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

拓跋喜嘆了口氣,“你可是說流沙河的那條金礦?”

早在兩個月前他就得到消息,河西人在流沙河發現了金砂,並駐軍開採,爲此拓跋喜也派人在附近的河流裡探尋,卻一無所獲,後來他和党項貴族們多次商量如何奪取流沙河,但又擔心和唐軍開戰而遲遲下不了決

現在兒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拓跋喜卻一下子又想到了流沙河的金礦。

不料拓跋千里卻搖了搖頭,“父親,我說的並不是金砂,我說的是武威郡,那裡牧草豐茂,水源充足,若我們奪下武威郡,那党項人就有了立足之根,趁吐蕃被回紇人牽制在安西,我們再取河湟,吸引銀川郡的党項人來投,有了如此廣袤的土地,那我們党項人便可建立自己的國度,何必看唐人眼色生存。

“不可,萬萬不可!”拓跋喜一下站了起來,指着兒子厲聲道:“你這樣子會毀了大家,現在的大唐已非安史之亂時那般羸弱,在党項人十年前全盛之時尚敵不過隴右一家之軍,現在我們兵甲不全、戰馬稀少,又如何能與唐軍對陣,你收一收野心吧!”

“全盛之時?”拓跋千里也猛地站了起來,他走到帳門口凝望着河西的天空,帶着一絲不屑的口氣道:“十幾年前那就叫全盛之時?不過幾萬人馬,象流寇一般地打家劫舍,我眼中的全盛是帶甲數十萬,有自己的朝廷,有宰相、有六部,和中原王朝的皇帝一樣統治千萬人口,將萬里河山攬入懷中。”

拓跋喜見兒子狂妄自大,他連連搖頭。“你還是想一想怎麼養活這幾萬人吧!流沙河的金礦倒可以考慮,什麼朝廷、什麼皇帝,真是癡人說夢。”

說罷,他一轉身便離開了大帳。察看從西域運來的物品去了,拓跋千里望着父親地背影,只覺痛心無比,難怪自己的父親敵不過野利平,被趕過黃河,他眼光狹隘,又膽小如鼠,難道他不知道唐人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嗎?此時不趁張煥勢弱取河西。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心中雖然憤憤不平,但党項貴族只認他父親,而不認自己。這可怎麼辦呢?

就在這時,一個相貌妖治的年輕女人從帳篷後面慢慢出現,她原是党項王拓跋林的小妾,被封爲如意夫人,拓跋林死後,她自然被新王拓跋喜繼承。

但這個女人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拓跋喜身子羸弱她不喜,拓跋喜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她更不喜,按照党項人地傳統,若拓跋喜死後她同樣要被他的兒子繼承。所以如意夫人便一直在他的三個兒子中觀察,長子拓跋萬里徒有其名,和他父親一樣地貪圖享樂、胸無大志,而三子拓跋百里只是一介莽夫,打架可以。但頭腦卻很簡單。

如意夫人的目光便投到了次子拓跋千里的身上,他和大哥一樣也有王位繼承權,但他卻是個實幹之人,在西党項最危急的時刻,親自率人赴西域經商。輾轉數月而歸。直到剛纔偷聽到拓跋千里那一席話,她才終於下定了決心。

“千里。你等一下。”如意夫人叫住了拓跋千里。

拓跋千里忙上前行一禮,“夫人叫我何事?”

“來!到我帳篷裡來,我有話對你說。”如意夫人把他拉進了自己的帳篷,如果按漢人的輩分,如意夫人應該是拓跋千里地祖母,但實際上她只年長拓跋千里兩歲。

漢人綱常倫理的演化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西漢初年,惠帝娶了自己地外甥女爲後,在後來的史書中這就成了呂后狠毒無恥的標誌,事實上這其實只是一種母系氏族觀念的殘餘,在人丁稀薄的原始社會,女人最重要的職責是生育,而絕非是守節。

在古代的其他民族中更是如此,象王昭君、象金城公主都是嫁子嫁孫,人口稀少的党項人也是這樣,拓跋千里也僅僅把如意夫人看作是一個女人而已。

“你剛纔和父親的對話我都聽到了,我支持你。”如意夫人平靜地說道。拓跋千里笑了笑,她支持又有什麼用,她手上無兵無卒,拿什麼支持自己,如意夫人明白他的笑意,便媚然一笑道:“我有把握去勸說拓跋悅支持你,他手下有三千精壯士兵,可以成爲你地後盾。”

拓跋悅是拓跋喜的親弟,也是好勇鬥狠之輩,他手中有一萬党項人奴隸,是繼拓跋喜之後最大的一股勢力,如意夫人的話讓拓跋千里忽然心動了,叔父的兩個兒子都死在野利平地手中,他現在後繼無人,如果能把他的人口奪過來,那自己豈不是有了話語權?

想到這,拓跋千里瞥了一眼如意夫人高聳的胸脯,壓低聲音道:“我不要他的支持,我要他的人,如果你能幫我辦成此事,我將來立你爲後。”

如意夫人臉色變了幾變,她明白拓跋千里地意思,低頭沉思了片刻,她毅然道:“那你要先做他地兒子才行。”

“只要能拿到那一萬人,我就是做他的孫子又何妨?”拓跋千里揹着手冷冷地說道。

空氣中已經有一點夏天地味道,河西走廊的初夏悄然來臨,藍湛湛的天空下不再安靜,春季的高潮已經戀戀不捨地讓給了比較炎熱的氣候,熱氣在熟禾上面跳着舞,麥田的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種豐收的喜悅。

武威郡的衙門幾天前便停止了公務,所有的官員都下田去幫助麥收去了,武威城裡顯得空空蕩蕩,大街上路人稀少,皆面帶喜色,在都督府門前,幾名風塵僕僕的斥候騎兵得知都督已到城外去了。便調轉馬頭向城外飛馳而去,他們帶來了西域的最新情報。

張煥正帶着一羣年輕的官員們在麥田裡收割忙碌,這段時間他的心情很是不錯,老天眷顧。使連年受災的河西終於迎來了四年以來地第一次大豐收,令武威郡上下一片歡騰,但讓張煥更欣喜若狂的是裴瑩前幾日身體不適,診斷結果竟是有了身孕,他要做父親了。

此刻,心情愉快的張煥頭帶一頂斗笠,身上穿着粗布短襟,腳登麻鞋。和一般農夫的打扮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他身後地十幾名年輕官員也是一樣打扮。

這些年輕人都是來自大唐各地,這幾個月。陸陸續續有數百名士子來帶河西,他們都抱着爲國收復失地的理想而來,他們的到來爲人才稀缺的河西注入了朝氣蓬勃的活力,他們大多數都加入了軍隊,但也有一些補充爲地方官吏,今天跟張煥一起收麥的十幾人就是刺史府下的六曹副手。

“都督,好像有人來找!”一名官員看見麥田旁的官道上馳來幾匹快馬,便提醒張煥道。

張煥打手簾向遠方官道望去,看了一會兒,他便將鐮刀放下。拍了拍身上地麥芒笑道:“你們繼續,我去去就來。”

張煥走到休息的地方,坐上一塊大石,他接過親兵端來的水,痛快地一飲而盡。這時,兩名斥候被帶了上來,爲首一人上前行一軍禮道:“都督,我們去了龜茲,發現回紇與吐蕃確實在安西開仗。規模也有幾萬人。不過已經快到尾聲。”

張煥沉吟一下又問道:“戰事起因是什麼?勝負又如何?”

“回稟都督,起因是吐蕃去年趁回紇鎮壓留夏斯人造反之際。出兵北庭,但被回紇擊敗,回紇隨後大舉反攻安西,焉耆和龜茲都一度被回紇人佔領,但回紇人卻在勝利在望之際突然潰敗,安西再度落到吐蕃人手中。”

“這是什麼緣故?”張煥感到十分疑惑不解。

“屬下剛開始也很困惑,後來我們又去北庭,從一個回紇商人那裡探聽到一個消息,說是回紇內部發生政變,登利可汗和他地幾個兒子被宰相頓莫賀達幹所殺,同時被殺的還有粟特人和摩尼教士共三千餘人,屬下還聽說新可汗叫做毗伽可汗”

張煥慢慢點了點頭,笑道:“這些日子辛苦你們了,每人賞五百貫,去吧!”

“謝都督!”兩名斥候又行一禮,慢慢下去了。

張煥則陷入沉思之中,他得武威已經大半年,無論在長安還是在河隴,他都鬧出了很大的動靜,吐蕃人不可能不知道,尤其他又打出收復河西的旗號,也就表明他將與吐蕃爲敵,可吐蕃人卻沉默至今,沒有一點動作,這是不合常理的。

就其原因,只可能是因爲吐蕃的戰略重心在西域,暫時無法東顧的緣故,但現在西域的戰事漸漸平息,那吐蕃也相應會騰出精力對付自己,自己得早做打算,未雨綢繆啊!

這個問題他已經多次考慮,最好的策略便是聯合回紇共同對付吐蕃,利用回紇人把吐蕃牽制在安西,甚至自己可以趁虛取河湟,可是他與登利可汗仇深似海,此策難度太大。

而現在回紇內部發生了鉅變,登利死了,也就意味着自己聯合回紇的思路將成爲可能。

張煥閉上眼睛,輕輕地揉搓着太陽穴,此策得同時走兩步棋,一是要派人前往長安告訴裴俊這個消息,讓大唐與回紇和解;二則是再派人出使回紇商議聯合對付吐蕃一事。

去長安可以讓杜梅走一趟,但出使回紇地人選張煥卻一時想不到適合之人,這個人既要有一定的身份,也要有很強的能力,同時他又必須精通西域的情況。

這時,麥田那邊傳來問話聲,“你們都督到哪裡去了?”

“我們都督在那裡。”

張煥擡頭望去,只見一名官員指着自己這邊,而在他旁邊站着一人,正笑着向自己揮手,卻是河西屯田使裴明遠。

張煥忽然笑了,他不就是出使回紇最好的人選嗎?

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章 揮琵琶(上)第6章 碎葉築城.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13章 重返西域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36章 風不止第28章 立奇功(上)第207章 格局之變(四)第20章 舞財權(下)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42章 圍爐話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44章 斬草除根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51章 聯姻難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6章 林芝堂(上)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70章 清理官場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82章 憶往事第69章 射胡月(二)第52章 戰朝堂(一)第66 章 君入甕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40章 困蛟龍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71章 射胡月(四)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38章 帳篷春色(下)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22章 離別日第31章 碎葉風雲(十二)第23章 遇渭河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56章 危險邊緣第33章 風波起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238章 虛晃一槍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70章 射胡月(三)第82章 憶往事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25章 賭意氣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25章 賭意氣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89章 鬼推磨第5章 張家主第94章 綾綺殿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279章 連夜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