此,置辦田產的事情便算了了,如此大事,自然要派人去臨川自會老祖母一聲,叫她老人家也高興高興,曾子曄這兩年一直忙着家計,哪有時間拜訪親朋友好友,便求了這差事,自去了臨川。

老夫人黃氏一聽家中置了地產,問清錢是哪裡來的,不免高興,跟曾子曄誇道:“八娘那丫頭,小時候還不覺得,上回來臨川時我看着倒是個百靈百俐的孩子,連王家親家也誇。說起來,八娘翻年也十三歲了,再過兩年便是大姑娘了,你爹和你母親,可想着給八娘說親事了?”

曾子曄便把南城王家長房想求娶八娘配他家四子的事情說了,又說了父親的考慮,老夫人點頭:“你爹思慮的周到,兒女婚事,那是一輩子的事情,自該謹慎。”

曾子曄便說了王家定下的來年春天的六姐的婚期,雖具體日子,還要找了人算,不過大抵上就是那兩個月了,六娘在邊上原還因自家總算有了恆產,爹孃和哥哥們也能輕鬆些,不必再爲家計發愁而高興,一轉眼便聽到自己的婚事,一時心中也不知是喜是怕,臉色微紅,心中又極忐忑,便尋了個藉口避了出去。

六娘翻年便十七歲了,嫁的雖不算早,也不算遲。

可畢竟是跟在老夫人身邊多年的,老夫人自是不捨的很,雖想着是喜事,也難免紅了眼。

曾子曄見狀連忙安慰:“老祖母也別傷心,父親也說了,到時候不管是七娘還是八娘,總要送一個來就近照顧祖母的,父親其實很想接了祖母回南豐,可又想着祖母在臨川住慣了的,怕祖母惦記着這裡的故舊親朋,回了南豐反不自在,倒是我們做子孫不孝了。說起來,祖母也說說,是讓七妹過來,還是讓八妹過來,回頭我們也好準備去。”

老夫人便道:“倒是我拖累你們了,不過我也沒幾年活頭了,活到我這個歲數,已是大福,原該早去尋了你們祖父,也好叫你們都過的輕省些,只是到如今還沒看着你們孫兒輩的中個進士,只怕到了地底下,無顏面對你們祖父還有列祖列宗們,因此才強撐下來。”

曾子曄連忙攔住話頭:“祖母萬不可這般說,叫孫兒們慚愧,實是孫兒們不孝,今秋我和二哥還有四弟五弟便赴京趕考,定爲祖母考個進士回來,只孫兒學業不濟,比不上二弟,就是四弟五弟,只怕也比孫兒強些,怕孫兒會叫祖母失望,但二弟和四弟五弟,卻有希望,祖母只管寬心就是了。如今家中託八妹的福,還算過得去,祖母只管好生享幾年清福,就是孫兒們的福份了。”

老夫人聽了這話,倒不好作出傷心之狀,便笑道:“人老了老了,話就多,若說六娘出嫁後,還是叫七娘過來吧,總歸她以後要嫁到王家,不如先過來,也好和王家她婆婆嫂子們先熟悉熟悉,以後嫁過去了,也便宜些好相處。你這一路趕來,也累了,六娘已去爲你收拾屋子,回頭好好歇着,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辦吧。”

曾子曄便告辭出去。

老夫人又想着六娘出嫁的事情,只不知曾不疑如何準備六孃的嫁妝。朱氏是個賢惠的媳婦,當初家中拮据,也沒虧了前頭媳婦生的三娘,想來六娘是她親生的,也虧不了去。

老夫人想着心事,就去了屋裡,打開妝奩盒,可挑來挑去,也沒件能拿得出手的,便又叫了黃嬸過來,取了鑰匙,打開牀頭櫃,從裡面尋了件大紅錦緞裹着的小包裹,打開,裡面卻是一對赤金點翠鳳簪,拿在手中摩了半響,方嘆了口氣:“如今能拿得出手的,也只這對點翠鳳簪了,這還是當年他們祖父居京時,我三十歲生辰,他祖父送我的,這一晃眼,竟是快一甲子過去了。六十年……這簪,竟陪了我六十年了。”

“老夫人您這是?”

老夫人語氣悵然,見聞笑了笑:“六丫頭也快出嫁了,我如今手中也沒什麼能拿得出的,只這對鳳簪,還算體面,就給了六丫頭吧,至於七丫頭和八丫頭,我也活不了那麼久啦,顧不上了。”

“老夫人可千萬別這麼說,您天生是個福氣的人,長壽着呢。”

老夫人笑了笑,朝着黃嬸子揮了揮手。黃嬸子還想再勸,可見老夫人看着那對鳳簪的眼神裡,滿是回憶,也不打擾她,自退了出去,心中也想着曾家昔日的昌盛,那會兒她雖還小,可也是有些記憶的,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觀二郎哥兒幾個,以後必能重現老太爺在世的盛景。只可惜,老夫人的身體,一日差似一日,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想着,也是不勝唏噓。

且不說老夫人爲六娘準備體已的壓箱,卻說八娘待在家中,想起端午時夜市上遇着的那位賣漆器的喬老伯,若是六姐的嫁妝打好,請這位喬老伯作漆,豈不完美,現如今雖是夏日,可二哥晚上忙着看書,大哥又大了她們好多,自不會有閒帶她們出去玩,因此晚上並不能出門去逛夜市,倒是白天能有些時間。

上回喬老伯也說過他家住在城東一處姓王的人家,有心想尋去,卻又不知道具體的地址,姓王的人多了去了,又哪裡輕易能尋得的,只好等着哪天四哥五哥回來,再央着他們夜上帶自己逛夜市去。

那天家中沒了鹽油,七娘忙着透活,吳氏洗一大家人的衣服,朱氏肚子越發大了,輕易並不出門,覺兒和九郎並簧兒幾人都跟着曾子曄在讀書,八娘便問朱氏要了二百文錢,打算去油鹽鋪裡買些鹽並打起菜油回來。

揣着兩百文出了門,直奔常去的那家油鹽鋪,還未進鋪,就聽到鋪中一陣打罵之聲,鋪外圍着好些鄰居,正七嘴八舌的議論着。八娘好奇之下,撥開人羣進了鋪中,卻見那老闆娘正罵着女兒。

因常來她家買油鹽等雜物,那小女孩八娘倒是熟識,別人都叫她藍丫頭,圓圓一張臉上,笑起來嘴角兩個淺淺的小酒窩,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說不出來的甜潤可愛,因長的甜美乖巧,一口話清脆動聽,八娘往常來也總愛逗她說幾句話,這會兒藍丫頭正被她母親拿着雞毛氈子撲打着,滿臉的淚水,偏不敢哭出聲兒,正跪在那裡一徑兒求着:“娘,求您了,別把阿藍賣了,阿藍會聽你話,阿藍會做家務,阿藍也會對弟弟好,阿藍也能看鋪子,還能做繡活給娘爭錢,求您別把阿藍賣了。”

哭的極是悽切,邊上的人都不忍。

就有年長些的婦女勸道:“錢娘子,這樣打孩子可不行,有什麼話好好說,你家阿藍一向乖巧的。”

又有人議論:“這錢娘子可真狠心,阿藍他爹這纔去了多久,就要賣閨女了,到底不是親生的,這麼乖巧的閨女,也捨得遭賤,這要造報應呢。”

聽着圍觀的人竊竊私語,八娘也大抵明白了怎麼回事,這錢娘子素有些悍名,四周的商鋪裡,也沒人敢惹她,她又是個愛錢的,不過這一片油鹽鋪也只她一家,所以周圍的居民因着方便,雖不喜她爲人,一應雜物,倒也在她家鋪中買的多。

也因此,錢家雖然死了家主,可生意不錯,日子一向過得去,今日怎會要賣女兒了?

原本別人的家務事,做爲外人,實在不便摻和,不過八娘瞧着阿藍被打的很重,連臉上都被那雞毛單子抽出了兩道紅印,便十分不忍,便舉了舉手中的油瓶兒,對錢娘子道:“錢娘子,我家急着要用油,另也還要買罐子鹽,不如先做生意如何?”

錢娘子一身肥膘,又是大熱天的,下死力氣打女兒,已是累的氣喘噓噓,因邊上有人圍看,偏這拖油瓶的半吊子女兒再怎麼打,就是死犟着口口聲聲求她不要賣了她。

第二百七十八章節 搶奪第一百六十章節 說服第六十四章節 異常順利第一百三十二章節 市坊歌謠第三百一十四章節 沽名釣譽第九十三章節 田莊增產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四十九章節 憶往昔繁華第三百三十四章節 好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節 鴛鴦譜第一百九十一章節 喜得相助第九十八章節 物傷其類第二百一十五章節 匪夷所思第二百三十四章節 福兮禍所至第二百三十五章節 只是月色太惱人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一百九十章節 偶遇轉運使第二百四十二章節 近之則辱第一百零四章節 純屬誤會第二百三十五章節 只是月色太惱人第十七章節 嬉鬧田園第四十二章節 有親遠來第三百一十五章節 合計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一百三十三章節 這貨沒病吧?第一百九十六章節 少年相交第二百二十一章節 相約第六十四章節 異常順利第二百二十八章節 話講開了纔好第一百六十三章節 籌備木器行第二百九十四章節 讓人驚歎的見面禮第二百二十一章節 相約第二百九十章節 南豐來人第二百零八章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章節 歷史問題第二百四十章節 她不是聖母第一百一十三章節 八方賓朋會第一百九十一章節 喜得相助第一百八十二章節 損招兒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一百五十五章節 大宋婚禮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一百零三章節 前世今生第二百七十七章節 壞消息第一百五十四章節 下財禮第一百六十三章節 籌備木器行第五十二章節 千金臨門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二百一十九章節 李夫人的算計第二百零一章節 家中變故第三百二十一章節 深夜拜訪第八十四章節 攔路截人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三百三十三章節 冷 汗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一百五十五章節 大宋婚禮第三百一十五章節 合計第二百二十二 順江而來的幼嬰第一百三十八章節 範家丹書第一百六十四章節 算帳第二十二章節 市井生活第二百四十八章節 焉壞第一章節 居家生活第二百四十七章節 抑鬱第一百八十章節 飯莊出事第二百八十四章節 一悲一喜第三百二十六章節 若說所圖第九十章節 鋪面第三百一十一章節 錯過第一百二十五章節 這章沒標題第六十章節 雪中送碳第一百八十二章節 損招兒第二十六章節 生意之道第三百一十六章節 茶館相遇第七十四章節 節前準備第三百零三章節 求見第一百章節 拜訪喬老伯第一百一十六章節 九進制算盤第三百三十七章節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三百二十二章節 衆人皆默第一百零八章節 就勢認親第一百六十一章節 商議(求票羅)第二章節 機會來了第二百一十章節 張嬸子議親第三十五章節 歡喜冤家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二百零三章節 異世相惜第一百零七章節 達成共識第一百五十一章節 流光最易把人拋第十章節 當帥哥遇上美女第八十五章節 忍的內傷第二百二十二 順江而來的幼嬰第二十章節 如何發財第八十一章節 訪親不遇第一百零二章節 老鄉見老鄉第二十六章節 生意之道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二百二十章節 神一樣的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