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 兩個不應該撞在一起的女子】

廖夫子和宋應星看過彼此爲韋寶準備的備考資料之後,都不是很看在眼裡,卻也沒有貶低對方的資料。

“怎麼樣?夫子,你覺得宋先生寫的這些文章,怎麼樣?我大都背下來了。”韋寶問廖夫子。

“還是不錯的,有這些東西,至少能保證不至於交白卷。不過,小寶,你還是要將我準備的歷年鄉試會試考題吃透,我不但將這些很難弄到的範本都弄來了,還一個個都詳細寫了評註,花了很多心血。”廖夫子道。生怕韋寶會因爲宋應星幫他準備的這些東西,到時候通過了舉人考試,把功勞都算在宋應星頭上。因爲,韋寶若是通過了鄉試,成爲了舉人,很有可能會重謝老師的嘛。

宋應星聽廖夫子話中有些許貶低他爲韋寶寫的那一百多篇文章的意思,頓時便不高興了,“夫子所言也不全然對吧?韋公子背熟了我這些文章,不說必然高中舉人,也不能說僅僅只是做到不必交白卷而已吧?你這些歷年鄉試會試的考題和學子的答卷雖然有一定借鑑意義,但豈不聞,文章貴在懂得變通,每一批改卷的夫子都不一樣,每一批人有每一批人的喜好。更不用說,夫子們還是交叉閱卷,並不是一個人做決定。你這些歷年鄉試會試的考題,在我看來,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不看也罷。”

“你說什麼?”廖夫子聽宋應星說的不客氣,當即怒了:“你不要以爲你是江西的舉人就傲氣的很,瞧不起我們北方讀書人!”

韋寶一汗,心說人家跟你談學術,你就談學術便可以了嘛?扯什麼地域關係做什麼?這不明擺着是要拉地圖炮麼?

吳三輔、韋達康、範老疙瘩和王志輝等同桌之人也發現有點不對勁了,看向廖夫子和宋應星。

吳三輔是好事之人,愛看熱鬧的人,又豈會不喜歡看吵架,遂從旁煽風點火道:“這位宋先生,你們江南學子雖然厲害,也不能太瞧不上我們北方學子呀。”

宋應星聞言生了怒氣:“吳公子,宋某絕無此意!就事論事,我說廖夫子準備的這麼一大本大部頭是陳芝麻爛穀子,絕無貶低北方學子的意思,只是針對廖夫子這本書來說罷了。要知道科考年年在變化,隆慶年間和萬曆年間的許多考題,已經多年不出了,借鑑意義微乎其微。博學自然好,但是韋公子時間緊,要通讀經史子集,不是更好?韋公子有這麼多時間嗎?我這一百多篇文章,任何一篇都是時下熱議的話題,離考題範圍近,我是這個意思!我可從來沒有說過北方學子的不是。”

韋寶也怕吵起來,遂笑道:“宋先生和廖夫子都說的有理,宋先生是挖井,挖的比較深,容易打上水來。廖夫子是伐樹,範圍比較廣,也容易砍中咱們要的樹木,都是有好處的。”

韋寶其實是看出來廖夫子給自己準備的那啥歷年鄉試會試考題要點,似乎意義不大,而且廖夫子的水平也遠不如宋應星,所以,覺得讓他們再爭論下去沒啥意義了。

韋達康、範老疙瘩和王志輝等人也看出了其中名堂,幾個人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但是生活經驗卻不可謂沒有,說起挖井和伐樹,立時有了精神,圍繞這兩件事高談闊論起來,將話題岔開了。

宴席還在繼續,看吳三輔的勁頭,韋寶估計吳三輔是不喝倒下,絕不會下桌了的,遂在吃了一些飯之後,提前離開。

廖夫子也不是很在意喝酒,比起喝酒,更傾心於助力韋公子高中舉人的事情,遂也跟着離開。

而宋應星被韋寶喊來,就是爲韋公子備考出力的,自然也得跟上。

二人剛纔在酒桌上爭論了半天,此時倒是不再吵架,卻開始爭着搶着要給韋公子教學。

廖夫子仍然以他的歷年鄉試會試考試要點爲基礎教學。

而宋應星則以鄉試各個階段的要點爲基礎,注重實際效果。

鄉試又稱“大比”,定在子、卯、午、酉年秋八月進行,故又稱“秋闈”。

參加鄉試的人員有兩種人,一是在校學生,即國子監監生和府、州、縣官學就讀的生員。

但生員必須是在按察司提學副使主持的科考中獲得一、二等的“科舉生員”。

二是“充場儒士”。在明代,未人政府各級學校的讀書人稱“童生”,他們中的一些人經特別考試,可獲准參加鄉試。

鄉試參試名額與中舉名額大致爲三十比一,即錄取一名舉人,參試者約爲三十名。

韋寶這種秀才屬於第二種,在鄉試之前還得參加一個科試。

根據“科舉成式”的規定,“官未人流者”也可參加鄉試,但從官、吏分途以及任官注重資格以後,這種情況就基本取消了。

“科舉成式”還規定,學校教官、罷閒官吏、倡優之家以及居父母喪者,不許參加鄉試。

韋寶倒是沒有這些限制。

鄉試試場設在各省省城,即布政司衙門所在地,南北直隸的試場分別設在應天、順天二府,即今北京、南京。

考試之前,各布政司及二京府均聘請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四人。主考官的職責是出題、審卷、決定錄取名單、排定名次並上報禮部,同考官則負責協助出題、審卷。

明初,南北兩京鄉試的主考官規定用翰林官,各省則教官、耆儒兼用。景泰三年(1452),定兩京鄉試考官仍用翰林,但各省考官不再用“耆儒”,只由布政司和按察司會同巡按御史在本省教官中推舉五十歲以下、三十歲以上,“平日精通文學、持身謙謹者”充任。

這一規定,本意是要考官得人,但考官既由布、按二司與巡按御史推舉,而教官本來就職份卑微,對上司的囑託也就不能不有所關照,有的甚至主動獻殷勤,致使考生們意見紛然。

於是不斷有人建議差京官往各省主考鄉試,以杜請託。

嘉靖七年(1528),世宗採納大學士張璁的意見,每省派京官或進士二人前往主考,但只行了兩科,就因與監考官的禮節糾紛而罷。

直到萬曆十一年(1583),禮部重新提出這一問題,才最後定製: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四個讀書人較多的省份由翰林編修、檢討主考,其他省則派六科給事中及禮部主事主考。

同考官也要求由進士出身的府推官、知縣擔任,教官只是“間用”,加以點綴而已。從主考官、同考官人選資格的變化,可以看出明政府對鄉試的重視,也可見杜絕科舉中請託之風的困難。

除主考、同考,還要組織一個鄉試管理班子,這個班子由提調官一人、監試官二人、供給官一人、收掌試卷官二人、彌封官一人、謄錄官一人、對讀官四人、受卷官二人、巡綽搜檢官四人組成,另有辦事人員及號軍若干。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各省的學政是不能主持鄉試的,學政負責主持院試,選拔秀才,並督察府、縣的學官。

八月初九爲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3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200字以上,4道經義題則需要寫300字以上。十二日爲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300字以上,以後又有變通。十五日爲第三場,試以5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

儒家經學是科舉考試的主要核心內容。

宋應星爲韋寶準備的便多爲儒家經學的內容。

“宋先生,若是按照你這種準備法子的話,別說你才準備一百多篇文章。《論語》、《中庸》、《大學》、《孟子》,五言八韻詩,經義,初場的3道四書題,4道經義題。光是這幾項,你就至少得準備上千篇才成!五經,詔、判、表、誥,時務策這些,你至少也得準備三四千篇,合計不能少於五千篇,否則有何意義?”廖夫子爭不過宋應星,便在一旁說酸話。

宋應星本來不想理會廖夫子來着,氣道:“廖夫子,你覺得可能嗎?我準備五千篇文章?韋公子能記得住這麼多文章嗎?”

“所以啊,韋公子,你還是別背誦他這些勞什子東西了,還是將心思專注於歷年鄉試會試考題爲好,緣木求魚不如退而結網。”廖夫子道。

韋寶被兩個人吵的有些心煩,看樣子,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有道理的啊。

其實韋寶已經做出了選擇,宋應星的直接猜題,並且給出摸你答案的法子,本來就是韋寶當初要求宋應星這麼做的,更加符合他的水平。像廖夫子那般備考,着重於基礎知識,那還不如不要備考,把所有的經史子集再紮紮實實學一遍,那怕是沒有五年功夫,根本下不來。

只是韋寶不知道該怎麼‘勸退’廖夫子了。

“夫子,你的法子雖然也很好,不然,你也來猜題吧?按照你猜的題,準備些應考的文章給我,怎麼樣?”韋寶靈機一動道。

廖夫子一怔,“小寶,你也要我像宋先生這樣猜題?”

“嗯,多個思路,多點把握嘛。”韋寶微微一笑:“時間有限,你帶來的這一大車書籍,我怕是真的沒有這麼多時間看啊。”

宋應星聞言微微一笑:“廖夫子,你不會是隻能批註,找他人的錯處,自己沒辦法猜題,更沒辦法答題吧?”

廖夫子聞言老臉一紅,哼了一聲:“我不是沒本事猜題!更不是沒本事答題,我是不想妄自猜測朝廷的考題!這豈不是褻瀆朝廷科舉?”

韋寶一汗,這下子算是徹底看清楚廖夫子的水平了,“夫子,那您先歇一歇,我們這樣,過兩個時辰,我再按照你的法子備考,兩種法子,咱們都試一試,如何?”

廖夫子聽韋寶這麼說,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怏怏不樂的坐在一旁看書。

韋寶總算鬆口氣。

到了將至黃昏的時候,又來了幾個讓韋寶徹底擺脫廖夫子的人。

一大幫山海書院,預備上京考鄉試的學子,有三十多人,來尋廖夫子。

這些人,大都是寒門學子,也有幾個富戶子弟,都是具備了秀才功名的人。

韋寶的老熟人汪燦華、汪東明、方安平,以及鄭忠飛,都在其中。

汪燦華、汪東明和方安平等富戶子弟,主要是跑過來找吳三輔玩的,知道吳三輔現在跟韋寶在一起,在海商會館。

而鄭忠飛等人主要是爲了來求教於廖夫子的。

也不能說完全求教於廖夫子,更多的是求教於廖夫子的書籍。

廖夫子本事不大,但是蒐羅的各種書籍還是很齊全的,並且,將大部分鄉試會試會用到的書,都搬到了韋寶的海商會館來了。

這回影響鄭忠飛他們的備考呀,所以要找過來。

韋寶對鄭忠飛稍微有些反感,因爲曾經是競爭對手,但是現在鄭忠飛已經不配成爲他的對手了。

還因爲自己的發家,怎麼說也是在坑了鄭忠飛一家一下子的基礎上發家的,韋寶對鄭家,還是稍微有些愧疚的。

所以,時過境遷,作爲山海書院的同窗,韋寶已經不是特別想打壓鄭忠飛。

鄭忠飛能跑到海商會館來找廖夫子,在韋寶看來,人家也是需要鼓足勇氣的。

位置調換,他若是鄭忠飛的位置,此時不見得還願意跑到對家的地盤露面。

“小寶,我去看一看他們什麼事。”廖夫子在聽韋寶的隨扈彙報之後,很是得意的看了眼宋應星,意思是看見沒有?就衝着我教出來這麼些秀才弟子,我就比你強!然後對韋寶笑道。

韋寶隨即點頭:“夫子請去。反正現在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夫子就先回去吧。”

“不行,輪到我給小寶你講學了呀,我去看看他們找我何事,我馬上回來。”廖夫子道。

韋寶一汗,心說有人來找你,你正好走人,省得兩個人的教學思路不同,盡是影響我,正好將廖夫子支走,誰知道老頭還不肯走了。

不過韋寶也不好硬趕廖夫子走,只得答應一聲。暗忖只好在廖夫子講學的時候,充耳不聞,努力背誦宋應星這些備考文章便是。

廖夫子剛剛下去,吳雪霞便上來了。

韋寶正好也要稍微休息一下,笑道:“我還以爲你回去了呢。”

“沒有,我一直陪着你娘呢。現在正讓香兒幫你娘化妝。”吳雪霞笑道:“下午我帶你娘到山海關幾個胭脂鋪去逛了逛,還幫你娘購置了一些新衣服。”

“多謝你了啊,多少銀子?”韋寶道。

“哼,一萬兩!”吳雪霞聽韋寶跟自己提銀子,頓時不高興了。

韋寶明白吳雪霞的心意,給未來婆婆的,哪裡能提錢?呵呵一笑:“那就下回我買了禮物,還你的情。”

吳雪霞聽韋寶這麼說,面色稍霽,遂笑道:“我哥怕是今天得大醉了,又來了幾個同窗也上桌了,到現在還沒有結束呢,中飯晚飯都趕到一起去了。”

韋寶微微一笑:“能吃喝是好事,隨便他們玩吧。你該回去了吧?”

“嗯,我娘讓我晚飯前一定得回去,我看是拉不走我哥了,我來跟你說一聲,我先回去,明天再過來。”吳雪霞道。

韋寶點頭應是,又向吳雪霞說了他現在有兩個夫子的困擾。

吳雪霞想了想道:“這還不簡單嗎?你不想讓廖夫子教,又想用廖夫子這些書,那就讓山海書院其他應考的學子也到海商會館來便是了,讓他們在一樓,也不會妨礙你,有這麼多人在,廖夫子也沒有多少功夫跟着你了。”

韋寶聞言大喜:“這個法子好,還是你有主意。”

“嗯,這事不難,我去跟我哥說一聲,讓我哥跟廖夫子和其他山海書院的學子說,他們肯定都樂意的。”吳雪霞笑道。

“好。”韋寶樂呵呵答應一聲,心裡卻想的是,是時候溜走,去山海樓見芳姐兒和趙金鳳了,昨天和芳姐兒約好了的,她今天會將趙金鳳約出來,偷偷與自己見個面。

韋寶現在有點想趙金鳳,但是並不急切,急的倒是科考的準備工作,今天廖夫子和宋應星一番如何備考的爭論,也讓韋寶覺得他考鄉試,只怕是連一成把握都危險。

據廖夫子所說,要將考題猜到七八成,宋應星至少得幫他準備五千篇以上的文章。

韋寶可不敢保證等到鄉試的時候還能用手機偷看。

五千多篇文章,別說宋應星現在來不及弄出來,即便宋應星不吃不喝,文力大漲,這些天給自己弄出來了,自己也都存到手機當中去了,也不能保證考試的時候有機會作弊啊!

五千多篇文章,對上一百來篇文章,也就說,自己備考的範圍,可能也就是五十分之一的樣子,這哪裡有一成?

吳雪霞走後,韋寶對宋應星道:“宋先生,我覺得廖夫子說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我們還得多猜題,多準備一些考題,你幫我準備到五百篇文章的樣子吧!《論語》、《中庸》、《大學》、《孟子》,五言八韻詩,經義,初場的3道四書題,4道經義題。光是這幾項,你就至少得準備上千篇才成!五經,詔、判、表、誥,時務策這些,都分別再多準備幾道,怎麼樣?”

宋應星一驚:“公子,這一百多篇,合起來就是三萬多字啊,你背起來已經很吃力,還要再準備?”

“嗯,吃力也得都背出來!麻煩宋先生了。”韋寶一方面做好了無法作弊的準備,爲了科考,也是準備拼一把小命,這些天奮力將五百篇文章都背下來了!

“那好吧!我這些天都會一直跟在公子身邊,少睡想些覺便是,我是怕公子不可能背出來這麼多,貪多嚼不爛,不如將這一百篇文章背熟。”宋應星道。

“多背誦一些,我也好安心一點。”韋寶笑着堅持道。

宋應星聽韋寶這麼說,便不再堅持了。

說好了宋應星這頭,韋寶讓林文彪準備他喬裝出門,偷偷去山海樓見芳姐兒和趙金鳳的事。

這事情韋寶昨天已經對林文彪說過了,所以林文彪早有準備。

先安排韋總裁換裝,做普通隨扈的裝扮,一聲黑衣,還粘了鬍子,壓低瓜皮帽的情況下,不太能認出來。

然後安排韋總裁從側門走了,由十多名貼身隨扈,都是統計署的高級特工陪同,並且掩護。

另外已經有人先一步去與芳姐兒接頭,安排在芳姐兒預定與趙金鳳見面的包間的旁邊的一處雅間,將那裡定下來,只等韋總裁前去。

好長時間沒有見過趙金鳳了,韋寶發覺自己似乎也不是特別想念趙金鳳,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爲有了吳雪霞,便將趙金鳳的感覺淡漠了呢?

不過,在去的路上,想到馬上便能與趙金鳳見面,韋寶的心漸漸熱了起來,第一次在山海關與趙金鳳見面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當初他只是一個鄉里貧困少年,是靠着賣魚,賣玻璃弄到了一點銀子,然後買通一個賣奢侈品的,叫吳世恩的掌櫃,弄了一個書法比賽。

自己去寫字,並且得了頭名,與趙金鳳同場競技,是這樣認識的。

一通回憶殺,讓韋寶對趙家小姐的感覺回來了不少,他也到了山海樓外。

幸好,韋寶這段時間將趙克虎派到遼南去了,負責遼南和韋家莊這邊的物資轉移接運事宜。

韋家莊有物資要運往遼南,遼南方面也有許多需要安排的事情,趙克虎就做這個。

韋寶不怕跟小姑娘說嘴,卻很怕見小姑娘的家長,跟家長說話,覺得好尷尬啊,有時候想想就頭皮發麻。

進入山海樓,櫃檯內的孫九叔一如既往的熱情招呼:“幾位客官,吃些什麼嗎?”

“我們是天地商號的,已經定了雅間,自己上去就成。”負責掩護韋寶的是一名商號管事打扮的高級特工。

韋寶站在幾個人中間,壓低帽檐,並不惹人注目,因爲他個子還不高,換了一身的黑衣裝扮,又粘了鬍子,不是對着他的臉猛看的話,不容易一眼認出來。

天地商號是山海樓的大客戶,孫九叔不敢怠慢:“那好,幾位客官慢走,不用夥計陪着去吧?”

“不用。”爲首特工說着便繼續往裡走。

一切都很順利,韋寶上了三樓,到了他們預定的包間,隔壁就是芳姐兒與趙金鳳見面的包間。

韋寶欣喜的走到木板牆邊,找個縫隙,想先看看趙金鳳和芳姐兒是不是已經在了?

一入眼,便驚了個呆,因爲韋寶居然看見一個擁有着禍國殃民的容貌的大美女。

居然是吳雪霞?

吳雪霞怎麼在這裡?

韋寶有些無語了。

更讓韋寶無語的是,吳雪霞的對面居然是一臉詫異的芳姐兒,以及略帶怒容的趙金鳳。

此時天色已經黯淡,華燈初上,隔壁包間中點起幾隻大燈籠,很是明亮,三個美女都看的清清楚楚的。

吳雪霞禍國殃民,傾國傾城,趙金鳳也不遑多讓,雖然容貌略輸吳雪霞,卻也靚麗絕倫,實在是萬里挑一的美女級別。

趙金鳳身穿繡黃色撒花衫,寬大的衣襬上鏽着芙蓉色花紋,烏亮的青絲撩了些許簡單的挽了一下,其餘垂在頸邊,額前垂着一枚小小的芙蓉色寶石,點綴的恰到好處。頭上插着赤金鑲青石的花,一副溫婉溫柔大家閨秀氣質。顯得這麼的潔白無瑕,清麗脫俗。

“你直說吧,到底要怎麼樣,你才能不纏着韋寶?”吳雪霞冷冷的問道。

韋寶徹底沒話說了,這句對白,有點老套啊?她們倆是根本不應該撞在一起的啊?吳雪霞爲什麼會在這裡?難道吳雪霞跟蹤自己麼?

自己換了衣服,統計署的特工們爲了保密,來的時候很隱秘,也做過反跟蹤準備,不可能被人跟上自己的行程纔是啊?

吳雪霞即便跟蹤自己,也不可能這麼快,不可能比自己先到啊?

韋寶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不是吳雪霞跟蹤韋寶,而是吳雪霞一直有讓人盯着趙金鳳的住處。

吳雪霞知道趙金鳳的存在,與韋寶的關係有進展之後,更加不放心趙金鳳,就怕韋寶和趙金鳳搞到一起去,而她不知道。

這幾天,吳雪霞請了管家秘派人手,有兩名吳府的職業細作守在趙金鳳和她娘住的院子外,緊緊盯着。

所以趙金鳳應了芳姐兒的邀請出來,來山海樓,吳雪霞便第一時間得到了彙報,並且也過來了。

吳雪霞早就在等一個再次與趙金鳳見面的機會,想私下把話說清楚,這正是一個好機會,與韋寶無關。

吳雪霞也沒有想到韋寶回來,而且此時就在隔壁。

【0841 打建奴去】【0959 顧秉謙難辦了】【0770 張維賢對韋寶大改觀】【0879 傷害了吳家】【1052 努爾哈赤要韋寶稱天可汗】【0673 榮正語】【0541 拿下遼陽城】【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211 韋寶的大道】【0424 秋天種芝麻,老死不開花】【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577 朝鮮韋太傅】【0641 助人爲樂】【0430 皇太極有點欣賞韋總裁】【0120 韋郎中準備給人動外科手術】【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426 在建奴地盤開水泥廠】【0105 孫九叔的大心事】【0845 皇太極與大玉兒】【0629 祖大壽的牙錢】【0478 閉關中】【0201 出水了】【0428 暴斃的承政】【0093 怡紅院一晚】【0350 韋寶趙金鳳算是定下來了】【0275 順風順水提早交卷】【0559 建奴與天地會密談】【0719 熊廷弼當初到底有沒有給四萬兩銀子】【0948 韋爵爺回京】【0784 貞明公主獻策】【0706 賣的風生水起】【0958 丁紹軾】【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270 山海樓請同窗】【0096 不管你到哪兒】【0515 韋寶那一首連吳襄都能打動的歌曲】【0460 韋公子的文章居然還有錯別字】【0340 損兵折將徒勞無功】【0306 七錢紋銀一石糧食】【0210 資本社會不是哈口氣就能出來的】【0263 韋公子送還銀子】【0801 翁婿交心】【0886 兩個大舅哥】【0161 攻下震天北山寨】【0289 既生韋寶,何生我等?】【0784 貞明公主獻策】【0503 時間和時間的競賽】【0905 作弊的寶軍】【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089 十九條好漢排成排】【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904 騎兵團和步兵旅協同作戰】【0013 小寶】【0359 趙克虎是兇手?】【0967 狗腦子】【0549 連取四城】【1025 軍演】【0930 兩軍同時抵達】【0196 採煤炸葯工業肌肉】【0054 暫時只要男的不要女的】【0448 強勢的吳祖氏】【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951 八百多萬兩紋銀的缺口】【0645 吳孔嘉】【1049 兩種可能】【0966 八百萬兩銀子的缺口】【0295 隊友呢?】【0318 秉軍太監塗文輔】【0676 又毒又壞又陰險的韋寶】【0061 購置些建築材料】【0197 這個階段怎麼管理】【0843 大戰前夕】【0194 打出深井水了】【0986 韋爵爺不同意合作】【0561 開闢盛京地區和撫順地區戰場】【0509 有點失落的吳雪霞】【0697 不服的就地斬殺】【0149 大獲利】【0946 爵爺回京】【0300 秀才公】【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221 將計就計】【0517 北汛口議事】【0637 暗中拜魏忠賢爲乾爹】【0930 兩軍同時抵達】【0293 韋寶是傻子】【0069 互不相讓】【0116 又遇譚瘋子】【0506 我這一生,不信命運,不畏生死,無懼天地,無視等級】【0352 學貓叫】【0967 狗腦子】【0712 對刑部動手】【0912 韋總裁親自赴約】【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