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左相國

“你是說,燒軍糧之事,我隴右書院的士子也有份?”

書房裡韋諤眉頭緊皺,臉上帶着一種疑惑的表情,他昨日特地去了隴右分院,怎麼沒聽說此事?

他是不知道,辛朗他們現在還躲在城外的莊園裡,沒有機會向院長訴功。

張煥鄭重地點了點頭道:“當時我們一共十八人,爬下懸崖的一共是五人,辛朗和另一名隴右書院的士子就在其中,不過他們現在還在城外避禍?”

“避禍?”韋諤一怔,“這是怎麼回事!”

“這件事說來話長。”張煥就把趙嚴二人攻擊崔雄誇功被官府抓捕,他們又趁夜營救之事掐頭去尾簡述一遍,最後道:“現在辛朗他們很擔心科舉受到影響,希望韋世叔能替他們做主!”

“我的子弟誰敢動他們!”

韋諤冷笑一聲,他回頭對張若鎬道:“我韋家被害得家破人亡,我與崔老匹夫的仇恨已不可調解,我已決定,無論如何要阻止他的連任,張兄如果肯助我一臂之力,我韋諤必將後報。”

張若鎬微微一笑道:“我如果不想助你就不會登門拜訪,不過,要想達成心願,韋兄還得拿出一樣東西來!”

“張兄請直說!”

韋諤一揮手,果斷地說道:“只要能阻止崔圓連任,出我心中的惡氣,讓我拿出什麼都行!”

張若鎬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要想扳倒崔圓,須得到裴家的支持,但裴俊是講求實際之人,所以你必須要讓給他所想要的東西。”

說到此,張若鎬回頭對張煥笑道:“十八郎,你可能猜我說的是什麼?”

“右相之位!”張煥脫口而出。

......

離開韋府,二人又去了裴府,和韋家一樣,裴氏原本也是河東大族,開元天寶年間,裴寬、裴耀卿、裴遵慶皆顯赫一時,安史之亂爆發後,裴氏避禍於劍南,後來回紇軍突襲河北,大敗河北三鎮軍隊,使河北出現權力真空,時任鄴郡刺史的裴遵慶抓住機會,在河北招募三鎮殘軍及流民,建立了十萬河北軍,這就是裴氏興起的基礎。

現任家主裴俊便是裴遵慶長子,在慶治六年接任家主之位,也同時接任了大唐左相,至今已整整十年。

張若鎬的馬車在裴府大門前沒有停下,而是直接駛過,就在裴府大門處也停着一輛馬車,車身寬大華麗,車旁近百名重甲侍衛彰顯馬車主人尊貴的身份。

“你看見沒有?崔圓也開始他的保相行動了。”張若鎬一直凝視着那輛馬車,他忽然淡淡笑道:“不過也由此可見,崔圓並沒有十分的把握!”

張煥沒有說話,他忽然想起了在船上遇到的裴小姐,也不知今天能否再次見到她?

此刻,在裴俊的小會客室,崔圓正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要爲侄子崔雄求娶裴家明珠裴瑩。

崔圓精力充沛,他有妻妾百人,不過播的種雖多,發芽的卻少,至今他只有一子一女,兒子崔賢時任蜀郡長史,在五年前已娶了劍南楊錡的長孫女爲妻,也由此將劍南楊氏緊緊綁在崔家的褲腰帶上。

所以娶裴俊小女兒裴瑩的任務也就落在了崔慶功長子崔雄的身上,崔雄惡名在外,這個崔圓也知道,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門第,崔雄是二弟的嫡長子,只有他才能配得上裴俊的掌上明珠。

用崔雄的另一層深意是要消除他冒功的惡劣後果,韋諤想用救援開陽郡遲緩來發難,他崔圓不怕,一句謹慎用兵便可搪塞過去,誰能保證回紇人不在半路設伏呢?

但崔雄冒功這件節外生枝的事情卻讓他有些頭疼,據說那羣士子裡面就有不少隴右書院的人,韋諤不可能不借此事做文章,所以爲崔雄找一個勢力強大的丈人也是極有必要。

對於崔圓的聯姻建議裴俊卻沉默了。

這並不是因爲提得唐突,早在幾個月前,崔圓便帶崔雄來拜訪過他,還讓崔雄護送裴瑩回鄴郡本宗,只是因爲崔雄從軍而沒有成行,不過崔圓當時的用意裴俊卻理解了。

今天崔圓正式提出此事,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兩相聯姻,這牽涉着太多人的利益,他無法痛快答應。

裴俊是個極優雅的男人,年紀不到五十歲,生得面目容長、皮膚白皙,他精於詩歌,尤其沉醉於書法,他的岳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顏真卿,裴俊不僅繼承了他書法中方嚴正大、樸拙雄渾的風格,但又蘊涵有自己特有的靈性。

裴俊的子女頗多,裴瑩是他的小女兒,最受他寵愛,她兩個月前去隴右遊玩,遲遲不歸,直到前幾日纔回來,險些遇到了兵災,被裴俊狠狠斥責一頓,將她送回鄴郡去了。

崔圓見裴俊遲遲沒有表態,便呵呵一笑,進一步試探道:“我們那個雄小子是崔家後輩中的楚翹,將來他會繼承我二弟的軍權,成爲一鎮大將,本來王昂想將其次女許給雄兒,但那臭小子一心一意想娶小瑩爲妻,併爲此痛改前非,去隴右從軍,既然他有這個願望,我這個做家主的當然要成全他。”

說到此,崔圓瞥了一眼裴俊,見他臉上依然毫無表情,便微微一笑道:“裴兄不是對雄兒的過去耿耿於懷吧!”

“任俠放蕩、不務正業,誰年輕時不是這樣過來的?我裴俊還不至於眼光短淺至此,只是我也有苦衷。”

說到苦衷,裴俊也跟着苦笑一下道:“崔兄也知道我的髮妻就是生瑩兒時難產而死,當時我曾答應過她,將來瑩兒夫婿由她自己挑選,我決不干涉,所以韋諤幾次爲他長子韋清求娶瑩兒,我都婉拒了,理由只有一個,只要瑩兒自己願意,不管是崔雄也好、韋清也好,我都可以答應,崔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呵呵!我也有個寶貝女兒,怎會不明白裴兄的護犢之情?”崔圓他當然明白裴俊的言外之意,在韋、崔的爭端上,他將採取中立,誰也不袒護。

這樣也好,內閣七人中自己已得其三,裴俊保持中立,再將楚行水爭取過來,自己在新年朝會時便能穩佔上風,崔圓呵呵一笑,“我就怕裴兄屆時見到韋清人才出衆,心一熱便替女兒做主了。”

裴俊凝視着他緩緩說道:“崔兄難道不相信我嗎?”

“哪裡!哪裡!我只是開個玩笑。”

崔圓的心放了下來,他不再提此事,又略略寒暄幾句,便告辭而去,就在崔圓的馬車漸漸遠去之時,張若鎬的馬車停在了裴府前,不等他的隨從上前通報,剛剛送走崔圓的裴俊便聞訊折回。

“張兄,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崔相國剛走,你又接着來!”裴俊瞥了一眼張煥,微微一笑道:“莫非你也是來爲子侄向小女求婚不成?”

張若鎬的心突地跳了一下,原來崔圓是來求婚的,不過從裴俊的口氣中,他似乎並沒有答應,也就是自己還有機會。

張若鎬急忙拉過張煥笑道:“今天我來是想給左相國介紹一位我張家的後輩,這是我六弟之子,叫做張煥。”

張煥上前深施一禮,“晚輩見過裴世叔!”

裴俊卻有些驚訝,他深深地盯了張煥一眼,道:“你就是那個使崔雄有冒功之嫌的張煥張去病麼?”

雖然火燒萬年縣衙、崔圓獨女被綁架都和此人有關,但裴俊只是耳聞,沒有證據,他倒不好提這件事。

張煥笑了一笑,“其實火燒回紇軍糧還和裴小姐有關,要不是她提供駿馬,還有趙三浴血奮戰,我恐怕已死在隴右!”

“呵呵!那個死丫頭嘴倒挺緊,我竟然不知道。”裴俊聽說張煥認識自己女兒,笑容變得友善起來,他挽着張煥的手笑道:“可惜你來晚一步,我女兒昨日剛剛返回鄴郡,過了年後纔回來。”

聽說裴瑩不在,張煥的心中略略有些失落,他勉強笑了笑道:“我們那裡還借了裴小姐的馬未還,改日我把它們送來。”

“那些馬就算我送給賢侄的見面禮吧!”裴俊微微一笑,他拍拍張煥的肩膀對張若鎬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我那寶貝女兒真是個香餑餑,韋清想娶她,崔雄也想娶她,現在好像張賢侄也想加入其中,不過我不會干涉,就看你們三人各自的本事如何?”

.......

馬車在朱雀大街上雜沓而行,張若鎬一直保持沉默,裴俊的意思他明白,他想置身於事外,不過張若鎬也知道,雖然當年七大世家相約輪流爲相,但實際上看的還是實力。

現在崔家的兵力最強,在朝中的勢力也是最大,雖然已經輪到韋家,但韋諤真想取崔圓而代之,事實上並不現實。

裴俊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採取中立,那麼他張家呢?如果崔圓一旦保住相位,他第一個要收拾的,必定就是河東張家。

張若鎬輕輕嘆了口氣,眼光一瞥,又向張煥望去。

無論是見韋諤還是見裴俊,張煥總有驚人之語,雖然這些事情他都告訴了自己,但張若鎬還是感覺到他仍有未盡之言,至少諸多細節他沒說,比如裴家小姐之事、比如他是怎麼救的韋清、他是怎麼燒的糧草,這些細節他都沒有提到,這顯然不是他無意中的疏忽,而是他並不想告訴自己。

張若鎬多少有些不痛快,但張煥若真詳盡地告訴了他,他又會大失所望,畢竟沒有城府的人是成不了大事。

馬車轉了個彎,張若鎬藉着側身迅速瞥了一眼張煥,只見他注視着大街,目光平靜,張若鎬微微一笑道:“再過幾日就是新年了,你就替我去給張破天拜個年吧!”

.......

(求推薦票啊!)

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46章 大湖築城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3章 揮琵琶(中)第46章 大唐帝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167章 抉擇(上)第6章 林芝堂(上)第31章 長安行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3章 揮琵琶(中)第416章 筆筒案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25章 賭意氣第83章 探家主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69章 射胡月(二)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180章 磨刀(下)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97章 翠雲居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58章 放下屠刀第151章 談判(下)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55章 滅頂之災第144章 使者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78章 慶功欲第53章 戰朝堂(二)第60章 殘月如血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41章 公主歸來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96章 崔小芙(下)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234章 厲兵秣馬(七)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33章 碎葉風雲(十四)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77章 狹路逢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308章 扼守張三城(下)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0章 查舊帳(上)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41章 公主歸來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41章 故人信第23章 遇渭河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409章 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