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

韋總裁會邊吃小吃,邊與吃客們聊聊天,親自講述他所發佈的新政。

能吃的起小吃的,都不會太窮,當然,也不會太有錢,這時候的有錢人通常比較擺譜,很少在路邊吃東西。

不會太窮,又有閒工夫的人,最爲適合聊天。

聽韋大人直接講述新政,也極大的提高了新政傳播效率,這是直面文章所不具備的。

能與韋大人直接交談的人,往往當時和過身都激動不已,到處講述。

如此捱了三日,隨着李精白、劉養噩和喬廣進、喬東昇的活動,反對韋寶的聯盟在迅速擴大。

韋寶不斷抓人,把當地世家大戶扯進文字清查的做法是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同時也加速了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各地世家大戶要聯合起來整垮韋寶的決心。

鬥銀子多,韋寶還真的鬥不過這幫人。

到海防錢莊兌銀子的人越來越多,只取不存。

雖然不敢生事,不敢在大聲喧譁,但每天排隊堵在門口,的確很影響聲譽。

天地會錢莊本來就是新興的錢莊,沒有多大影響力。

海防總督衙門雖然是官府,雖然能代表朝廷,可纔剛剛下旨設立,時間太短,也很難說有多少威望。

一幫大財主們眼看勝券在握,海防錢莊一兩日內就要挺不住,就會被擊垮,都在天津衛密切關注海防總督衙門的動向。

“劉將軍,不好了,聽說天津衛碼頭來了大批的船隻,船上裝的滿滿的都是銀子!隨行押送的有上萬人!”一名得到了風聲的大戶到了這幫反對韋寶的人聚集的客棧稟告。

劉養噩一驚:“來了這麼多人、都是哪裡來的?你確定來了很多銀子?”

“肯定是銀子,有人都看見了,正在碼頭下船。這些人是從遼西過來的,韋寶的老窩不就在遼西嗎?”那個大戶道。

“大概多少銀子、”李精白問道。

“這不清楚,但是看那些箱子,至少有兩三千萬兩銀子!”大戶答道。

劉養噩皺了皺眉頭,對身邊親信道:“你帶幾個人去打聽清楚,密切注意這些船和銀子的動向,看看是不是海防錢莊的?”

“是,將軍。”劉養噩的親信答應一聲,便火急火燎的出去了。

一幫剛纔還興高采烈,覺得韋寶和海防總督衙門要完蛋的大戶們,立刻又愁雲慘霧起來。

“韋寶是很有家底的,如果船都是從遼西韋家莊過來的,運兩三千萬兩銀子完全有可能。”喬廣進道。

“韋寶他這麼有銀子?這不是都趕上你們晉商了嗎?他才冒出來多久?”李精白不信。

“你們在山東,沒有聽說京師的情況嗎?韋寶攀上了聖上之後,胡作非爲,在都察院和大理寺搞了不知道多少銀子。這個文字清查現在還搞的火熱,說是馮銓主持的,但實際上,全部都是都察院的人在搞,一家富戶被帶走調查,最少要被他們坑走上千兩銀子,他調查了多少人?上萬人恐怕都有了。”喬東昇解釋道。

“還不止,韋寶還賣官賣功名,簡直膽大包天。”另外一名來自京師的富戶也道:“韋寶現在不光把持都察院和大理寺,還把持了翰林院,還在內閣中書掛職,太紅火了。”

“對,他光是一個都察院掛名官職就敢賣上萬兩銀子!北直隸多少人在都察院買了官啊?買了官,不但有官位,還能免去被文字清查,所以再貴大家都搶着買。不但賣的鬼,聽說還要找韋寶認識的人走後門才能買到。”又一名瞭解情況的富戶道。

“太黑了,就沒有見過比韋寶更黒的。”

富戶們議論紛紛。

“這樣說起來,韋寶是決心自己貼銀子跟大家鬥法?”李精白皺了皺眉頭,“這就不好辦了,我原本以爲韋寶到天津衛來,是要在河間府、滄州府和山東撈取銀子的,沒有想到他肯自己貼銀子?”

“估計這是韋寶與魏公公商量好的,否則不會把一個新設立的海防總督衙門交給韋寶來搞。沒有看出來嗎?這是讓韋寶先貼銀子,然後給他機會立功勞,海防總督衙門沒有設立總督,搞不好就這麼一直空着,等韋寶的資歷夠了,順理成章把他扶上海防總督的大位。”喬廣進老謀深算的分析道。

“可是韋寶才十五歲吧?這個年紀,怎麼可能當總督?”李精白搖頭,仍然不信他們的分析。

喬廣進道:“兄長啊,虧你是山東巡撫,朝廷大員,朝廷的事情,你還沒有看明白嗎?都說朝廷有人好做官,更何況,韋寶這趟是帶了陛下的尚方寶劍來的,還聽說,陛下將隨身佩戴的九龍玉佩都賞賜給韋寶了,這還不說明陛下信任韋寶嗎?”

“那韋寶這個朝廷有人好做官的人就太厲害了,陛下親自提拔,韋寶還真有可能一兩年之內坐上總督大位,那至少是正二品大員了,簡直不可思議。”大家無不更加悲觀。

“這有什麼不可思議的、韋寶本來就是探花郎出身,剛入仕就得了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官階,這個官階就是專門爲人家入閣準備的!馮銓得魏公公提拔,三十歲就入閣,韋寶得到陛下親自提拔,二十歲入閣都不稀奇。”劉養噩也有點被衆人說動了,也同樣悲觀。

“劉將軍,你可千萬不能灰心喪氣啊,我們這幫人都指望你呢,你手裡有兵權,實在不行,你就帶着你的兵跟韋寶鬧吧!我們發動認識的官員一起上奏本支持你,迫使朝廷收回韋寶海防總督衙門參政的官銜,撤銷韋寶發佈的那些勞什子公告。”一個天津衛本地的富戶道。

衆人紛紛贊同,都說要和韋寶幹到底,以韋寶撈錢的手段,他們這幫人不擰成一股繩和韋寶鬥,早晚要被抽筋扒皮。

“先看看,看韋寶是不是讓人調來了幾千萬兩銀子吧!”劉養噩沉聲道。

大家一直等,等到韋寶的十幾條大船把裝了銀子的箱子都卸了貨,也沒有看見往海防錢莊送。

大家都奇怪了,本來依照他們想,韋寶既然派人運了這麼多銀子來,那還不得大張旗鼓,鬧的滿天下都知道,好解了海防錢莊之圍啊、

衆人衆說紛紜,都不知道韋寶這回唱的是什麼把戲。

到了後半夜,大家已經紛紛散去。

韋寶的人開始行動。

上千部馬車整整跑了兩個多時辰,從子時跑到了寅時,秘密且快速的將所有銀子都送入了海防錢莊。

這幫人第二天早上聚會的時候,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韋寶的人昨天晚上後半夜把銀子都送入海防錢莊了!”劉養噩心情沉重的親口說出了這個消息。

“可靠嗎?”喬東昇道:“韋寶奸猾的很,向來喜歡使詐,他既然弄來了這麼多銀子,何必偷偷摸摸的?”

“消息絕對可靠,我讓幾個兵士扮成挑夫幫着擡銀子,偷偷看過了,箱子裡面裝的都是銀子。”劉養噩道:“絕不會有假的。”

“我猜測,韋寶之所以這麼秘密弄來這麼多銀子,就是不想讓咱們知道他們有銀子了,準備給咱們下什麼套呢!另外,韋寶可能也不想讓朝廷知道他自己貼了大批銀子,估計他是想將這些銀子暫時用於週轉,等海防錢莊賺了銀子,再把這些用於週轉的銀子撤走。要是讓朝廷知道了,還不得讓他捐獻?”李精白分析道。

衆人都說李精白分析的有道理,很有可能是因爲這兩個原因,韋寶才選擇後半夜讓人悄悄運送銀子。

“那現在怎麼辦?韋寶弄來了這麼多銀子,咱們再擠兌就沒啥意思了。本身韋寶在各地的錢莊都不差錢,騰挪一下就可以了。”劉養噩問道:“咱們再擠兌他,還能把海防錢莊擊垮嗎?”

“光靠擠兌看來是沒用了。”李精白道:“大家都散了,再守在這裡沒意思了!現在咱們要做兩件事,其一,劉將軍安排兵士鬧事,讓所有兵士一起反對被裁撤!其二,大家散了之後,統一交糧食,咱們交給信得過的人統一藏匿,製造糧荒,到時候一起煽動饑民鬧事。兵也鬧,民也鬧,這些事情,都能讓韋寶這個海防總督衙門參政無法推脫!海防總督衙門現在管着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難辭其咎!不管陛下有多賞識韋寶,出了這麼大的兩件事,也難以保全韋寶,至少得把韋寶召回京城去!”

“對,還是李大人老成謀國,這辦法最實際,光燒銀子燒不贏韋寶。”喬廣進從一開始就沒有捨得與韋寶打銀子戰,捨不得損失晉商的利益。

“今年本來就糧食歉收,咱們這麼多人聯手囤積居奇,的確是煽動老百姓起來鬧事的好辦法!”劉養噩道:“大家放心,我會讓底下兵士鬧的,到時候幾萬大軍壓到天津衛來,我看他韋寶能怎麼辦?他手裡只有幾百號人,顧得了當兵的,就顧不了老百姓,我要讓他在海防總督衙門哭死!”

“幾百號人嗎?韋寶不是剛剛從遼西調來了上萬人嗎、”李精白提醒道。

“那些都是運貨的,都是老百姓,我的人都看清楚了,船上一點兵器沒有,送完貨這些人就會回去的。老百姓和當兵的能一樣嗎、他韋寶怎麼敢養上萬士兵?”劉養噩道。

李精白聽劉養噩這麼說,放心下來,對衆人道:“那大家都多上心辦事,我估摸着,只要咱們齊心協力,一個月之內,必然將韋寶擠回京城!他在京城多囂張咱們管不了,京城牛人那麼多,讓他們鬧騰去,反正不能讓韋寶在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胡作非爲。”

“哈哈哈哈哈。”

衆人又都高興了起來,覺得穩操勝券了。

接着便是大罵韋寶,先過一過嘴癮再說。

李精白、劉養噩、喬廣進、喬東昇那邊衆人散了,韋寶在海防總督衙門馬上就得到了消息。

“恭喜總裁,現在能稍微鬆口氣了,他們都走了,看樣子不打算再擠兌海防錢莊了,海防錢莊算是躲過了這次風潮。”林文彪前來報喜。

“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這是他們的第一板斧,後面肯定還有招數的,怎麼樣也得有個三板斧吧?”韋寶嘆口氣道:“咱們搶奪了別人的利益,搶了錢,就是斷了財路,斷人財路等同於斷人生路,不死不休的局面。”

林文彪點點頭,“的確是這樣,可這些坑害老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不義之財,本來就不屬於他們!”

“這話看怎麼說了,他們吃慣了這種不義之財,自然認爲這天生就該是他們的命運!就像帝王家,他們會管爲什麼生來就當帝王嗎?只會覺得天生萬物,本來就應該供養皇族。”韋寶淡然道。

林文彪一怔,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暗暗覺得總裁想的好高深,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一些。

雖然天地會的教育中很重視政治教育,但是時日尚短。

而且韋寶的政治教育走的是半封建禮教,半資本主義制度的論調,並沒有完全去封建化。

現在是半封建半奴隸制的社會,只要能全部清除奴隸制度的殘留,社會就已經會非常進步了。

若是上來就全盤資本化,市場化,根本行不通,那樣,會亂套的。

韋寶並沒有盲目的去追求完美,去追求人人平等,他不喜歡那樣的空泛口號,除了騙人,什麼作用也起不到。

“準備一下,我現在要去見張維賢。”韋寶道。

“總裁現在就要去?”林文彪一驚。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韋寶道:“既然海防錢莊暫時沒有問題,接下來不管他們怎麼做,我們都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武力,想有足夠的武力,只能拉上京營這張大虎皮。”

“我們在張維賢那邊派了人,但是隻打入了外圍,總裁貿然求見張維賢,可能會吃閉門羹,要不然總裁先寫一封信給他送過去,看看他願不願意見您吧?”林文彪道。

“不必,不見再回來就是了。”韋寶果斷的道:“今晚就走,爭取明日下午能到張府,不必準備馬車,我騎馬就成。”

“是,總裁。”林文彪見總裁已經做出了決定,不敢再多囉嗦。

一六二五年山東大旱,七月又起蝗災,山東饑荒,災情最嚴重的濟南一帶易相食。

在這個夏秋交接的時期,整個北方都很慘,到處在鬧饑荒。

韋寶不經歷這樣的時代,真想不到居然所有人都慘成這樣。

這也更加堅定了韋寶想讓更多老百姓活下去的念頭。

想讓更多的老百姓活下去,只有一條路,動大地主階級的奶酪。

朝廷賑災是肯定不用指望了的。

雖然皇帝和魏忠賢現在手裡都有了一些錢,但魏忠賢的錢是絕對不可能拿出來賑災的。

皇帝倒是有可能,可韋寶剛剛給內帑供應的時間不長,幾個月也就送給內帑二百來萬兩紋銀吧,這些錢都拿出來賑災也僅僅夠一個省的範圍,甚至像山東這種大省都不夠。

更別提整個北直隸都遭了災,要賑災,肯定也得先緊着北直隸,畢竟是天子腳下。

而且皇帝也不可能一次把家底都拿出來,好不容易弄到點銀子,還沒有捂熱乎呢,肯定是催促戶部賑災,戶部哪兒有銀子啊?能拿出幾萬兩都不錯,根本是杯水車薪。

明朝末期,朝廷財政虧空極爲嚴重,造成這種局面的其實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

韋寶認爲,明朝末期稅制改革失敗是主要原因,此外天災人禍不斷,土地兼併嚴重,特權階級“合理避稅”同樣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稅制改革失敗是主要原因,明朝由於實行重農抑商國策的原因,農業稅的確成爲了朝廷財政的支柱。

如到隆慶四年(1570年)左右,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爲3078萬兩,但其中的農業稅卻高達81%,工商雜稅只佔到了12%。

進入嘉靖末年,朝廷財政拮据的情況已經出現,此後朝廷雖然多次進行了稅制改革,但又因各種原因先後三次被廢。

張居正去世,稅制改革一次失敗。

萬曆初年,張居正主持改革,而稅收方面的改革重點就是“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的效果是明顯的,朝廷財政收入明顯增加,國庫積銀達六七百萬兩之多,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支用十年。

但這卻觸動了相當數量的官僚、縉紳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對抗。

在張居正去世之後,張派開始遭受清算和打壓,此次改革宣佈失敗。

萬曆皇帝去世,稅制改革二次失敗。

張居正的稅收制度被廢后,萬曆皇帝明顯感覺到了國庫的緊張,因此又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的方式,增加國庫收入,這部分收入主要用在了支持邊鎮用度方面。

不過雖然內庫屬於皇帝的私房錢,但其收支仍然受戶部干預和管理,因此萬曆的這種做法被稱爲了所謂的“貪財”,而事實上萬歷三大徵所用的錢,大部分都是由內庫支撐的。

在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開始在萬曆死後再次把持朝政,掌權後的他們立即廢除了萬曆制定的稅制,使得國庫再次開始緊張。

魏忠賢去世,稅制改革三次失敗。

天啓年間,由於遼東戰事吃緊,空虛的國庫根本無法應對巨大的支出,於是魏忠賢掌權後,開始再次着力推進稅制改革,他的做法是加大工商稅的徵收,並派遣鎮守太監對稅收情況進行監督。

使得國庫開始再度充足起來,但這卻加劇了閹黨和東林黨的衝突。

至於遼東的戰事,則是怎麼省錢怎麼來,再加上各層將領的盤剝,導致遼東缺餉越來越嚴重,最終激起兵變。

三次稅收改革雖然側重點不同,但其實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朝廷用度緊張的問題,但最終都在代表士紳利益的文官,尤其是東林黨人的抵制下已失敗告終。

土地兼併嚴重,特權階級會千方百計的避稅。

既然朝廷以農業稅爲主,那麼前中期的農業稅都能夠支撐朝廷用度,爲何到了明末時期農業稅卻無法滿足朝廷的支出了。

韋寶認爲主要就出在了土地兼併嚴重和特權階級合理避稅兩點上。

明末由於朝政的整體腐敗,民間土地兼併情況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

皇室宗親、各級官員與民爭利,他們通過利用手中的權力或掌握的財富,大量侵佔官地和民間私田,甚至連太監、勳戚也通過“乞請”和接受“投獻”等方式霸佔大片土地,導致全國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這些利益階層手中。

然而就是這些掌握着全國大部分土地的利益階層,他們卻又擁有另一項特權,那就是根據明朝的律法規定,舉人(及以上功名)、僧侶、皇室宗親等階層是可以不納稅的。

這也是爲何普通百姓和無功名的地主會用“投獻”的方式,將自己土地掛在特權階層名下的原因。

特權階層通過各種方式將全國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他們又可以利用制度漏洞來不用納稅,朝廷的收入怎麼可能不減少。

從17世紀開始,即萬曆後期開始,明朝開始進入小冰河時期,氣候發生嚴重變化,北方風沙日益嚴重、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減。

與此同時,中原地區氣溫的驟降和降雨量的減少也達到了秦漢以來的歷史最低點,整個明朝末期災害不斷,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災害此起彼伏,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以土地爲生的底層農民的生存。

各種自然災害的持續爆發,導致土地數量和產量都急劇下降,這不僅導致以農業爲主的北方百姓生活極爲困苦,自然也嚴重影響到了朝廷的收入。

如果這種現象在盛世,朝廷或許還有能力應對,但卻恰恰出現在了明朝末期,這簡直就是災難性的。

明朝的滅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國庫空虛,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不僅無法彌補虧空,甚至就連軍餉也發不出來,這在靠武力奪取政權的封建社會是致命的。

《明史》中記載,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爲300萬兩白銀,但這並不能算是明朝每年的總收入,因爲明朝很多時候不按現銀收取賦稅,而是直接納糧。

如果把其他一些納糧的賦稅折算成白銀的話,明朝每年的總收入約爲1000萬兩,最高的一次是在1602年,也只有區區2295.3萬兩。

和清朝時期每年的國家收入比起來,這個數字確實太少了。

在甲午戰爭之前的十年時間裡,清朝政府每年的收入都在8000萬兩白銀左右,1891年更是搞到8968萬兩,清朝一年的收入抵得上明朝全盛時期四年的總收入。

但是清朝收入高於明朝從某些方面來看也許並不算是什麼好事。

收入多來自稅收,明朝時期的賦稅就已經很重了,清朝的稅收則更重。

雖然在康熙帝時曾規定在康熙五十年後出生的人口不再增加賦稅,但是清朝的稅收,實際上還是一直在不斷加重的。

稅收來源多。封建歷史上,每個朝代的賦稅重頭都是田地的稅收,但與歷代不同的是,清朝在對關稅、鹽稅、鴉片稅的徵稅都很重。

此外,清朝在人口數上是明朝高峰期的兩倍左右,人人都要吃鹽,鹽稅就等於變相的人丁稅。

清朝時期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財政收入雖然很高,但是米價、布價等人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卻也是一直在上升。

人們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因爲國家財政的“虛胖”而有好的改善。

到了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每年還要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國庫也是入不敷出。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爲在清朝時期,大批的美洲白銀流入,白銀不再像清朝以前那麼稀缺和值錢,所以數字虛漲並不代表價值增加。

一個國家是否發達要看國家每一個階層的人民是否能夠感到幸福,清朝後期雖然看起來財政收入很高,但是物價高,賦稅高,錢不值錢,人們感受不到幸福,國家自然也就談不上強大。

縱觀中國歷史,無論國家怎麼有錢,但是隻要農民窮的吃不起飯,怨聲載道,這個朝代就離滅亡不遠了。

爲了解決明朝政府的財政問題,張居正實行了名爲一條鞭法的稅制改革,並在幾年後立即收到成效,使國庫的存銀從虧空猛增到上千萬兩。

正因爲張居正的改革,萬曆纔有能力打贏“萬曆三大徵”,解決明朝的內憂外患。

明朝在種種弊病之下還能延續近五十年,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可謂是功不可沒。

但是這樣一項貌似利國利民的改革,卻在張居正死後沒多久便被荒廢了。

韋寶是很佩服張居正的,張居正已經位居首輔之位,爲何放着榮華不要而去推行這樣一項得罪人的改革。

實際上,並不是張居正沒事找茬,而是那時的大明朝實在是病入膏肓了,再不進行改革真的就要完蛋了。

韋寶求見張維賢的經過很不順利,投了帖子之後,張維賢推諉說身體不適,不見客。

本來張維賢就很少見官員,屬於清高一類的。

而且他位高權重,爵位已經封頂,也沒有必要投靠誰,連魏忠賢都拿張維賢沒有辦法。

韋寶一籌莫展的時候,楊雪道:“總裁不如先回總裁府休息,我與英國公的女兒張美圓相識,看看能不能見着張美圓,張家不與魏系來往,但與東林人關係不錯,皇帝就是英國公與我爹他們一起扶上大位的。”

韋寶聞言一喜,他其實之前也有這個考慮,但就是不知道楊雪有沒有什麼分量,所以他沒有主動提起。

本來韋寶是打算通過楊雪,找一找朱延禧,然後讓朱延禧賣個面子,陪他去找張維賢的。

但是韋寶並不打算與東林黨產生什麼瓜葛,所以比較糾結,最大的希望還是希望張維賢能直接接見自己,不必搞那麼多波折。

現在聽楊雪這麼說,正中韋總裁的下懷。

“好,就依着你,那就先回府。”韋寶喜滋滋道。

楊雪有點壓力大,笑道:“我只是說想辦法,總裁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啊,我見着張美圓不難,但張美圓能否影響英國公就不好說了。”

“我明白的,想見英國公,只怕比見着皇帝的難度還大。”韋寶點頭道。

楊雪淡淡一笑:“正是這樣。”

這位張維賢是張家的一個實力派,在位的年頭很多。

在位期間,一直領導中軍都督府,把持京營,鞏固京都。在明末亂七八糟吱吱嘎嘎的政壇局勢中,一直具有定海神針的作用。

張維賢與明末三大案都有關係,他背景顯赫同時執掌禁衛軍。

連魏忠賢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尤其是他在移宮案上作用非常大,儘管魏忠賢等人拼命阻擋,英國公從容應對,甚至親自擡轎子將皇帝帶走繼承皇位。

在魏忠賢當政時,知道張維賢很討厭他,這位九千歲也很害怕。

木匠天啓帝完蛋後,張維賢與朱由校的張皇后一起扶植崇禎皇帝走上舞臺。

一個能對大明帝位產生決定性作用的大人物,怎麼可能賣他韋寶的面子。

韋寶也知道事情急不得,只能先回府邸。

吳雪霞、王秋雅、貞明公主等人雖然才幾日不見韋寶,卻早已經想念的厲害,見他忽然回來,都喜出望外。

韋寶這趟回京是秘密的,誰也沒有告訴,雖然不是故意對吳雪霞她們保密,但因爲是臨時決定,也就沒有必要派出快馬通知了。

“好了好了,我這不是回來了嗎、”韋寶笑道:“我是去天津衛辦公的,又不是去玩,我想着過一陣要返回遼西,你們總裁秘書處的攤子不小,移來移去的不方便,纔沒有帶上你們。”

“可以把總裁秘書處交給秋雅,我應該陪在總裁身邊的。”吳雪霞翹着小嘴撒嬌道,“這回必須帶上我。”

【0063 韋達康厥過去了】【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0684 中書舍人掌制加五品服俸】【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232 鉅額欠據】【0188 造城牆】【0564 當額附可以,被統治不行】【0236 赤鹿與黃山楂】【0850 韋總裁還要追】【0859 喪權又辱國的條約】【0245 牛頭不對馬嘴】【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079 惹到大人物了】【0336 老野豬皮努爾哈赤】【0846 果斷的努爾哈赤】【0738 十萬兩黃金和終生爲奴】【0929 曹文詔到了】【0639 一下就考完了】【0748 魏忠賢忒歹毒了】【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0687 九千歲與韋寶】【0855 韋大人藉機說教】【0408 韋寶親抵金州城】【0891 騎兵團第一戰】【0124 浴室】【0884 高第主持議事】【0067 名副其實的小地主】【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527 朝鮮的朝會】【0605 韋總裁的反擊】【0675 韋寶獻策】【0523 毛文龍的心思和孫承宗的支持】【0594 興師問罪反被弄】【0262 退一步海闊天空】【0511 要啥沒啥的韋總裁】【0319 請神容易送神難】【0171 三女暗定名分】【0470 韋公子故弄玄虛】【0005 地位產生的矛盾】【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081 怡紅院】【0619 要回大明的韋總裁】【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992 九百萬兩】【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424 秋天種芝麻,老死不開花】【0959 顧秉謙難辦了】【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496 不可避免的強行破城】【0460 韋公子的文章居然還有錯別字】【0882 韋爵爺一驚】【0451 有權有勢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0681 宮裡宮外】【0514 馬志生】【0531 得到李爾瞻的產業】【0568 韋寶與毛文龍達成和解】【0271 比武之約】【0488 深夜議事策劃搶晉商票號總號的黃金】【0307 吳大小姐的雙簧】【0160 調兵圍剿柳子幫】【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977 韋府熱鬧了】【0273 有條不紊的備考】【0682 木匠皇帝】【1016 韋爵爺去遼東】【0481 湯若望】【0229 絕代雙姝】【0175 拜見楊麒】【0066 韋家的強勢崛起】【0175 拜見楊麒】【0384 祖大壽的金子三年後再說】【0781 朱由校的密辛】【0515 韋寶那一首連吳襄都能打動的歌曲】【0540 偷襲遼陽城】【0888 效率超高的統計署薊遼站】【0023 下雪天打獵】【0557 努爾哈赤來了】【0822 韋監軍怒懟孫承宗】【0781 朱由校的密辛】【0305 韋大善人】【1029 預料之中的大勝】【1011 朱由校開始防着韋寶了】【0580 貞明公主的嬌羞】【0576 公州城談判】【0402 毛文龍第一次對袁崇煥起殺心】【0245 牛頭不對馬嘴】【0845 皇太極與大玉兒】【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556 孫承宗和袁崇煥感到了畏懼】【0474 韋寶到京城】【0351 幹車伕的大爺】【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1013 朱由校要殺韋寶】【0228 吳大小姐和趙大小姐】【0710 無視阻力】【1047 大氣的韋總裁】【0128 韋寶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