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連夜逃脫

夜色深沉,半昏暗的一輪彎月在灰黑的雲彩間穿行,大明宮太液池上波光粼粼,輕浪拍打着堤岸,這是大明宮內最大的人工湖泊,佔地約百頃,在湖中央有一座島嶼,島上林木參天,影影綽綽可以看見樓臺宇閣,儼如世外仙島一般,那裡便是大明宮最美也是最小的一處宮殿,叫做蓬萊閣,須泛舟才能上島。

蓬萊閣周圍戒備森嚴,一百多名宮廷侍衛分三班日夜監視,這裡便是軟禁李翻雲之地,一個多月前,李翻雲欲離開大明宮而被截住,崔小芙隨即將她軟禁在此,李翻雲住在最高的一座樓閣中,身邊僅有一名宮女服侍,除了沒有自由外,其他和從前也並沒有什麼區別,日常度用都需要乘船到岸上去取,若想離開這裡,則難之又難。

月亮躲進了雲彩,天空黯淡下來,這時,一艘船從麟德殿方向駛來,這是來換崗的一百名宮廷侍衛,爲首校尉站在船頭,他手按着腰間劍柄,緊緊盯着島上淡影朦朧的樓閣,他目光凝重,腦海裡在一遍遍重複着裴俊的命令,水面風高浪急,在一路左右搖晃中,大船漸漸開始在島邊靠岸。

此刻,李翻雲就站在窗前,凝視着窗外沉沉黑霧,夜風拂面,帶着一股水面特有的清新,不時將她的髮梢吹起,自她被軟禁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崔小芙從未來看過她,樓下的侍衛也各司其責,不打擾她的生活。每天她就生活在這三層樓裡,也並沒有感到孤獨或是束縛,一切都平淡而從容,就彷彿是回到了從前地歲月,在一個道觀裡她整整生活了二十年。

這麼多年來,儘管她努力消除崔小芙與張煥的矛盾,在幾年前張煥深夜來尋找崔小芙之時,她一度以爲兩人間的矛盾是可以化解,但最後的事實證明。他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能調和,而自己就成了這個矛盾的第一個犧牲者,李翻雲微微嘆了一口氣,她並不懼死,但她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這裡。算算時間,張煥也該回京了。

她知道,如果崔小芙與張煥間達不成什麼妥協,那她必死無疑,無論如何,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她轉身從榻下取出一把銅劍,小心翼翼地在窗臺上磨着,她的房間裡沒有一件金屬。連首飾也沒有,大件的傢俱只有一張牀和一隻衣櫥,這把銅劍原本是箍木盆用地銅條,被她拉直,她又用了整整半個月的夜晚,將它的一端在磚石上磨尖,做成了一把粗陋無比的銅劍。

一聲輕輕的咔嚓聲從樓下傳來,在寂靜地夜裡聽得格外清楚。李翻雲一下子將銅劍收進衣裙,凝神細聽,又沒有了動靜,伺候她的宮女就住在樓下,是她從未見過的一個宮女,她相信這是崔小芙所刻意安排,她的一舉一動都通過這個宮女傳到了崔小芙的眼中。每隔三天,宮女就會回一趟宮中,取一些日常生活所用的物品,而此刻,對面黑漆漆的大樹上彷彿是一面效果模糊的鏡子,隱隱約約映照出樓下的情形,宮女地身影就在窗前。在燈光下輕微地晃動着。李翻雲冷冷地笑了,她當然知道這個宮女在做什麼。明天是她上岸的日子,她在趕寫對自己的監視報告呢!

忽然,她發現樓下宮女的身影似乎變大變寬了,不對!李翻雲猛地醒悟過來,一定是宮女的身後有人才會這樣。

嗚宮女只是輕微地悶哼一聲,所有的身影都消失了,李翻雲快如疾風,她呼!地吹滅燈,幾步便走到門後,側身躲在門簾後,手中緊緊握着銅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門。

或許是有人來救她,或許是有人來殺她,但李翻雲沒有半點猶豫,她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失誤一次。

吱嘎!門發出一聲輕響,推開一條縫,彷彿在試探一般,半天沒有動靜,片刻,門一點點地開了,無聲無息,李翻雲已經看見一把陰森森的長劍劍刃,門越推越開,約莫一尺寬時,一條灰色的人影閃身而入,就在這電光石火地一霎那,李翻雲果斷地出手了,她手中銅劍又疾又狠地向灰影刺去,撲哧!如鈍刀切肉一般,巨大的力道竟使這把鈍劍捅穿了來人的脖子,血涌如泉,李翻雲隨即一腳將他手中劍踢飛,藉着身體的去勢,她連劍帶人將對方一起推了出去,自己卻一個前滾翻,一把將地上的長劍抄在手中。

這幾個動作兔起鶻落般的敏捷,一氣呵成,被暗算之人嘭嘭翻滾下了樓梯,帶着咯咯!的嘶氣聲,倒在樓梯腳蜷縮成一團。

後面一人低吼一聲,左右猛劈兩刀衝進房間,卻不防李翻雲竟是趴在地上,她一躍而起,由下而上地一劍從他襠部刺入,手腕再用勁一掀,將他倒掀翻出去,長長地慘叫聲劃破的寂靜的夜,下面的人再也不掩飾自己的腳步聲,雜亂的腳步聲並沒有上衝,而是亂刀將樓梯砍斷,片刻,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從樓下傳來,這是火油地味道,頃刻間濃煙四起。

看來他們早有準備,殺自己滅口後再焚屍滅跡,現在殺不了,索性就直接燒樓,樓梯已被砍斷,李翻雲跑到窗前探頭向下望去,一個多月來,她對窗外地情景已經瞭如指掌,樓高四丈,下面鋪着磚石,跳下去不死也殘,她要看的是下面是否有人,很幸運,樓下沒有人,也沒有人呼喊救火,就彷彿整個島上只有她一人。

大火已經點燃了二樓地窗簾,火舌熊熊舔着窗檐,樓梯口那邊更是赤焰飛騰,洶涌的火焰從門裡探頭進來,象火魔般的獰笑着、吐着可怕地火舌。

李翻雲不再猶豫,死亡的威脅激發了她前所未有的勇氣。她一聲嬌叱,奮力向兩丈外的大樹撲去,一道青色的人影在熊熊大火中凌空而起,月光下,顯得格外驚心動魄,喀嚓!喀嚓!一連串枝條折斷聲響起,巨大的衝擊離幾乎將李翻雲的腿骨震斷,她痛得一陣陣眼前發黑,但強烈的求生意志使她緊咬牙關忍受。最後攀住一棵粗樹枝才終於止住了身體的下墜。

她離地面已經不到兩丈,忍着渾身劇烈地疼痛,她慢慢從樹上爬下,腳一落地,就彷彿渾身的骨頭寸寸斷裂一般。幾乎一步都動不了,她的衣袖被撕破大半,白藕一般的手臂上鮮血淋漓,精緻如玉雕般的臉上也有多處擦傷。

此刻,大火已經完全吞沒了她所住地小樓,火借風勢,將周圍的宮殿和樹林也點燃了,小樓發出可怕的吱嘎!眼看要坍塌,李翻雲沒有時間顧及傷勢。她拾起地上的長劍,翻過花牆,跌跌撞撞向湖邊跑去,碼頭上的船已經沒有了,看守她的士兵逃得一個不剩,這時,遠方傳來了隱隱的喧譁聲,水面上似乎有船向這邊駛來。

她心中念頭一轉。立刻滑身進了黑沉沉的湖水之中,三月的湖水並不刺骨,略略有些冰涼,但湖水浸漫她地傷口,使她感覺到刺痛無比。

李翻雲攀住長滿青苔的滑膩的青石,只將頭露在水面上,身子緊緊貼着碼頭邊緣。很快,幾艘小船從四面八方向碼頭駛來,李翻雲隨即沉入了湖底,一片黑黝黝的影子擦着她的頭皮而過,輕輕地撞在岸上,隨即船向上浮起,船裡的人上岸察看情況去了。

片刻。水上再沒有聲息。李翻雲慢慢地從水裡浮起,長髮披肩。就彷彿月光下的水鬼,十幾個侍衛站在岸邊不遠處,背對着她,正在討論火勢。

她旁邊這條小舟是宮女們遊玩用的花舫,小巧玲瓏,只能容納兩三個人,船頭用纜繩草草地繞在碼頭地木樁上,她剛想用劍斬斷纜繩,可一轉念,便放棄了斬斷的念頭,用劍尖將木樁上繩結挑開,沒有了繩子的束縛,小船無聲無息向湖裡滑去,越飄越遠,漸漸地消失在黑暗之中。

翰林院位於太液池的西面,翰林學士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開元、天寶年間,翰林院成爲大唐的另一個權力中心,李隆基的許多聖旨都直接從翰林院發出,繞過了中書省,翰林院也就成了李隆基架空相權地一種手段,縱觀大唐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中期唐玄宗以翰林學士、集賢殿學士來對抗相國所控制的臺省,肅宗以後,又利用宦官對付相權,形成南衙和北衙之爭,結果皇權反被宦官所噬。

有點扯遠了,回來,此時的翰林院早已沒有什麼翰林大學士,十幾年前就空置了,成了一些打雜宦官們的宿舍,住着四、五十人,蓬萊島上燃起大火,正是表現的時刻,大多數宦官都跑到內宮聽從調遣去了,翰林院一帶變得冷冷清清。

忽然,一艘小船從湖裡向這邊飄來,船上沒有人,待靠近一座小橋地橋墩上,小船停住了,只見一條黑影從水中冒出,上了船,她先用劍將小船戳穿,將小船慢慢沉底,她游上岸,又觀察一下左右無人,迅速向岸上地樹林裡跑去。

在翰林院西北角住着一個宦官,名叫朱光輝,他原本是老太后張良娣的貼身宦官,後來被崔圓收買,在李系死後,便被調到大明宮做副總管,隨着崔圓地倒臺,他也一天天被排擠,最後僅僅成爲維護大明宮花草樹木的宦官小頭目,手下只有十幾人,蓬萊失火,他也跑出去看熱鬧,待他回到自己的小院時,卻意外地發現房門居然是開着的,朱光輝嚇了一大跳,他剛要去找人,一把長劍卻指住了他的胸膛,將他要喊出的聲音又嚇得嚥了回去。

“朱公公,不要大驚小怪,是我!”長劍收了,李翻雲從門後走出,當年她第一次進宮就是朱光輝的安排,後來她一直都頗爲關照朱光輝,兩人關係一向不錯。

朱光輝見是李翻雲。他一顆心放了下來,可見她渾身溼漉漉的,袖子被撕爛,臉上、手臂佈滿了血痕,心中又是一驚,他這時才猛地想起來,李翻雲不是被軟禁在蓬萊閣嗎?那裡現在燃起大火,那麼她是

朱光輝心裡一陣糊塗,他不知所措地看着對方。李翻雲淡淡一笑道:“沒什麼,有人要殺我,我趁大火逃出島來,想求你幫忙。”

“原來是這樣,小姐請到屋裡去談。”

朱光輝急忙將李翻雲領進了屋子。將門關好了,他翻出一些傷藥,又倒了一杯熱茶,站在一旁等候她的吩咐。

李翻雲喝了一口熱茶,沉吟一下便道:“我就坦率告訴你,我希望你能幫助我出宮,去找我弟弟張煥,他日張煥有成,自會重用於你。你可願意冒這個險?”

張煥有成地意思朱光輝當然明白,莫說將來,現在的張煥就已是朝廷三大勢力之一,他若能巴結上,自然是千肯萬肯,雖然是冒着被崔小芙知道的風險,但和收益比起來,這點風險又實在算不了什麼。而且,自己當年還救過他的啞叔呢!

朱光輝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小姐請放心,明日蓬萊島必然要清理廢墟,這是我的事情,我會趁此機會將小姐送出去。”

李翻雲點了點頭,她拿起桌上的藥笑道:“我也着實有些累了。今晚就麻煩你了。”

“不敢,小姐需要什麼,請儘管吩咐!”

次日,大明宮失火的消息傳遍了朝野,裴俊立刻進宮向崔小芙請安,並要求徹查此事,不料崔小芙卻說是因爲守島宦官不小心打翻油燈。引發了大火。不用大驚小怪,補種一些樹木便可。在崔小芙的極力淡化之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傍晚時分,一輛馬車停在了張煥府邸的側門,馬車裡下來一人,身着灰色地宦官服飾,頭戴寬邊大斗笠,看不見臉,來人向守門的士兵說了幾句,隨即跟着士兵進了府中。

大約半個時辰後,張煥的馬車在數百親衛的簇擁下飛馳而來,張煥下了馬車,快步走進了大門,他得到府中傳來的消息,有一個從前地舊人在府中等他。

在後宅的一間靜室裡,裴瑩正在陪剛梳洗完畢、換了一身女裝的李翻雲說話,直到此時,李翻雲的心才終於鬆懈下來,一夜驚魂,她憑着運氣和機警逃過了大難,大火燒了整整一夜,到天亮時才漸漸熄滅,據朱光輝上島後回來說,整個島嶼已經被燒成一片白地,崔小芙要想找到她的屍骨,已經是不可能了。

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張煥大步走了進來,他一眼看見了李翻雲,不由愣住了,“是你!”

李翻雲笑了笑道:“你沒想到吧!”

裴瑩看了看他們,便站了起來笑道:“你們姐弟聊吧!我就不打擾了。”

她瞅了丈夫一眼,一轉身走了,張煥見李翻雲臉上有一道道血痕,他慢慢坐下,驚疑地問道:“我正想託人打聽你的消息,卻聽說昨晚宮中發生大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場大火就是爲了燒我而起。”李翻雲若無其事地笑了笑,便將昨晚發生之事詳詳細細地給張煥說一遍,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漏掉,她知道張煥或許能從中悟出點什麼。

張煥聽罷,他立刻不假思索地說道:“這不是崔小芙想殺你,她想殺你實在是易如反掌,實在不必如此大費周折,這必然是另有其人。”

“我也是這樣想的,她若想殺我,只須在我飲食中做點手腳,或者光明正大進來逼我服毒,可是被我刺穿脖子之人,是從樓梯上來,他們人數衆多,必然會被外面的守衛發現,可事實上外面地守衛根本就沒有動靜,後來打起來時,下面也一片安靜,所以殺我之人,也就只能是這些侍衛中人。”

張煥忽然冷冷地笑了,宮廷中的侍衛很多都是從千牛衛中選出,能控制他們的,除了崔小芙外,不就是裴俊了嗎?

想通這一點,裴俊要殺李翻雲的動機也就豁然而解了,殺了李翻雲,不僅使自己的身世更加撲朔迷離,而且崔小芙與自己的仇也就結定了,看來自己這個岳父大人是很樂意站在高處看熱鬧啊!

“大姐,那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李翻雲搖了搖頭,“我現在還沒有想好,先在你這裡住一陣子,以後再說吧!”

李翻雲的才能張煥是非常清楚,當年崔圓將刺殺李系這樣重要的大事全權交給她去做,而且差一點成功,自己又是她唯一地親人,讓她漂泊四方也實在放心不下,應該讓她留在自己身邊纔是。

想到這,張煥便誠懇地對李翻雲道:“大姐,我希望你能留下來幫我。”

李翻雲沉思不語,良久,她輕輕嘆了一口氣道:“你是我的弟弟,是繼承父親事業唯一的希望,我想父親的上天之靈也一定要我留下來幫你,好吧!我答應你,只是我不想再出頭露面了。”

張煥笑了,他早就有一個最合適她的位置在那裡空着呢!

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1章 查舊帳(下)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78章 慶功欲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54章 戰朝堂(三)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59章 馬後炮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48章 張破天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90章 張若錦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191章 厲兵秣馬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160章 兩日風雲(二)第90章 張若錦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39章 綁佳人(下)第56章 新朋友第92章 馬球隊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30章 唐兵營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41章 公主歸來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9章 千里追獵.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59章 馬後炮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1章 平底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92章 馬球隊第23章 遇渭河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91章 導火線第297章 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