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信王選後】

從幾萬少女當中挑選出來三個人,這三個女孩的顏值得多高啊?

韋寶對自己身邊的一大堆美女是有信心的,尤其是張美圓和吳雪霞,韋寶覺得她們倆放在全天下,也得是第一流的顏值,尤其是張美圓,光從顏值論,已經幾乎封頂了,可以稱得上傾國傾城,絕代風華。

但韋寶看過周氏、袁氏,和田氏之後,扭轉了這種想法。

讓韋寶知道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田氏的顏值真不會比張美圓差,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身材略輸張美圓,稍顯單薄一些。

而袁氏豐滿,周氏文弱,顏值也都是超高的,兩女簡直與吳雪霞不相上下。

這讓韋寶覺得,皇宮的女人真的太漂亮了,幾萬人海選出來的美女真的不是瞎蓋的,自己的兩位頂級美女夫人,放在今天這個場合,完全壓不了場子啊。

其中還有目前韋寶見過最漂亮的女人皇后張嫣,還有雖然三十出頭了,卻還是宛如少女一般的西李李康妃。

包括朱徽媞的顏值也超高,不比這些海選出來的美女差。

老朱家經過多少代人的基因進化,的確是專門出帥哥美女啊。

周氏、袁氏、田氏在太監的引領下,對衆人一一行禮。

行到信王的時候,她們三人集體認錯,以爲韋寶是信王。

這就有點尷尬了。

韋寶穿的國公的服裝,和藩王的服裝是有區別的,但這些女孩都是民女出身,暫時還認不全這麼多服裝。

主要因爲韋寶挨着皇帝坐,且韋寶和朱由校的長相都是清秀型的,有幾分神似。

朱由檢雖然性格陰柔細膩,長的卻是一張國字臉,大長臉,雖然也很帥,卻和朱由校完全不像。

所以三女會一起認錯。

太監大驚,急道:“這是韋公爺,那邊纔是信王!”

三女也嚇得,趕緊給皇帝跪下請罪。

朱由校倒是很高興,點頭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都平身吧。”

朱由校對韋寶道:“韋愛卿,連她們都會認錯,朕早就覺得咱們前世一定是兄弟,頗爲相像,你說是不是?”

韋寶笑道:“微臣不敢,能與陛下有半分勝似,都是微臣的天大福分。”

朱由校笑道:“咱倆有緣的地方,還不在於長得相像,想到信王選妃,朕就想到當初與你的夫人初次相見,那時候我們還小小無猜,本來以英國公的家世背景,朕與英國公之女纔是一對啊。而朕的皇后與你一樣,出身農家。張嫣小時候純潔嫺靜,笑不露齒。七歲的時候,茹苦耐勞,灑掃庭院,洗衣做飯,樣樣都會。沒事的時候,獨處一室,習做女紅,閱覽書史。十三四歲,窈窕端麗,絕世無雙。張嫣在家還能親自照顧弟妹,是極爲能幹的。本來你倆的家世背景,才正合適。”

皇帝身邊的韋寶與張皇后聽皇帝這麼說,都是大囧,都暗忖你真的什麼話都說的出口啊。

尤其是韋寶,暗忖你老惦記我老婆就算了,還說你老婆適合我,你說說讓嘴巴痛快舒服了,沒啥大問題,但我就不行了,這話要是傳出去,被有心人抓住把柄,等下越傳越無恥。

人家還以爲我和皇后有什麼呢。

只可惜,在場衆人沒有人能壓住皇帝的,尤其是康昭太妃性格隨和,不管皇帝說什麼,她都是樂呵呵的。

西李性子圓滑,拍皇帝馬屁還來不及,哪裡會頂撞皇帝。

“陛下,一切都是緣分,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西李道。

朱由校感慨的點了點頭,似乎真的在想張美圓了,對韋寶道:“韋愛卿,下回家宴,你得帶上夫人同來,我聽說你夫人有孕在身,現在回老家了,不在京師?”

“是,有勞陛下掛心。”韋寶趕忙道。實則像吃了蒼蠅一般,暗忖你個病秧子,還真的惦記老子老婆啊,給你玩,你玩的動嗎?倒是你老婆,要是給我玩一晚上,能讓張皇后飛起來!老子怎麼樣也算是習武之人,身體強壯的很哩,哈哈哈哈。

隨後,朱由校讓張皇后爲韋寶與朱由檢介紹周氏、袁氏和田氏。

韋寶逐漸回憶起了自己記憶中,關於朱由檢這三位主要後、妃子的事。

大明的內宮,幾乎都是美女,都是民女,除了朱元璋的幾個兒子找的是勳貴世家的女兒,後面幾乎都是小門小戶家的女子。

所以普遍顏值超高。

在中國歷史上,其實內宮與外戚一般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內宮權力大了,外戚也就跟着水漲船高起來。

諸如西漢的呂后專權以後,不顧漢高祖劉邦留下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大封諸呂爲王。

還有唐朝武則天稱帝以後,只相信自己的孃家人,不只是大封武氏諸人爲王,甚至還曾想立侄子武三思爲儲君。

甚至外戚權力大了,都可以自己改朝換代,諸如西漢就是亡於外戚王莽之手、還有隋文帝楊堅也屬於是北周的外戚。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有感於歷史上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慘痛教訓,使用了兩個方法,一是在後世在選妃方面,拋棄了門第觀念,只選普通良家女子;二是加強了對於內宮的管理。

明朝除了在開國之初盛行與勳貴聯姻以外,諸如太子朱標取常遇春之女、燕王朱棣取徐達之女等,之後有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勳貴家族,多是挑選自民間,因此出現了“后妃多出民間”的現象。

因爲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天子后妃及其親王王妃,必須要選擇普通的良家女子,當然範圍沒有限制到必須是普通老百姓,像普通的官、軍之家也可以,只要家道清白,相貌不錯就可以。

一般選妃的範圍是京城及其周邊地區,類似於後世的海選,然後由禮部篩選,最後剩下的幾十人帶入宮中,挑選一二人作爲後、妃就好,至於其他落選女子是以禮送回家。

這樣一來,皇帝的內宮之中後、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後族沒有強大的勢力,自然對於皇權形成不了威脅。

選擇后妃的範圍雖然限制於普通的家庭,避免了因爲後族勢大,以至於後、妃威脅到皇權。

但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后妃中有受皇帝寵愛的,其家族不是馬上就水漲船高了嗎。

這點,明太祖朱元璋也考慮清楚了,那就是給予外戚的待遇,往往是授予有職無權的職位。

比如說明仁宗的張皇后,被稱之爲“女中堯舜”,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她當選爲太子妃以後,父親張麟僅僅是被授予爲七品的兵馬副指揮。

明代宗的汪皇后在明代后妃中出身算是很好的了,父親汪泉是世襲的金吾左衛指揮使,汪皇后被冊封爲郕王妃時,汪泉也就是升爲三品的兵馬司指揮,祿不視事,也就是有職無權,等到汪皇后正位中宮,汪泉進爲泉都指揮同知府軍衛,依舊是有職無權。

一般來說這些外戚也就是給一個錦衣衛的虛職,封爲伯爵,最多是侯爵,還是有職無權,享受着俸祿就好了,當然外戚待遇還是不錯的,像爵位就可以世襲。

但明朝皇帝對於外戚一直是防範於未然,時不時打壓一下,避免其勢力膨脹,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間,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認爲“祖宗之制,非軍功不封,洪熙時,都督張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習至今,有一門數貴者,歲糜厚祿,逾分非法”。因此廢除了外戚爵位世襲的慣例。

在這種情況下,有明一代內宮壓根干政不得,連外戚都掀不起什麼風浪。

故有明一代,外戚最爲孱弱。

明太祖朱元璋爲了防止宦官干政,曾在宮門口立下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

其實朱元璋爲了防止內宮干政,還立下過另一塊鐵牌。

朱元璋曾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

牌用鐵,字飾以金。

裡面是復著令典,對於各種規矩說的很是詳細;雖然禁止太監干政那塊鐵牌後來被太監王振取走了,但這塊禁止內宮干政的紅牌倒是沒有被人取走。

而且有明一代也沒有出現過內宮干政的情況。

還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命儒臣修女誡,諭翰林學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爲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卿等其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爲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

經過朱元璋對於內宮如此細心的管理,是以終明之代,宮壼肅清,論者謂其家法之善,超軼漢、唐。

明朝在制度方面限制了內宮和外戚權力,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便是沒有出現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現象。

但弊端也不少,首先後族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好了,自然是內宮干政外戚專權的情況,但用好了也是皇帝的一個強大外援。

皇帝可以利用後族與文官集團鬥,與一切不利於皇權穩固的勢力去鬥,自己去居中調節,從而大權獨攬。

但是很明顯明朝在這方面制度上是一刀切,直接限制死了後、妃和外戚的權力,自然利用不到他們了。

所以皇帝只能利用身體不全的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太監因爲身體不全的原因,往往多是心理變態之人,所以一掌權就是禍國殃民,其副作用還是很大的。

其次因爲明朝的後、妃,及其宮女多是來自民間,並非出自世家大族,所以在培養皇子方面,多是培養出一些帶有市井之氣的皇帝。

諸如明憲宗,他寵愛的萬貴妃是他的奶媽,從小就陪伴他身邊的,萬貴妃出自普通家庭,從小所受教育不好,自然影響到了明憲宗。

由此可見這個弊端,其實潛移默化之下,影響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爲什麼明朝皇帝多是帶有市井之氣,多是任性之輩。

當然以大局觀來看,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這個制度還是很成功的。

使得有明一代276年,沒有出現過內宮亂政和外戚專權的情況。

朝廷爲當時尚爲信王的崇禎皇帝選妻之時,明熹宗的張皇后並不看好周氏,因爲她年級最小,體質也弱。

但當時祖母輩的宣懿太妃劉氏,明神宗的昭妃以忠厚謹慎著稱,掌管着皇太后印璽,對選立后妃有極大的發言權,她卻唯獨在三位應選的淑女裡看中了周氏,對張皇后說:“周氏雖弱小,以後必然要長大的”。

周氏是位美麗端莊的女子,皮膚潔白如玉,國色天香。

《崇禎宮詞》記載她:“皇后顏如玉,不事塗澤”。

《舊京遺事》記載:“烈皇后聖質端凝”,“皇后玉體,從容而定。初無金張四性之心,及進謁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國色朝酣,見者識其有鳳翥之貴矣”。陳文莊仁錫,嘗舍於周皇親家,後少時出見仁錫,奇其容貌,謂後父曰“君女,天下貴人!”

周皇后年少時,“嘗歲時出拜親故,當之者輙暝眩不自持,貴後始知其異”。

宮眷暑衣從未有用純素者,葛亦惟帝用之,餘皆不敢用。後始以白紗爲衫,不加蓋飾。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後穿純素暑衣,一時宮眷裙衫俱用白紗裁製,內襯以緋交襠紅袙腹,掩映而已。

周皇后也是位仁心賢德的女子,掌管後宮之後,特別節約,削減了不必要的花費,也不爲自己的親屬在皇上那裡乞討恩澤。即使逢年過節,大臣命婦們入朝參賀,她所給的賞賜完全按照禮節規定,從不濫加施予。

初爲信王妃,曉書畫,亦諳藥性,在潛邸,與上甚和莊,既冊立,協謀去魏逆,稱賢功。

中宮周娘娘質厚少文,以恭儉起關雎之化,宮中翕然從風。

六月某日,後着珍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寶石爲梅花綴於衫上,對鏡梳洗。帝從後調之,後展手以扞,適爲進瓜內侍所見,後深恚焉。

朱由檢的皇后周氏,蘇州人,父親周奎,母親丁氏是周奎的繼室,家境清貧,周氏年幼時就操持家務。

遷居北京後,周奎在前門大街鬧市,以看相算命謀生。

由於她出身貧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過一段時間,始終保持平民本色。

所以周氏後來進了宮,也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與皇帝一起提倡節儉,一切女紅紡織之類事務,都親自動手。

周氏還在內宮設置二十四具紡車,教宮女紡紗。

《崇禎宮詞》稱讚她“有恭儉之德”,親自操持家務,身穿舊衣服,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員分百二領璇宮,撙節鹹資內教功。三灑親蠶重浣服,擬將恭儉贊王風。所謂親自操持家務,還包括親自燒飯。

朱由檢剛剛登基時,由於魏忠賢專權,形勢十分險惡,懿安皇后,即朱由檢的皇嫂,秘密告誡:不要吃宮中的食物。

朱由檢是帶了家中的麥餅進宮的。

進宮後,還得提防魏忠賢買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飲食全由周皇后親自操作。

這件事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一個能夠燒飯洗衣、紡紗織布的皇后,不能說絕無僅有,至少是罕見的。

皇帝與皇后之間情深誼篤,“上重周後賢,伉儷恩甚備”,是真實的寫照。

《崇禎宮詞》有一首這樣寫道:湘管揮來口授餘,儼然村校接天居。何當一頓童蒙膝,遂揭雞竿下赦書。說的是這麼一件事: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太監秦某,在坤寧宮侍候皇后。

有一天,皇后問他是否識字,秦某回答不識字。

皇后就教他識字,少頃考問,秦某全部忘記,被罰跪階下。

皇帝見了笑着說:我請求先生寬恕他,如何。

皇后佯裝嗔怒說:壞了學規。

秦某謝恩而起。

透過這種日常生活細節,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間那種尋常夫妻談笑諧謔之情。

周皇后幼時,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美貌和柔婉的個性,深得家人的喜愛,被奉爲掌上明珠。

周皇后早年在家時,有一次被文士陳仁錫瞧見,陳仁錫驚歎周氏的美貌,對她的父親說,“君女天下貴人。”

陳仁錫便教授周氏《資治通鑑》和經史之書。

因此,周皇后知書達禮,頗通文墨。

崇禎也好讀書,各處宮室寶座左右,都遍置書籍,坐即隨手翻閱,他還常作四書八股文出示羣臣,並頒行天下,士子們爭相傳誦。

拍馬屁的大臣還寫文稱讚崇禎皇帝有書生風度。

崇禎自己也非常驕傲,認爲自己即使不當皇帝,肯定也是天下名士,輕而易舉的就能金榜題名。

書生風度的崇禎帝自然對才色雙絕的周皇后寵愛無比,視爲紅顏知己。

周皇后果然沒有辜負當初選她爲妃的劉太后的希望,入主六宮以後,即以瘦弱單薄的身軀擔任起治理後宮的重任。

她儀態萬方,天生威嚴,在宮中威望很高。

而且她生性簡樸,剛一入宮就着手裁減宮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費用。

崇禎一朝內亂外患接連不斷,周皇后就常常勸崇禎皇帝要愛惜百姓,安定人心,再團結對外。

而且她還勸說崇禎皇帝要寬以待人,善待臣民百姓。可是崇禎固執自負,根本聽不進周皇后的勸告,總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辜負了他。

因爲當時四處用兵,軍費緊張。

周皇后關心着國家社稷,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宮中節省下來的費用充作軍費,崇禎對周皇后的深明大義十分感激。

崇禎八年以後,各路起義軍迅速壯大,嚴重威脅了明王朝的統治,關外的後金大軍也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崇禎皇帝爲了朝廷上的政事和緊急的軍情憂心不已,堅持茹素理政,因爲過於勞累,日漸憔悴。

周皇后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可是又知道皇帝不聽勸,假稱崇禎皇帝的親生母親李純皇太后託夢給她,勸皇帝要注意身體,增強飲食。

另一方面,皇后又在宮中提前置辦好美食,等皇帝回宮後享用。

崇禎皇帝回到後宮,見到如此情景,知道皇后爲了自己費盡了心思,又想朝政的混亂,兩人不禁相對而泣。

儘管崇禎皇帝殫精竭慮的想挽回敗局,但是卻已經無力迴天,明王朝的滅亡之日一天天逼近了。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起義軍終於突破重重險阻,來到了北京城下。

許多文武大臣望風而逃,逃不掉的就投降了義軍,被派去監軍守城的太監更是見利忘義,大開城門,迎闖王軍隊進城。

崇禎皇帝眼見大勢已去,想逃出城去又告失敗,無奈之下,他回到後宮,見了周皇后,痛苦地說道:“如今大勢已去,不可挽回,你是一國之母,絕不能受辱,還是儘快自盡吧!”

周皇后聽了,也早知道會有這一天,只是跪在地上向皇帝告別痛哭着說:“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可陛下從來不肯聽我一句勸,以致有今日,我能夠以身殉國,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話說完,她撫着三個皇子又哭了一會兒,就毅然決然地轉身進屋,把門鎖上了。

一會兒,屋內的宮女出來報告說,皇后已經遵旨自盡了。

崇禎皇帝到這時想起多年的夫妻之情,也不禁悲痛的涕淚橫流。

他又命令三個皇子迅速改穿便裝逃出宮去,其他妃子則一律賜死。

然後他自己直奔皇宮後面的煤山自盡了。

周皇后這明王朝的末代皇后,生前深明大義,勤於治家,贏得天下人民的愛戴,當國家危急之時,又以身相殉,其悲壯悽美的一生,真是讓人不能不由衷感嘆。

袁貴妃在周皇后面前處處謙退,對宮中內外皆謹慎以待,因而和周皇后相處融洽。

田貴妃有寵而驕,皇后便以禮法裁製她。

據《明史列傳》所載:田貴妃有寵而驕,後裁之以禮。歲元日,寒甚,田妃來朝,翟車止廡下。後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無他言。而袁貴妃之朝也,相見甚歡,語移時。田妃聞而大恨,向帝泣。

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宮中嬪妃向例都需向皇后朝賀,田貴妃依例來到周皇后所在的交泰殿準備向皇后朝賀,周皇后知道田貴妃在殿外,卻不宣她進殿,當時天寒地凍、風雪交加,周皇后也可傳令免禮,但周皇后卻故意拒田貴妃於殿外,而稍晚纔來的袁貴妃卻先田貴妃一步進殿,且和皇后相言甚歡。

過了許久,待袁貴妃離去後,周皇后才宣田貴妃進殿,行朝賀禮時,周皇后沉着臉不發一語,田貴妃行完禮之後,只能默默退下。

事後,田貴妃回到承乾宮中,向皇帝哭訴周皇后的冷遇,聞後怒不可遏的明思宗便來到交泰殿與周皇后理論。

於是明思宗與周皇后之間發生嚴重的衝突,之後明思宗冷靜下來,委婉的向皇后賠誠,而爲了維護周皇后的尊嚴,明思宗便命田貴妃出居啓祥宮反省過錯,且整整三個月不再召田貴妃侍寢。

同年春日,明思宗和周皇后一同在永和宮賞花,由於永和宮旁便是田貴妃往昔居住的承乾宮,周皇后因此想起許久不見的田貴妃,便請明思宗召田貴妃一同賞花,明思宗聞後漠然不語。

周皇后便命宮女用車去將田貴妃迎來,而田貴妃來了以後,周皇后與之相言甚歡,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使得明思宗更加佩服周皇后的心胸。

田氏祖籍西安,她是在父親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時生下的。

田秀英自幼就聰明絕倫,愛好廣泛,於是田弘遇請了宿儒,教她讀書畫畫,又聘請一位琴師教授田秀英音樂,而這位琴師後來成爲她的繼母。

田妃十二三歲時,已能吟詩作賦,每成一篇,總是秀豔典雅,傳誦一時。

父親性情豪爽,結交名士高人,幾遍天下,當時人稱小孟嘗。

《明史后妃傳》中記載“父弘遇以女貴,官左都督,好佚遊,爲輕俠”。

1627年天啓帝逝世,信王登基爲明思宗,田秀英和信王正妃周氏及另一位侍妾袁貴妃一同入帝宮。

崇禎元年四月,朱由檢將田禮妃擢升爲貴妃。

貴妃的琴技很工,調絃和韻,高彈一闋,忽而鞺鞳如奏大樂,忽而幽細如嗚鳴笙簧。一闋既終,餘音嫋嫋,繞樑不散。

崇禎帝擊節稱歎。

一天崇禎帝問在場的周皇后爲何不諳此道。

周皇后不慌不忙地答道:“妾本儒家,惟知蠶織耳,妃從何人授指法?”

她這一說,令思宗滿腹狐疑,於是詰問田貴妃何處習得。田貴妃答曰得蒙母親親授。思宗便招田母入宮,當中演奏一曲,解開衆人之惑,更增添思宗對於田貴妃之寵愛。

田妃的舉止嫺雅又多才多藝,文武雙全,她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至於裝飾居室、刺繡烹飪、改進宮中儀制等,她也樣樣出手不凡。

她的字宗法鍾繇、王羲之,已臻能品之境。

“凡書畫卷軸,上每諭田妃題鑑之”。

她善花卉,所畫《羣芳圖》,被崇禎帝置於案頭,時常展賞。

田貴妃畫在扇子上的蘭花崇禎也當成寶貝,時刻戴在袖子裡。

最爲出衆的還是她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她善彈琵琶,又吹得一管好笛,崇禎稱讚她的笛曲有“裂石穿雲”的效果;撫琴更是她的絕技,聲遏行雲,繞樑三日。

崇禎喜歡琵琶的哀婉,笛曲的悠揚,尤其喜歡琴曲的古雅,還自己作過琴曲“訪道五曲”——《梧桐吟》《崆峒引》《敲爻歌》《爛柯遊》《參同契》,逢有空閒時就聽田妃演奏。

素以刻畫美人出名的吳梅村,在其《永和宮詞》中爲田妃留詩:“雅步纖腰初召入,鈿合金釵定情日。丰容盛鬋固無雙,蹴鞠彈碁復第一;上林花鳥寫生綃,禁本鐘王點素毫。楊柳風微春試馬,梧桐露冷暮吹簫。”

田秀英能夠單足立於馬蹬,百步穿楊,就是錦衣衛們都禁不住連聲喝彩,感嘆道,“田貴妃若馳騁疆場,定然巾幗不讓鬚眉。”

田秀英不但精於騎射,就是蹴鞠即踢足球亦是無人可及。

“上嘗試馬於射場,知田貴妃之善騎也,命之騎。妃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

“宮眷喜蹴鞠之戲,田貴妃風度安雅,衆莫能及。”

田秀英喜歡素面朝天,也由於她天生麗質。

田妃非常心靈手巧,崇禎所穿舊衣都是由她一丅手縫補改制,省去了如道光帝一個補丁5兩銀子等等的諸多開銷。

她往往變更宮裡的舊制,而且能做到恰到好處。

比如皇帝戴的的珠冠是用珍珠與鴉青石連綴而成的,田妃去掉珍珠,綴上珠胎後再嵌上鴉青石,比以前的樣式更有韻致。

還有宮禁裡的燈炬是用金匼所製成,四面包着金板,上面鏤空出星辰日月圖案來透光,雖然看起來輝煌美觀,但是照明的功能被大大降低,於是田秀英將燈的四周鏤開一方木桃形的口子,再繃上輕細的紗,這樣,燈光就四澈通明瞭。

同時把燈板內側打磨的光滑如鏡以反射燈光。

這樣,轉動宮燈,便可以得到良好的照明和引路兩種用途。

田妃還無師自通地學會園藝設計。她自己動手將自己居住的萬仞空牆的承乾宮依照揚州園林進行改建——拆高牆,樹柵欄;築假山,栽花草。

承乾宮的梨花是故宮一景,是田秀英親手所栽,挖池塘,養金魚;建廊道,遮烈日。

田貴妃出身江南揚州,入宮後也將江南服飾帶入宮中,稱之“蘇樣”。

平日服侍田貴妃的宮女們在過節時,身上的飾物也都由田貴妃所插戴,風格清奇令其他宮院的宮女爲之稱羨。

田秀英不但心靈手巧,才華非凡,還時時心懷國家,處處以大局爲重,時常督促崇禎勤勉國事。

在崇禎沉迷於蘇州女樂時,上書直諫雲:當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樂之秋。”

崇禎批答雲:“久不見卿。學問大進。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慮焉。”

在崇禎欲爲她大肆籌辦生日時,田妃上書婉拒,請崇禎多以百姓國事爲念,勿要爲她的生日耗費精力財力。

周皇后在選妃決賽中排名最後,其父周奎又是北京街頭的算命先生,故周皇后對排名在自己前面的田妃和袁妃頗爲嫉恨。

在周皇后成爲信王妃後,她便利用正妻的身份開始了對田妃和袁妃的壓迫。

凡東西宮對上言,皆自稱女兒。

明朝宮廷沿用前朝傳統,后妃都是以妾自稱,如周皇后對崇禎說話,“妾事陛下十有八年”。

可東宮田妃和西宮袁妃如果要對崇禎說話,卻要學民間的被買賣的丫鬟自降一輩“自稱女兒”,貴妃將皇帝當爹,成爲明末後宮的一道奇景。

田貴妃最爲受寵,因此不容於周皇后。

田貴妃共爲皇上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來,其他王子皆早夭逝。

孩子連續夭折對於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

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於崇禎十五年農曆三月將四皇子託付給天啓皇后懿安皇后張嫣撫養,並帶着重病回到了承乾宮。

韋寶知道,歷史上的田貴妃,並不像後世很多電視劇中醜化的那樣壞。

可以說周皇后和田貴妃都是差不多的人,都很賢惠。

女人之間有一點妒忌是正常的,都是小事,她們處理的不錯,相處的算是融洽。

田貴妃聰明,且多才多藝。

而且顏值也比周氏高一點。

要是讓韋寶來選的話,韋寶會選田氏當皇后。

但現在並不是他在選。

現在的情況是康昭太妃看中了周氏,懿安皇后看中了田氏。

主要是她們兩人競爭。

韋寶能理解爲什麼張嫣會選擇田氏,因爲張嫣同樣顏值出衆,傾國傾城,選擇漂亮的田氏,屬於惺惺相惜。

“怎麼樣?娘娘覺得如何?”朱由校首先問李康妃的意見。

李康妃道:“兩個都很好啊,委實難以決斷。”

李康妃這麼說,比較圓滑,是不想得罪人,其實,李康妃也是覺得田氏更加合適當皇后。

李康妃雖然與魏忠賢和客巴巴攪的比較深,但這次是幫朱由檢選妃,她是事外之人,其實是比較公允的,和她沒啥關係,加上她現在是朱由校母親一輩當中唯一有身份的人了,所以會問她的意見。

誰知道,西李這麼一說,讓康昭太妃,皇帝和張皇后都不太高興,覺得西李太圓滑了。

“韋愛卿,你覺得呢?”朱由校又問韋寶。

韋寶本來也想學西李的,覺得不要參與這種事情爲妙,怎麼說都是得罪人啊。

可現在皇帝問到自己頭上了,而且韋寶看剛纔衆人的態度,知道自己如果說都很好,肯定也是得罪各方面的下場,在誰那邊都討不了好。

【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0440 薑是老的辣】【0608 痛苦的李倧】【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081 怡紅院】【0421 韋寶見劉興祚】【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711 韋大人斷案】【0856 韋總裁真沒有那麼小氣】【0915 朱由校着急了】【0686 天生大贏家】【0392 孫承宗想讓韋寶給袁崇煥當學生】【0839 手無縛雞之力之人】【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470 韋公子故弄玄虛】【0031 賣魚2】【0594 興師問罪反被弄】【0110 四倍的價錢】【0707 鬧沒有出路】【0090 天上掉錢】【0499 變更了的計劃】【0201 出水了】【0299 情緒複雜的吳雪霞】【1026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0653 我個人自認爲這幾章的橋段值得被載入歷史網文史冊】【0246 拉人入股】【0371 吳三輔的算盤】【0310 返回韋家莊做準備】【0063 韋達康厥過去了】【0224 找麻煩的來了】【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915 朱由校着急了】【0135 實力大增】【0784 貞明公主獻策】【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637 暗中拜魏忠賢爲乾爹】【0064 全甲歡喜】【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176 上吳府】【0333 酒瓶炸彈】【0903 有大氣魄的努爾哈赤】【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848 努爾哈赤不怕死人】【0645 吳孔嘉】【0901 韋總裁上課】【0948 韋爵爺回京】【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556 孫承宗和袁崇煥感到了畏懼】【0876 內閣減員嚴重】【0997 朱由校接見英國公】【0623 囂張的韋總裁】【0518 前往朝鮮】【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0615 具宏來爲韋總裁送行】【0079 惹到大人物了】【0390 孫承宗召見韋寶】【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324 憧憬中的寶械師】【0777 韋總裁上門提親】【0401 與袁崇煥毛文龍話將來】【0587 歪打正着】【0862 擅長雄辯的大玉兒】【0645 吳孔嘉】【0425 不靠譜的計劃】【0397 毛文龍吳襄袁崇煥】【0094 吳家大公子】【0458 吳家家庭會議】【0015 王志輝提親】【0488 深夜議事策劃搶晉商票號總號的黃金】【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933 一見面就崩了】【0018 分發饅頭】【0901 韋總裁上課】【0324 憧憬中的寶械師】【0073 爽】【0844 從天上打下來的炮擊】【0477 在李成楝家做客】【0876 內閣減員嚴重】【0814 能直接叫小寶的人不多了】【0102 擒賊先擒王】【0320 竹籃打水一半空】【0389 與遼西遼東世家大戶們約定三年後還一半賭金】【0044 實力纔是最好的幫手】【1015 無路可退】【0255 去山海關的兩件大事】【0661 最帥探花郎】【0082 蕊姑娘】【0367 韋寶和吳襄的深度交流】【1012 盛世之夢】【0371 吳三輔的算盤】【0246 拉人入股】【0809 去韋家莊】【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138 人生在世拼城府】【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136 立規矩】【0706 賣的風生水起】【1045 努爾哈赤願意用韋寶的藥】【0602 朝鮮還有厲害的人】【0134 你們對我的力量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