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

“你光是爲了防風,完全可以像你韋家莊裡面那樣,多修防風林便可以了吧?”吳三輔像是看穿了韋寶的心思,“你這是爲了將韋家莊與外界隔開,爲了割地稱雄!修建這麼高大堅實的城牆,十萬大軍都打不進來。”

韋寶一汗,雖然他知道,自己修築城牆,一定會給人這種感覺,這不是什麼能隱瞞的心態,但吳三輔是第一個當他的面這麼說出來的,韋家莊之外的人。

吳三輔和吳雪霞饒有興致的看着韋寶,等待韋寶回答,想看看巧舌如簧,善於辯論的韋寶會說出哪些藉口。

韋寶卻只道:“與外界隔開是真,割地稱雄是沒有的。若要割地稱雄,遼西絕不是什麼好地方,大漠,朝鮮,都比遼西好,再不然,關外也行。關內有大明重兵駐防,我這麼點人,稱雄什麼呀?三輔大哥,你這話過重了,我當不起。”

“這有什麼啊?遼西遼東哪個世家大戶不想稱雄一方?稱雄又不是造反。”吳三輔不以爲意的笑道:“只是沒有人會花費這麼大的財力物力人力修築城池。要麼是沒有這麼大的財力,要麼就是沒有這個耐心,你這城牆打算修多高?”

“三丈以內。”韋寶答道。

“那你怕是還要修築五六年吧?別等你城牆沒有修好,先給旁人做了嫁衣。”吳三輔笑道:“不過,你現在不用擔心了,有我吳家在,沒有人敢再打你韋家莊的主意。”

“那就多謝三輔大哥了。”韋寶淡然道。

“你該多謝雪霞纔是。”吳三輔呵呵一笑。

韋寶看向吳雪霞,吳雪霞正在看車外風光,聽吳三輔提起自己,粉臉一紅,嗔道:“哥,說話就說話,老是說到我身上幹什麼?韋公子謝我什麼?”

“小寶要是成了咱們家的女婿,還有誰敢打韋家莊的主意?這不是應該謝你嗎?”吳三輔笑道。

吳三輔的話,說的韋寶和吳雪霞同時臉發燙。

韋寶以爲吳雪霞會反駁的,吳雪霞卻並沒有。

這讓韋寶心中暗喜,女人不怕多,男人大抵如此,尤其是美女。

像吳雪霞這種傾國傾城,美貌絕世的女孩,更是什麼年齡段的男子都能被秒殺,韋寶也不例外。

韋寶一行人快到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的大佬們也在各自忙碌。

這幾天,他們開了好幾次軍事會議,主要因爲思想不統一。

仍然是老問題,主戰主守,似乎從建奴十幾年前開始猖獗,從薩爾滸之戰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明軍,困擾邊軍。

這幾年大明與建奴的主要戰事主要集中在兩次,一次薩爾滸之戰,一次王化貞和熊廷弼。

大明倒閉的禍根是從萬曆中後期開始種下的,而這兩次戰役慘敗,更是直接將大明的東北軍務拖入了雪上加霜的境地。

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正月,後金努爾哈赤趁明朝朝廷黨爭激烈、防務鬆弛的時機,決意對明用兵。農曆二月,努爾哈赤召集諸臣討論用兵方略,決定先打遼東明軍,後並葉赫部,最後奪取遼東。農曆三月間,後金加緊秣馬厲兵,擴充軍隊,修治裝具,派遣間諜,收買明將,刺探明軍虛實。在經過認真準備和精心籌劃之後,努爾哈赤在農曆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反明,歷數明朝對後金國(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率步騎2萬嚮明朝發起進攻。

撫順城以東諸堡,大都爲後金軍所攻佔。後金軍襲佔撫順、清河後,曾打算進攻瀋陽、遼陽,但因力量不足,翼側受到葉赫部的威脅,同時探知明王朝已決定增援遼東,便於九月主動撤退。

撫順等地接連失陷,讓明神宗感到事態嚴重,派兵部左侍郎楊鎬爲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並決定出兵遼東,大舉進攻後金。

但由於缺兵缺餉,不能立即行動,遂加派餉銀200萬兩,並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兵力,增援遼東,又通知朝鮮、葉赫出兵策應。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援軍雖大部到達瀋陽地區,但糧餉未備,士卒逃亡,將帥互相掣肘。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正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進攻葉赫部,得到二十多個寨子。聽說有明朝的軍隊來了,這纔回去。

明朝的楊鎬派遣使者去後金商議罷兵,努爾哈赤回覆書信拒絕。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月,明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朝鮮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

由於明朝朝廷財政緊張,無力長期供養遼東集結明軍作戰部隊,明神宗一再催促楊鎬發起進攻。於是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

總兵馬林率1萬5千人,出開原,經三岔兒堡,入渾河上游地區,從北面進攻;總兵杜鬆率兵約3萬人的主力部隊擔任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由西面進攻;總兵李如柏率兵2萬5千人,由西南面進攻;總兵劉綎率兵1萬餘人,會合朝鮮軍共2萬餘人,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進攻。

另外,總兵祁秉忠,遼東將領張承基、柴國柱等部駐守遼陽,作爲機動增援部隊;總兵李光榮率兵一部駐廣寧,保障後方交通。副總兵竇承武駐前屯監視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輸糧草輜重。

楊鎬本人則坐鎮瀋陽,居中指揮。

時楊鎬奏上“擒奴賞格”經兵部尚書黃嘉善復奏,明神宗批准,頒示天下。

賞格規定:擒斬努爾哈赤者賞銀10000兩,升都指揮使;擒斬其八大貝勒者賞銀2000兩,升指揮使;李永芳、佟養性等叛將,若能俘獻努爾哈赤,可以免死。又詔令葉赫貝勒金臺石、布揚古若能擒斬努爾哈赤,將給與建州敕書並封龍虎將軍、散階正二品。若擒斬其餘努爾哈赤的十二親屬伯叔弟侄,及其中軍、前鋒、領兵大頭目、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目等,一律重賞並且封授世職。

原擬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出邊進擊,但因天降大雪,改爲同月二十五日。同時,限令明軍四路兵馬於農歷三月初二會攻赫圖阿拉。

後金方面努爾哈赤在攻破撫順、清河之後,鑑於同明軍交戰路途遙遠,需要在與明遼東都司交界處設一前進基地,以備牧馬歇兵,於是在吉林崖築城屯兵,加強防禦設施,派兵守衛,以扼制明軍西來之路。

四路明軍出動之前,作戰企圖即爲後金偵知。

努爾哈赤探知明軍行動後,認爲明軍南北二路道路險阻,路途遙遠,不能即至,宜先敗其中路之兵,於是決定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擊破的作戰方針,將6萬兵力集結於都城附近,準備迎戰。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後金軍發現明朝劉綎軍先頭部隊自寬甸北上,杜鬆率領明軍主力已出撫順關東進,但進展過速,孤立突出。

努爾哈赤接到奏報以後,決定以原在赫圖阿拉南駐防的500兵馬遲滯劉綎,乘其他幾路明軍進展遲緩之機,集中八旗兵力,迎擊杜鬆軍。

努爾哈赤說:“大明軍隊確實來攻打我們了,我們南方已有駐兵五百人,就用這些軍隊抵禦南方的敵軍吧。這是明軍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們故意讓南方的軍隊先讓我們知道,這是要引誘我們的軍隊開向南方,他們的主力大軍一定會從西邊撫順關的方向來進攻的。我們要先打他從西邊來的軍隊。”

努爾哈赤命令諸王貝勒和大臣領城中兵出發向西迎敵。

軍隊正行進的時候,哨探又來向努爾哈赤報告說:“東南方向從清河城那條路上又有明軍隊兵來了。”

努爾哈赤說:“清河城方向這一路雖然有軍隊,但這條路地形狹隘險峻,他們不可能很快趕到,就讓他們自己來吧,我們先到撫順關迎擊西面的敵軍。”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杜鬆軍突出冒進,已進至薩爾滸,分兵爲二,以主力駐薩爾滸附近,自率萬人進攻吉林崖。

努爾哈赤看到杜鬆軍孤軍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親率六旗兵4萬5千人進攻薩爾滸的杜鬆軍。

次日,兩軍交戰,將過中午,天色陰晦,咫尺難辨,杜鬆軍點燃火炬照明以便進行炮擊,後金軍利用杜鬆軍點燃的火炬,由暗擊明,集矢而射,殺傷甚衆。

此時,努爾哈赤乘着大霧,越過塹壕,拔掉柵寨,攻佔杜軍營壘,杜軍主力被擊潰,傷亡甚衆。

後金駐吉林崖的守軍在援軍的配合下,也打敗了進攻之敵,明軍西路軍主將總兵杜鬆、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都在戰鬥中陣亡。明西路軍全軍覆沒。

明軍主力被殲後,南北兩路明軍形孤勢單,處境不利。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的夜裡,明朝北路軍由馬林率領進至尚間崖(在薩爾滸東北),得知杜鬆軍戰敗,不敢前進,將軍隊分駐三處就地防禦。

馬林爲保存實力,環營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繼後。又命部將潘宗顏、龔念遂各率萬人,分屯大營數裡之外,以成犄角之勢,並環列戰車以阻擋敵騎兵馳突。

努爾哈赤在殲滅杜鬆軍後,即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去尚間崖方向迎擊馬林軍。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二早晨,馬林軍隊剛要撥起紮營的器物準備向南進軍,發現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到了,就率軍隊重回宿營地重新紮營佈列戰陣,陣列方形,營地四面昨夜挖有三道壕溝,壕溝外排列大炮,放炮的兵皆徒步站立炮後,大炮的外層,又密密排列一層騎兵,騎兵的前面再排列火槍隊,其餘衆兵都下馬,進入三層壕內的營中列陣。

後金軍先派一部騎兵橫衝明將龔念遂營陣,接着以步兵正面衝擊,攻破明軍車陣,擊敗龔軍。到中午12點的時候,努爾哈赤趕到了馬林所扎大營的地方。

馬林營地的東邊有一山。

努爾哈赤說:“我們的士兵應當先佔東邊山上的高地,從山上居高臨下的向西方山下的馬林軍的軍營衝擊,我們就能把馬林的軍隊打敗”。

於是努爾哈赤率親衛軍及二旗衆兵全體離營向東,來到東山南坡山腳下,準備從南坡登山。

這時馬林與後金軍對峙一上午後,見後金的援兵已到,在帥旗下聚集起來的兵加起來也不過二旗再加四五千人,他認爲後金的兵總數也就這些了,加上後金兵離營移軍向東,隊不成列,於是馬林決定主動出擊決戰,他命令營內士兵出營與營外的騎兵和火槍隊匯合,大軍主動向位於明營東邊的後金軍隊發起攻擊。

努爾哈赤在山上向西看,見大明營內軍兵與營外壕外的軍兵匯合,努爾哈赤就說:“這樣子是明軍要來主動攻擊我們了,不用登山了,可以下馬跟他們徒步作戰。”

代善就從山的左側,也就是南坡下山到山腳下,命令他的二旗士兵下馬準備步戰。下馬的人才四五十個人,大明軍隊就從西面來攻上來了。

代善對努爾哈赤說:“我應當領兵前進。”隨即策馬迎敵,直殺入明軍的隊伍中。隨後諸貝勒與各位率兵的臺吉等分別投入殺明兵,兩軍混戰,明軍敗退,進攻的明軍被殺大半。

這時,追殺龔念遂部逃兵的六旗兵戰鬥結束,急急忙忙趕來了,看到兩軍正戰,這六旗兵先到的不等後面軍隊到來,也來不急整頓隊伍,直接攻擊明軍馬林的大營。馬林軍營中士兵放槍接戰。滿州兵射箭衝擊,在東面和南面兩路夾攻之下,大明軍隊抵擋不住進攻勢頭,大敗而逃,滿州軍兵乘勢追殺,擊破潘宗顏部,北路明軍大部被殲。明軍副將麻巖等皆被殺,總兵馬林僅自己率數人逃走。

明朝劉綎所率的東路軍因山路崎嶇,行動困難,未能按期進至赫圖阿拉。

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經失利,仍按原定計劃向北開進。努爾哈赤擊敗馬林軍後,立即移兵,迎擊劉軍。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三,爲全殲劉軍,努爾哈赤採取誘其速進,設伏聚殲的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達裡崗(赫圖阿拉南)佈置埋伏,另以少數士兵冒充明軍,穿着明軍衣甲,打着明軍旗號,持着杜鬆令箭,詐稱杜鬆軍已迫近赫圖阿拉,要劉綎速進。

劉綎信以爲真,立即下令輕裝急進。

三月初四,明軍東路劉鋌軍從寬奠出發時,後金東邊的人都躲避到深山老林中去了。

劉鋌率軍一路上攻佔山寨,將瘸子、瞎子等不能動的人殺死,一路向前進軍。劉綎先頭部隊進至阿布達裡崗時,遭到伏擊,兵敗身死。努爾哈赤乘勝擊敗其後續部隊。

楊鎬坐鎮瀋陽,掌握着一支機動兵力,對三路明軍沒有作任何策應。

及至杜鬆、馬林兩軍戰敗後,纔在三月初五,慌忙傳令李如柏軍回師。

李如柏軍行動遲緩,僅至虎攔崗。

當接到撤退命令時被後金哨探發現,後金哨探在山上鳴螺發出衝擊信號,大聲呼噪。

李如柏軍以爲是後金主力發起進攻,驚恐潰逃,自相踐踏,死傷1000餘人。

朝鮮軍隊元帥姜弘立率領剩餘的五千兵下山來投降,後金設宴款待他們之後,將他們釋放回國,並且修書給朝鮮國主光海君。

薩爾滸之戰,以明軍的失敗、後金軍的勝利而告結束。

此戰之後,後金軍乘勢攻佔開原、鐵嶺,征服了葉赫部,酋長金臺吉、布揚古被殺死,餘部俱降建州。

朝鮮王朝的光海君於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農曆五月,派遣使者去後金致謝,從此對後金與明朝採取中立政策,直至後來仁祖反正。

薩爾滸、尚間崖及牛毛寨戰事失利消息傳至明朝都城順天府(今北京),順天府米價立即陡漲。

明軍主帥楊鎬兵敗之後立即引咎辭職,後被拘押,崇禎二年(1629年)被處決。

杜鬆與劉綎已死於戰場,馬林也於3個月後在開原戰死,明軍四路主將四人已失其三,僅有李如柏始終未遇敵,但在戰役之後數日即爲言官彈劾。

一年半後遼事更壞,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殺以明志。

薩爾滸戰役,除李如柏軍撤走未遭慘重損失,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元氣大傷,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而明軍自遭此慘敗,開始陷入被動,到天啓年間,遼陽、瀋陽、廣寧等重鎮相繼失守,明朝退守遼西,完全陷入被動,局勢萬分危急。

明朝方面自此由進攻轉爲防禦,後金方面由防禦轉爲進攻。

從此攻守之爭就成爲了大明朝談論遼東戰事的主旋律,每每外面還沒有幹起來,裡面的人,自己先爭個你死我活,不可開交。

後面比較出名的是熊廷弼和王化貞的攻守之爭,韋寶也略知一二。

王化貞平素不學習軍事,輕視大敵,好說大話。文武將吏的規勸一點也聽不進去,與熊廷弼尤其牴觸得厲害。他妄想投降後金的李永芳會做他的內應,相信蒙古人的話,說是虎墩兔將派援兵四十萬,因此想不戰而獲全勝。一切事務如兵馬、甲仗、糧草、營壘等都放置一邊不加過問,一意說大話矇騙朝廷。

尚書張鶴鳴很相信他,他有所請無不答應,因此熊廷弼無法實現自己固守的心願。

廣寧有十四萬部隊,而熊廷弼的山海關上卻沒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經略這麼個虛名而已。

從延綏調來的部隊不能作戰,熊廷弼請把主帥杜文煥治罪,張鶴鳴卻讓寬恕了他。

熊廷弼奏請任用佟卜年,張鶴鳴遞上奏章反對。熊廷弼奏請派遣樑之垣去朝鮮,張鶴鳴故意扣發他的餉銀。於是兩人之間相互怨恨,事事爭吵。

熊廷弼這個人也器量狹小,剛愎自用,火氣一觸即發,盛氣凌人,朝臣大多都厭惡他。

毛文龍鎮江之捷,王化貞自以爲立了奇功。

熊廷弼說:“三方兵力尚未集合,文龍發動得太早,致使敵人恨遼地的人民,把周圍四衛的軍民屠戮殆盡,使東山軍民灰心,讓朝鮮君臣膽寒,令河西軍隊喪氣,擾亂了三方並進的計劃,耽誤了聯絡朝鮮的打算,把它看作奇功,實際上是奇禍呢。”送信到京城,竭力批評化貞。

朝臣們正把鎮江一役看作大捷,聽到他的話,心中多有不服。

熊廷弼又明顯地攻擊張鶴鳴說:“我既然擔任經略,四方援軍應當聽我調遣,而鶴鳴徑自發動,不讓我知道。七月裡我向兵部詢問軍隊人數,到現在兩個月了,沒有回答。我有經略之名,無其實,遼左的戰事都是張樞密和王撫臣一起辦的。”張鶴鳴這下更加惱恨他了。

到九月份,王化貞還說虎墩兔的四十萬部隊快來了,請迅速出兵。熊廷弼說:“撫臣靠着蒙古人,想不虞而收戰功。我不敢輕視敵人,不敢說能不戰而勝。”

後來蒙古軍隊終於沒來,王化貞也不敢進兵了。

熊廷弼主張防禦,認爲遼地人不可信用,蒙古人不可憑仗,李永芳其人不可相信,廣寧地方有很多間諜讓人擔心。

王化貞則一切相反,絕口不提防禦,說我們一渡河,河東人必爲內應。並且飛書報告朝廷,說八月裡你們就可以高枕酣睡,而收到我的捷報。有見識的人知道他一定壞事,因爲疆場事關係重大,沒有人敢說他的不好。到十月份,河上結了冰,廣寧人認爲後金一定渡過河來,紛紛想逃出廣寧。

王化貞於是和方震孺商議,分兵把守鎮武、西平、閭陽、鎮寧等城堡,而以主力駐守廣寧。張鶴鳴也認爲廣寧值得擔憂,請明熹宗命令熊廷弼出關。

熊廷弼於是又出山海關,到達右屯,考慮用重兵內護廣寧,外扼鎮武、閭陽,於是派劉渠以兩萬人駐守鎮武,祁秉忠以一萬人駐守閭陽。又派羅一貫以三千人守西平。又重申他的命令說:“敵人來時,跨出鎮武一步的,文武將吏都有殺無赦。敵人到達廣寧而鎮武、閭陽不出兵夾攻,敵人搶劫右屯餉道而三路兵馬不救援的,罪也相同。”

熊廷弼剛剛部署完畢,王化貞又相信間諜的話,突然發兵襲擊海州,不久又退了回來。

廷弼於是上書說:“撫臣進兵,到現在已經五次了。部隊屢進屢退,敵人早看透了我方的計謀,我的虛名也因輕易出兵而受到損傷。希望陛下明確指示撫臣,對自己的行爲慎重些,不要給敵人嘲笑了。”

王化貞看到他的上書很不高興,飛章上奏,爲自己辯解,並且說:“我請求給我六萬兵,我保證把敵人一舉蕩平。就是不如意,也一定能做到死傷相等,使敵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爲河西之憂!”並請准許他便宜行事。

當時葉向高掌了大權,他是王化貞成進士時的主考官,很偏向王化貞。等王化貞請求把後金軍一舉蕩平時,熊廷弼上書說:“就請按撫臣約定的辦吧,應及早罷掉我的官以便於鼓舞士氣。”

這個時候,中外都知道經略、巡撫兩人不和,一定會壞了邊疆的大事,大臣們的奏章天天討論此事。而張鶴鳴篤信王化貞,於是想把熊廷弼拿掉。

天啓二年(1622年)正月,員外郎徐大化順承其意彈劾熊廷弼大言欺世,嫉能妒功,不罷免他必將有害於遼地戰事。

他們的奏章一併被髮給各部,張鶴鳴於是召集大臣們討論。說把熊廷弼撤職的有幾個人,其餘大多主張讓二人各盡其職,共謀成功。

正好後金軍這時逼近西平,就停止了爭議,仍然兼用他們兩人,責令他們共同努力,功罪一體。

沒過多久,西平之圍吃緊。王化貞相信中軍孫得功的計策,發動了廣寧的全部兵力,讓孫得功和祖大壽前往和祁秉忠會合,然後向前去作戰。

熊廷弼也傳令劉渠拔營赴援。

正月二十二日在平陽橋遭遇後金軍,剛剛交鋒,孫得功和參將鮑承先等領頭逃跑,鎮武、閭陽的兵力於是也被打敗,劉渠、祁秉忠在沙嶺戰死,祖大壽逃往覺華島去了。西平守將羅一貫待援不至,與參將黑雲鶴也戰死。

熊廷弼當時已離開右屯,駐軍閭陽。參議邢慎言勸他緊急救援廣寧,卻被僉事韓初命阻撓,於是熊廷弼撤退了回來。當時後金軍在沙嶺停下來不再向前來。

王化貞平常把孫得功看作心腹,而孫得功已偷偷地投降了後金,他想活捉王化貞作爲自己的功勞,就詐稱後金軍已到城邊。

城中一時大亂,人各奔逃,參政高邦佐阻擋也擋不住。王化貞正關起門辦理軍書,毫無所知。

參將江朝棟推門闖進來,王化貞大聲訓斥他。

江朝棟大聲喊道:“事情危險了,請你快走!”王化貞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朝棟就攙扶他出來騎馬逃走,後邊兩個僕人徒步跟着,於是丟了廣寧城,倉惶逃命。

在大淩河遇上了熊廷弼,熊廷弼微笑着說:“六萬軍隊就可以把敵人一舉蕩平,到頭來怎麼樣呢?”

王化貞感到慚愧,建議駐守寧遠和前屯。

熊廷弼說:“已經晚了。現在只有保護老百姓入關去!”於是把自己所領的五千人交由王化貞來殿後,把全部積蓄都放火燒了。

正月二十六日熊廷弼和韓初命一起護送難民入得關來,王化貞、高出、胡嘉棟也先後入關,只有高邦佐自殺而死。

孫得功率領廣寧城的叛將把後金軍迎入廣寧時,王化貞逃跑已有兩天時間。

後金軍追趕他們追了二百里,因路上沒得糧食吃纔回去。戰敗的消息傳到朝廷,京城爲之震驚。

薩爾滸之戰和王化貞,都可以說是指揮不力造成的失敗。

到了眼下,孫承宗主持大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因爲孫承宗不但頭腦清楚,是明末當之無愧的帥才,且地位崇高。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孫承宗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

孫承宗是天啓皇帝朱由校的老師,這種人爲統帥,至少不怕讒言,而又有軍事才能,則更爲不易。

似乎是天要庇佑大明瞭。

天啓元年(1621年),孫承宗官升少詹事。同年,後金進攻遼東,瀋陽、遼陽先後被攻陷,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御史方震孺奏請熹宗朱由校以孫承宗代替崔景榮爲兵部尚書,朝中大臣也認爲孫承宗知曉兵事,推舉孫承宗爲兵部添設侍郎,主持遼東防務。

熊廷弼被罷免後,朝廷以王在晉爲遼東經略。王在晉上任後打算襲取廣寧,但總督王象乾認爲就算能攻取廣寧,但也不容易守住,還不如重守山海關防衛京都。

於是王在晉在山海關外八里鋪修築重關,留四萬人馬去守。

袁崇煥認爲王在晉此舉不是好的策略,與王在晉爭辯無果後,上書給首輔葉向高。

葉向高卻認爲不能憑主觀猜測,於是孫承宗請求親自前往遼東決斷。

朱由校非常高興,加封孫承宗爲太子太保,並賞賜蟒袍、玉帶、銀幣等。

孫承宗到達山海關後,巡行邊塞,袁崇煥向孫承宗請示道:“在寧遠駐紮五千兵力,以壯十三山的聲勢,然後派遣將領帶兵去救援十三山。寧遠距離十三山只有兩百里,可以輕易佔據錦州,如果不行再退守寧遠,怎麼能放棄十萬難民?”

孫承宗於是與總督王象乾商議,王象乾認爲駐紮關上的軍隊剛剛打了敗仗,士氣沮喪,不如調動插部護關的軍隊三千人前往寧遠,孫承宗同意後一方面調兵前往寧遠,一方面去救難民,救援失敗,十萬難民只救回六千人。

孫承宗對此詢問王在晉:“新城修築好以後,是不是要將舊城的兵馬移四萬人來駐守?”

王在晉說:“應該另外設立一支四萬人的軍隊。這樣一來,八里鋪就有八萬兵了,可是一片石西北不派兵駐守嗎?在八里鋪內修築重關,新城後面就是舊城,舊城前面埋的地雷是用來對付敵人的,還是用來對付自己新兵的?新城可以守的話,還用得着舊城嗎?新城要是不能守,四萬守兵倒戈,你是打算開關放敵人進來,還是閉關投降敵人?”

“如果這樣的話,敵人兵臨城下,士兵像先前那樣逃跑,哪裡還用得上重關?”孫承宗說:“準備在山上建三座營寨,防止士兵潰逃。”

王在晉說:“士兵沒有潰敗就修築營寨等待他們,你這是在教士兵逃跑嗎?況且逃跑的士兵可以進來,敵人也可以尾隨他們進來。你現在不爲恢復做打算,卻在這閉關自守,把關外防線全部撤離,還天天在朝廷爭鬥,京都以東還有安寧之日嗎?”

孫承宗無話可說,孫承宗於是召集諸將商議關外防守的問題。

袁崇煥主張守寧遠,閻鳴泰主張守覺華島,王在晉主張守中前所。

孫承宗採用袁崇煥的建議,並親自鎮守關門。

而後明熹宗在孫承宗的建議下罷免了王在晉的遼東經略之職。

天啓二年(1622年)八月,孫承宗於是自請爲督師,還讓薊、遼等原來的將領監管各處,見機行事時不必受到其他人的限制。

孫承宗用閻鳴泰爲遼東巡撫,又用鹿善繼、王則古爲贊畫,並請求從國庫帶走八十萬錢。

皇帝朱由校同意後,親自將孫承宗送出宮門,並賜給孫承宗尚方寶劍、坐蟒等,內閣大臣將孫承宗直送到崇文門外。

孫承宗上任後,讓江應詔制定軍事編制,讓袁崇煥建造營房,李秉誠訓練火器裝備,鹿善繼、王則古處理軍需物資,沈棨、杜應芳維修甲仗,孫元化修築炮臺,宋獻、程侖購買軍馬,萬有孚採伐樹木,祖大壽輔助金冠守覺華島,陳諫助趙率教守前屯,魯之甲拯救難民,楊應乾招募遼人編製成軍隊。

孫承宗發現先前關上的士兵沒有紀律,而且有大量的不符合條件的人冒領軍餉,於是孫承宗閱兵後,將河南、真定等地不符合條件的士兵全部遣回。將魯之甲所拯救出的難民徵召七千人出來去駐守前屯,楊應乾招募的遼人軍隊去鎮守寧遠,請求朝鮮聲援遼東,又犒賞東江鎮的毛文龍,讓他四面防衛。並傳令給沈有容進據廣鹿島。

而後江應詔被彈劾,孫承宗請求讓馬世龍代替,並讓尤世祿、王世欽爲南北帥,聽馬世龍調遣。

朱由校聽從孫承宗的建議並賜給馬世龍尚方寶劍。

登萊巡撫袁可立與孫承宗同爲天啓二年殿試同考官,共同主遼期間滿人蜷伏。

孫承宗將遼海防務委之於袁可立,十分倚重。他說道:“讀後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裡洞徹,殊令人可味,可展布四體,仰酬國恩。”

皇帝朱由校喜歡視察邊關,經常派東廠的人到關門,然後將邊關的事情上報給朝廷。

魏忠賢掌權後派遣自己的黨羽劉朝、胡良輔、紀用等四十五人帶着數萬武器裝備來到關門,供給邊關軍隊,又用白金十萬,蟒、麒麟、獅子、虎、豹等銀幣賞賜將士,賜給孫承宗蟒服、白金等,表面上是慰勞軍隊,實際上是窺探軍情。

孫承宗出關巡視寧遠,聽到這個消息立刻上書給朱由校,說不能讓宦官監軍,但朱由校卻回覆說這沒什麼。

使者到邊關後,孫承宗只用茶水招待。

天啓三年(1623年)孫承宗推薦閻鳴泰當遼東巡撫以後,認爲他沒有實際才能,所以軍事上的事很多都不跟他商議,閻鳴泰因此感到不高興,朝廷議論後,將閻鳴泰罷免,用張鳳翼接替,但張鳳翼膽小,又主張退守山海關。

孫承宗對此感到不高興,出關巡視寧遠,召集衆將開會,多數將領都想退守山海關,馬世龍建議守中後所,袁崇煥等主張守寧遠。孫承宗採用袁崇煥的主張,於是讓祖大壽修建防禦工事,令袁崇煥、滿桂駐守寧遠。

孫承宗擔心自己的權利受到限制,上書朱由校說督師和總督不能同時設立,請求將自己罷免。

朱由校於是終止總督的推選,令遼東巡撫移駐寧遠。

張鳳翼覺得這是置自己於死地,與萬有孚等詆譭馬世龍。

沒過多久,萬有孚被薊州巡撫嶽和聲彈劾,張鳳翼於是稱馬世龍和袁崇煥陷害,捏造謊話欺瞞朝廷,試圖阻撓出關的計劃。

給事中解學龍也大力陳說馬世龍的罪過,孫承宗非常生氣,上書給朱由校說邊關的防守策略,說寧遠、覺華不能放棄,併爲馬世龍辯解,又揭發萬有孚與張鳳翼等勾結的罪狀。

天啓四年(1624年),寧遠城修復的差不多了,關外的守備器械也已建造完畢,孫承宗上書朱由校請求發軍餉二十四萬,這樣就可以大舉進攻了,但兵部和工部卻橫加阻撓,向朱由校進讒不能給錢,孫承宗上書催促無果,孫承宗大軍因此沒有出征。

孫承宗坐鎮遼東,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爲慮矣。”

在這樣相對安定的大背景下,按照戰功來衡量,似乎孫承宗有些碌碌無爲。

兵部尚書王永光對孫承宗積極防禦的一番作爲作過很中肯的評價:“兵家有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孫閣老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爲建奴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登萊兩軍鎮袁軍門的水軍牽制,後金不肯貿然來碰他的黴頭,所以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在無形中爲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大明朝廷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首輔孔貞運評價孫承宗:“公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袁可立)之任銷鋒臥鼓。”

這也從另一方面肯定了孫承宗和袁可立積極防禦之功。

令人惋惜的是,正當孫、袁二公積數年之力準備大有作爲組織大反攻之時,閹黨已全面掌控局勢,天啓皇帝不再過多的直接參與政事和軍務。

與兩年前比起來,孫承宗更加孤獨,政治牌面銳減。

不管當官還是當統帥,都靠有人撐腰,都需要權力的支撐。

對於薊遼督師這種大明朝重中之重的位置,更是如此,而且必須得到皇帝最大限度的支持。

本來明軍對建奴的形勢就很不好,即便是皇帝全力支持,將帥都很得當,而且都用命,也難有幾分勝算。

現在還有一件讓孫承宗頭疼的事情就是,隨着毛文龍的東江軍崛起,以祖大壽等人爲首的遼西遼東本地世家將門不樂意了。

【1033 排隊槍斃戰術】【0801 翁婿交心】【0298 高能!院試開榜】【0205 趙里正的橄欖枝】【0545 戰術大師皇太極】【0047 分贓均勻】【0117 孫九叔的操作技巧】【0722 官場通常都是反着來的】【0387 督師府】【0852 議和】【1054 封公爵】【0407 韋總裁抵達金州半島】【0770 張維賢對韋寶大改觀】【0168 泄點天機】【0405 孫承宗的學生就是有面子】【0637 暗中拜魏忠賢爲乾爹】【0297 甲榜全通過】【0529 韋公子講學】【0011 孫九叔和芳姐兒】【0509 有點失落的吳雪霞】【0500 女諸葛】【0575 韋總裁再赴朝鮮】【0187 韋寶舌戰趙里正】【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0206 天降宋應星】【0552 孫承宗帶了一堆官員來】【0979 韋寶沒想到】【0150 西李的傲氣】【0205 趙里正的橄欖枝】【0632 韋總裁進京趕考】【0699 韋總裁的考覈】【0565 節外生枝的毛文龍】【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019 鄭金髮打韋寶】【0746 都察院差役大發神威】【0461 芳姐兒的頭一次】【0827 忠君愛國的韋大人】【0487 駱思恭的橄欖枝】【0720 要咬就咬最大的】【0943 由盛轉衰】【0010 山海樓上不見不散】【0943 由盛轉衰】【0246 拉人入股】【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0879 傷害了吳家】【0957 讓顧秉謙上奏本】【0324 憧憬中的寶械師】【0251 爲國爲民俠之大者】【0922 軍事藝術巨匠】【0727 北鎮撫司大打出手】【0520 毛文龍有皮島,韋總裁有江華島】【0015 王志輝提親】【0914 定情信物】【0140 晉商喬大公子】【1040 寶軍騎兵團】【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張維賢一邊】【0396 毛文龍與趙克虎之間的陳年往事】【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172 小寶要我吧】【0281 哥不是天生要強哥是天生強大】【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969 一幫大能】【0257 怎麼跟原來的貨不太一樣】【0764 決裂】【1019 我是韋寶舅舅】【0190 仿製蒸汽機】【0922 軍事藝術巨匠】【0551 東江軍丟了東江】【0948 韋爵爺回京】【0433 韋總裁上錦州城見孫承宗】【0864 代善和皇太極都拋出橄欖枝】【0521 光海君李琿和金內官】【0094 吳家大公子】【0283 縣試放榜】【0664 大明閒人】【0241 兩榜進士】【0721 傅應星正告韋寶】【0893 從鍵盤俠到統治階層】【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976 魏忠賢與韋寶翻臉】【0225 喜慶之宴】【0034 申家衣鋪】【加更2】【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139 韋寶進京】【0307 吳大小姐的雙簧】【0213 反對歷史虛無】【0255 去山海關的兩件大事】【0354 同窗聚會的目的】【0934 關寧鐵騎正名的機會來了】【0093 怡紅院一晚】【1030 努爾哈赤議和】【0674 楊雪】【0664 大明閒人】【0865 和談有重大突破】【0358 兇殺】【0984 太監】【0646 熊家門外】【0788 李精白抓劉養噩】【1035 努爾哈赤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