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崔寧探父

清晨,初升的太陽從遠方的秦嶺後慢慢探出頭來,將萬道光芒灑在關中大平原之上,這一天也是宣仁三年的新年。

在長安以西的官道上遠遠行來一隊騎兵,人數約二千人,他們便是從隴右而來的張煥一行,十天前,太后崔小芙下旨冊封出兵逼退朱,爲穩定社稷立下大功的張煥爲隴右節度使、冠軍大將軍,校檢門下侍郎,又着令張煥進京述職受封。

在隊伍中有夾雜着一輛馬車,馬車上坐的便是回家探望父親的崔寧,隨着整個河隴重心逐漸南移到金城郡,她也將自己的春蕾堂搬遷到了金城郡。

此刻,崔寧穿着一身銀狐皮大氅,頭髮梳起一個精美的高髻,顯得十分高貴典雅,不過臉色卻有些蒼白,前些日子她生了一場病,雖然現在已漸漸康復,但人卻瘦了。

崔寧來河西已近一年,和一年前相比,她無論體態和性格都成熟了許多,尤其是她獨立辦學以後,她的心胸漸漸變得開闊起來。

但此時她的心情卻有些沉重,幾天前,張煥告訴她,她的父親被蜀中兵敗的消息所刺激,已經中風癱倒在牀榻上,爲此,崔寧的心中充滿了焦急和自責。

“煥郎,我很擔心父親的病,你說他會不會崔寧已經遠遠看見了長安巍峨的城牆,她按奈不住心中地擔憂。低聲問馬車旁的張煥道。

“你不用擔心,我專門就此事問過師傅。”張煥柔聲安慰她道:“師傅說相國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積勞過多,又忽然受到猛烈的刺激,所以中風了,這種情況雖然很危險,但只要穩定下來,一般就不會再有生命危險。”

崔寧得到張煥的安慰,她輕輕嘆了口氣,“以前父親病了都是我來安排他的治療,他很快就能康復。可我不在他身邊,誰又會那麼盡心地照顧他?”

說到這,崔寧猶豫了一下,她帶着一絲祈求的目光望着張煥,嘴脣動了動,卻又說不出口,張煥明白她的意思,便笑了笑,指着遙遙可望的春明門道:“我先送你去看一看你父親的病情。其他事以後再說。”

不多時,張煥一行便來到了城外,他們在城門口等了片刻,一名當值的金吾衛郎將便匆匆迎了出來。

“張使君一路辛苦了,在下孫健,受崔大將軍地派遣,特來安排張使君的隨從。”

“崔大將軍?”張煥微微有些詫異。難道崔慶功還在任職嗎?

孫健彷彿知道張煥的心思,連忙笑道:“崔慶功已經被免職回山東去了,現在的金吾衛大將軍是太原兵馬使崔哲,也是十天前纔來長安。”

張煥點了點頭,“看來,經過一場兵亂,長安的變化確實也很大。”

“是!這次蜀中之敗,對我大唐影響深遠,大家都十分憂慮,真不知那朱匪何時才能剿滅?”

這時一旁的崔寧忍不住問道:“孫將軍。我們父親怎麼樣了?”

孫健認識崔寧,他連忙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禮,答道:“回稟小姐,只聽說崔相國一直臥病在牀,具體情況我也不知曉,小姐回去看了便知。”

說罷,他去和張煥的親衛將藺九寒辦理駐防手續,而張煥則率領三百人進了長安城。

今天是正月初一,早晨的長安城內十分安靜,大多數人還在酣睡中。昨夜下了一場小雪,路面上晶瑩潔白,只有一些剷雪的衙役和僱來地勞工在大街上忙碌着。

他們很快便進了宣陽坊,或許是近鄉情更怯的緣故,崔寧臉上明顯地緊張起來。她不安絞着手指。緊咬着嘴脣。

張煥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不用緊張,這時張煥見一條巷子裡有一家雜貨鋪剛剛開門,他忽然想起了往事,便對崔寧低聲笑道:“你還記得前年我送你回來時的情景嗎?最後還被你父親抓住了。”

崔寧點了點頭,她的臉上飛起一團紅暈,不由回憶起當時與張煥初相識的情景,心中涌起一陣甜蜜,她嘆了口氣,幽幽道:“那時你孤單單地一人送我回來,明知要被我父親抓住卻毫不畏懼,而現在你卻有大隊軍馬護衛,又位居高官,看似很威風,可那種讓我牽掛、讓我刻骨銘心的感覺卻沒有了。”

張煥默默無語,又走了約百步,崔寧忽然道:“煥郎,過兩天你陪我去一趟終南山好嗎?我想爲父親許一個願。”

說到這,她眼中露出一絲羞澀之意,低低聲道:“就我們兩人去,可以嗎?”

張煥大喜,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時,他們已經來到了相國府邸,早有人飛跑進去報告,崔寧地大哥一早出去拜年了,不在府內,等了一會兒,崔寧的嫂子和崔圓的幾個妻妾飛跑出來,大家一年未見,激動得互相摟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張煥笑着搖了搖頭,便帶着親兵們向宣義坊而去。

崔寧進了府,只見府中沒有半點過年的氣氛,冷冷清清,一切景物依舊,卻已物是人非,心中不由又一陣傷感,忍不住落下淚來,衆人勸慰半天,崔寧才拭去淚水道:“爹爹在哪裡?我要去見他。”

此時崔圓躺在外書房的一間靜室裡,屋子裡瀰漫着濃濃的藥味,一個侍妾站在屋角,彷彿一尊木偶似的。

經過這一場大病,崔圓的身體已經完全垮了,他側着身子躺在那裡,頭朝外擱在墊得高高地枕頭上,臉上沒有血色,原本圓胖的臉頰變得十分削瘦,嘴微微張開,口沫掛在灰白的鬍子上發亮,他地頭髮已經完全變成了灰白色,高突的顴骨上嵌着一對時開時閉的凹入的長眼,他顯得非常衰弱、可憐,已完全看不出他曾是權傾大唐的一國之相。

他的兩條腿已經半癱了,就是還有一點知覺,但不聽使喚,這其實已是搶救過來,他當時醒來後,下半身已經完全沒有知覺,經過近一個月的鍼灸治療,才勉強好轉一點,但御醫卻明着告訴他,他現在一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若再不好好調養,下一次他就再沒有機會。

雖然身體垮了,但崔圓的頭腦卻依然十分清醒,他躺在榻上,眼睛卻盯着窗外的一株臘梅發怔,他在考慮目前的朝局。

經過這一場大亂,大唐地朝局已經面臨重新布棋,首當其衝就是自己的身體已無法承擔右相之責,當然,他不會把右相之位讓給裴俊,他須在家族中尋找一名繼任者,這個人只是代表自己出現在朝堂上、出現在家族中,他是自己所牽着的一個傀儡。

從常理說,這個人應該就是自己的兒子,但自己兒子資歷不足以服衆,能力和才幹也遠遠達不到右相的要求,更不是裴俊地對手,崔圓自然而然便想到了族弟崔寓,他是崔家地第二號人物,爲官已有二十幾年,在朝中已是老資格,處事一貫謹慎小心,也極有才能,但唯一的遺憾就是他一直便做實權官,讓他代表崔家做右相,恐怕他早晚會脫離自己地控制,而且還有一個憂慮就是他與掌軍權的崔慶功不和,最後或許會鬧出崔家的內亂。

可如果不讓他接班,讓別人來做更不妥,也罷!此時再考慮幾天。

放下崔寓之事,崔圓不覺又想到蜀中之亂,這是他的心頭之痛,朱雖然被逼退回蜀中,但他還會捲土重來,而且會更加猛烈,一場大戰遲早要發生,這就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刀,你知道它的存在,卻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落下來。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來遏制他的強大呢?崔圓的心中一陣焦慮,難道真得要讓隴右張煥來對付他嗎?

他的念頭剛轉到張煥身上,就在這時門口忽然傳來快速的腳步聲,隨即有人走進了房間,這是一個極爲熟悉的腳步聲,多少年前這個腳步聲總會偷偷在自己身後響起,崔圓只覺得眼睛裡一陣酸澀,他知道是誰回來了。

“爹爹!”崔寧怔怔地望着自己的父親,眼睛裡充滿了震驚,儘管她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父親的衰弱和蒼老驚呆了。

崔寧的淚水涌入了眼眶,她撲通!跪了下來,悲聲道:女兒不孝!”隨即伏在父親的身旁泣不成聲。

“孩子,別哭!別哭!爹爹不怪你。”此時的崔圓已是老淚縱橫,他顫抖着枯枝般的手,輕輕撫摸女兒的頭髮,“爹爹其實很好,沒什麼事。”

“爹爹!”崔寧終於放聲大哭起來。

第47章 崔皇后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48章 張破天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6章 林芝堂(上)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95章 泄密事件(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4章 揮琵琶(下)第62章 別佳人(上)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168章 抉擇(下)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49章 挑內亂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82章 憶往事第83章 探家主第52章 戰朝堂(一)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151章 談判(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80章 磨刀(下)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27章 救少主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5章 唐廷的決策.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57章 君不知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章 揮琵琶(中)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55章 戰朝堂(四)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10章 查舊帳(上)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375章 江淮風雲(中)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49章 扣留葉哈雅.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44章 過新年第148章 聞弦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370章 舊愛新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