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 兩種可能】

聰古倫格格還是搞不懂韋寶這一系列操作。

“既然我們知道派去的人是你的人,何必搞得這麼偷偷摸摸的,我們又不會對明廷亂說什麼。”聰古倫格格道:“你的人給我父汗看病之前,肯定要拿人先試過的,只要你們不想害我父汗,也不必擔心那麼多。至於兵馬,我加持你們都要撤光。”

聰古倫格格有點耍起了小性子,聰古倫格格其實已經將自己當成了韋寶的女人了,她是站在袒護孃家的立場。

鮑承先見韋寶無奈苦笑,只能拉了拉聰古倫格格,將小格格拉到了一旁道:“格格,答應他吧,他的做法更穩健,至於留幾百人,那是爲了面子,他表明可以撤軍,但留一點人,又表明並不被我們牽着鼻子走。這不光是做給我們看的,也做給他自己底下的人看,也做給附近的蒙古人看。所以,你很難說動他把人馬都撤走。而且,他這一步棋也表明,一旦我們想議和,義州城只怕也是保不住的,也得留給天地會。”

聽鮑承先這麼說,聰古倫格格才知道韋寶爲什麼一定要堅持留下幾百人。

聰古倫格格不由的走到韋寶面前,生氣道:“你太狡猾了吧?步步算計,既然你將我們金人看的如同漢人一樣,何必這麼算計?”

“可你們現在與我方還是敵對關係啊。”韋寶並不着惱於聰古倫格格的態度,天底下現在也沒有幾個人敢當着韋寶的面說他狡猾。

聰古倫格格哼了一聲,乾脆利落道:“好吧!都依着你行了吧?現在趕快派人隨我們走吧。”

韋寶對旁邊的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點了點頭。

倆人立刻着手安排,這一切都很容易,兩炷香功夫,都安排妥當了。

就這樣,聰古倫格格和她的隨行人員簡單的吃喝,休息了一小會,又趕着回去了。

燕天南讓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一起送了聰古倫格格,自己卻沒有來。

聰古倫格格有點在意,她本來以爲韋寶至少會送她到城門口呢,因爲上回她走的時候,韋寶就在城門口陪了她一會兒才走的。

韋寶這回沒有送聰古倫格格,主要因爲聰古倫格格這回是代表建奴來的,而上一回,聰古倫格格只代表她自己。

性質不一樣了。

韋寶在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送聰古倫格格出城的時候,就躺在牀上想,如果這回救回了努爾哈赤的性命,或者沒有救回努爾哈赤的性命,會怎麼樣?

救回了努爾哈赤的命,治好了努爾哈赤的病,肯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冤家宜解不宜結,自己成爲了努爾哈赤的恩人,也在道義上佔有優勢了,肯定對各方面都大大的有好處。

如果努爾哈赤因爲自己人的救治,而意外的早亡了,那就麻煩了。

1599年之前,明朝和努爾哈赤曾保持16年的蜜月期。

1599年之後,隨着建州女真對海西女真征伐統一戰爭的進程加快,建州女真和明朝的關係開始逐漸惡化。

很多人覺得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是“蓄謀已久”的行動,韋寶覺得這種說法難以成立。

七大恨中的陳述,除了第一條“祖、父之死”發生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其他六條中陳述的內容,都發生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女真吞併海西女真哈達部之後。

在這六條中,又有四條的內容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建州女真開始進攻海西葉赫之後。

其中還有四條,提到了建州和葉赫之間的矛盾、以及明朝如何偏袒和扶植葉赫的種種行爲。

換一個說法就是公元1599年,當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建州女真的統一,開始展開對海西女真四部的征伐戰爭時,遼東女真出現了由諸部並立向一家獨大轉變的趨勢。

明朝發現女真內部的勢力狀態被打破了,建州女真的實力太強,且還在迅速發展,這違背了明朝希望女真“羣雄並立,抑強扶弱”的一貫政治主張。

既然如此,明朝就要迅速諒解昔日的不安定分子葉赫,扶植他對抗建州,阻撓努爾哈赤對海西的吞併征伐活動。

七大恨就是從努爾哈赤個人的立場,對這一歷史進程的事實陳述和情緒宣泄。

實際上,明朝做的不算失敗,在努爾哈赤頒佈七大恨的時候,葉赫雖然實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了,但是在明朝的直接保護下,依然還在,在薩爾滸之戰後才被建州吞併。

明代對女真的統治策略,可以從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楊道賓的奏疏中窺知一二。

女直乃肅慎舊疆,亡金遺孽。然必分女直爲三,又析衛所地站爲二百六十有二,各自雄長,不使歸一者,蓋以犬羊異類,欲其犬牙相制也。臣閱金、遼二史,遼人嘗言,女直兵若滿萬,則不可敵。必離其黨而分之,護其羣而存之,未有縱其蠶食,任其漁獵,以養其成而付之無可奈何者也。

簡而言之,無非四個字,“分而治之”。

從具體措施來看,無論是成化年間對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董山的打擊,還是萬曆對建州女真首領王杲的打擊,對建州葉赫部首領逞加奴、仰加奴的打擊,都是基本上哪一部落氏族強一些,就用軍事力量削弱一下,形成各部落氏族的均勢。

努爾哈赤的願望,則是統一女真,他從十三副遺甲起兵後用了30多年,在外交上避免了明朝軍事力量的打擊,在軍事上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

七大恨是他對明朝宣戰的理由,第一恨爲明軍“無故生釁於邊外”,殺其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

第二恨是明朝違背誓言,“遣兵出邊,護衛葉赫”。

第三恨系明臣背誓,指責建州擅殺出邊採參挖礦的漢民,逼令建州送獻十人斬於邊上。

第四恨,乃明朝“遣兵出邊,爲葉赫防禦”,使葉赫將其許聘與努爾哈赤及其子代善之女“轉嫁蒙古”。

第五恨是,明廷遣兵,驅逐居住柴河、齊拉、法納哈三路耕田種穀的女真,“不容收穫”。

第六恨爲明帝聽取葉赫讒言,遣人持函,“備書惡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併吞的哈達地區。

明朝和努爾哈赤雙方的核心矛盾,是女真是否應該統一的矛盾。

以此來分析七大恨,可以發現前六條都是表象,第七條,即“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併吞的哈達地區”,纔是核心。

明朝爲了平衡女真各部的勢力,在建州和海西女真葉赫部的矛盾中,偏袒葉赫部來壓制努爾哈赤。

所以,七大恨說明明朝和努爾哈赤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沒有辦法繼續繼續通過交涉途徑解決,最終必然要打一仗,說明了軍事確實是政治的延伸。

努爾哈赤七大恨裡第一條就是明朝殺其父祖。

可奇怪的是,作爲殺其父祖的元兇的李成樑的石牌坊有清一代,卻一直平平安安的在北鎮城裡立着,也沒誰去給他砸了。

這事是不是非常古怪。

其實,韋寶想一想就知道,努爾哈赤聲稱他父祖是在明軍圍剿其堂姐夫阿臺之時,其祖父覺昌安心疼孫女,與其父塔克世一起到阿臺所居的古勒寨想去接回孫女,結果被明軍攻陷城寨的時候一起殺死。

可是當時古勒寨已被明軍大軍包圍,刀林箭雨之中哪容這兩個人隨便入城如入無人之境。

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爸爸又不是常山趙子龍。

而且縱使二人在明軍攻城之前僥倖入城,那作爲叛賊家屬,他們跟着其女婿被明軍殺了也無可厚非。

爲何努爾哈赤後來竟能理直氣壯的嚮明廷索要公道,而當時剛剛滅掉王杲而志驕意滿的大明又怎麼會乖乖的給了努爾哈赤一個孩子大筆賠償。

其實歷史的真相是覺昌安和塔克世這兩個牆頭草面對強盛的明軍,早就爲了身家性命而拋棄了自個的孫女婿,替明軍帶路去滅掉自個的孫女婿阿臺而謀取榮華富貴了。

只可惜一片亂軍之中,這兩個帶路黨因爲同樣是滿洲人金錢鼠尾的打扮,結果被明軍誤當成叛賊給殺掉了。

所以後來努爾哈赤才能理直氣壯的嚮明廷索要賠償,而李成樑也才心懷愧疚替其上奏朝廷予以撫卹。

實際上,努爾哈赤初年也曾因此向其他各部炫耀:“我父祖爲明人所殺,明人予我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的賠償。而你父祖被明人所殺,卻未得到任何賠償!”以明廷給其的優厚待遇壓制其他部落。

只不過後來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翅膀硬了敢向大明挑戰了,才胡編了個藉口以父祖之仇作爲嚮明廷開戰的藉口。

等到後來清軍入關一統天下,滿人自然更不好意思提自個的祖宗曾爲大明當過帶路黨的光輝歷史,於是對這段歷史也就更加諱莫如深了。

不過好在建酋後裔還算講良心,對替其申請賠償的李成樑還是心存感激的,也沒好意思按照七大恨裡那胡編亂造的仇恨對李家實行報復,所以才留下了這座李成樑石牌坊。

要不以滿洲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德行,要是雙方真的有殺父祖大仇,怎麼可能一直對李成樑那麼尊重。

七大恨總結起來就是四個方面。

最核心的是經濟方面,首先是貿易摩擦。

明朝與女真部落之間一直有貿易戰。

明朝市場對人蔘、貂皮需求很大,與明朝的貿易一直是女真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這些生意雖然養活了女真人,但由於明朝方面擁有更嚴密的組織結構,長期以來,邊境貿易的大部分利潤,都被漢族商人和明朝官方所獲取。

有些時候,女真部落人蔘,貂皮的出貨價,甚至低於成本,這引發了女真部落不滿。

自公元1600年起,努爾哈赤開始以各種手段試圖擡高人蔘,貂皮價格,獲取更多利潤,這引發了雙方的貿易戰。

另外,隨着遼東人口的增加,女真人和漢人的邊境開始模糊,雙方多次爲土地和其他資源發生衝突。

明朝末期是歷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不斷,女真人和漢人內部經濟壓力增大,客觀上加劇了女真人與明朝的經濟衝突。

努爾哈赤七大恨中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就是講的他與明朝關於土地和貿易的摩擦。

其次是軍事方面,明朝末年,朝廷在遼東方向,長期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植海西女真,對抗建州女真。努爾哈赤自萬曆四十一年吞併烏拉部起,多次對葉赫部用兵,試圖統一女真地區,最後都因爲明朝的干涉而作罷。

努爾哈赤逐漸認識到,在不對明朝開戰的情況下,統一女真諸部幾無可能。

政治上,明朝對女真各部長期採取分化拉攏的策略,不但長期扶植葉赫等部對抗努爾哈赤;還曾經拉攏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試圖分化努爾哈赤集團,對努爾哈赤集團內部的團結穩定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最後,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歷史仇恨,努爾哈赤的父祖長期爲明朝效力,最終卻爲李成樑誤殺,明朝不但在賠償方面極爲吝嗇,還試圖扶植謀害努爾哈赤父祖的兇手尼堪外蘭取代愛新覺羅家在建州的地位。

鵝爾渾城之戰後,又試圖庇護尼堪外蘭,爲努爾哈赤所記恨。

另外,明朝中下級武官蕭伯芝,曾僞稱都督,以大臣自居,身着蟒衣玉帶,乘坐八擡大轎,令努爾哈赤拜旨,這讓女真人感到巨大的侮辱,也被作爲七大恨之一。

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七大恨實質上就是羽翼已豐的努爾哈赤對明朝開戰的藉口而已。

明萬曆十年的一天,女真葉赫部降生了一位小公主,葉赫大薩滿預言“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此言一出,這位小公主立刻名揚整個女真族。

許是命定的不凡,果然這位公主長大後傾國傾城,被譽爲女真第一美女。

她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年,卻帶給女真族翻天覆地的變化。

女真族,後經皇太極改爲滿州族,是中國第二個入主中原建立統一王朝的民族。

明朝初期,女真分爲建州女真,西海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分。

其中西海女真分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

這位葉赫公主九歲時,就被許配給哈達族的歹商貝勒。

然而,這只是葉赫部和哈達部的孟格布祿爲了爭奪哈達首領的地位設下的一條美人計。

在歹商貝勒迎親的路上,遭到了葉赫的伏擊,不幸身亡。

這位葉赫公主年僅九歲就輕而易舉的“滅”了哈達部的首領,從此哈達部首領變成了孟格布祿。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嫁人”。

隨後葉赫部又將她許配給烏拉部的布佔泰,以此誘使布佔泰參加九部之戰,對抗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

可是,布佔泰在戰爭中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這次婚約便也作罷了。

在這次戰役中,布齋也被努爾哈赤擊殺,由於九部聯軍的戰敗,葉赫部將此女許配給努爾哈赤,想要藉此討好努爾哈赤。

可是這位葉赫公主卻不願嫁給自己的殺父仇人,放下豪言“誰能殺了努爾哈赤,我就嫁給他”。

這是葉赫公主第一次自己掌握自己的婚姻,唯一的條件卻是絕不嫁努爾哈赤。

爲了抱得美人歸,哈達部的孟格布祿向努爾哈赤宣戰。

結果卻自己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被殺。

兩年後努爾哈赤吞併了哈達部。

接下來,輝發部的拜音達理同葉赫公主訂婚,背棄了與努爾哈赤之女的婚姻,向努爾哈赤宣戰。

當然,結果和哈達部一樣,努爾哈赤出兵扈爾奇城,根本沒費勁就把輝發給滅了。

最後,葉赫部又將公主許給烏拉的布佔泰,布佔泰也因此背棄了和努爾哈赤的聯姻、盟誓。

努爾哈赤盛怒之下滅了烏拉,布佔泰逃往葉赫,可是這位葉赫公主拒絕嫁給敗軍之將。

因爲這位葉赫公主的幾次婚約,西海女真四部被努爾哈赤滅了三個,只剩下公主所在的葉赫部勉強對抗建州女真。

這時的公主已經三十三歲了,在當時已經是當奶奶的年齡了。

所以,史書上稱這位公主爲葉赫老女。

終於這位葉赫老女在三十三歲的“高齡”遠嫁蒙古。

葉赫部之所以將葉赫老女嫁到蒙古,是想引努爾哈赤對抗蒙古,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這位傾國傾城的女真美女一生嫁了七次,可是在真出嫁後一年便去世了。

似乎她就是爲了讓努爾哈赤一統女真而生的。

努爾哈赤在她去世後以葉赫部將原本許配給自己的葉赫老女改嫁到蒙古爲由,滅了葉赫部,統一女真。

而葉赫老女也成了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這是努爾哈赤第四恨,不是因爲沒有建功立業而恨,不是他的建州女真不夠強大而恨,而是因爲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還曾揚言要他的命,她當真是恨他,可也幫了他。

韋寶雖然與努爾哈赤尚沒有正式交談過,連接觸都沒有接觸過。

但隨着在這個時代的時間越來越長,韋寶覺得自己越來越瞭解努爾哈赤和滿人了。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就是個簡單的人,能力肯定有,但有限。

這人太精明,太狡猾,很像是草原上的狐狸。

從努爾哈赤討好李成樑,得以成活,得以壯大,再到反咬明廷一口,都說明了努爾哈赤的這種特性。

但韋寶覺得,留下努爾哈赤,不管是對明廷來說,還是對他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

因爲打的時間久了,也是能打出感情來的!

韋寶覺得,努爾哈赤肯定比皇太極對明廷有歸屬感。

換句話說,努爾哈赤肯定不如皇太極那麼黑化。

而且韋寶是重生穿越巨,知道努爾哈赤的能力也趕不上皇太極。

要是皇太極提早上臺,建奴和寶軍的形勢,和明廷,和蒙古人,各方面的形勢很有可能都要發生重大變化了!

所以韋寶暗暗企盼這回自己的貼身軍醫能順利醫治好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能同意自己的賠償兩千八百萬兩紋銀的要求。

聰古倫格格一行,馬不停蹄,只用了一天,又趕回了義州城外。

建奴不敢怠慢,查明身份之後,趕緊放他們入城。

【1050 給努爾哈赤看病】【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748 魏忠賢忒歹毒了】【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0117 孫九叔的操作技巧】【0273 有條不紊的備考】【0323 又有新招】【0858 地雷戰】【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732 朱由校想懲治韋寶】【0904 騎兵團和步兵旅協同作戰】【0127 預演走貨】【0906 奪取喀喇沁之後】【0926 曹文詔來援救】【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0034 申家衣鋪】【加更2】【0814 能直接叫小寶的人不多了】【0983 王體乾的來意】【0196 採煤炸葯工業肌肉】【0785 東營水師大營】【0248 還差三萬多兩紋銀】【0564 當額附可以,被統治不行】【0915 朱由校着急了】【0251 爲國爲民俠之大者】【0758 海防錢莊】【0513 科考落榜鴨梨大】【0704 意想不到的幫手】【0576 公州城談判】【0612 貞明公主被刺殺】【0245 牛頭不對馬嘴】【0742 韋寶要親自動手了】【0486 駱藍嵐】【0981 到底要不要當皇帝】【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0776 還是聖旨威力大】【0952 韋爵爺爲朝廷弄錢的計劃】【0480 跑到順天府丟人的遼西遼東富家公子哥們】【0140 晉商喬大公子】【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306 七錢紋銀一石糧食】【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592 剛找到鄭英大】【0267 正式成爲大明一學子】【0375 黑翡翠玉佩和第一次抱吳雪霞】【0971 幾方面微妙的勢力】【0640 好好的冒出來一個行刺的】【0759 左國柱被重用】【0076 團隊初成】【0015 王志輝提親】【0185 孫九叔的賭約】【0432 天底下最好的人】【0274 縣試】【0383 祖大壽請韋寶】【0204 簡易煤礦】【0328 橡皮擦密封圈打火機】【0466 吳襄楊麒到】【0515 韋寶那一首連吳襄都能打動的歌曲】【0027 王秋雅要逆轉】【0321 貪婪的太監們】【0240 韋寶夢想事業愛情雙豐收】【0488 深夜議事策劃搶晉商票號總號的黃金】【0168 泄點天機】【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712 對刑部動手】【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062 最弱的狼也強於最強的狗】【0952 韋爵爺爲朝廷弄錢的計劃】【0054 暫時只要男的不要女的】【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562 建奴有些吃不消了】【0332 千斤撥四兩】【0461 芳姐兒的頭一次】【0573 獲得整個遼南】【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0436 說動孫承宗】【0073 爽】【0775 無巧不成書】【0037 金啓倧】【加更5】【0231 暖暖的夜】【0865 和談有重大突破】【0751 韋寶讀奏本】【1002 不容易搞】【0187 韋寶舌戰趙里正】【0116 又遇譚瘋子】【0299 情緒複雜的吳雪霞】【0803 高第的金獅鎮紙】【0972 韋爵爺技驚四座】【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0720 要咬就咬最大的】【1005 政治婚姻】【0633 狼毫筆和鼠毛筆】【0077 去山海關辦路引】【0693 反將一軍】【0159 吳襄】【0134 你們對我的力量一無所知】【0308 不見】【0407 韋總裁抵達金州半島】【0216 邪惡的計劃】【0426 在建奴地盤開水泥廠】【0734 陪皇帝逛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