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節 天賜良機與如何分家

“怎麼,你剛纔又在後院裡鬧着哥哥們了?不是與你說過麼?哥哥們在書房裡的時候,你不許過去吵鬧。”八娘一邊走,一邊揪了揪她頭上的小丫髻,柔聲斥道。

小十撇了撇嘴,又有些得意:“我哪有?二哥哥說了,叫我以後跟着九哥和覺兒簧兒一道讀書呢。”

“真的?”說起這個,八娘都有些嫉妒了,她那會兒可沒這個待遇。可見小十的聰慧,是連爹和二哥都不得不側目並且重視了。

“這還有假,二哥哥說了,不知書,如何達禮?女子就該多讀書,以後才能更好的持家。我以後也要象八姐姐一樣能幹。等我長大了,也跟八姐姐一道出門,增長見識。”

又得意的說起八娘不在的這段日子,她天天晚上教七月九月還有五月幾個認字的事,八娘笑着誇道:“你這小先生做的如何?我晚上就考考七月她們,若是果真教的好,姐姐就獎你,你說你要什麼獎賞?”

“我要什麼都可以?”小十娘喜道。

八娘搖了搖頭:“合理的纔可以。”

小十娘猶豫了一下,才道:“我想求伯皮裘給陳先生,我午後去看嫂嫂們整理庫房,見着一塊灰貂皮,嫂嫂們都說好,姐姐可不可以給陳先生做件皮氈呢?”

那件貂皮是八娘這次特意尋回來的,足花了一百多貫,原是見着老爹年紀大了,雖說南豐冬日短,且也不算冷,只是老爹整日裡呆在書房中,動的時候少,若有了貂皮做的襖子,總能暖和些。

可小十孃的要求也不好直接拒絕,再說陳先生雖在自己家做了三年多的先生,到底只是僱用的人,一下子送這麼名貴的東西,就是自家不在意,於陳先生而言,也並非是件好事。便是送人東西,也要看人家的接受程度,若那禮送的不恰當,興許非但落不了情份,彼此還覺得尷尬。

只這些話與才七歲的小十娘畢竟也說不清楚,她再聰慧,才大多的人?於人情世故上頭,也是一派天真純明。

八娘就道:“十妹怎麼想起來送陳先生皮氈的呢?”

小十小大人一般的嘆道:“先生近來腿腳總有些痠痛,說是從前落下的毛病,一到冷天,就會有些不適,這兩年原好些了,不想今年這才入了秋,就又犯了。我就想着,若是先生有件穿着暖和的氈衣,到了冬日裡天冷的時候,每日裡給學生們上課時,便不至於因着天寒,而忍受腿腳的痠痛了。”

原來是因着這個。

想不到這小丫頭心倒細,又一片純善。因小十越發對陳先生親近,且自她記事起,陳先生就在自家教書了,這年把,每天給先生那邊送菜食,也是小十和丫鬟去的多,在她心裡,陳先生就與自家人一般。

八娘不想叫小十失望,就笑道:“可氈衣再暖和,先生上課的時候,也不好一直穿着,寫字也不方便。那張貂皮,是給咱們爹爹準備做襖子的,你看這樣可好,我叫嫂子另尋塊好的皮子,給陳先生另做。等天氣冷了,咱們多置些碳火,不叫陳先生受了凍,這豈不比單做件氈子更好?”

小十可沒有想到碳火上頭,聽了八孃的話,想着有碳火在屋裡,確實是比披個氈衣要強上許多,且八姐姐也說了,會給先生另做件皮襖子,自是高興:“嗯,這更好,我回頭就與先生說去。”

八娘揉了揉她的頭:“咱們先不和先生說,等嫂子指了婆子,把襖子做出來時,你再送給先生可好?到時候就說是你這些日子教丫鬟們識字兒,姐姐獎你的,你託了嫂子叫人做出來孝敬先生的,先生定然高興。”

若是早說了,以陳蘭嶼的性格,定然不會接受。

小十拍手道:“就這樣,說不定先生一高興,腿腳就不痛了呢。到時候我自己求了秀娘姐姐幫着先生做。秀娘姐姐做的衣服最好看。”

秀娘是許十三的媳婦,兩人年初的時候成的親,如果就住在學舍後面的幾間屋子裡。

因與許十三成了親,剛好曾家也需要人手,且曾家給的工錢也十分優渥,秀娘便索性在曾家幫工,又加上她心靈手巧,十分周到,從小在家又是掌家的,很是幹練,倒是很能幫得上大嫂的忙,如今家裡針線上的事情,都是交給她辦的。八娘還想着,等家裡人多了起來,便叫秀娘以後當個管家娘子,如此嫂子操持這一大家的家務,也有個能真正幫襯着的人了。

姐妹二人說着話,就進了後院,一道去了曾子的屋裡,就見曾子固正在寫信。

八娘上前行了禮,笑道:“二哥哥尋我有事?”

曾子固打發了小十出去對覺兒幾個玩去,這才道:“也沒什麼事,只是蔡大人有信給你。”

一邊說,一邊自案頭取了信來遞給八娘。

八娘打開一看,信中也沒什麼特別的事,只說她送過去的酒極好,叫趕在春節前,再給他送些過去,又問他生意的事情如何,說是等着八娘把生意做到京城,他這義父,可沒忘了八娘當初要給他當小廚娘的承諾呢。

在信的最後,才隱晦的提及,朝庭有意在泉州設立市舶司的事情。

八娘看着信出了神。

“怎麼,蔡大人在信中說了什麼了?”

“沒什麼,就是尋常的話,不過我覺得義父的意思,好似朝庭可能在泉州設義市舶司呢。”

“這麼一來,泉州的港口,便得打建了,對泉州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曾子固笑道。

八娘也是心動。

若是泉州真設立了市舶司,那麼必將爲泉州增加一半的客商,如今天下若大宋國說是第二富國,沒有哪個國家敢說第一的。單看泉州如今的繁華,就能想象到市舶司成立以後,將會爲泉州帶來多少的資金與機遇。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若是在此之前,能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到就是搶佔了先機,這對自己生意的發展,是何等重要的機遇?

八娘甚至都有去泉州打天下的衝動了。

以市舶司作爲契機,比尋常時間去泉州立足,至少要省了一半的力氣,真正的事伴而功倍。

可惜,她現在既無足夠的資金,也無足夠的人幫她做事。

這樣的肥肉,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當然,若不是她一心要想把木器行做好,她最大的夢想,便是打造一個自己的傢俱王國。假如做傢俱對她而言僅僅是賺錢的話,做什麼生意又不是賺錢?她未必會放棄這樣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不過,義父知道她暫時還沒有這樣的實力,爲何又與她透露這個消息呢?

見八娘沉思,曾子固道:“八妹,你不會是想去泉州發展吧?雖說朝庭若真的有計劃在泉州設立市舶司,倒確實是個難得的機遇,可對你而言,卻未必是個最確當的時機。要我說,你還不如利用這個消息,爲自己謀點其它的利益,更穩妥些。”

曾子固一言驚醒夢中人。

八娘看着曾子固笑道:“二哥,謝謝你提醒了我。如今妹妹那點資金,想去泉州吃大餐,確實是不太可能的,可是咱大餐吃不着,分杯羹湯,總是沒有問題的。”

曾子固被他逗笑,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丫頭有時候表現出來的那點子痞賴氣兒,實在是叫人又好笑,又好氣。偏偏又叫人喜歡的很。真不知道自己家一個典型的書香門弟,怎麼養出這麼個精於算計的丫頭來的。說她對錢看重吧,她出手比誰都大方,在家人身上花錢,從來都是捨得的。可偏生一有賺錢的機會,那一雙眼,就如夜空中的明星一般,亮的嚇人。

曾家幾房並未分家,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八娘又是個丫頭,如今她再辛苦賺錢,也不過是爲家人做嫁衣罷了。到時候分家,這些錢都算是曾家的錢,每房都有份的。可她全當不知道,所賺的錢,除了留作生意週轉的,拿回來的報有錢,也是交給了大嫂管着,花在她自己身上的,也不過是一年裡那幾身衣裙罷了。連象樣的首飾,也沒見她爲自己置辦過。

每常母親和嫂子說起,她還總有理由:“我整日子在外面忙活,真打扮起來,連路都走不利索了,哪還能做事呢?娘和嫂子要是有這心,不如多化在七姐和小十妹身上呢。”

想到這裡,曾子固嘆了口氣:“善兒,咱們家裡如今有田莊撐着,總是缺不了嚼用的,你也不必總這麼辛苦,不說我們這房的幾個兄弟,就是子阜幾個,還有五叔家的子澈他們,也都不是愛財的。日子過得去也就是了。”

父母在堂,是不能分家的,如今祖母也去了,將來連着大伯父那邊的幾位堂兄們,四房分家是必然的。若不是四叔父去的早,去世前並未曾家,更沒留下子嗣,否則就是五房來分了。

其實從前能分的,也不過就是南豐和臨川的祖宅,還有南城縣那邊的雲莊別墅。別的是啥也沒有。

可現在的情況卻不一樣了。

雖說人人都有私心,尤其是叔父們都成家多年,孩子也大多成了家,說幾來就是幾個小家庭。沒有私心也是不可能的。

但八娘也不是真傻到就對人沒有任何防備之心。

人無完人,叔叔們是自己的親叔,曾家的門風又在這裡,以八娘看來,倒絕不至於做出那爭家產的事情,就是嬸子和堂兄堂嫂們,也個個和善。這樣的大家庭,雖說無法保證每個人都沒有私心,可至少現在明面兒上都過得去。如今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相處的十分和睦,從來也沒有犯過什麼口角。

大嫂理家,五叔家的兩位堂嫂協助,幾人有商有量的,便是有爲難的事情,也會去三個婆婆那裡去請教。且安氏甚有威信,曾家內務有她坐鎮,雖說現在一大家幾十口人,卻是樣樣井井有條。

所以一家人和睦相處到現在,也就不難理解,三叔家的三個堂兄都未成家,兄友弟恭,再說如今最講究家族一體的,只要沒有經濟的糾紛,也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矛盾,就是以後娶了媳婦,只要男人立的正,女人就是有些小心思,只要不太過份,也就無傷大雅。自家大嫂是不必說了,兩位堂嫂八娘也只每日裡打個照面,看着也都是知書達禮的樣子,再說真有事,還有兩位嬸嬸在,輪不上她們說話。

三嬸安氏是個厲害的,但說爭家產,她那樣傲氣的人可做不出來。五嬸徐氏八娘倒真看不出什麼來,但若安氏沒有爭家產的心,五嬸便是有心,她一個人,也只能按在自己肚子裡。

何況就算兩個嬸子有異心,兩位叔叔又怎可能允許?滿南豐城沒有人不知道曾家如今的富裕生活,是曾家大房的八娘帶來的,倘若真在分家的時候爭起家產來,不管爲着什麼,只要大房不是一毛不撥,別人議論起來,大房都沒有不是的地方。

所以八娘從不擔心家產的事情。

當然,她賺錢的初衷,不就是讓一家人過好麼?她也不會虧了叔嬸和堂兄們就是了。

因曾子固說到這個,八娘笑道:“咱們家如今不過那三百畝地而已。二哥既提到,我也剛好說說,如今祖母也去了,將來總是要分家的,叔叔們雖說有官職在身,可哪家孩子都不少,哥哥們又要讀書,眼看着也要成家,將來再有了孩子,單憑叔叔們的那點俸祿,也只免強夠過日子罷了。也不是妹妹小氣,我做生意離不了錢週轉,鋪子是我開的,我也不是在意那些錢,但鋪子是肯定不能分的,週轉的錢,我也不能動用。但我們是一家人,沒有虧了哪一家的道理,否則也對不起祖父和祖母在天之靈,二哥,所以我想着,不如就叫大哥看着,咱們家再添上些田地,到時候分家時,各家都分些,也叫叔叔嬸嬸解決了後顧之憂,將來辭官歸鄉,有了田產養老,做個田舍翁,豈不美哉?如今咱們也買不起那許多,但我想着,到了明春的話,置上二十多傾地,這個錢總是出得起的。”

一傾地一百畝,二十多傾就是二千多畝地,若是上等良田,大概要花上六千貫左右,這個錢,八娘如今是肯定能拿得出來的。

加上如今家中的三百畝地,就有近三千畝了。

曾子固覺得這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就聽八娘又道:“到時候拿出八百畝來,做爲祭田,算公中的,以後咱們曾家子孫們都能用上,另外餘下的,咱們四房,每房分上個五六百畝地,也能把一家人的花銷解決了,哥哥覺得呢?”

第一百五十八章節 反季種植構想第三百二十八章節 放權第一百一十二章節 月色清淺第七十八章節 青蛙公子鼠目男第八十一章節 訪親不遇第六十八章節 再展身手第二百六十七章節 誘惑第二十八章節 陌上誰家少年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二十五章節 二次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節 被人算計尚不知第八十章節 似曾相識第三百零三章節 求見第三百一十章節 恐懼第一百零一章節 有心思的陸十七第一百六十六章節 喜相逢第二百零二章節 小別重逢第二百八十八章節 相見第一百三十六章節 鴛鴦譜第二十章節 如何發財第五十五章節 姐妹笑鬧第九章節 財神上門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三百一十二章節 偶遇第一百八十四章節 兩家顧客第二章節 機會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節 市坊歌謠第二百四十五章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二百四十八章節 焉壞第二百七十二章節 驚喜第三百零四章節 哄第四十四章節 愁腸百結第一百九十五章節 夜路相遇第九十九章節 說曹操曹操到第四十九章節 憶往昔繁華第二百四十五章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二百五十二章節 如何退親?第二百九十八章節 家事第二百六十七章節 誘惑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一百一十七章節 喜得蓮藕第三百二十九章節 雷娘子說親第二百三十五章節 只是月色太惱人第一百九十九章節 就這樣分手第二百四十二章節 近之則辱第二百一十六章節 詐騙之人第三百三十九章節 象我這樣的妹婿(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七章節 橫生枝節第二百九十五章節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三章節 茶肆相親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九十五章節 戲裡戲外第二百九十八章節 家事第二百零五章節 應急辦法第一百九十章節 偶遇轉運使第七十八章節 青蛙公子鼠目男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二百七十四章節 窺視第一百八十五章節 秦家小姐第六十三章節 互通名諱第十九章節 美食當前第三百一十章節 恐懼第四十五章節 三娘相助第一百六十三章節 籌備木器行第二百零四章節 子景受囧第九十六章節 雲莊別墅第九章節 財神上門第十二章節 兄弟姐妹第二百九十二章節 病情第二百八十二章節 元宵會第一百五十三章節 這就成了朋友了?第六十七章節 拜師學藝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三百一十二章節 偶遇第一百六十九章節 搬到薇園第一百二十八章節 充滿希望的新一年第一百三十九章節 仇人相見第一百九十六章節 少年相交第三百零一章節 到底出了什麼事?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二百二十三章節 落水第二百一十四章節 武家出事第二百七十四章節 窺視第二百七十一章節 腹誹第一百九十章節 偶遇轉運使第一百九十八章節 尷尬相對第一百二十七章節 夜逛廣慈寺第二百一十二章節 小姐傲驕處第五十一章節 未來女狀元第三百一十三章節 什麼?嫁給蘇東坡?第二百四十章節 她不是聖母第一百七十一章節 不告而別第一百五十八章節 反季種植構想第二百九十一章節 家人相見第二百六十章節 冷第二百四十三章節 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節 如何退親?第一百九十九章節 就這樣分手第一百九十六章節 少年相交第九十九章節 說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