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夢月老人

夜幕降臨,在皇城的含光門大街上,數百名羽林軍嚴密地保護着張煥的龍輦疾速前行,在隊伍的後面跟着杜梅和幾個監察室的官員,監察室的正式衙門在大明宮御史臺內,但在皇城也一處分支,位於大司農寺草場內,準確地說,這其實是監察室的秘密監獄,但對外掛的牌子卻是羽林軍騎射訓練營。

一行人沒有停留,直接駛進了司農寺草場內,所謂草場並不是養馬的牧場,而是堆積草料之地,數十個巨大的倉庫依次排列,裡面堆滿了乾草。

其中最邊上的一座倉庫已經騰空,倉庫前站住數十名守衛,正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況,隨着數百羽林軍護衛着皇上到來,倉庫的門開了,走出十幾人前來迎接。

龍輦慢慢停下,張煥從車中走出,衆人一起躬身施禮,“臣等參見陛下!”

他們都是監察寺的高官和掌管暗探的一些將領。張煥的目光一一掃過他們,最後落在了站在後面的崔連星身上,他沒有官職,僅有一個最低微的羽騎尉勳官,勳官是朝廷給予普通的平民的榮譽稱號,就象今天的三八紅旗手、勞動模範之類,沒有實質意義,所以以他身份低微,不敢站在前面。

張煥慢慢走到他面前,微微一笑問道:“你就是負責此案的崔連星嗎?”

他已經從杜梅的口中知道破此案的詳細經過,對於崔連星竟只用一天時間便查出了眉目,他也爲之驚歎不已,這是一個極爲難得的人才。

崔連星站在大唐皇帝面前,依然保持着他一貫的沉靜穩重,他立刻深施一禮,“草民正是崔連星。”

張煥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崔家的庶子,從他身上,張煥彷彿看到了當年自己的一絲影子,“那你可願意加入朕的監察室?”

“草民願意!”?崔連星乾淨利落地答道。

“乾脆!”張煥讚賞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朕準備在監察室中設立國安司,暫不對外公佈,這首任侍御史便由你來擔任,直接向杜中丞負責。”

崔連星立刻單膝跪下,昂聲答道:“臣願爲陛下效死命。”

張煥笑了笑,又回頭對衆人道:“好了,大家去看看回紇人的武士吧!”

這座倉庫從外面看和其他草料庫沒有什麼區別,但進了裡面卻完全不同,首先是一面巨大的白色牆壁,刺眼的白,牆上只有一扇僅容一人通過的小門,進了小門,監獄的感覺便迎面撲來,手臂粗的鐵柵欄、數百間狹窄低矮的小房間、來回巡視的士兵,構成了一個完全封閉的世界。

這所監獄最早是爲了關押李俅登基事件中的各家子弟而臨時修建,女的則關進了掖庭宮,原本準備悉數發配安西戍邊,但在裴佑和崔寓等人的求情下,張煥總算鬆了尺度,最後借全國大赦的機會放了他們,並返還了俸祿內的財產和永業田。

此刻,牢房裡暫時還沒有什麼犯人,只有最盡頭的一間牢房前站着五六名士兵,警惕地注視着牢房裡的情景。

張煥在大羣官員和士兵的簇擁下來到了牢房前,牢房前面是鐵柵欄,可以很清晰的看見裡面的情況,只見一人被四肢分開綁在木樁上,很明顯已經動過刑,他氣息奄奄地耷拉着頭,旁邊還站着一個士兵,時刻留意他的情況。

這時兩個被崔連星活捉的回紇武士之一,其中一人在半路上自殺了,只剩下這一個,在嚴刑逼供下,他終於承認自己是回紇軍隊中的一名百夫長,以回紇賣馬人的身份被派到大唐,和他一起來的人一共二十幾人,都住在西市的一個客棧中,至於他的首領是誰、怎麼聯繫,他就統統不知道了。

張煥揹着手默默地望着這個來自回紇軍方的探子,這就是鐵的證據,原以爲回紇西進的國策建立後,大唐與回紇將不再有利益衝突,如果回紇是想來偷盜大唐的軍器機密,這也罷了,偏偏要殺自己的孩子以挑起大唐的內亂,這就說明他們侵略大唐的野心未滅,回紇人崇拜狼,或許這就是他們的狼性。

張煥又忽然想起了裴明遠說過的一件事,他回國時曾在撒馬爾罕得知大食使者前往回紇,張煥心中不由起了一團疑雲,“難道大食與回紇真要達成對付唐的某種協議嗎?”

想到這,他立刻喝令道:“把他的頭拉起來!”

旁邊的士兵立即揪住回紇武士的頭髮,一把將他的頭拉起來,這是一個典型的突厥人臉孔:寬大的臉膛、細小的眼睛、短塌的鼻子,而且沒有脖子,頭顱斗大。

“他懂漢話嗎?”張煥問旁邊的校尉道。

“回稟陛下,他精通漢話,無須通譯。”

或許是聽見了‘陛下’兩個字,一直氣息奄奄的回紇人一下子睜開了眼睛,吃驚地瞪着張煥,忽然,他大叫起來,“我認識你!就是你燒了我們的翰耳朵八里。”

他尚未說完,旁邊的士兵便狠狠一拳砸在他肚子上,他的渾身一陣痙攣,臉上露出痛苦之色,張煥冷笑一聲道:“你的記憶倒很好,不錯!當年燒你們翰耳朵八里之人就是朕,但朕已經很寬容了,去年在安西饒了你們可汗一命,他非但不知感恩,還要派你們來大唐破壞,一個忘恩負義的之人,虧他還自詡草原上的雄鷹,他配嗎?”

回紇人的臉一下子脹得通紅,他低聲怒吼道:“不許你侮辱我們可汗,此事和他無關!”

“是嗎?”張煥淡淡一笑道:“那和誰有關?”

回紇人自覺說露了嘴,他惡狠狠瞪了張煥一眼,扭過頭一言不發。

“這些,他交代過嗎?”張煥有些不悅地望着杜梅,杜梅給他的報告中沒有這個內容,杜梅額上已見了汗,他立刻低聲道:“是屬下失誤,請陛下責罰。”

“他嚼舌了!”杜梅的話音剛落,牢門前的幾名士兵忽然叫嚷起來,只見牢房裡的那名士兵在拼命掰開回紇人的嘴,但是已經晚了,一道血水從回紇人嘴角流了出來,他面若金紙,眼看已經不行了,張煥重重地哼了一聲,回頭對崔連星道:“從現在開始,此事就由你全權負責,直接向朕彙報!”

說罷,他轉身大步離去。

夜色中,平康坊那條深巷的小院裡,數十人正在緊張地忙碌着,沒有人說話,院子裡已經堆滿了箱子,幾名壯漢正扛着箱子向門外走去,門外已經停好了三四輛馬車,幾名車伕正緊張地堆放箱子。

圖蘭公主臉色陰沉地站在一棵槐樹下,她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現了問題,兩個手下被抓走了,雖然他們只是最底層的成員,並不知道整個情報網的結構,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它卻是一記警鐘,重重地在她耳畔敲響了,這意味着對方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存在,已經摸到了一點端倪。

長安是個國際性大都市,突厥人、波斯人、日本人、新羅人比比皆是,來自西域各國的胡人少說也有十幾萬人,有的是商人,有的就長居於此。

所以圖蘭公主這羣突厥人根本就不會引人注目,他們公開的身份是來自西域的商人,做綢緞貿易,在東市市署登了記,並繳納稅款,而且他們所帶的武器是大唐允許攜帶,諸如劍、弓箭等等,所以只要他們偃旗息鼓,也不會有人查到他們頭上。

但圖蘭公主卻是個十分謹慎之人,只要有一點點查到他們的可能,她就必須搬走,她決定暫時離開長安一段時間。

箱子裡裝的都是蜀錦和吳綾,這是他們採辦的貨物,他們準備西去龜茲,將這批貨物出手後再回來,這樣一去一來至少要三個月時間,那時此事就應該淡化了。

“大夥兒快一點,還有一個時辰就要關城門了。”?圖蘭看了看月色,開始催促衆人。

忽然,門口那邊發生了一陣小小的騷動,五六名正在搬箱子的屬下都紛紛伏地跪倒,圖蘭吃了一驚,她剛要前去查看,卻見從門外走進來十幾人,其中一人是她的大師兄布特魯,他畢恭畢敬地引着一人進來,這是一個十分神秘的人,雖然十幾人簇擁着他,卻讓人感到他只是一道黑影,一件黑袍從頭到腳罩着他,一直拖到地上,黑麪巾遮住了他的面容,看不見他身子,也看不見他的臉,就彷彿一塊長長的黑色裹屍布直立在那裡,只有當他慢慢轉過頭時,纔會看見一雙閃着可怕亮光的眼睛:這就是回紇的國師夢月老人,他不僅擁有崇高的摩尼教身份,回紇忠貞可汗更是冊封他爲騰格里之子,騰格里突厥人心中最偉大的神,傳說擁有毀滅天地的力量。

圖蘭也激動的跪了下來,親吻着他的長袍,喃喃低語道:“圖蘭恭迎恩師駕臨。”

“圖蘭,你似乎處境不利啊!”雖然夢月老人有着死神般的外表,但他的聲音卻異常輕柔動聽,讓人聯想到月桂枝上夜鶯的歌唱。

“恩師,徒兒有兩個屬下被唐人抓走,徒兒很是憂心。”

“我們進屋去說。”?夢月老人聲音雖然動聽,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他慢慢走進了屋內,將面巾摘了下來,露出了一張異常白皙的臉龐,透出一種無法掩飾的高貴氣質,從外表看來他不過四十餘歲,可一雙眼睛裡卻充滿了與他外表不相配的滄桑。

事實上,夢月老人已經七十歲了,他的名字叫蘇爾曼,是薩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埃三世的後裔,也是摩尼教中的三元老之一。

在忠貞可汗與拓跋千里最後爭奪翰耳朵八里的戰爭中,忠貞可汗一敗再敗,形勢已岌岌可危,正是蘇爾曼在月夜下登高一呼,號召摩尼教衆爲忠貞可汗而戰,拓跋千里軍中數萬教衆響應反戈,一舉扭轉了局勢,事後,又是他勸忠貞可汗勿追拓跋千里,將禍水引向東方。

圖蘭也跟着進了房間,她再次跪下道:“徒兒遇到了困境,請師傅指點迷津。”

“你知道你所犯的錯誤嗎?”蘇爾曼慢慢回過頭注視着自己最心愛的徒弟,目光柔和,沒有半點責怪之意,“你心慈手軟,應該在行動前將內應的家人先殺掉,這是你的第一個錯誤。”

圖蘭垂下了頭,低聲道:“徒兒知錯!”

蘇爾曼點了點頭又道:“你的第二個錯誤是低估了大唐人的智慧,你不該用大食剛剛鑄成的黃金行賄那個內應,它早晚會使唐人找到你的頭上。”

圖蘭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她在購蜀錦和吳綾時用的也是同樣的黃金,是她疏忽了,她十分羞慚地道:“徒兒無能,請恩師責罰。”

“我不會責罰你,但是我也不會讓你再做第二件事,我要親自來完成它。”?蘇爾曼揹着手慢慢走到窗前,望着天空一輪皎潔的明月,銀色的月光將他的臉映照得更加神秘,他象在對圖蘭公主說,又象是喃喃自語:“巴格達人已經和可汗達成了東方協議,他們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得到那最可怕的大唐雷。”

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93章 臨抉擇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337章 兄弟不和第47章 崔皇后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195章 飛奴客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96章 崔小芙(下)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3章 重返西域第195章 飛奴客第168章 抉擇(下)第8章 疑蹤驚現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81章 巧栽贓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60章 殘月如血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7章 綁佳人(上)第41章 故人信第65 章 慢收官第60章 殘月如血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40章 困蛟龍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52章 戰朝堂(一)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43章 意外發現.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24章 玄武門之變(中)第78章 慶功欲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48章 張破天第144章 使者第7章 林芝堂(下)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231章 厲兵秣馬(四)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46章 大唐帝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37章 綁佳人(上)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23章 遇渭河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371章 步步連環(上)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86章 置新宅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12章 抓把柄(上)第41章 公主歸來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9章 舞財權(上)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21章 柳條箱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10章 查舊帳(上)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88章 大治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