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巧栽贓

在夏日黎明時分的清新霞光映照下,長安城被抹上了一層瑰麗的紫紅色,幾顆殘星稀稀疏疏,漸漸地熄滅了,而天際的翻滾着絢爛的雲彩,一輪紅日即將噴薄而出。

街上早已是熙熙攘攘,一輛輛馬車在大街上飛馳而過,出門謀生的長安市民開始活躍在各個角落,這是極爲平凡的一天。

但大明宮丹鳳門處,卻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大明宮戒備森嚴,每一輛進出的馬車都被仔細搜查,由於進展太慢,數百輛馬車都擁堵在了丹鳳門外。

幾百名等待入宮的官員聚集在一起,竊竊議論着發生的情況,據說是天騎營的一名高級軍官昨晚被人殺死在丹鳳門外,皇上震怒,下旨加強大明宮的安全措施。

這名軍官就是縱容手下殺死金吾衛的劉元慶,一些大臣昨晚也聽說了發生在東市血案,在知情者的傳播下,很快,數百名大臣都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這個劉元慶之死恐怕金吾衛脫離不了干係。

“右相來了!”衆人紛紛閃開一條路,放崔圓的馬車進來。

崔圓臉色陰沉,他毫不理會官員們的問候,他也是剛剛纔從崔慶功那裡得知東市殺人事件,也同時得到了劉元慶昨晚被殺的消息,他立刻便明白了這兩件事的關連,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認爲是他們金吾衛報復殺人。

此刻,崔圓有一種被打掉牙齒嚥下肚的感覺,他能告訴衆人其實劉元慶已經投降了他嗎?不能!畢竟劉元慶縱兵殺人在先,他被報復也是情理之中,可崔圓心中卻很清楚,背上了這個黑鍋,天騎營官兵將恨他入骨,一股被人玩弄於股掌的怒火由然而生。

“叫張煥來見我!”

片刻,張煥匆匆趕來,他向崔圓必恭必敬地施了一禮道:“參見相國!”

崔圓一指身後聚集的大批官員,冷冷道:“我來問你,你這樣一個一個盤查,那官員要幾時才能上朝,耽誤了公務,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張煥不慌不忙取出一紙李系的手諭,“右相請息怒,昨晚發生在大明宮的血案驚動了聖駕,皇上命我要嚴加盤查,杜絕類似事情再次發生,這是陛下的手諭,屬下只管執行,右相若有不滿,可去請示皇上。

崔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緊緊盯着張煥,眼中冷光浮動,良久,他忽然淡淡一笑道:“賢侄果然是好手腕啊!竟斷了我的去路。”

張煥亦笑了笑,他向崔圓拱拱手道:“哪裡!崔世叔的路很多,爲何非要走這一條呢?”

崔圓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賢侄想錯了,我就喜歡一條道走到黑,誰敢在前面攔我去路,我便會敲碎他的腦袋!”

“崔世叔可要當心了,前面說不定就是懸崖峭壁!”

這時裴俊的馬車也慢慢駛上來,他拉開車簾對崔圓笑道:“既然是皇上有聖諭,崔相就耐心等一等吧!”

“兩位相國公務繁忙,末將不敢久攔!”張煥回頭一揮手,命士兵放行。

“怎麼,張將軍不查我嗎?”

崔圓見自己馬車暢通無阻,他冷笑一聲道:“難道不怕我彈劾你瀆職?”

張煥淡淡一笑,揮了揮手中的聖諭道:“陛下手諭中寫得很清楚,內閣大臣不在盤查範圍,屬下自然要遵旨而行。”

.........

大明宮對百官進宮的盤查一直持續了一個時辰後,才漸漸到了尾聲,宮門隨即緊閉,一隊隊士兵在宮內來回巡邏,對每一個角落都要仔細檢查一番。

隨即李系的聖旨下達,劉元慶以身殉職,特追封爲定遠將軍,蔭其子爲陪戎校尉,此案就這樣不了了之。

但李系含糊的態度卻引發了百官的各種猜測,事情不應那麼簡單,這極可能是李系和崔圓的第一次交鋒,只是背後黑幕重重,誰也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中午時分,門下省的官衙外,一輛馬車快速駛來,下來的正是刑部尚書楚行水,他的官衙位於皇城尚書省內,故早晨並不知道此事,直到消息逐漸向外擴散,他纔剛剛知曉此事。

短短几個月時間,楚行水消瘦了很多,彷彿一下蒼老了十歲,他在兩個月前受了一次很大的打擊。

起因是兩淮漕運使趙遠朝的退仕,本應由他楚行水來提名下一任漕運使,不料張若鎬卻橫生一腳,提名岳陽郡刺史王簡爲兩淮節度使,得到了崔圓、王昂、楊錡的一致支持,裴俊和韋諤也在此事上保持中立。

王簡就是王昂親弟,他任兩淮漕運使就等於掐住了淮南楚家的脖子,促使王家插手兩淮的野心彰顯無疑,但這樣一來,王家關注的側重點也從河東轉向兩淮,使面臨家族內亂的張若鎬喘了一口氣。

在七大世家中,楚家一直是個異類,它偏居一隅,無法和門生滿天下的中原大世家們相比,在朝中它的勢力也是最弱,儘管楚行水堅決反對,但王晉任兩淮漕運使的事實已無法改變,再加上韓晃做了浙西觀察使兼吳郡刺史,這就如小腹和後背各被插上一刀,楚家面臨的危機竟比張家還要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楚行水毅然投靠了左相裴俊,將其女楚冉許配給了裴俊嫡次子裴明耀,並承諾每年向河北撥付錢二十萬貫。

楚行水快步走進了裴俊的朝房,門口的侍衛知道他與裴相的關係,也不阻攔,任他進了房內。

此刻裴俊正在房內奮筆疾書,案几上堆了厚厚的兩大疊公文,他是門下侍中,雖然他沒有最後的決策權,但他卻有審覈權,尚書省各部的公文都要先到他這裡進行勾判,不合格者一律打回重發。

裴俊剛批完一件公文,忽然若有所感,只見楚行水站在外間,正向自己的司筆小童擺手,命他不要出聲。

“來就來了,還鬼鬼祟祟做什麼?”

裴俊放下筆,大笑着站了起來,“難道楚兄又想竊我牆上的那幅字不成?”

楚行水也笑着跨進門來,他瞥了一眼牆上顏真卿的手跡,佯作忿忿道:“顏魯公就是你丈人,把他哄好了,你多少字拿不到?偏要做得這般小氣。”

“哎!我那老丈人,”

裴俊苦笑了一聲,就因爲上次朝堂上自己不附和他,他便和自己翻了臉,嚴令不準登門,還勒令他把從前的字畫都還回去。

“算了,不提他了,楚兄今天來可是爲早上丹鳳門之事?”

楚行水笑容收斂,他點了點頭,淡淡一笑道:“左相不覺得這件事對我們是個機會嗎?”

.......

第1章 平底鍋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4章 第三勢力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188章 關隴舊臣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45章 年夜飯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46章 大唐帝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66 章 君入甕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2章 揮琵琶(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52章 戰朝堂(一)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58章 小酒肆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8章 聞母訊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25章 賭意氣第80章 穩軍心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64章 使回紇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57章 君不知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7章 綁佳人(上)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36章 鏖戰會郡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41章 故人信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43章 意外發現.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92章 馬球隊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50章 重返巴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