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戰朝堂(一)

隆隆的鼓聲將長安百姓從睡夢中驚醒,此時只是四更時分,夜色深沉,但大街上已經是車馬轔轔、官轎穿梭,每一輛馬車或一頂轎子前總挑着一盞燈籠,上面印着各府的名稱和官銜,在橘紅色的燈光映照下,分外耀眼。

今天是慶治十六年正月初六,在今天將舉行新年的第一次朝會,這是新一年的開啓,它也將爲一年的大政方向和權力佈局定下基調,尤其是今年,崔圓右相的五年任期屆滿,新右相即將產生,這就意味着大唐的權力格局將面臨重新洗牌。

同樣,今天也是慶治十六年的科舉大考,在平康坊、崇仁坊等士子們最集中之地早已是燈火通明,各家客棧在半夜時分便忙碌起來,確認考引、檢查行李,每個考生士子都異常興奮,‘朝爲讀書郎,暮登天子堂’,從今天起的三天,將是他們人生的分水嶺。

高升第六客棧的掌櫃和夥計們在三更不到就起牀了,蒸饃、燒湯、挨個喚醒士子,客棧裡吵吵嚷嚷,熱鬧非常,林家姐妹已早早起來爲衆人忙碌,林三叔打來井水給他們梳洗漱口,而平平則將她煎好的雞蛋送到餐桌上。

“知愚兄,你就別看了,這麼會兒功夫有什麼用?”鄭清明將一個雞蛋塞進嘴裡,用筷子指着林知愚含糊地說道:“你越這樣緊張,越考不好!”

林知愚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低聲道:“我的《孝經》不熟,我想再看看,我覺得今天很可能會考到。”

“嗨!你現在看又能記住什麼,徒添煩惱,現在吃飯纔是正經。”鄭清明說完,又伸筷子夾起一隻煎雞蛋。

“死胖子,你就不能少吃兩個嗎?”林平平一巴掌將鄭清明手中的雞蛋拍下,雙手叉腰忿忿地瞪着他道:“你說說看,你這是第幾個了!你全吃了,等會兒張十八吃什麼?”

“你的張十八幾天前就失蹤了,他不會來的!”

“誰說我不會來?”

張煥笑着出現在了門口,“今天是你們大考的日子,我當然要趕來給你們送行!”

林平平一陣驚喜,她一把從鄭清明面前搶過盤子,放在張煥面前道:“我就知道你會來,才特地多做一些,但這個死胖子卻把你的份也吃掉了。”

張煥見鄭清明一臉苦相,不由笑道:“他想吃就給他吃,今天貼經要考一天,不給他吃飽,到時他手發抖、腳發顫,寫不出字來又要怪我了。”

“就是!就是!第一次吃平底鍋的煎雞蛋,不多吃幾個怎行?”鄭清明笑嘻嘻地伸手取了個饃,掰開,將煎雞蛋塞進去便大嚼起來。

這時,客棧掌櫃拍着手跑來催道:“幾位快點!清河書院的馬車已經到了,你們晉陽書院的馬車也該來了,晚了它可不等人的。”

聽說馬車要到,幾位士子皆手忙腳亂塞滿了口,慌慌張張跑回屋取書袋去了,過了一會兒,大家揹着書袋都跑到了門口集中。

大門口此時燈火通明,已經擠滿了士子,雖然風寒料峭,但每個人都紅光滿面,顯得十分興奮,幾輛各郡進奉院(駐京辦事處)的馬車停在門口,只聽見馬車上的小吏此起彼伏地高聲喝喊,“蜀郡的士子上車!”

“襄陽郡士子到這邊來。”

......

這時,又有幾輛馬車駛來,馬車頂上的燈籠上映着‘晉陽書院’四個字。

“來了!來了!”鄭清明率先衝上去,緊接着其他幾人也跟着上了馬車,張煥慢慢走到馬車前高聲笑道:“你們幾個給我好生考試,考不中可要吃板子的!”

“去病就放心吧!一定高中。”

馬車沒有停留,又繼續向下一個客棧駛去,張煥送走衆人,他正準備返回張破天的府邸,這時一名中年男子上前向他深施一禮,“請問你可是張煥、張去病?”

張煥點了點頭道:“我正是,你是....”

中年男子遞上一張名刺,“在下是韋尚書派來,特來接張公子先去韋府!”

.......

五更時分,此時天還未亮,西山頭托住了即將沉下的月亮,皎白的月光變成暗紅色,天空顯得陰沉灰暗,近千輛馬車和官轎已經浩浩蕩蕩聚集到丹鳳門前,星星點點的燈籠匯成一片橘紅色的星海,蔚爲壯觀,而丹鳳門廣場上已聚集了近千名朝官,他們三五成羣聚在一起,竊竊議論今天朝會上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自安史之亂後,隨着相權漸漸超越君權,朝會制度也隨之調整,目前的朝會共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大朝,每三個月在含元殿舉行一次,正七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參加,這種朝會是羣臣對君王的覲見,以及相國宣佈一些重大的人事變動,象徵大於實際,更多意義上是彰顯君王的存在。

另一種朝會形式俗稱小朝,又叫內閣聯席會議,由七位內閣成員每五天在中書省的政事堂召集一次會議,協商解決軍國大事,四品以上的職事官均須列席旁聽,這纔是大唐真正的權力中樞。

不過,今年大朝又與平時不同,崔圓要三讀崔慶功的入閣決議,其他幾個宰相又豈能輕易同意,好戲即將連臺啊!

崔圓在八個青衣小童的前後引導下,邁步走進了丹鳳門廣場,一路上的大臣紛紛閃向兩邊,向他拱手見禮,崔圓一一含笑點頭,以示回敬。

走到廣場中央,崔圓一眼看見楚行水和韋諤兩人正站在一角聊天,神情頗爲親密,他呵呵一笑,徑直迎上去笑道:“兩位的私密話,可否讓老夫聽一聽?”

韋諤見他過來,冷哼一聲,扭頭便走了。

楚行水卻微微笑道:“我們二人正在商量如何挑老崔述職書裡的刺,怎能讓你聽見?”

崔圓瞥了韋諤背影一眼,無奈地搖搖頭道:“韋尚書聽信市井流言,硬說我侄子是冒人軍功,我聽說他今天就想拿此事向我發難,楚兄,難道你也相信嗎?”

楚行水聳了聳肩膀,手一攤笑道:“此事和我沒有半點關係,我只管洗耳恭聽便是。”

“真是這樣嗎?”

崔圓見楚行水笑得有些勉強,他淡淡一笑道:“其實此事和楚兄大有關係,在沒弄清情況前,我奉勸楚兄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楚行水微微一怔,“崔兄此話是何意?”

崔圓笑了笑,他見身旁無人,便湊到楚行水耳畔低聲道:“楚兄不妨去問問張若鎬,那個張煥的母親究竟是何人?”

說罷,崔圓臉上露出一個神秘地笑容,隨即仰頭哈哈大笑而去,只留下楚行水一臉的疑惑。

.......

“咚!咚!咚!”激昂的計時鼓開始響了,入大殿的時間已到,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排成兩隊,在右相崔圓和左相裴俊的率領下,沿着兩條龍尾道昂首上行,而五品以下的官員則靜立在丹鳳門廣場,隨時待喚。

百官快步走入含元殿,含元殿是大明宮的主殿,可容納數千人,氣勢恢弘,雄踞於龍首原的最高點,從大殿口向外俯視,整個長安城盡收眼底,讓人禁不住生出擁攬萬里江山的胸懷。

片刻時間,百官均已站好,他們按三省、六部、五監、九寺的順序依次排列,三品以上官員均有座位,另外,王公、散官等非職事高官也位列其中,整個大殿濟濟一堂,足有千人之衆。

“皇上駕到!”

隨着當值宦官一聲高亢的呼喝,鐘鼎之聲悠揚響起,一隊隊黑衣執戟侍衛、奉傘宦官、舉扇宮娥從側門依次出列,隨後一駕大鳳輦緩緩駛入,停在玉階之上,四名宮娥前後左右將當今天子李系從輦中扶出,只見他頭戴通天冠、身着絳紗袞龍袍、腰挎鹿盧劍,慢步穩行,端坐在龍榻之上。

“開殿!”

百官一齊躬身行禮,“臣等參見吾皇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免禮,請坐!”李系輕輕擺手,衆臣歸位,大殿裡一片寂靜。

“各位愛卿,今天雖然新年大朝,但各部事務繁忙,朕也欲從簡行事,下面便請相國宣佈人事任命!”

說罷,李系向崔圓點了點頭。

“請相國出列.....”執禮太監的聲音在殿中迴盪,直傳出大殿之外。

崔圓快步走上玉階,高大的身軀遮住了殿外射入的陽光,在李系身上投下一道重重的陰影,

他取出一本奏摺,清了清嗓子朗聲念道:“自慶治以來,吾皇順應天意,使天下得以風調雨順,民心思安、國庫豐足,大唐社稷承平久矣!然而胡虜南顧,謀我大唐之心不死,幸得忠臣良將赤心報國、士卒用命,使胡虜無功而返,本相依照皇上聖意已一一記賞,現特宣佈如下:

“韋諤率先領軍北抗胡虜,特加封爲兵部尚書韋諤爲太子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各官可有異議?”

崔圓一連高喊三遍,無人反對,這個任命就算通過了。

他掃了一眼大殿,又朗聲道:“鳳翔節度使崔慶功親率鳳翔精銳,全殲南犯之敵,與社稷有大功,特封爲徵西大元帥、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崔圓唸完,他環視大殿一圈道:“以上職務調動,各官可有異議?”

停息片刻,崔圓又第二次高聲道:“以上職務調動,各官可有異議?”

“陛下,臣有異議!”殿中頓時出現一陣輕微的騷動,只見兵部尚書韋諤一步站出,他向皇帝李系長施一禮,沉聲道:“臣不明之處頗多,想請崔相國答疑,望陛下恩准!”

崔圓心中冷冷一笑,果然是他先跳出來。

.......

-------------

下午五點還有一更,

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78章 慶功欲第21章 柳條箱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15章 不速客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33章 風波起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34章 崔家主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51章 聯姻難第151章 談判(下)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章 揮琵琶(中)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67章 驚天變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52章 戰朝堂(一)第17章 戰略既定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41章 故人信第168章 抉擇(下)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16章 順水情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63章 別佳人(下)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13章 抓把柄(下)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88章 長孫家(下)第60章 殘月如血第231章 厲兵秣馬(四)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1章 平底鍋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52章 戰朝堂(一)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70章 射胡月(三)第168章 抉擇(下)第180章 磨刀(下)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45章 年夜飯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96章 崔小芙(下)第32章 慈恩寺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