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鏖戰會郡

晨,雪依然密密地下個不停,天空灰濛濛的,能見度的厚度已經齊到膝蓋,行路十分艱難,一支約三萬人的軍隊,正在黃河冰面上艱難的向西跋涉,這支軍隊就是來自西受降城的安北軍,他們走行軍六天,目標是已不到百里的靈武郡。

段秀實一馬當先,這位年邁老將最近一個月來飽受打擊,李系暴亡,張家失去河東,安北軍數萬人在代郡投降了裴俊,一連串的打擊對他極其沉重,他一下子失去了補給,存糧所剩無幾,根本就捱不過這個冬天,若大雪封路,就算想投降河北也辦不到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

就在他面臨一生中最嚴峻的考驗之時,張煥的一封信使他從極度絕望中又看到了一線希望,希望就是靈武郡,若他能得手,整個關隴地區的局面將大變。

黃河早已凍得結結實實,漫天大雪就是最好的掩護,這時,幾匹馬遠遠奔來,這是先去靈武郡探聽消息的斥候。

“稟報大將軍,靈武郡確實空虛,守軍不到兩千人。”

段秀實精神大震,他回身大喊道:“弟兄們,加快速度,今晚上可以吃飽肚子,洗熱水腳,暖暖地睡一覺”

生存的希望就在前面,三萬士兵激發出最後的潛力,開始小跑起來,向百里外的靈武郡衝刺而去.

開陽郡,去年被回紇蹂躪後的慘景已經漸漸地消失了,韋家宗宅重新修建,比原來的府邸更加氣派、更加宏偉。又種植了許多大樹,綠色掩映,完全看不出它一年前曾遭遇到不幸。

但人心中的創傷卻沒有那麼快醫治好,韋家子弟近一半被殺,被搶走地女人更是不計其數,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們行色匆匆。眼中都充滿了憂鬱。

但韋諤卻很快便恢復了元氣,他又新納了十個侍妾,取代他自己被搶走的女人,在他看來。除了老母和兒子,一切都可以不放在心上。

在張煥渡河後,他便回到了開陽郡,讓韋清對付張煥,一方面固然是想鍛鍊兒子,給他一個出頭的機會。但另一面,韋諤確實也有幾件大事要親自處理。

一個是河東張家退出權力中心。原來效忠張家的各種勢力也將另尋靠山,他們就成爲其他幾個大世家所爭奪的對象。

韋諤想拉攏是禮部侍郎蔣渙,他原來是張若鎬地心腹,也是張若鎬掌握禮部的主要得力干將,若能得到他的效忠。那他韋鄂的手就能插進禮部。

當然,這需要一個契機,而最好地辦法就是聯姻。蔣渙唯一的女兒一直就很喜歡自己兒子韋清,若能結成這門親事,那張若鎬最主要的一股勢力就被自己掌握。

韋諤考慮的第二件大事就河西,雖然只有武威郡一小塊,但也可以養幾萬匹戰馬,可以使他韋家得到最犀利的騎兵,這是別的世家所沒有地,只要有五萬人的騎兵,這就將是自己席捲天下地本錢。

可就在他剛剛收拾了辛雲京,好容易取得河西后,一個不速之客卻闖了進來,雖然不能肯定張煥的最終目標是哪裡?但韋諤的直覺告訴他,張煥就是想取河西。

此刻,這位野心勃勃的家主正在書房裡仔細研究一張剛剛繪成的地圖,地圖是用數百人耗時兩年才繪製成功,上面地山川河流、村莊城鎮都標註得清清楚楚,甚至細到每一個村莊有多少人,每一條河流的季節性變化,都有詳細的批註,這無疑是一張行軍打仗地寶貝。

但韋諤關心的張煥的行軍路線,當他聽說張煥是在靈武郡渡的黃河,把他嚇出了一聲冷汗,也忽然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失誤,自己怎麼能用朔方軍來圍剿,這樣一來靈武郡豈不是變得空虛?他的目光上移到了數百里外的西受降城,如果段秀實趁機南下,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張煥應該還沒有看到這一點,否則他就會趁勢佔領靈武郡,韋諤暗叫一聲僥倖,他立刻寫一封信,命令兩萬朔方軍立即返回靈武。

送信的親兵剛走,忽然,他的次子韋池手中拿着五管鴿信,向書房狂奔而來,“父親,長安出了大事,五位叔叔同時發來加急快信。”

“出了大事?”韋諤一怔,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長安再次發生宮變。

他有些手忙腳亂地將信都打開,他的身子頓時僵滯了,心彷彿一下子墜入了萬丈深淵,信的內容都是一樣,長安數十萬士子、百姓爆發大遊行,譴責他爲了家族之私,阻撓張煥西去收復河西,朝廷幾十名重臣包括崔圓、裴俊、王昂、楚行水等人,也紛紛表明自己的態度,聯名向他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

密密的汗水從韋諤的額頭滲出,他的臉色異常慘白,他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若處置不當,他韋諤就將成爲歷史的罪人,韋家的百年聲譽就會毀在自己手上。

“父親,還有消息。”

韋諤緊緊地盯着那封信,他已經沒有勇氣再打開,終於,他哆嗦着手將信打開了,先是一怔,卻忽然腿一軟,一陣天旋地轉,那封信飄然落地,‘朝廷已封張煥爲涼州都督兼武威郡刺史。’

“父親!”韋池一把扶住了他,才使他沒有倒下去。

韋諤輕輕將兒子推開,他坐下來,怔怔地望着窗外,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次伐兵,自己放進來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良久,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恨恨地對身後的親兵道:“傳我的口令,命韋清放張煥去河西,並告訴路恭嗣,把天寶縣劃出來給他駐兵,錢糧草料一概不管。他不是要打吐蕃嗎?讓他問吐蕃人去要。”.

‘咚!咚!咚!’巨大的鼓聲在天地間迴盪,黑壓壓的大軍分成三個方陣,從西、北、南三面向城池靠近,在無邊無際的白色大地上儼如三塊黑色地幔布,慢慢鋪陳開來。

大軍的腳步聲整齊而有節奏,殺氣沖天地向城池推進。在三裡外慢慢停了下來,十幾名將領簇擁着一名白衣人靠近城池,正是韋家的大公子韋清。

他行到距城牆三百步時停下,朗聲喊道:“請張煥前來答話。”

北風勁疾。將他的聲音遠遠地傳入城內,張煥就在城樓之側,早看見了韋清,他笑了笑便道:“故人來訪,焉能失禮?開城門,我去和他敘敘舊。”

城門大開。一箭騎兵飛出,一百餘人嚴密的護衛着張煥在韋清數十步外停下。張煥遠遠地拱手笑道:“韋賢弟別來無恙乎?”

韋清目光復雜地看着張煥,他變了,從前身上那一絲書卷氣已經蕩然無存,他的腰挺得筆直,眼光銳利。臉龐削瘦而長滿青色地胡刺,渾身充滿了一種成熟男人的魅力。

韋清心中輕輕嘆了口氣,他冷冷地對張煥道:“你曾救我一命。我心中感激,現在我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返回河東,我就放過你。”

張煥搖了搖頭,淡淡一笑道:“韋賢弟強人所難,河東還有我立足之地嗎?”

韋清低頭想了想,又凝視着張煥道:“那還有一條路,你投靠我父親,我昨晚殺了大石軍兵馬使,如果你肯投降,我就任命你爲大石軍兵馬使,而且我向你保證,我父親絕不爲難你。”

張煥依然笑着搖了搖頭,“韋世叔是什麼樣的人,愚兄心裡很清楚,賢弟的好意我心領了。”

“你.

韋清見他不領情,不禁有些惱羞成怒,他盯着張煥地眼睛,一字一句道:“難道你一定要奪我韋家的河西嗎?”

張煥仰天大笑,忽然他笑聲一收,冷冷地對韋清道:“率天之下,莫非王土,張某隻知道有大唐的河西,從未聽說有過韋家的河西。”

就在這是,一匹馬飛奔而來,馬上之人遠遠大喊:“公子,大事不好!”

他衝到韋清面前,瞥了一眼張煥,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幾句,韋清臉色大變,戰馬向後連退數步,眼睛裡流露出極度震驚的神色,他忽然一回身指着張煥怒道:“是你去給段秀實報信的?”

張煥微微一笑,“是你們把他忘了,這又怪得了誰?”

“卑鄙!”

韋清白皙地臉龐驀地脹的通紅,他一咬牙道:“我早就猜到你跑到會郡是想把河西軍引出來,告訴你,就算我手下全部戰死,我也絕不會讓他出來。”

“那我們就走着瞧!”

張煥冷冷地丟下一句話,轉身便向城門馳去,韋清盯着他地背影,臉一陣紅一陣白,他終於忍不住大吼一聲,“張煥,我總有一天會讓你跪在我面前求饒!”

張煥沒有理他,他迅速地回到了城內,城門轟然關上,士兵們開始用巨大青石將城門死死堵住。

進攻的鼓聲隆隆地敲響了,朔方軍和隴右軍從西、南、北三路同時大舉壓上,黑壓壓的士兵儼如蟻羣,喊着低沉的口號,一隊隊騎兵穿行其中,飛弩和箭矢密如雨點,織成了一張龐大的箭網,尤其是一尺長地飛弩,可射出五百餘步,力道強勁,將城牆打得‘啪啪!’作響,不斷有城磚被擊碎,滾落下去,慘叫和哀號聲不斷地在城上城下響起。

鼓聲再次加密,十幾架臨時搭建的樓車,緩緩地向城牆駛來,一座座移動的房子,每架樓車上都有兩百餘名士兵,一部分人身披重甲、手握長矛,躍躍欲試,而另一批人則舉着鋼弩,向城上發箭。

在它們中間是數百架連夜趕製地樓梯,用粗大鐵鏈和皮帶捆着,立起來足有十丈高,儘管製作簡陋,但勝在龐大的數量。

護城河早已被凍得結結實實,失去了防禦的作用,手執盾牌的黑色大軍漫過冰蓋,將一架架簡陋的樓梯搭上城牆,士兵們開始如奪食的餓狼般地向上撲去。

城牆之上,天騎營的士兵們訓練有素,儘管人數少,但指揮得力,他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有效的抵抗,樓梯搭上城牆,立刻有刀將冒出的樓梯頭劈掉,隨即伸出幾把鋼叉將樓梯叉向一邊,動作一氣呵成,配合得極爲熟練,城牆上早已潑上水,冰凍得溜光滑膩,樓梯一動,竟收不住去勢,直挺挺地向城下滑去,空中響起了一串串慘叫聲。

對付樓車則用飛弩,又稱牀弩,箭長一尺,箭頭沉重,可以連珠發射,密集的飛弩撞擊着樓車,使它們搖搖欲墜,只須幾輪箭後,樓車便鬆散垮塌,車上幾百名士兵紛紛墜落,死傷慘重。

這時,敵陣的鼓聲忽然變了,不再密集,而是一聲一聲,沉悶而震人心魄,隴右軍和朔方軍如潮水般退去,並向左右分開,只見敵陣裡出來了三架黑黝黝的怪傢伙,體型龐大,竟是用千年大樹做成的撞城槌,槌頭包着厚重的鐵皮,安裝在巨大的木架上,下面有木輪,每一根撞城槌都由近百匹馬拖拽,兩邊又各有數百騎兵手舉巨盾護衛。

撞城槌滾滾向前,隆隆聲響徹雲霄,他們的目標是緊閉的大門,吊橋早已在混戰中被摧毀,此刻,弓箭停止了射擊,戰場上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眼光都盯着這三架巨大的撞城槌。

張煥站在西門的城樓之上,在他正前方,一架最龐大的撞城槌正緩緩駛來。

事實上,又很多種辦法可以有效阻止撞城槌,比如可以扔下巨石堵住去路;又比如當它撞城時,可以用大石和巨木砸下。

但張煥卻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他必須要讓隴右軍的心中感受到懼意,撞城槌滾動向前,已經越過了護城河的冰面,離城門已不足二十步,槌頭上的鐵皮閃着幽幽的青光。

就在這時,城上忽然拋下數百隻陶瓷大罐,墜地破碎,粘稠的黑色火油流滿一地,張煥的弓拉開了,他冷冷一笑,一支火箭劃出一道漂亮的拋物線,高高地從城樓上落下,彷彿一朵紅色的浪花落入了黑色的海洋,‘轟!’大火沖天而起,火焰飛竄空中,霎時將撞城槌吞沒了。

驚恐之極的戰馬在火中嘶叫,發瘋似地掙脫皮帶,帶着滿身的火焰向回奔逃,護衛騎兵從馬上摔落,頃刻便被踐踏得血肉模糊,城上依然一片寂靜,沒有任何動作,忽然,‘轟隆’一聲深沉的巨響,彷彿彤雲中打響的驚雷,支撐撞城槌的架子垮塌了,碩大撞城槌滾落下地,將幾十名未死的士兵砸成肉醬。

退兵的金鐘聲終於敲響了,刺耳鏗鏘聲傳到了城頭,城頭上頓時一片歡騰之聲.

次日,當金色的朝霞映射在高大的城牆之上,守城的士兵們忽然發現,敵人的軍營驀然消失了,大地上只有皚皚白雪,張煥匆匆趕到城頭,他極目遠眺,天盡頭一片空曠。

突然,一匹戰馬從遠方奔來,在城下停住,馬上騎士張弓一箭,將一封信射上城來,有士兵拾起交給張煥,張煥拆開信簡單地看了看,眼中露出淡淡的笑意,他回頭對衆人道:“韋諤將武威郡的天寶縣劃給我們駐軍。”

他見衆人眼中都露出不解的疑惑之色,他微微一笑,“這就叫做不戰而屈人之兵。”

張煥大步走到城頭,默默地遙望着河西方向,那裡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那裡也同樣是他建功立業的開始,他忽然仰天大笑,韋諤竟然將他張煥放入河西,那河西還會再屬於他韋家嗎?

第86章 置新宅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100章 爭奪家主(二)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124章 玄武門之變(中)第12章 抓把柄(上)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53章 戰朝堂(二)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11章 查舊帳(下)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222章 風雲突變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8章 聞母訊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249章 真實意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150章 談判(上)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42章 圍爐話第280章 以牙還牙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47章 崔皇后第7章 林芝堂(下)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55章 滅頂之災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148章 聞弦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14章 小聚會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2章 慈恩寺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4章 第三勢力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56章 危險邊緣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47章 崔皇后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172章 私塾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81章 江淮風雲(八)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60章 殘月如血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190章 勸君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