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好大的一條魚】

陸軒思謀着:這裡離山海關不遠,屬於遼東管轄範圍,環境很惡劣,是不是換個地方?

他很想換個地方。

到江南去,他更加能適應環境,不過他自問沒有能力駕駛一條軍艦從北方開到南方去。

況且艦上的燃油也經不起遠距離的航行,就算要走,只能去離這裡近距離的天然海港,在沒有導航的幫助下,自己一個人開軍艦,能準確找到這些天然海港的位置?

陸軒想了想,要麼去金州,旅順這些地方,要麼去天津,這幾個地方跟山海關比起來,區別不大。

更何況,這裡還有自己的親人。

快速盤算一番,陸軒否定了不切實際的一堆想法,還是決定回韋寶原本的‘家’。

洗好澡,穿上一身保暖衣物和鞋子,再在外面套上明朝大褂,將左輪手槍和一支電棍別在腰間。

他有煙癮,又放了一包煙,一枚打火機在身上,還順手揣入一瓶礦泉水,本來還習慣性的要帶錢包,想到都到古代了,錢又用不上,拿起之後遂又放下,然後梳好髮型。

陸軒確定自己同原先的那個韋寶毫無二致以後,毅然決然的打開了艙門,過了幾道門,正要下軍艦的懸梯,冷風吹的陸軒柔軟粉嫩的肌膚生疼!

陸軒又急忙關上厚重的鐵門,返回艙內,找到不知道哪個女人用的防凍面霜,包裝盒很精緻,他細細塗抹了一下,也揣入懷中衣兜,這才返身再次出艙,下了軍艦的懸梯。

到了岸上,看見石碑邊上韋寶留下的一張不大的漁網,陸軒覺得好笑,這麼冷的天,跑到海邊來網魚?怎麼想的?

他又返回軍艦上,跑到負一層的廚房,到倉庫中,讓他驚喜不已,人都‘汽化了’,但是廚房倉庫中的魚缸中養着的一衆海鮮,還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呢。

陸軒撈出一條十多斤重的中等海魚,用韋寶的漁網紮好,往背上一背,再次出了艦艙,下了軍艦。

一路沿着記憶中的出口,向這片山包環繞的谷外走去。

山道崎嶇,天色漸晚,他心中焦急。

此時下起雪來,白茫茫的天地間,只有一個少年,像是在一張巨大的白紙上點了一個小黑點,畫面異常蒼涼。

雪越下越大,天空像是要壓下來一般。

路亦根本不能稱之爲路,深雪之下是尖銳的石頭,腳膈的疼,讓人無法站穩。

陸軒摔倒了好幾次,仍然一腳高一腳底的奔行,生怕走的慢些,會在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凍僵過去。

如果陸軒不是換上了好幾百塊錢一雙的保暖皮靴,此時將寸步難行。

剛纔要不是陸軒穿越的及時,就這麼兩三個小時過去,那韋寶此刻必定已經成爲冰棍了,陸軒邊走邊在心中佩服韋寶,韋寶穿着那雙破舊布鞋,是怎麼徒步走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的。

即便明白他此時已經是一名叫韋寶的明朝人了,但陸軒依然不是很想承認這一點,不想承認自己現在叫韋寶。

出了山谷,是一排長長的籬笆,將這一塊秦皇入海求仙處的區域同外界隔開,還有一塊明朝皇帝立下的此處爲禁地,除了皇帝親來,不準擅自進入的石碑。

陸軒費力的爬過籬笆,看着那石碑上面的字,好些個繁體字,陸軒都不認得,雖然儲存了原先的韋寶的記憶,但原先那個韋寶沒上過學,只是跟着鄰居中的一個老童生粗認得幾個字而已。

搞不清楚是哪一位明朝皇帝下了這麼個命令,但大概意思能看明白,暗忖這倒也好了,不用擔心這艘巨大的鐵甲艦被人發現。

白茫茫的一片荒原,什麼都看不見,無垠的天地無法辨認方向。

這一下,吸納了韋寶記憶的陸軒也不知道該往裡走了,暗暗懊惱,剛纔應該在軍艦上找一個指南針之類的東西。

不過,已經走出這麼遠,又不願再回軍艦。

天氣太冷,陸軒不敢耽擱,硬着頭皮朝着記憶中的大致方向走。

韋寶的家在金山裡,是離這裡最近的一個裡,離這裡卻也有二十多里路。

這一帶真的跟導遊介紹的一樣,在清末建港之前,都是人煙稀少的。

走出十多裡地,見到一條河和幾戶人家,陸軒知道這叫海河,到了金山裡旁邊蓬萊裡的地界了,才知道方向偏差了好遠,走出一個大弧線。

此時已經很累,卻也只能修正方向,咬牙接着走。

到天擦黑的時候,陸軒終於進入了金山裡的地界。

東一戶西一戶的茅草屋,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現在陸軒完全清楚路線,知道馬上要到‘家’了。

心砰砰跳的厲害。

一直告訴自己是過客,是流星,意外穿越到這時代這地方的陸軒,放鬆心情,就當是長期旅遊,可當他看見自家茅草屋的時候,完全沒有‘路人’的心情,似乎,這真的就是他的家。

這茅草屋太簡陋了,一個勞動力一上午的功夫就能搭建起來,放現代,做臨時茅廁都沒有人敢用,四面漏風,一片不規則的門板,厚大笨重,看得出是將粗大的樹幹隨意隔成兩片,臨時拼湊而成的,門板被狂野的北風吹的啪啪直響。

即便再是北方,再怎麼貧寒的人家,也不至於住這種茅屋,至少也要來一間土胚房子。

陸軒的記憶告訴他,這一片,剛剛發生過地震,韋寶家原來的土胚房子在地震中被毀了,所幸家中沒有人員傷亡。

京師一帶的這次大地震,先是薊州、永平、山海關等地屢震,震壞城郭、廬舍無算。至是,灤州大震,壞廬舍無數,地裂涌水異物。樂亭舊鋪莊,地裂涌黑水,高尺餘。

遷安聲如巨雷,塌壞城垣民舍無數。盧龍震倒官民房舍甚多。京城內宮殿動搖有聲,銅缸之水騰波震盪。

永平府就設在盧龍,現在韋寶所處的位置和山海關離得很近。

這次地震連續時間長,有的一日二、三震,如東安,辰巳時地震,至申時又震,從乾起有聲。遷安一日數十震、盧龍、灤州持續達四十餘日。

這個月,京師又震三次。

大城地累震,屋瓦動搖,夜不敢寢,多有露宿者。東光地大震物皆搖動。昌黎、新安、真定府、薊州、遵化、玉田、河間府、保定府、天津三衛,以東山東臨邑、德平、海豐、武定州等二十餘州縣皆震。

明末的第一大敵應屬天災!

從萬曆朝後期開始,一直到崇禎朝結束之前,天災就沒有斷過,地震、洪澇、乾旱,整個帝國的北半部和中部地區的底層老百姓,如同生活在人間煉獄。

大災之後是大疫,配上明末的天氣,貪官污吏的盤剝,不遠處的建奴和四周的綠林響馬,盜匪,使得老百姓愈發貧困。

陸軒暗暗嘆息,不是親眼所見,絕難想象老百姓的生活會慘到這種地步。

聽房內有人在說話,陸軒將網兜和早已經凍成了冰棍的魚放在門口,然後推開了門。

屋裡有幾個人,光線很暗,沒有點燈,依稀可見只有一張土牀,桌椅俱無,土牆邊上的半截圓樁上放着幾隻破舊碗筷。

“你上哪裡去了?”韋母黃瀅一看見韋寶,馬上站起來。

韋母是一個看不出年紀的女人,臉上已經有皺紋了,肌膚被風霜和貧困的生活折騰的不成樣子。

陸軒的記憶告訴自己,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媽,實際年齡僅僅三十左右,蒼老程度放現代的話,說四五十歲,也有人會信。

“娘。”陸軒按照記憶中的叫法。

“這大冷天的,你跑哪兒去了?”韋母見到韋寶,臉色喜中帶燥,又重複問了一遍。

屋內還有幾個人,兩大娘都是隔壁鄰居,還有三小夥,算是韋寶的朋友,三人年紀都在25到30這個區間,都比韋寶要大上很多,一個稍胖,一個適中,一個消瘦。

“韋寶!你小子,跑哪裡去了?知不知道乾媽擔心你啊?大冷天的,我們三個今天找你大半天,牙差點凍掉了。”身材適中之人叫羅三愣子,其實並不楞,反而有些狡猾市儈,他只有外號,大名沒有,從小他爹媽就叫他羅三愣子。自從羅三愣子爹媽死後,時常來韋寶家混點飯吃,跟韋寶家較近,另外兩位都是羅三愣子的朋友。

“是啊,你跑哪兒去了?我們一通好找。”說話的是稍胖的範大腦袋,大名範大能,家境也是貧寒,喝水都能胖的體質,韋寶家本甲的鄰居,家離韋寶家最近。

“沒去哪兒。”韋寶歉意的敷衍道。

韋寶不肯說,衆人也能猜到他是出去找吃的去了,沒有人再追問,不過都暗暗覺得韋寶少年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別說韋寶這個年紀,這種天氣,就是最有經驗的老獵戶也很難找到吃食。

“嬸子,韋寶回來了,我們走了。”最後說話的是劉春石,本里的老童生,二十四五歲了,還是一個童生,有股倔勁,過着非人的生活,攢吧一點錢都送給科舉了,爹媽都死了,跟羅三愣子一樣是老光棍,現在和羅三愣子住在一起,所以也過來幫着尋找韋寶。

韋母不住的道謝,剩下兩個鄰居大娘也過來跟韋寶說話,韋寶長韋寶短的,陸軒也沒有往心裡去,點頭敷衍。

韋寶本來還覺得自己是陸軒呢,現在徹底將自己代入倒韋寶這個角色了。

人的名字好像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聽的多了,大家都叫他韋寶,倒似乎,原來的陸軒,像是一個夢,現代的生活,種種過往,越來越虛無縹緲的像是夢境飛花。

韋寶,韋寶,韋寶!從現在起,我就是韋寶。韋寶在心中默默道。

兩個大娘和範大腦袋走後,韋寶想起了什麼,將正要出門的羅三愣子和劉春石兩人留住了,“等一下,你們回去是不是也沒有東西吃?我這裡有條魚。”

有條魚?

韋母,羅三愣子和劉春石像是聽見了天下奇聞一般,一起看着韋寶。

韋寶放在門口的網兜和魚已經被雪給蓋住了,他提過網兜進屋,將門關好,往地上一放。

見三人的目光已經從他臉上挪開,一起盯着地上那條十來斤中的中等海魚瞧着,三人的驚詫目光,既讓韋寶微微覺得有點好笑,也產生了一點兒成就感。

“好大的一條魚啊!”羅三愣子問道,“這是你今天出去捕回來的魚?”

“不是我捕的魚,難道這魚會自動飛到我手裡來?”韋寶嘿嘿一笑,對於他們的驚訝表情感覺好玩。

“厲害!”羅三愣子眯着眼睛直點頭。

“好久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魚了。”劉春石平時是很靦腆的人,此時是真的餓傷了,居然說出這樣的話,“這魚,我能生吃。”

“這就好了,說不準,今天韋寶他爹和範大腦袋他爹,秋雅她爹,他們三個出去打獵,都不見得能打到獵物呢。”韋母甚至有些激動,緊緊攥着粗布衣衫的下沿,笑道,“這條大魚,來的真是時候。”

韋寶家,範大腦袋範大能家,王志輝王秋雅家,三家挨的比較近,關係也不錯,有時候會結伴出去找尋吃食。

“我說是韋寶的運氣好,還真沒有聽說過這大冷天能跑到海邊捕到魚的。”羅三愣子歡天喜地的拍了拍韋寶的單薄肩膀,指着地上的魚道:“要不是親眼見着這魚,打死我都不信韋寶都能找到吃的。”

韋寶只是笑,沒多說什麼,雖然接受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明朝人的身份,但內心仍略有隔閡,還沒有完全將自己融入這時代和這環境當中。

不過,這魚和他這個人一樣,事實已經在擺在這裡,總做不得假吧?

韋寶剛纔還一直擔心自己裝韋寶裝的不像,口音會和原先的韋寶有所差異,會讓人感覺奇怪呢,現在則完全沒有這種擔心了,不管他表現成什麼樣子,就算他滿嘴巴都噴英語,他也已經是韋寶了,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只要做自己就好。

這時候食物的來之不易,羅三愣子和劉春石都不好意思留下,韋母和韋寶極力挽留,二人才留下。

韋母將魚拿到門口去收拾,羅三愣子和劉春石把韋寶家當成自己家,不用招呼,很熟練的開始幫忙生火燒水。

羅三愣子生火用的是火鐮,他和劉春石二人,一個打火,一個用茅草等着引火,好不費事,足足十多分鐘纔將火引上來。

這讓在一旁看着的韋寶,不由自主的摸了摸懷中的煙盒和打火機,他沒有將打火機拿出來,怕嚇着他們,主要不知道該怎麼對這些古代人解釋這打火機的來歷。

現代人一秒鐘就能搞定的小事,古代人卻要十多分鐘,還得費這麼大力氣。

韋寶在這一瞬間,猛然意識到,我那一條軍艦的東西,對於這些古代人來說,每一樣都是神器吧!?

意識到這一點,縱然是在冰冷刺骨的茅屋中,韋寶的胸口忽然暖洋洋的。

【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761 韋總裁出招了】【0843 大戰前夕】【0334 小軍出動】【0922 軍事藝術巨匠】【0464 撫寧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薊遼新商圈】【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572 奪取連山關】【0212 鋪後路】【0513 科考落榜鴨梨大】【0961 居然說服了大半個內閣】【0496 不可避免的強行破城】【0711 韋大人斷案】【0538 李倧的條件】【0537 搶東西,寶軍是專業的】【0600 重臣之死】【0786 李精白坐不住了】【0467 說服吳襄】【0492 行動開始】【0137 永平府府衙的力量】【0401 與袁崇煥毛文龍話將來】【0976 魏忠賢與韋寶翻臉】【0092 提個條件】【0259 新品火爆帶來的意外之害】【0078 途遇鄭家三人】【0202 軍工署】【0224 找麻煩的來了】【0795 布衣之怒】【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423 好想聞一聞成功的味道】【0445 馬世龍VS祖大壽】【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205 趙里正的橄欖枝】【0114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0366 斷案容易判案難】【0895 閒得慌的吳三桂】【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麼厲害】【0368 抓回趙劉氏】【0198 鼓勵私人持股】【0817 總裁要看試驗】【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0675 韋寶獻策】【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736 韋寶與朱由校一起做木匠活】【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233 翻轉】【0204 簡易煤礦】【0124 浴室】【0449 山海樓飲茶】【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369 紅兄吳三輔】【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963 韋寶沒有想到這麼順利】【0983 王體乾的來意】【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1020 寧遠換防】【0925 莽古爾泰】【0432 天底下最好的人】【0495 盜劫計劃第二階段】【0520 毛文龍有皮島,韋總裁有江華島】【1020 寧遠換防】【0005 地位產生的矛盾】【0456 拉芳姐兒進統計署】【0935 曹文詔的證明】【0246 拉人入股】【0037 金啓倧】【加更5】【0378 死刑押後重判】【0928 恩格德爾】【0352 學貓叫】【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974 君臣飲宴】【0302 又來一次】【0656 太太平平考完殿試】【0879 傷害了吳家】【0618 免去十年賦稅】【0649 來自座主的邀請】【0734 陪皇帝逛花園】【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538 李倧的條件】【0639 一下就考完了】【0381 什麼都會的韋公子】【0633 狼毫筆和鼠毛筆】【0092 提個條件】【0774 下手爲強】【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649 來自座主的邀請】【0931 劉大河與曹文詔】【0572 奪取連山關】【0023 下雪天打獵】【0596 來回折騰得到黃海道和京畿道】【0107 各取所需】【0221 將計就計】【0299 情緒複雜的吳雪霞】【1048 派郎中】【0824 各方都忙着彈劾韋大人】【0384 祖大壽的金子三年後再說】【0159 吳襄】【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