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9 韋寶進京】

劉春石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天地商會統計署,這名字好,只是,是不是太大了些?如果讓外人知道的話,是不是容易產生非議?”

“這非議什麼?什麼事情做大了都會有非議,一個稱謂而已,小心些,低調點便是了。再說,就算是統計署將來建起來,也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探子的優勢就在於秘密,不但對外保密,對內也得保密,就像是風一般,看不見,摸不着。大家都知道了,還上哪探聽秘密去?現在咱們要是在永平府府衙有自己的探子,在吳家有自己的探子,在各大衙門有自己的探子,辦事不是方便的多?”韋寶笑眯眯的看着劉春石。雖然眼下的形勢很危急,但韋寶並不驚慌,因爲他已經有了一幫武力值不低的跟隨者,造反的實力肯定不夠,上山打游擊的實力還是差不多了的,大不了就一起做綹子去。

韋寶說罷,想到將來有錢有勢之後的發展規劃,忍不住自得其樂的哈哈一笑。

人往往爲得到了一些東西而憂心忡忡,主要是怕失去。

韋寶就這點好,韋寶多得到了一些東西,多增強了一點實力,所擔心的不是失去,而是覺得爲他轉形態提供了機會,一條道走不通,就換一條道唄。

劉春石見韋寶並不犯愁,仍然有心思談笑風生,暗暗佩服,他已經不會再將韋寶看成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一個小弟了,在劉春石、範大腦袋和羅三愣子的心中,韋寶就是天生的‘頭’,真的是文曲星下凡,他們已經對韋寶完全服氣。

第二日,韋寶一行人離開永平府,準備繼續行程,前往河間府的時候,早有準備的祖春才親自來送。

祖春才原本昨晚就要來和韋寶說事情的,但又怕祖光耀出爾反爾的性格,怕祖光耀臨時會再生什麼變故,所以直到韋寶臨走,這纔過來‘賣功勞’,將祖光耀背後聯絡吳家和楊家的經過,大概的跟韋寶說了。

韋寶感動道:“多謝兄長相助啊,要是沒有兄長從中穿針引線,我這趟危險了!”

祖春才呵呵一笑:“沒有我穿針引線,韋兄弟這趟也危險不了,頂多是在永平府多耽擱幾日罷了,有楊家開具的路引,誰也不敢擅殺韋公子,否則吳大公子一定派人親自到永平府來拿人了。”

韋寶笑道:“兄長太謙虛了,我眼下正是用銀子的時候,錢不湊手,等下趟再來永平府,必當重謝。”

祖春纔要的就是韋寶這句話,所以才特地前來賣好的,當即笑道:“韋兄弟客氣了,那老哥就祝你此去順風順水,生意興隆了。”

“多謝大哥。”韋寶微微一笑:“大哥保重。”

“韋兄弟保重。”祖春才也拱手作別,並且輕聲道:“這往後,韋兄弟須當加倍小心,只怕吳大公子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嗯,多謝大哥提醒,保重。”韋寶鄭重答應一聲,一副難以割捨,不願和祖春才分開的表情,這倒是半真半假,並不是假裝出來的。韋寶就這麼個性格,不管跟男人還是跟女人都能玩到一塊去,而且相處了極短的時間便可以到難分難捨的感情。

祖春才被韋寶的樣子逗得一笑:“韋兄弟,上回你說之前沒有到過關內,只怕此去關內做生意還得費許多心思,我對關內的情況不熟悉,幫不上什麼忙。關內的水深的很吶,咱關外是遼西遼東世家的天下,關內就說不上是哪家的天下了,風水輪流轉,凡事要多看。”

“大哥讓我能順利離開永平府,已經很幫忙了,要不是大哥,我說不準現在還蹲在永平府府衙大牢中哩。”韋寶笑道:“多謝大哥提醒,我定當小心。”

“兄弟要羞臊老哥?再莫提上回的事情了。”祖春才呵呵一笑:“好,不耽誤老弟趕路了。”

韋寶也跟着一笑,相識因爲壞事,相聚又成好事,二人均感覺緣分的奇妙。

二人又聊了好一陣,方纔就此別過。

“公子,那永平府知府的書辦好像人不錯啊,還來相送。”範大腦袋見公子和那祖書辦一副難分難捨的模樣,不由笑道。

韋寶微微一笑,暗忖對方還不是因爲看出自己有前途,願意結交唄,不過這話,他不會和範大腦袋說,說出來未免顯得自己心胸狹隘。

韋寶跟誰都能玩到一起去,卻很難交出真心,他看似開朗,實則內向孤獨,對任何人都防備的很。韋寶的管理心得是:跟手下人掏心掏肺的走得太近乎,沒有半點好處,手下是用來幫助解決問題的,用來辦具體事情的,至於說自己內心的想法,不需要讓手下清楚,否則以後都揣摩自己的意思,便失去了神秘感了。神秘感是約束手下的第一良方!

現在韋寶擔心的是剛纔祖春才提醒的兩個問題,一是去關內做生意不簡單;還有吳三鳳接下來的報復,肯定都是下死手的,自己更要加倍小心。

不過韋寶相信出了永平府的地界,至少眼下不用再爲吳三鳳這傢伙煩惱了,至少不用再擔心吳三鳳藉助吳家的影響力,再派官面上的人來直接弄自己。

從盧龍城到河間府,一路上包括穿過順天府地界的區域,治安狀況雖然比永平府好一些,也碰到不少小股綹子,但是韋寶人多勢衆,又有侯三、林文彪這些‘行家’隨扈,倒是沒有再遇上麻煩。

不兩日,韋寶等人便順利到達河間府天津衛。

河間府的府衙就設在河間縣,明洪武元年改河間路爲河間府,屬新設之河南分省。二年三月癸丑,河間府屬北平行省。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屬京師。

明末,河間府府治河間縣領縣十:河間、獻、阜城、肅寧、任丘、交河、青、興濟、靜海、寧津;州二:景(領吳橋、東光、故城三縣)、滄(領慶雲、南皮、鹽山三縣)。

後世所熟知的天津,這時候大不相同。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

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臺開闢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這是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爲海津鎮,這裡成爲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爲皇帝后,爲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爲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作爲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這時候的天津衛,商業雖然不如後世繁榮,但河間府的經濟重心已經在天津衛了,韋寶說是到河間府,之前已經派了範大腦袋等人前來探過路,要銷售皮貨,所以得上天津衛。

因爲韋寶要趕時間的緣故,到了天津衛,不敢耽擱,急忙分派手下人去聯繫買家。

韋寶自己也在天津衛四處瞭解行情。

這時候的京津商界,甚至是整個直隸商界的情況很快就被韋寶瞭解了個大概,晉商是老大,佔了過半的市場份額,中低端市場佔大頭,高端市場幾乎壟斷。剩下的便是直隸商幫和江南商幫,合在一起趕不上晉商所佔的市場份額。

而且晉商團結,地域性強,其他的商幫多爲臨時結合,形成不了氣候,不像晉商,一層一層的已經形成了氣候。

晉商的興起,是源自於明朝開中制政策的實施,爲晉商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平陽、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資產過百萬兩白銀的鉅富都一抓一大把。

瞭解到了這些情況,讓韋寶對明朝的落後面貌大爲改觀,大明可真不是沒有錢,是錢被極少數上層社會聚攏了!整個社會沒有錢,錢下不來!要是皇家能掌控商業,內憂外患都是小菜一碟。

晉商的崛起還得自山西礦產資源豐富,手工業和加工製造業當時已初具規模,這又爲晉商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得晉商逐步走向輝煌;此外,由於晉南一帶地窄人稠,外出經商成爲人們的謀生手段,晉中商人當時已遍及全國各地,流行這麼一句話:京師大賈數晉人。

隨着商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爲了壯大自己的力量,維護自身的利益,晉商的商業組織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

起初由資本雄厚的商人出資僱傭當地土商,共同經營、朋合營利成爲較鬆散的商人羣體,後來發展爲東夥制,類似股份制,這是晉商的一大創舉,也是晉商能夠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韋寶逛了一大圈,這才清楚晉商的實力有多麼強大!

有實力賣皮草的店鋪,那在這個年代都是大店鋪了,皮草絕對屬於高檔商品,便宜的一件也得好幾兩紋銀哩,至少要里正等級的人家才穿得起,甲長等級的鄉里富戶都不見得捨得穿。

整個天津衛,到處是山西字樣的招牌,吃的用的,連麪館飯館,掛的都是山西招牌,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爲走到山西去了呢。

其重要標誌就是會館的設立。

會館剛開始是爲聯絡同鄉感情的,到後來發展成爲維護同行或同鄉利益的組織。

韋寶在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知道要想將自己手中的一大批特等皮貨賣出應有的價格,只能靠晉商!因爲高端市場被晉商壟斷了。

要是賣給天津衛的一些小型直隸商幫,或者減價賣到黑市,這麼多特等皮貨只能按照二等皮貨,甚至是三等皮貨的價格出售,連一等皮貨都算不上,因爲那些商家做的就是中低端市場,手上根本沒有高端客戶羣。

所以韋寶在到達天津衛的第二天便,帶上劉春石和範大腦袋親自上晉商會館拜訪。

晉商並不限定只能是山西人,還有跟晉商合作的商家,也能算在晉商範疇內,韋寶之前向幾家皮貨行的老闆瞭解到的情況中,關外的優質皮貨就是吳家長期向直隸晉商提供的,所以吳家在商界中算,也能算成晉商的一份子。因爲勢力達不到關內來,所以不會有人將吳家看成是遼西商幫,沒有這樣的說法。

韋寶覺得貨是好貨,本來就是從吳家手上劫來的,所以不會跟吳家以往運來的貨有任何不同。

既然他們能和吳家合作,人家晉商沒有道理不跟自己合作。

可誰知道,韋寶在天津的晉商會館碰了大釘子,人家不收他這批貨。要收的話,頂多只能按照三檔皮草的價格來收。

“我這批的成色,你們看一看,幾個掌櫃都是行家,我看現在市面上急需這種優質好貨啊?”韋寶不解的問道,雖然之前預想過會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畢竟吳家是這幫人長期的供貨商,但是如果自己肯適當的降低一些價格的話,對方沒有理由只認人不認貨吧?他剛纔已經在話語中暗示了,能降低一些價錢。

“韋公子,你沒有明白我們剛纔說的意思。”一名晉商老者笑道:“我們這裡是外埠,天津有錢人也不多,你這批貨的確都是好貨,在天津要收,就只能按三檔貨的價錢來收,要不然你上黑市去看看,也還是這個價,沒有辦法的。”

“按照你說的那個量,你這批貨,至多二百兩紋銀!”另外一個晉商說完,氣定神閒的品了一口茶。

二百兩紋銀?勞資的貨少說值得到上萬兩紋銀!

韋寶暗暗升起無名怒火,深切感受到平臺的重要性!他清楚,吳家從關外弄來貨,算是個大批發商,但是批發商再大,也還是要看分銷商的臉色,不像是現代,廠家,批發,一條龍服務,有實力的商家甚至在全國,全世界都有銷售網點,誰的臉色都不用看,但古代的地域觀念太濃厚了,就算是吳家那種大的批發商在這幫人手裡也未必能討到多少便宜,更何況是自己這個忽然冒出來的人了。

“麻煩各位了,告辭。”韋寶傲然起身,感覺跟這幫人再廢話也沒有用處。

幾個人並沒有露出韋寶以爲的那種震懾表情,依然一臉平靜,正如韋寶剛纔來時對韋寶的態度,現在韋寶走時,他們也像是看一陣風飄入,完全將韋寶當空氣了,只是還都挺講禮貌,知道站起身相送,卻也沒有送出客廳,沒有說額外的廢話。彷彿韋寶不是帶着大批上等皮草來的大商家,而只是一個街面上一個開小飯館或者小雜貨鋪的普通小商販。

韋寶身後的範大腦袋和劉春石見到這種情形,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氣,跟着韋寶快步離去。

出了晉商會館,範大腦袋憤憤然道:“這幫人太瞧不起人了!”

“是啊,咱們拿着這麼好的貨,而且公子已經暗示可以適當降價,居然還要我們按照三檔貨的價錢賣出,金山裡的里正都不會穿三檔貨的皮草!”劉春石跟着道。

韋寶一擡手,“現在說這些沒用,他們感覺是吃定我們了!高檔市場全部在晉商手中把持。”

“那現在怎麼辦?去找其他的直隸的大商家嗎?也不光是晉商賣皮貨。”範大腦袋問道。

“去京師!”韋寶果斷道。

劉春石和範大腦袋都被韋寶的話嚇了一跳,同聲問道:“去京師?”

“對,去京師!”韋寶肯定道:“只有京師纔有機會將這麼多高檔皮貨銷售掉。天津這幫晉商的買賣雖然也不小,不過大都是中轉,南方用不了這麼高檔的皮草,所以只能去京城碰碰運氣。機會永遠要靠自己把握,不能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上!”

“對,在天津,就算賣給黑市,也只能按照三擋皮毛四檔皮毛的價格,要是放在京城,那麼多有身份有錢的人家,咱們就是用當初賣魚的法子,一家一家的去推銷,總能賣完的,至少會多賣不少錢。”範大腦袋道。

“到京城也是要找好的店鋪銷售,光靠上門推銷是不成的,買這些高檔皮草的客人,非富即貴,誰家都不缺銀子,不能等同於賣魚的法子!不說了,今天就上路!”韋寶壓抑着心中的煩躁,上了馬。

範大腦袋和劉春石急忙跟上,三人先回到暫時落腳的客棧,等到其他去各個店鋪碰壁的隨扈都回來之後,帶上一幫人趕往京城。

“公子爲啥這麼急?”林文彪不解的問範大腦袋。

範大腦袋將今天的事情大概說了。

林文彪點點頭:“公子到底是公子,要是我碰到這麼大的難事,肯定睜隻眼閉隻眼賣了算了,去京城還不是和天津衛的情況差不多,還不是晉商把持了那些個富戶的路子麼。”

“所以你成不了公子啊。”侯三呵呵一笑,“京城是和天津衛的情況差不多,但我相信公子總能找到辦法的。”

雖然衆人一路從金山裡趕到了天津衛,風塵僕僕的,沒有怎麼休息,現在又連夜往京師趕去,但是都沒有怨言,只是怕這些貨,不要再從京師拉回金山裡纔好。

就連一直默默騎馬的韋寶,心裡也有這樣的擔心。

好在天津到北京這一路上的關卡少,衆人連着趕路兩日,第三日上午進入了京城永定門。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位於北京中軸線上,於左安門和右安門中間,是北京外城城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寓“永遠安定”之意。

城樓形制一如內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五間,通寬2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50米;樓連臺通高26米。

韋寶是第一次到京城,上輩子多次想來旅遊,可是沒有錢和時間,一直未能成行,這次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夙願。

“公子,京城就是京城,真氣派啊!那些個當兵的也比山海衛的兵丁看上去氣派。路上的人一個個也都氣派。”範大腦袋樂滋滋的輕聲道。

韋寶微微一笑。

劉春石接話道:“窮人還是窮人,富人還是富人,你這樣也氣派,那樣也氣派,京城叫花子比山海關還多,那些花子們氣派?”

“你這不是擡槓嗎?本來就什麼都氣派嘛,花子多,這就是氣派,山海關頂多萬八千的花子,京師的花子少說過了十萬,到處都是花子,不氣派嗎?”範大腦袋鬥嘴道。

衆隨扈本來在侯三和林文彪的督促下,都是裝作不會說話的樣子,現在聽範大腦袋說的好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韋寶笑着搖了搖頭,一邊牽着馬走,一邊輕聲勸道:“少說點話,這裡不比永平府,出了啥事,找人都沒有地方找去。”

範大腦袋遂不敢再說話了,趕緊點了點頭,的確,到了京師,每個人都有種鄉里人進城的感覺。就連一幫綹子轉化而來的隨扈們,也不用多督促,便都老老實實的,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再像是以前那樣,一個個走路邁着八字步,手揚起老高,大大咧咧的樣子了。

韋寶等人先是在法華寺附近找了一家大客棧住下,匆忙吃過午飯,韋寶也不顧不得歇息,趕緊將人都派出去瞭解市面信息,並且親自帶着劉春石、範大腦袋、侯三林文彪等人出動了。

“現在想來,當初讓人先到天津探路,太冤枉了,還是要公子親自跑。”範大腦袋道。

“也不是完全沒用,沒有你之前瞭解的消息,咱們在天津還得再多待上一天,時間就是生命,能省下一天的功夫,這就起到效果了。”韋寶道:“而且,你們不跑那一趟,你怎麼知道沿途的情況?就算是事情都沒有發生,不走過一趟,哪裡知道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情況?”

“還是公子會說話。”範大腦袋呵呵一笑。

“不怕做錯,就怕什麼都不做,錯了也是一份經驗。”韋寶幽幽感嘆道,這麼說,更像是在爲他自己打氣。

跑了幾家大的商號,大都又是晉商把持的,韋寶便找相關的師傅聊天,大的店鋪中,前面管事的有掌櫃的,還有夥計的頭兒,一般稱爲堂頭,大的店鋪和大的飯館,酒肆這種,凡是需要接待客人的都會設置堂頭。

韋寶很快就瞭解到了京城商界的信息,的確跟天津衛的時候設想的差不多,京城商界也是由晉商把持。

“等會去晉商會館。”韋寶道。

“還去晉商會館啊?咱們在天津的時候不是已經去試過了嗎?那一個個瞧不起人的樣子。”範大腦袋道。

“這裡是京城,和天津不同,京城多大?天津多大?”劉春石接口道:“再說,去了,頂多是多碰一次壁,不去的話,咋知道京城的晉商會館有沒有機會?說不準有大買家哩。”

韋寶欣賞的看了眼劉春石,暗忖自己當初選人沒錯,劉春石的確比範大腦袋更適合居於高位點,當領導的人就是要有百折不撓的性格,這點比什麼都重要,再聰明的人也會有碰壁的時候,碰壁就退縮,能做成什麼事情?

“我也沒有說不去呀。”範大腦袋倒是有點不滿,斜了劉春石一樣,暗責劉春石現在太會拍馬屁了。

劉春石這還真是被範大腦袋冤枉了,概因爲劉春石的性格和韋寶相合,所以總能想到一塊去,還真不是什麼故意在拍馬屁。這一點,旁觀的侯三和林文彪等人就要看的明白的多了。

時間是的確是改變一切的良藥,韋寶這一路上並沒有對一幫綹子過來的人進行改造,不過幾天功夫下來,一幫人已經越來越像韋寶身邊的其他隨扈們的樣子了,他們正在逐步的迴歸到正常生活中,慢慢改變以前當綹子的時候的一些習慣。

京城的晉商會館在十王府街,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稱“王府街”。

因明代這條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而得名。

老北京名氣最大的商業街,非王府井莫屬,剛聽到這個名字時往往會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這麼有名?清光緒三十一年,重新釐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與王府合稱,改名爲“王府井”。

韋寶現在所處的1624年,還稱之爲十王府街。

到了十王府街的晉商會館,韋寶在晉商會館門口猶豫了,怕再碰壁一次倒是小事,韋寶主要在思慮是不是要保密?

韋寶現在已經有個預案,除了晉商,便是找直隸商幫的大商號,這年代的商界範圍小,同業之間都知根知底的,自己如果找了晉商,所有有實力販賣皮草的商家估計馬上就都會得到消息,這對自己沒有多少好處。

韋寶思慮了幾分鐘,還是決定先找晉商!因爲皮草的高端市場都被晉商把持着,找其他直隸商幫的大商號,那是不得已的一步。如果先找直隸商幫的大商號,等於提前將晉商這條路完全堵死了!

韋寶深深明白壟斷的力量,人家晉商既然能做到壟斷,一定耳目衆多,實力更不用說,他沒有想過要跟強大的晉商鬥法,能將手上的特等皮草,當成一等皮草,或者二等皮草賣出,他都已經心滿意足了,反正是沒花本錢弄來的。但是如果是作爲三等皮草,甚至作爲四等皮草賣出去的話,他何必大老遠的跑到京城來?直接在天津衛賣掉,或者直接在永平府賣掉不就完事了嗎?

如果是那樣的話,甚至還不如當初就無償返回給吳家,自己又得罪了吳家,又花費了這麼多心力,難道就是爲了上關內來白白給晉商送大禮包的?

而且,即便是白白給晉商送了大禮包,人家也絕不會念自己的好處,而是會將自己當成傻瓜。

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晉商會館,通報之後,讓韋寶有些欣喜的是,居然能見到這時代晉商頭面人物喬廣進的兒子喬東昇!

韋寶也不清楚這戶姓喬的是不是後世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喬家,反正知道是晉商中最有實力的家族,便不敢怠慢,規規矩矩的給人家喬大公子見禮:“喬大公子好。”

喬廣進的兒子喬東昇之所以會屈尊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來自遼西的商家,那是因爲現在市面上缺乏上等皮草的情況,已經快將他急壞了,喬家的生意中,皮草生意佔了兩成左右的比重,這對於‘超級大財團’喬家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比重了,幾乎整個京城有錢有勢的人家,都從他們家的商號底下的店鋪購置皮草穿。

斷貨了,不是要影響生意和信譽嗎?很多人還是提前預定的呢。

本來吳家的貨物就是運到關內,從天津衛轉道運往喬家的。

喬東昇約莫三十多,四十左右的年紀,養尊處優的白胖模樣,慢條斯理道:“你叫韋寶?有大批的上等皮草要賣?”

“是。”韋寶有點不喜歡這類聲調,感覺這喬東昇比自己當初見到楊弘毅楊大公子的時候還滲人,你一個商人家的公子哥,感覺比正三品大員家的公子派頭還大。喬家是不是天下首富,韋寶不清楚,反正在他的印象中,大明這年代重農輕商,官家子弟更是要比商人家的子弟地位高的多,覺得這個喬東昇有點太拿譜了。

【0063 韋達康厥過去了】【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596 來回折騰得到黃海道和京畿道】【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0520 毛文龍有皮島,韋總裁有江華島】【0214 穿越巨的利器】【0080 求助芳姐兒】【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1022 大明第一帥】【0777 韋總裁上門提親】【0905 作弊的寶軍】【1039 很順利的韋爵爺】【0352 學貓叫】【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0345 退一步海闊天空之三年後歸還二百萬兩紋銀】【0637 暗中拜魏忠賢爲乾爹】【0084 三人共寢】【0870 委曲求全的張美圓】【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016 小寶被嫌棄了】【0139 韋寶進京】【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0464 撫寧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薊遼新商圈】【0015 王志輝提親】【0773 韋寶要成親了】【0957 讓顧秉謙上奏本】【0527 朝鮮的朝會】【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432 天底下最好的人】【1012 盛世之夢】【0067 名副其實的小地主】【0845 皇太極與大玉兒】【0705 批發賣官】【0600 重臣之死】【0041 渣渣何苦爲難渣渣】【0124 浴室】【0899 全方位比拼】【0286 羞恥的府試開榜】【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1048 派郎中】【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980 韋爵爺辭官】【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369 紅兄吳三輔】【0256 再到山海關】【0395 急於買糧的毛文龍】【0009 奪得頭名還有重獎】【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260 找到買糧食的管道】【1041 嚇破了膽的建奴】【0662 生來就是爲了出風頭的人】【0662 生來就是爲了出風頭的人】【0540 偷襲遼陽城】【0273 有條不紊的備考】【0842 大海之上】【0625 談崩了】【1070 皇帝到山海關】【0300 秀才公】【0315 祖大壽】【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951 八百多萬兩紋銀的缺口】【0932 天地會兼容不了大明】【0250 造紙和火柴】【0145 入宮】【0278 是海盜嗎】【0199 不罷休的里正和甲長們】【0148 會找機會的韋寶】【0310 返回韋家莊做準備】【0443 大方動人的吳雪霞】【0378 死刑押後重判】【0891 騎兵團第一戰】【0390 孫承宗召見韋寶】【0109 腳行】【0499 變更了的計劃】【0270 山海樓請同窗】【0471 喝完酒當然要去青樓】【0577 朝鮮韋太傅】【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023 下雪天打獵】【0425 不靠譜的計劃】【0755 三堂會審】【0436 說動孫承宗】【0417 四面放火】【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096 不管你到哪兒】【0488 深夜議事策劃搶晉商票號總號的黃金】【0677 開始了】【0225 喜慶之宴】【0048 王秋雅去而復返】【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586 李倧打趙貴人】【0789 韋總裁出發之前】【0164 跟江湖奇士學過點看相】【0865 和談有重大突破】【0219 很會腦補】【0395 急於買糧的毛文龍】【0116 又遇譚瘋子】【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763 擠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