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關中告急

自從廢除了朱常洵之後,連續一個月的時間易土生都住在北鎮撫司的軍營裡,寸步也不敢離開,生怕有什麼變故發生。除了易土生之外,祖大壽趙率教等大將也住在軍營裡,一點也不敢怠慢,同時京城九門仍然緊閉,進不能進,出不能出。另外易土生以指揮使的名義詔令全國各符道的錦衣衛嚴密主意握有兵權的大將,尤其是左良玉和史可法這種人,一有異動,立即報告,說來也奇怪,左良玉還和平日一樣悠閒自在居然一點起兵的意思都沒有。

一個月之後,田吉忽然闖入了北鎮撫司的大營,直接進入易土生的房間,大聲喊道:“攝政王,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易土生還以爲朱常洵死灰復燃了連忙問道:“什麼大事,出了什麼大事兒?”

田吉手上拿着一份奏摺,“由於一月以來,京城和外面的交通斷絕,以至於很多急報進不了京城,知道今天,山西巡撫胡廷宴奏摺才進了正陽門,奏摺上說,陝西民變日炙,王嘉印攻佔了澄城、王左卦攻佔了宜川、高迎祥攻佔了漢南,張獻忠起兵於漢中,每隻隊伍最少七八千人,最多五六萬人,已經形成了氣候,陝西全省各郡縣都佈滿了農民軍的足跡,胡廷宴兵微將寡根本抵擋不住,請求朝廷立即出兵支援。”

易土生一聽就着急了,他早就知道,這幾年應該是農民起兵的日子了,只是自己忙於攻佔西方世界把國內的事情給忽略了。現在的年號紀年和歷史書上已經不一樣了,易土生只知道是公元1630年。

易土生道:“這些都是烏合之衆,應該成不了什麼大事,等我出兵立即就可以剿滅,告訴將軍們千萬不要驚慌,事情很快就可以解決的。”

田吉嘆道:“事情恐怕不能像易兄弟你想的那樣順利,其實農民軍造反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關中、山西一代的大旱,現在這兩個地方一斗米價值萬錢,百姓們根本就買不起,到處都是餓死的人,陝北饑民和邊軍參加農民軍的人越來越多,這些農民軍現在正大批向山西轉移,王嘉印由府谷縣轉移到山西河曲,高迎祥、張獻忠、王自用等相繼前來回事兒,王嘉印在此稱王,以王自用、白玉柱爲左右丞相,以高迎祥張獻忠等爲大將,山西所有農民軍全都聽他的號令。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朝廷如果再不用兵,恐怕北平就要失守了。”

易土生這纔開始緊張了,嘆道:“沒想到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陝西居然鉅變如此,可是現在朝廷的根基不穩,皇上剛剛坐上寶座,如果我舉兵親征,只怕有些人趁機出來鬧事,這可怎麼辦纔好?”

田吉道:“想要治理叛亂,必須先治理旱災,眼下關中和山西一代的旱情簡直太嚴重了,簡直到了顆粒無收的地步,農民參加起義軍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有飯吃,誰願意造反呀,請朝廷立即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這樣才能環節農民軍的攻勢。”

易土生點頭道:“你去傳旨讓新任戶部尚書劉宗周來見我。”易土生離開的這段時間朝廷的官吏有點小小的調整,雖然他重新取得了權利,卻也不願意打量清洗異己,所以,這些人還留在原來的官位上,劉宗周就是弘光皇帝任命的,不過這人官聲不錯,聽說是個清官,易土生對他印象不錯。如今易土生是攝政王,而小皇帝年紀還小,所有的政事全都在易土生的手裡把握着,劉宗周也不敢不聽話。

接到命令之後,劉宗周立即從家裡趕到了北鎮撫司,大禮參拜攝政王然後站起來。易土生笑道:“劉大人一路遠來辛苦了,這次這麼急着叫你是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商量,你身爲戶部尚書,關中大旱的事情似乎不用我說了吧,我想你應該瞭解的比我清楚。”

劉宗周不等易土生說完了話,就嘆了一口氣,道:“早在先皇駕崩之前,下官就連續上奏陝西大旱。要求朝廷開倉放糧,可是奏本上去之後,完全沒有反應,魏忠賢魏公公還說我危言聳聽,事情拖到今天這個地步,山西的旱情已經沒有辦法緩解了。”

易土生道:“劉大人似乎對旱情非常的瞭解,我剛從國外回來還不太清楚,劉大人是否能夠詳細的說說,讓我的心裡也有個底,看看能不能設法解決掉。”

劉宗周一邊嘆息一邊說道:“去年地處黃土高原的陝北地區首先遭到大旱的襲擊,自當年開始,大旱幾乎連年不斷,絲毫沒有收斂的跡象,陝西、陝西等地赤地千里,河流乾涸,顆粒無收,還同時發生了蝗災和文藝,更是死者無數百姓流離。樹皮草石都已經吃進了,人後十個死了八九個,大部分都是而死的。

隨着旱災和蝗災而來的是大饑荒,人民沒有糧食可吃,只得吃草,草吃完了就開始吃樹皮,樹皮吃完了就開始吃,吃人。米脂縣從鬥米五錢一直髮展到鬥米萬錢,縣裡一個少女只能換來兩升米,少婦只能夠換一個饅頭,這還不是最殘忍的,據說有很多縣城裡面出現了殺人相食,父子相食,易子而食,這種情況,還有的人家剛娶回來的新媳婦,洞房花燭夜就給殺了吃了,有的孩子一旦丟失再也找不回來,不知道被誰家撿去放在鍋裡煮熟了。簡直是天下慘事,天下慘事。而各地的貪官污吏,竟然毫不憐惜百姓,繼續橫徵暴斂,此時此刻相比於元末的慘況,相差無幾,真是亡國之象。”

劉宗周說完這些話,激動地熱淚盈眶,易土生這才知道陝西的情況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自己以前做戶部尚書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也算是失職了,現在只能儘量的彌補,易土生問道:“請問劉大人,朝廷府庫現在還有多少糧食可以賑濟災民,不如大量的發放救濟糧,估計災民在家鄉打井,我想這樣做也許可以緩解旱情,您說呢。”

劉宗周道:“朝廷的糧食也不多呀,爲什麼會這樣,攝政王你應該是清楚地,這些年你不斷的帶兵征戰,動輒帶兵百萬,朝廷的府庫和糧庫早就被吃光了,現在能拿出來賑濟災民的也是杯水車薪,根本緩解不了這麼大面積的旱情呀。”

易土生沒先到劉宗周會說出這番話來,心裡一下子着急了,暗想:想想個什麼辦法能過了這道坎呢,真麻煩。

第231章 義子第398章 劫持第34章 豬大腸第92章 冒牌大老爺第39章 建庶人第999章 分兵分兵第77章 廢立3第39章 換水第152章 極品無恥第731章 超級忍者第149章 公堂第690章 甲賀使者第123章 形勢異變第255章 以魔攻道第103章 青龍珠第114章 冤大頭第九十三 常來坐坐第178章 德格類之死第173章 圍城第56章 幕後主使第89章 秦淮歌女第197章 拖延第35章 民生問題第166章 對話第203章 條件很過分第451章 展開攻擊第254章 聖水濟世第342章 就憑你?第1章 王牌特工第366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本帥不容質疑第101章 如是我聞第556章 羣起而來第931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844章 上將首級第71章 查案第33章 防守反擊第548章 江戶之謀第973章 掙扎第496章 軍魂第32章 德國援兵第649章 會做人嗎?第61章 太理想了第47章 鞭打公主第60章 推卸責任第740章 佈防第931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162章 奇案第246章 洋人的許諾第187章 脣槍舌劍第97章 精心安排第235章 藍血掌第169章 遇襲第54章 真和假第465章 人在異鄉第989章 假戲真做第271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21章 調戲太后第387章 一改常態第136章 不知死活第30章 推薦《一代家丁》第183章 聞香教鉅變第693章 邪術碰撞第496章 軍魂第572章 七大殺神第320章 親生兒子第9章 一頭霧水第54章 暗算老子,你行第996章 椅子第185章 東瀛民變第132章 再會佳人第890章 譁然第258章 小鎮風雲第674章 沙皇無情第102章 叛軍暴行第27章 火燒皇宮第130章 實力的再提升第91章 攪局第57章 會玩的人第89章 秦淮歌女第21章 沙洲風俗第45章 從實招來第45章 調戲良家婦女第83章 遭到輕視第761章 愛妃烏黛第57章 目標人物第93章 尋找玉佩第27章 歸魂散第20章 馬屁不穿第993章 理當如此第280章 河南濮陽第258章 小鎮風雲第742章 刁蠻少女第663章 勁敵第100章 入洞房五百三十八章 海戰第654章 高手問題第646章 神明顯靈第426章 失勢第65章 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