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

可以說明朝的巢湖水師興起於亂世之中,元朝末年,各地起義風起雲涌,元朝統治大廈將傾,都爲大明水師的創立提供了條件。

身居一個大動亂時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並廖永安弟兄,爲保護鄉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島修船塘,訓練水師。

這支最初只爲保衛家園的水軍逐漸發展壯大,成爲一支羣雄矚目的水上勁旅。

當時,最有實力的除了元軍之外,還有陳友諒、張士誠等人領導的起義大軍,參加紅巾軍的朱元璋是後起之秀,崛起於江淮之間。

幾支力量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展開了拉鋸戰,誰能最後勝出,巢湖水師成爲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歸附元朝還是倒向義軍,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數百年的歷史。

1355年,這一年是朱元璋命運的拐點。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病死,朱元璋統領義軍。

大軍駐紮和縣,朱元璋決定渡江謀取南京,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攻取南京必經採石,欲渡長江,卻困於水師舟船不濟。

朱元璋起義以後,它主要的部隊是陸軍和馬軍,水師幾乎沒有。

沒有水師,如何揮師南下。

正在朱元璋焦灼不安之際,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書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縣,表示歸附的誠意。

可以想像朱元璋聽到之後的狂喜,立即講“天助我也”,發出這樣的感嘆,並且親自帶着幾個大將到巢湖,跟巢湖水師的領袖們進行會商。

兩個部隊會和,合作組成一個聯軍。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歸附之後,朱元璋實力大增,一夜之間擁有一千多艘大小戰艦。

元軍聽說巢湖水師和朱元璋合作,膽戰心驚,立即派出部隊,但被打得大敗而逃,一直追到長江裡面去了,在那裡發生了一次決戰,巢湖水師一舉取勝,所以元軍殘敗的水師部隊退回蕪湖,這樣朱元璋的部隊坐着巢湖水師的戰船浩浩蕩蕩進發採石。

隨後,俞通海率部攻克採石磯,向南京進發,很快拿下南京,朱元璋改南京爲應天府。但是,他面臨兩大敵人,東邊的張士誠和西邊的陳友諒,一個在太湖,一個在鄱陽湖。巢湖水師和鄱陽湖水師、太湖水師分頭決戰,都把他們戰敗,最後控制整個長江流域,統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從大明朝水師的演變也可以看出大明的世襲制度真的是全方位的,現在大明的水師主力都在福建,領軍的將領也幾乎全部是姓俞的人,俞大猷和俞諮皋父子都是大明歷史上響噹噹的水師將領。

但是發展到了明末這個階段,大明陸軍的變化不是很顯著,大明水師的變化卻是挺大的了。

隨着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抗倭名將俞大猷適時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由此可見,明代的海戰很早就進入了近代的模式。

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一半的戰鬥人員都使用火器。

明朝水師的裝備,主要以福船爲主,誕生於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

建材主要爲福建的鬆、杉、樟、楠木,共有六號。

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

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

據《武備志》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盪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明朝水師船型大,幹舷高,在衝撞等近戰場合有明顯優勢。

1405年,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經過南海、東太平洋、印度洋,到達東南亞、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訪問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

每次鄭和下西洋都由蘇州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

鄭和艦隊宣揚了明朝國威,擴展海外貿易,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繫,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並且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繫,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再沒有此類的壯舉。

鄭和船隊是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

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將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衆多,組織嚴密。

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爲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

鄭和船隊規模之大、船舶種類和數量之多是史無前例的。

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爲151.18米,寬61.6米。

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啓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打過幾次漂亮的仗,全殲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把海盜全數或屠或擒。

著名的首領陳祖義被俘,後來押回首都正法。

這是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盜,這一仗打得並不簡單。

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

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爲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爲公”的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

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

明朝海軍在歷史上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朝海軍匹敵。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

其次,船隊編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

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明帝國鄭和船隊,在數量規模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噸位體積上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裝備上更是世界一流的。

在航海技術、通訊指揮和人員編制等多個方面都是世界領先的。

鄭和船隊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國的實力,當時南洋、西洋諸國看到它的身影,無不顯示出對明帝國富裕、強大的嚮往。

張美圓聽燕天南介紹了半天大明帝國水師的輝煌,不由的悠然神往,噁心想吐的感覺也好多了。

“那這樣說來,從宣德八年到現在,過了將近二百年,我們大明的水師又多發展了二百年,肯定更加強大了吧?”張美圓興致勃勃的問道。

韋寶微笑道:“並沒有,就我們現在得到的準確情報顯示,大明福建水師的火力有所加強,但是戰船的規模和人數,還趕不上當時鄭和艦隊的三成!”

“啊?怎麼會這樣啊?”張美圓不由的氣餒,也有點生氣。

韋寶笑道:“這就說來話長了,以後再說吧,你看那邊,那兒就是咱們的韋家莊港口!”

“看到了,好大好氣派。”張美圓靠在韋寶的身邊,震驚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韋家莊港雖然趕不上後世,但規模是和後世一樣的,甚至更大!

後世因爲科技的發達,還有大型建造輪船,可以將巨大的水泥柱子打到海底深處去,這個時候肯定沒有這樣的水平。

所以韋家莊港只能在岸邊澆築水泥海堤,用木頭壘出來一個個存放船隻的方框。

不過幾百艘運輸船和鐵甲外殼的蒸汽機動力軍艦,嗚嗚冒着黑煙,這都增色不少。

“這就是咱們的韋家莊嗎?”楊雪和熊欣兒興奮的問道。

“對啊,又變樣了,每回只要出去幾個月,回來再一看,變化都感覺很大。”王秋雅點頭道。

吳雪霞也很欣慰,“這裡面也有我們的功勞,我們雖然沒有一直待在韋家莊,但是我們在外面發展,爲韋家莊和遼南贏得了穩定發展的環境,提供了許多必要的物資。”

“光是韋家莊,已經超越了整整三個朝鮮的經濟。軍事上更不知道能打多少個朝鮮,我感覺,我們光是憑自己的能力,已經完全能抵擋建奴的衝擊了。”向來不多說話的貞明公主也開口了。

吳雪霞想說話來着,還是忍住了沒有說,她覺得甚至不止!

韋家莊這麼點大的地方,已經有八十多萬人口!

這在這個時代,即便是揚州府,蘇州府和應天府那樣的天下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也不可能養活那麼多人口。

韋家莊不但養活了那麼多人口,隨着船隻逐漸的靠近,能看見的成片的田地,這都是奇觀,可以稱之爲真正的奇觀!

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國力強弱有直接關係。

在萬曆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後來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

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形容明朝的,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產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爭議。在明末清初,因爲戰亂,大部份人留離失所,但有戶可查的人口仍然達五六千萬,所以保守估計當時明朝的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在當時位居世界第一。

天地會統計署的估計是,大明在天啓五年的這個時候,人口至少超過兩億,因爲流民太多,人口統計早就亂套了。

韋家莊和遼南,還有朝鮮兩個道,算上全部有天地會發給的戶籍證明的人口,包括了少量的蒙古人和後金人,包括了上百萬朝鮮人,剩下的都是純漢族人口,合在一起,已經有七百多萬人口!

大明有兩億人口的話,光是天地會治下的人口就至少超過了大明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這還沒有算上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那些關內的天地會實際控制區域的人口,算上那些,天地會治下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萬,達到了大明總人口數量的二十分之一了!

而這些地區像是衆星拱月一般的在爲韋家莊服務。

所以,吳雪霞覺得貞明公主的韋家莊的經濟只是超過三個朝鮮,是很不準確的。

在吳雪霞看來,就憑現在韋家莊的實力,獨立打十個朝鮮都是很輕鬆的。

明朝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曆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而天地會治下地區,現在已經十倍於這個數據了。

本來華國的工業就基本上在東北,遼南更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想的到的重工業資源應有盡有。

韋家莊有自己的中央銀行,銀行的實力遠遠超過傳統的票號,韋家莊的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

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並在那裡得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貴族得到這些財富後,他們第一件要乾的事就是向中國買絲綢,瓷器和茶葉,到最後這些白銀和黃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國。

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大明。

而現在韋家莊的實際白銀和黃金儲量,已經能與整個大明的白銀和黃金儲量持平。

再次是韋家莊的軍隊,寶軍的軍隊數量可能不是世界最龐大的,但是寶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已經完全碾壓建奴。

寶軍的常備陸軍只有三萬多一點。

雖然可以隨時增兵,因爲寶軍底下有幾十萬的警備司令部的部隊,但警備司令部的部隊還是半軍事,半老百姓的模式,不能完全算成軍人。

寶軍在這個時候的世界陸軍中已經能排在第一位。

只是熱火器軍隊需要龐大的資源供給,加上沒有有力有效的交通運輸能力,這也讓寶軍在遠距離作戰上打了折扣。

不過,寶軍的近距離防禦是沒有問題的。

三十萬建奴大軍,隨便怎麼打,想衝入遼南和韋家莊這種寶軍後方基地,是一點可能性也沒有的。

甚至可以說,現在全世界的軍事實力合起來,想衝破寶軍防線,也幾乎不可能。

明朝在紙面上有二百萬官兵駐紮在全國各地。

到了明末,長江一帶的經濟圈爲皇侯和軍閥把持,中央政府出現了財政危機,明朝政府已養不起那麼多軍隊了。

在山海關防守後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萬。

但根據傳教士的筆記,當時明朝的軍隊數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個歐洲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中國多。

比較軍工的話,韋家莊甚至已經能吊打全世界了。

這與韋家莊和遼南的防線是無法衝破的,鋼鐵產量世界第一,是一個道理。

所以,韋家莊的軍工產值世界第一。

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一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

跟宋朝不一樣,明朝在每代皇帝執政期間,都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所以明朝的軍工業爲了應付戰爭所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天地會的間諜機構是世界最龐大的。

天地會統計署,已經有超過五萬的特工人數。

特工是最難管理,最耗錢的。

一名特工的花費,幾乎能超過十個冷兵器士兵一年的花費。

除了天地會,別人也養不起。

當然,韋總裁也沒有想過要無限量擴充間諜特工的數量,五萬人基本上就是上限了。

現在弄這麼多特工,一方面是加強對治下地區的控制,另一方面,這是起步階段,還有個淘汰的過程。

人員進進出出,至少還有一兩年才能穩定。

不是說進了特工組織,就能永遠做下去的。

當然,招納特工是很謹慎的一件事情,這些特工一旦不合格,被淘汰,也能進入軍隊的後勤部門做事,或者直接回家休養,不太會隨便放到普通社會裡面去了。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和最旗幟鮮明的間諜組織,在鼎盛時期人數達到六萬人。

在武俠小說裡面,錦衣衛,東西廠常常被描寫成是一羣武功高強的殺人機器。

但實際上,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

大明的第三產業是世界最大的。

韋家莊更在大明之上!

所以,現在韋家莊的第三產業纔是最大的。

大明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產業,在京城從事第三產業的工作者保守估計就有近兩萬人。

跟歐洲和回教世界不同,當時第三產業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員不以掃蕩第三產業爲政績,明朝讀書人又獨愛風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數巨大,第三產業爲世界之最並不奇怪。

而七百多萬天地會治下人口當中,至少有五十多萬人是工匠。

大明趕不上韋家莊。

大明的防禦工事世界最多。

明長城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排第二長的防禦工事,大明的城市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牆保護,城上有大炮,城牆外還有溝,戰爭時灌滿了水。

韋家莊沒有這麼多花樣,清一色的水泥城牆,用的都是堅固的水泥磚。

傳統城牆能經歷二三百年的風雨飄搖而屹立不搖。

韋家莊和遼南的城牆加起來不比長城短多少,厚度和高度更是長城所無法比的。

再加上韋家莊和遼南的城牆是全線覆蓋,整體包圍,一點死角都沒有,沒有城牆的地方,基本不是河道就是海邊,都由水師和陸地哨所負責警戒。

所以,韋家莊和天地會的城防,也是世界第一。

這些第一,都是吳雪霞長期通過分析天地會統計署拿到總裁秘書處的各種報表得來的結論。

吳雪霞甚至比韋寶這個天地會總裁,更加了解全局。

韋寶現在基本上都是在消化吳雪霞的二手貨,都是從吳雪霞的口中瞭解各地的情況。

韋寶已經懶得看報表了。

雖然不準鋪張浪費,但是得到了消息的韋家莊行政總署和黨務總署,還有軍事總署,還是組織了歡迎韋總裁回家的儀式。

等到韋總裁所乘船隻離韋家莊港三裡距離的時候,岸上齊聲鼓樂齊鳴,鞭炮已經肆意燃放起來。

“又搞這一套,這些人就是不聽話。”韋寶皺了皺眉頭。

每回他回來,光是放爆竹都得花費多少材料啊?

“難得的嘛,如果總裁長期在韋家莊,肯定不會這樣搞了。再說咱們有自己的兵工廠,光是生產剩餘的廢料,用來做爆竹都炸不完呀。”吳雪霞生怕韋寶會責怪範曉琳和羅三愣子那些天地會高層官員,所以替她們說好話。

本來在權力上,吳雪霞與範曉琳是有一定衝突的。

甚至,在天地會治下地區,範曉琳纔是韋寶身邊威望最高的女人,範曉琳出現在報紙上的次數,甚至都要超越韋總裁了。

大事小事都是範曉琳決斷,畢竟是行政總署管全部地方事務,經濟,行政,建設,方方面面都是行政總署負責,所以老百姓只認範曉琳的名字。

但因爲在日常通信上,吳雪霞經常要與範曉琳溝通,兩個女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了,所以吳雪霞現在和範曉琳的關係反而很好。

任何團體,在最初形成的時候,都是異常團結,人心都是異常乾淨的。

最高層的吳雪霞和範曉琳沒有爭權奪利的心理,底下的各級官員也是把做事看的比天大。

沒有幾個人是抱着想升官發財的心思進入天地會,成爲天地會會衆的。

因爲在天地會治下,公務員真的只是作爲一個職業存在,而不是作爲官的形勢存在。

如果只是想過好日子,只是想取得優渥的生活,經商比當官更有前途。

教育工作者,醫學工作者,科學家,這些職業更得到社會大衆的尊重。

人家不會驚歎某個家裡出了鎮長鄉長,這種的,而會驚歎於誰家有什麼人拿到了天地會級別的功勳獎章,尤其是科學類的,那會大報小報的表彰,到處宣傳,一個地方的人都會感到榮耀。

這就是韋寶弄出來的,有點不倫不類的組織形式和社會。

要說完全是他設想中的壟斷資本發展方向,好像也不太像,因爲似乎摻雜了一點點社的影子在裡面。

沒辦法,因爲韋寶的治下地區不可能走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中的血腥屠殺過程,四海發展,到處買賣黑奴,血淋淋的挖礦歷史,這些事情,韋寶做不出來。

這也影響了他治下地區的發展速度,否則幾百萬人在穩定太平的環境中,在正確的道路上突飛猛進的話,速度其實比現在還要快。

一方面,韋寶不想給外界造成恐慌的感覺,不想過於充大頭,另一方面,韋寶不願意手上沾滿鮮血。

歸根結底,韋寶也害怕發展太快,失去控制,下一步,內部肯定會膨脹,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本身就帶有強大的侵略性,需要擴張,甚至會出現內部轟轟烈烈的要求推翻大明的情況。

韋寶不願意看到內部失去控制,也不想影響其他地區的大明老百姓。

韋寶把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同胞骨肉,而不單單只是一個韋家莊和一個遼南,或者包括那朝鮮的兩個道。

“總裁萬歲!”

“總裁萬歲!”

離岸越近,聲音越發的清晰了。

【0553 孫承宗高興了】【0331 最好的世界】【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動】【0352 學貓叫】【0728 楊之才被嚇死了】【0420 兵不血刃】【1006 高第要撤回關外兵馬】【0314 大軍來了】【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012 路在腳下】【0661 最帥探花郎】【0103 譚瘋子】【0255 去山海關的兩件大事】【0884 高第主持議事】【1009 御前議事】【0864 代善和皇太極都拋出橄欖枝】【0477 在李成楝家做客】【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948 韋爵爺回京】【0410 弄人來的好主意】【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315 祖大壽】【0163 回到金山裡】【0226 四喜臨門】【0492 行動開始】【0072 一個洗腳一個敲背】【0177 帥炸天的駱養性】【0457 吳襄回到山海關】【0899 全方位比拼】【0186 爲一方百姓】【0649 來自座主的邀請】【0461 芳姐兒的頭一次】【0008 書法比賽】【0478 閉關中】【0434 恩師嚇一跳】【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340 損兵折將徒勞無功】【0941 不願意的韋寶下】【1012 盛世之夢】【0076 團隊初成】【1035 努爾哈赤要死了】【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650 九千歲的氣場】【0936 優先攻擊寶軍騎兵團】【0735 韋寶與馮銓的御前打賭】【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109 腳行】【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219 很會腦補】【0446 韋寶的人頭已經漲到三四百萬兩紋銀了】【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132 耗不起】【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0094 吳家大公子】【0431 聰古倫格格的情愫】【0714 王紀點頭】【0747 徐大化給魏忠賢出的主意】【0531 得到李爾瞻的產業】【0294 院試】【0060 入關回去】【0059 戰果豐碩】【0771 張美圓】【0458 吳家家庭會議】【0024 一百斤魚】【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797 韋總裁拉的大媒】【0596 來回折騰得到黃海道和京畿道】【0241 兩榜進士】【0915 朱由校着急了】【0157 向田爾耕借人】【0448 強勢的吳祖氏】【0843 大戰前夕】【0549 連取四城】【0915 朱由校着急了】【0487 駱思恭的橄欖枝】【0346 李成楝亂牽紅線】【0380 祖大壽籌款】【0387 督師府】【0650 九千歲的氣場】【0358 兇殺】【0060 入關回去】【0097 規劃編制】【0589 趙貴人她爹】【0055 買馬被打】【0061 購置些建築材料】【0097 規劃編制】【0751 韋寶讀奏本】【0356 檢察署羅榮臣】【0455 別生氣了啊】【0133 化被動爲主動】【1001 韋爵爺得到了聰古倫的消息】【0154 面子銀子都賺大發了】【0440 薑是老的辣】【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676 又毒又壞又陰險的韋寶】【0256 再到山海關】【0164 跟江湖奇士學過點看相】【0592 剛找到鄭英大】【0550 想撿便宜的毛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