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6 都察院報到】

“好了,等你回去想好了,再告訴傅應星便可,咱家要走了。”魏忠賢可沒有功夫等韋寶想好。

韋寶擡頭道:“九千歲,我都想好了!就去都察院!不管那裡是龍潭虎穴,做官能帶個都察院的官銜,總是風光的。”

魏忠賢微微一笑:“隨你吧。年輕人就知道風光,卻看不到這風光的背後,多少在地方上混跡了十數年,數十年的人到了都察院都要栽跟頭!這些你看到了嗎?就算你只是觀政,但朝廷有重大議題,有大案子,這些時候,觀政的人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能避得開嗎?還有,若想有政績,往往需要力排衆議,需要賭,你知道一定能賭贏嗎?”

“我跟着九千歲就不可能輸!”韋寶急忙拍馬屁道:“因爲九千歲不可能輸!”

魏忠賢笑道:“未見得吧?你若真的這麼想,何必要偷偷拜在咱家門下,大可以正大光明的認在咱家門下!你也不想別人知道與咱家有關聯吧?還有,你當咱家就沒有輸過嗎?咱家經常輸!只是咱家的皮厚,能扛得住,輸幾次不打緊,再贏回來就是了。但你輸得起嗎?你輸一次,可能命就沒了。”

不知道爲什麼,聽魏忠賢這麼說,韋寶忽然心中一暖,覺得魏忠賢對自己挺不錯的。

“九千歲,您的教導我都記下來了,但這就像進了賭檔,官場和賭檔,在我看來差不多,進了場子,一直蹲在旁邊,自然不輸錢,但是不玩幾把,也別想贏錢啊。”韋寶笑道。

“行,既然你都想好了,咱家會讓人安排的!等消息吧!”魏忠賢揮了揮手,示意韋寶可以走了。

“九千歲安康,小子告退了。”韋寶急忙施禮道別。

魏忠賢眯着眼睛看着韋寶離開,心裡涌起很多想法。

太監都不是正常人,因爲那方面缺失了,所以對金錢和權力,要比正常人更加飢渴!

所以,魏忠賢絕不可能真的喜歡上韋寶這麼一個相貌英俊的後生,他所盤算的,不過是能在韋寶身上弄到多少好處罷了。

本來依着魏忠賢的打算,是要好好培養培養韋寶的,因爲他發現韋寶很會賺錢!

有這麼一個會賺銀子的人在底下弄銀子,等養個十年八年,將韋寶養壯實了,再像殺雞一般的宰了,那得從韋寶身上弄出多少銀子啊?

看待古代的事情,一定不能站在已經知道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魏忠賢此時權力穩固,是有長遠打算的,他絕對不會知道再過兩年天啓皇帝的身體就要每況愈下頂不住,想不到一個二十出頭的皇帝會那麼短命!

以長遠角度看,對待韋寶這種處於低位,會賺銀子的人,處於上位的人,一般都不會太防備,甚至很有可能想扶持一把,魏忠賢就是這番心思。

韋寶也大概能猜到魏忠賢的心思,他並沒有不防備魏忠賢,只是與魏忠賢接觸的越多,當初那種敬畏的心理就緩解了不少,覺得魏忠賢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怕。

回到府邸,韋寶的臉上一直帶着笑意,心裡不由自主的舒暢了不少。

這一個月在翰林院的日子,實在是將韋寶弄的很憋悶。

翰林院就像是一座死氣沉沉的大學,裡面都是混日子的老師和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就業的壓力,每個人都等着到了月末能領銀子。

在那種環境,讓人看不到未來是什麼,不說充滿了黑暗,反正充滿了迷霧。

韋寶不喜歡。

王秋雅和吳雪霞、還有貞明公主全都覺察到了發生在韋寶身上的變化。

“這麼開心,怎麼樣?魏忠賢答應給你調動地方了嗎?”吳雪霞問道。

“都辦妥了,讓我等消息,要給我調到都察院去觀政!”韋寶笑道。

吳雪霞無語了,“這也值得高興麼?你在翰林院是正七品,去都察院還是正七品,觀政也同樣沒啥正事做吧?還有,都察院品流複雜,什麼人都有,接觸的人也多,而且大都是官場老油子,哪裡有翰林院好啊?”

韋寶微微一笑,暗忖你怎麼跟魏忠賢一個說法?“那都察院就是龍潭虎穴,我也要去玩玩,總比整日在翰林院無所事事好,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吳雪霞知道韋寶決定的事情,勸也無用,只得道:“你知道小心便好,官場的水很深的。”

“放心吧!”韋寶笑道:“好了,我要休息了,早就困的不行了。”

王秋雅、吳雪霞、貞明公主遂趕緊讓一幫朝鮮侍女來服侍韋寶更衣沐浴就寢。

過了兩日,消息就來了。

魏忠賢的效率的確很高,首輔顧秉謙親自簽發的調令,調了韋寶、吳孔嘉、還有幾名今科二甲排在前幾名的進士到都察院去,名義爲觀政,沒有正經事情做。

韋寶暗忖魏忠賢辦事的確是滴水不漏,並不是單單隻調自己一個人去都察院,而是好幾個人一起去,自己混在其中,這樣不會顯眼。

不過,韋寶有點不滿意是吳孔嘉也一起去了,他真的很不想再看見這個總是陰陽怪氣的傢伙。

同科的餘煌和華琪芳、翁鴻業等人仍然留在翰林院。

他們與韋寶相處了一個多月,都很喜歡韋寶的性格,所以來送行。

“我剛纔向人打聽了,往年沒有從翰林院調人到都察院去慣例啊,今年不知道怎麼了。”餘煌對韋寶道:“韋大人,都察院比翰林院的人可多的多,而且大都是很有經驗的老手,不比這邊單純。韋大人需要小心啊。”

華琪芳也道:“餘大人說的不錯,是要小心。不過,我覺得這也是很不錯的機會,聽說要在地方爲官多年,還要清廉幹練,有不錯的官聲,還要有人舉薦,纔有機會進入都察院,從都察院出來的官員,全都是升遷的。韋大人才入仕一個月就有機會去都察院,是難得的機會。”

翁鴻業點頭道:“韋大人非尋常人啊,經常遇到奇事。望韋大人多加小心,能在都察院站穩腳跟,以後不要忘了我們這些交好的同年好友纔是。”

韋寶笑道:“三位哥哥,三位大人,我怎麼會忘了大家呢?我知道都察院人多複雜,會小心的,都在京城,我這又不是外放去外省。你們想我了,可以去看我,我想你們了,也會回來看你們,不打緊的。還有大家,我也會想大家的,以後多聚一聚。我有點小錢的,可你們每次非要各自付賬。要是每次都由我做東,咱們每隔幾日都能聚在一起玩。”

韋寶說的是真心話,因爲擔心有人覺得他顯擺,所以他也就遵守大家的規矩了,各付各的。

可這些人即便都是薄有家產的中產家庭子弟,但畢竟剛剛爲官,俸祿不高,京城的開銷又很大。

所以不能總聚在一起玩,玩不要花銀子嘛?

餘煌、華琪芳和翁鴻業等繼續留在翰林院的同年進士們聽韋寶這麼說,既感動又窩心,一個個都很捨不得韋寶,又說了好些讓他小心,多保重這樣的話。

相比於韋寶,其他要離開翰林院的同年進士就沒有這麼被擁戴了,只是寥寥數語作別。

吳孔嘉更是不發一言,早就走了。

“幾位同年,莫走莫走,今日由我做東,咱們去好好喝一場酒吧?咱們今兒個上遠一點的地方,好好喝一場。”韋寶叫住了另外幾位也要上都察院去的同年進士。

幾個人當中有一個是親近於閹黨的中立派,覺得跟一幫東林學子一起玩,有點尷尬,婉言謝絕了韋寶的好意,說以後在都察院仍然在一起,讓韋大人不必客氣。

韋寶也沒有強求,拉着其他人去了酒樓,點了一桌三兩紋銀的大餐,衆人大快朵頤。

這還不算酒水,算上現在已經名滿京城的四特酒,這段飯得上十兩紋銀!

酒比飯菜要貴的多!

要是總按照韋寶這種消費標準,別說是中產家庭,就是富貴家庭也不見得玩得起啊,一天花個十幾兩紋銀,一年就是五六千兩紋銀啊!

誰家能花五六千兩紋銀吃酒?

這還只是韋寶一個人,還不算韋寶身邊的人和府邸的人。

衆同年都羨慕韋寶的財力,愈發覺得韋寶爲人隨和,低調,處處能爲他人着想。

與衆翰林院的同年進士們好好玩樂了一場,次日,韋寶纔去都察院報到。

都察院位於京城東北角,與翰林院離得很近,六科廊言官的衙門是緊挨着都察院的。

這幾個衙門都是皇帝可能會隨身召見的衙門,都離皇宮很近。

其實這個時候的中央官僚機構,大都在京城的內城,離得最遠的也沒有多遠。

稍微遠一點的,佔地大一點的,多爲軍事方面的衙門。

都察院的衙門規模在京師衆多衙門中,只能屬於中等,但奢華程度卻是倒數第一的。

爲什麼呢?

因爲這裡的官員都屬於過度性質,很多高官,要麼是兼差性質,要麼是兩袖清風那種。

反正,大家都盡力比清廉,一個清廉的衙門,自然不能奢華。

不但不奢華,甚至顯得有些寒酸,與都察院高大上的地位很不相稱。

韋寶遠遠的便下了轎子,步行到了衙門口,他在報道之前已經得到了兩身都察院的官服。

本來是平級調動,不需要新官服的,但是翰林院的官服與別的衙門都不同。

現在韋寶穿的官服,則是京城絕大多數七品文官應當穿的官服了。

洪武三年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爲公服,六、七品官員的帶子是素銀,其製爲盤領右衽袍,衣料用紵絲(緞織物)或紗、羅、絹。袖寬三尺。五至七品青袍,公服花樣,六、七品小雜花,徑1寸。襆頭有漆、紗兩種,展角氏1尺2寸;先規定雜職官襆頭不用展角,只垂2帶;後準用展角。腰帶;黑靴。

公、侯、駙馬、伯服色花樣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許服雨衣。

年輕的不像話的韋大人昂首挺胸走進都察院大門的時候,很快就引起了一衆門子的注意,大門上紅色的漆皮已經多處剝落,如果不是那一排排代表政府權力的招牌,根本談不上任何的威嚴之處。

都察院的門官是個胖胖的老頭兒,腆着肚子攔住了韋寶:“這位大人,看着眼生啊、”

“我是來報到的,我是都察院的人。”韋寶微微一笑。

對待這些衙役還是要講究些策略的,韋寶從來不覺得繃着個臉,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就能立威。

這些守門的門子雖然不是什麼起眼的角色,可這出來進去的人們無一能夠逃過他們的法眼。

那門官看過了韋寶的官憑,急忙道:“哦是新來的大人,失禮了,我們已經接到通傳,說今天要從翰林院過來幾名觀政大人。”

門官雖然口頭上客氣,但是韋寶能看出來,他並沒有將觀政放在眼裡,表情冷淡的很。

雖然有點不高興,但韋寶並沒有表露出來,反而是從袖兜中摸出一錠五兩紋銀,遞給那門官。

門官姓孫,四五十歲年紀,這些中央大衙門的差役,那都是正式編制,雖然不起眼,要是放在現代,那至少也是財政部發工資的最高檢察院的保衛部長啥的,至少是正處級。

不過,在都察院這種衙門,這種人是沒有品級的。

半大不大的孫老頭看見韋寶遞給他紋銀,他愣住了。

作爲門官,別人有事來辦事,送銀子是很平常的,雖然都察院來辦事的多爲官員,而且數量不多,但偶爾也有人送銀子。

只是韋寶是都察院的人啊,何必給自己一個看門的送銀子呢?

孫老頭弄不清楚是咋回事。

而且還一送就是五兩大官銀,這出手,不是一般的大方啊!

“大人,您這是?”孫老頭問道。

“小意思,給弟兄們買一些酒菜吃,我請客,以後進進出出,不是要經常見面嗎?”韋寶笑道。

幾名守門的兵士聞言,都放亮了眼睛,異口同聲的多謝大人。

“我姓韋,叫韋寶。”韋寶微微一笑。

“多謝韋大人!”幾個人又一起道謝。

“呵呵,小意思,小意思!”韋寶很享受與基層人民羣衆打成一片的感覺。

將心比心,在上一世,自己不就是這些點頭哈腰,要是撈着一點小便宜,就要高興半天的主兒麼、

韋寶知道,即便這些人撈着了自己的便宜,也不見得就會念着自己的好,但他並不很在意。

而且,就算不念着自己的好,總歸是吃過自己的好處了,以後見面肯定要比別人客氣一些,有這一點,韋寶就滿意了。

這些衙門的低等人員,還是看誰官大,就拍着誰來的,他一個新來的觀政,算個毛啊?

門官孫老頭隨後很客氣的帶韋寶進了都察院大門,親自帶他去報到,本來門官是不用這麼殷勤的。

但韋寶出手實在太大方,五兩紋銀啊!他自己至少要得二兩紋銀,其餘三兩紋銀分給弟兄們。

www●t tkan●co

二兩紋銀,已經比他一個月的俸祿多了。

都察院是清水衙門,可沒有什麼油水。

因爲都察院都是監督別人,來都察院,都不是什麼好事。

不像是別的大衙門,管着地方事務,來京城辦事的人多,到了衙門,也會給他們這些守門的一點點實惠。

“這邊是十三道御史辦事的屋子。”孫老頭邊走邊向韋寶介紹道:“那邊是六科廊言官辦事的屋子,他們雖然不歸咱們都察院管,卻也在咱們衙門辦公。”

韋寶邊走邊哦哦連聲,彷彿孫老頭是嚮導,他是現代人蔘觀名勝古蹟一般。

雖然是清水衙門,但是都察院的人是真多,三百多口子人擠在這麼不大的衙門裡面,似乎每個屋子都好多人,而且都是忙進忙出的那種,進進出出也不說話,手裡都捧着一大疊公文。

與翰林院大家都揹着手,慢悠悠的踱步的畫面,完全是兩種畫風啊。

吳孔嘉和幾名從翰林院剛剛調過來,與韋寶一同觀政的同年進士,還在院子中站着,找不到門呢。

他們看見韋寶由着門官親自帶進來,都有點詫異,不知道韋寶用了啥法子。

還是韋寶背後有啥不認人知道的大人物撐腰?

反正他們是不會想到韋寶身爲都察院衙門的人,會給都察院衙門的門官銀子。

韋寶樂呵呵的與衆人拱手,算是打過招呼了,繼續跟着孫老頭走。

“那裡面那位就是都察院經歷司都事李大人,剛上這兒來的,找他準沒錯。”孫老頭輕聲對韋寶道:“韋大人,那我先回去了。”

“哦哦,多謝。”韋寶笑道。

“韋大人以後叫我老孫頭就可以,有什麼事情找我,打個招呼就成。”老孫頭笑顏如花。就因爲弄到銀子的機會少,所以偶爾有人給他一點實惠,那叫一個服務周到。

韋寶笑着點點頭:“多謝孫老哥。”

“哎,韋大人千萬不要如此,別人聽見了不好,就叫老孫頭,你們都是大人啊,而且聽說幾位翰林院過來的,還是新科進士!不能壞了規矩。”老孫頭趕忙道。

“他們是進士,我是探花郎。”韋寶眨了眨眼睛。

“哦哦,難怪了!韋大人是探花郎啊、難怪與旁人不同,一看就是大富大貴有氣度之相!”孫老頭有些略帶敬仰的看着韋寶。

韋寶很滿意孫老頭的態度,再次拱手道謝。

禮多人不怪,不管是對上,還是對下。

韋寶在這些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

甚至比吳三輔做的都好一些。

吳三輔是對平級和上級比較熱情,對下面人就沒有韋寶這麼熱情了。

剛纔孫老頭介紹的都察院經歷司都事李大人已經看見韋寶來了,放下手中正在看的一份公文,問道:“你是?”

“大人,在下韋寶,是翰林院剛調來都察院的觀政。”韋寶感覺施禮道。

李大人哦了一聲,樂呵呵的一臉笑意,“知道知道,前兩日已經接到通傳了,韋大人還是探花郎吧?是這次派到都察院的幾名觀政中學問最好的。”

李利民五十多歲年紀,在都察院待了十多年,也屬於中立派,膽小,圓滑,什麼人都不敢得罪那類人,放到現代,就是典型的老好人。

沒啥大前途,卻也不容易有啥大風險。

韋寶來之前做了一點功課的。

知道都察院有正經職事的官員就快兩百人,還有很多相關的無品級的辦事人員,可能這裡三百人都不止,四百人都有。

都察院左都御史一人正二品、都察院右都御史一人正二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無定員正三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無定員正三品、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無定員正四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無定員正四品。

這些個大員都是帶着光環的,一般不管衙門實際事務,只在有大事的時候出馬。

有點像是大工程的項目經理。

而具體辦事的是經歷司衙門。

都察院經歷司,主事的是都察院經歷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正七品,這個李大人就是都事,正七品,與韋寶是平級的,不過,人家有正經職事,是有實權的大人,而韋寶這個觀政,沒有正經事情做。

雖然是平級,在衙門中的地位肯定相差甚遠。

此外,都察院經歷司還有都察院司務二人從九品。

下面還有都察院司務廳,照磨一人正八品。

都察院照磨所,檢校一人正九品。

都察院司獄一人從九品。

此外還有有責任的,有職事的十三道監察御史一百十人,他們都是正七品。

這些人是辦事的主力人馬。

好傢伙,三四百人當中,一大半都至少是縣太爺級別以上的啊。

要是放到現代,這是怎麼樣的衙門啊?

中央大衙門,就是不一樣。

“韋大人啊,你先四處看看吧?經歷大人剛纔還看見呢,現在不知道上哪兒去了,興許是去忙去了,經歷大人回來,才能親自安排你們在哪兒辦公。不過,咱們這地方人多,書案緊張,恐怕是沒有你們翰林院的條件那麼好,人人都有單獨的屋子辦公。你要是不想到處看看,就在我這兒坐會兒也可以。”李利民笑容滿面道。

【0004 賣柴】【0125 毛司】【0931 劉大河與曹文詔】【0314 大軍來了】【0119 帶徐蕊和譚瘋子回金山裡】【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625 談崩了】【0455 別生氣了啊】【0706 賣的風生水起】【0801 翁婿交心】【0543 遼南轉運使】【0763 擠兌】【0214 穿越巨的利器】【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614 兩班大臣要打韋寶的臉】【0677 開始了】【0623 囂張的韋總裁】【0615 具宏來爲韋總裁送行】【0643 就問你氣不氣】【0784 貞明公主獻策】【0286 羞恥的府試開榜】【0457 吳襄回到山海關】【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223 一舉拿下四個裡】【0672 李利民】【0169 遇見故人】【0092 提個條件】【0519 奪取江華島】【0277 購買糧食】【0660 小韋探花】【0317 祖大壽跪了】【0191 山川壯麗民族大同】【0936 優先攻擊寶軍騎兵團】【0205 趙里正的橄欖枝】【0872 趙金鳳的娘】【0543 遼南轉運使】【0590 佔萍查探誓約】【0773 韋寶要成親了】【0484 本來只是想燒掉一座教堂】【0406 孫承宗祖大壽鬥法】【0931 劉大河與曹文詔】【0625 談崩了】【0408 韋寶親抵金州城】【0276 所有人都不看好】【0625 談崩了】【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657 還沒有出結果】【0100 一棟大木屋】【1051 努爾哈赤不甘心的地方】【0235 兩隻小雞的故事】【0500 女諸葛】【1033 排隊槍斃戰術】【0343 吳襄上門】【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1053 大玉兒進義州城】【0002 好大的一條魚】【0493 盜劫計劃的第一階段】【0682 木匠皇帝】【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775 無巧不成書】【0140 晉商喬大公子】【0759 左國柱被重用】【0965 楊嗣昌】【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818 牛叉的軍工工作者們】【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082 蕊姑娘】【0430 皇太極有點欣賞韋總裁】【0748 魏忠賢忒歹毒了】【0478 閉關中】【0767 有段日子不見的三輔大哥】【0202 軍工署】【0690 大理寺左寺丞】【0852 議和】【0837 都抓了】【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0055 買馬被打】【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0703 韋大人舌戰東林黨】【0553 孫承宗高興了】【0831 毛文龍阻親】【0808 吳三鳳的仕途願望】【0636 求見魏公公】【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0387 督師府】【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039 管事和隨扈】【加更7】【0107 各取所需】【0153 王體乾】【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420 兵不血刃】【0125 毛司】【0167 大被同眠】【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0186 爲一方百姓】【0181 吳襄的答覆】【0684 中書舍人掌制加五品服俸】【1029 預料之中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