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三路分兵

關西七衛的七位大汗加上赤火溫番哲兒等人,在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只得帶着兩萬餘殘兵向神龍隘口方向退卻,慌亂中他們不能集中自顧自的奔逃,搞的四處都是殘兵敗將,孛羅在陣前說錯了話,讓將士們寒了心,所以紛紛理他而去,身邊就只剩下幾百人的親兵隊,而且人人帶傷,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易土生下令三軍整頓不要追擊,就在距離神龍隘口十五里的地方進行修整。衆將不解,覺得此時正是一鼓作氣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好時機,紛紛進言,要求立即進軍,生擒七位大漢和別勒那臺。

易土生道:“現在這個時候敵人式微,如果我們逼的太緊,他們必然羣起反抗,假如我們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一定會向西逃竄越過沙漠,投奔吐魯番汗國,我正愁沒有藉口進攻吐魯番,就讓他們逃到哪裡去,我們便可以繼續向吐魯番推進,否則剛剛訂立盟約口血未乾,怎麼能貿然進兵。”

衆將一起歎服,都覺得易土生說話有理深謀遠慮。但是尚可喜卻有些擔心的說道:“我只怕吐魯番畏懼我軍強大,殺了關西七衛的將領向我們表示誠意,到那個時候,咱們也就失去了繼續進兵的藉口了。”

易土生笑道:“關西七衛經營多年,積累了無數的財寶玉帛,這次投奔一定會攜帶而去,我看吐魯番的大臣和國王全都是貪財之人,而且他們一定認爲我們剛剛經過大戰必然不敢跨越沙漠進行遠征,所以一定會收留他們。”

朱梅說道:“關西七衛雖然兵敗,但是天山一帶還有很多城池,七位大漢不見得全都向吐魯番投降吧!”易土生道:“我們養精蓄銳兩天,然後繼續進攻,逃跑的不去追他,負隅頑抗的就全部殲滅,將整天天山道居延海,全都納入我們明朝的版圖,咱們一舉兩得,這纔是上上之策。”

衆位將領見易土生早就成竹在胸,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各自退出了營寨,安撫和獎勵手下的士兵,只等着觀看關西七衛的動靜然後全力出擊,掃蕩他們的棲息之地,把沙漠以東的所有地盤全都搶奪過來。

兩天之後,關西七衛的敗兵已經集結完畢,除了死亡的和逃跑的總共加起來人數還不到三萬人,而且糧草已經用光,七位大漢也起了爭執,有的主張各自返回自己的領地與明軍誓死周旋,有的主張逃亡吐魯番,藉助他國的力量報仇雪恨,還有的和別勒那臺站在一起,準備投奔烏斯藏去。總之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部衆頓時分成七份。沒人收下只不過三四千殘兵敗將而已。

沙洲衛的浮沱大汗和哈密衛的羅格大汗認爲投奔他國寄人籬下,早晚會像當年的王罕和札木合一樣被人出賣客死異鄉,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戰死,所以既不向烏斯藏也不入吐魯番,帶着自己的殘兵徑直迴轉自己的領地,希望可以登高一呼東山再起。但是他們的人口實在凋零,而且人民厭倦戰爭,有生力量死傷殆盡,估計不會再有任何作爲。

其與衆人除了安定衛的朵顏大汗之外跟隨別勒那臺轉戰青海,進入烏斯藏之外。其餘人等全都準備跨越沙漠投奔吐魯番。易土生依然不緊不慢的向前推進,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撤退,他假裝顧忌神龍隘口地勢險要,只是屯兵在隘口之外不敢繼續向前。

三天之後,關西七衛各奔東西,整個神龍隘口成了空地,易土生這才指揮軍隊佔領此地,並且派出無數紅衣劍手作爲細作,跟中撤退的敵軍,看他們到底逃到哪裡去了。得到了確鑿的情報之後,易土生打算先肅清天山一帶的勢力,然後向吐魯番推進。

天竺國皇帝聽到關西七衛徹底戰敗,隨即緊張起來,洪承疇的兵馬卻開始躍躍欲試,有隨時發動攻擊的趨勢。天竺黃帝派出使者,前臉面見易土生,表面上說是要進行調停,其實是想試探大明朝有沒有進攻天竺的心思。可見他是有些怕了。

易土生分析過,關西七衛所在的版圖,大約相當於唐朝時代的吐谷渾汗國,但是地盤比吐谷渾要小了三分之一,這裡最繁華的城市是‘突淪川’,從這座城市起,逃走的路線一共有三條,而浮沱大汗如果抵擋不住明軍的攻擊,必定要越過阿爾金山前往居延海,再往前就是唐王朝西突厥的故地,也就是中亞地區的圖蘭低地,那裡生活着無數個小國家,都曾經被成吉思汗征服過。

目前爲止,易土生還沒有準備像成吉思汗那樣想要併吞世界,但是關西七衛一定要消滅,否則將隨時威脅大明朝的統治,自己這個皇父攝政王在北京城也不得安穩,因爲他們隨時都會捲土重來。

易土生把軍隊分爲三軍,前軍由自己親自指揮向西南方向攻擊浮沱大汗和羅格大汗,而尚可喜則帶領另外一支人馬進入青海,追擊別勒那臺,不過易土生囑咐他絕對不能進入烏斯藏的轄區,因爲尚可喜絕對不是烏斯藏的對手。別說是尚可喜,當年面對比突厥人更加驍勇善戰的烏斯藏大軍,就連唐太宗都束手無策。唐朝能夠滅掉東西突厥還有西域各國,但是唯獨對這個烏斯藏無可奈何望洋興嘆。另外一支人馬由楚邵陽率領,繼續留在神龍隘口,接應糧草,策應三軍,把這裡打造成此次西征的大本營。

易土生和尚可喜各自帶領十萬兵馬向烏斯藏和突淪川出擊。大軍浩浩蕩蕩威武雄壯,一路勢如破竹。尚可喜抵達青海,易土生抵達了突淪川。

浮沱可汗和羅格大汗因爲兵馬太少,所以只得互相依靠,兩人率領一萬殘軍固守城池,但又怎麼能夠經受得起明朝巨炮的攻擊,兩天之後,自己打開城門逃之夭夭,從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部邊緣繞過去,進入阿爾金山,然後直接奔着居延海的方向逃竄。他們覺得易土生一定會顧忌居延海一代黑衣大食等國家的威勢,未必就敢真的追過來。但是易土生此刻已經下定決心要消滅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那麼多,大軍隨即尾隨而來。

另一方面尚可喜的軍隊毫不費力地通過了青海柴達木盆地,因爲這裡一度曾經是準噶爾汗國的防地,現在早已經被大明朝佔領,但是當時的青海經濟並不發達,人煙也很稀少,明朝在這裡只有幾個屯墾區而已,各地還有很多表面上臣服於明朝人的小部落。這些部落有些夾在烏斯藏和明朝之間左右逢源,遇到別勒那臺的敗兵經過居然假裝不知道,讓他們從容過境,直奔烏斯藏而去。

尚可喜爲人本來殘暴,再加上明軍勢力強大,遇到這樣的部落統統予以消滅,三十天內連續消滅五個小型部落,整個青海人人震恐,很多小部落再次嚮明朝表示效忠,並且派遣兵馬,跟隨尚可喜直奔烏斯藏。

第83章 計劃周詳第909章 心思第40章 躍壕第323章 逼供第690章 態度突變第116章 爾虞我詐第80章 番僧的武藝第661章 專程造訪第654章 高手問題第217章 太后孃家人第189章 半路巧遇第886章 試招第998章 財寶、女人第202章 再見大巫師第22章 校場閱兵第183章 勾引第410章 讓賢第114章 蹦極第30章 我要報仇第71章 查案第548章 江戶之謀第27章 裡應外合第757章 高調而來第456章 援兵被斷第670章 五星出東方第464章 後撤十里第963章 同黨第987章 冒牌貨第601章 尋找機會第337章 詐騙第359章 救你第657章 大久保忠第585章 受降第120章 孔明轉世第255章 密談第100章 君子協定第829章 唐突佳人第65章 白衝之死第88章 舊夢重溫第215章 一代悍將第462章 差距第17章 牡丹花下第121章 愛情逃兵第42章 易經第118章 陽明邪派第853章 光壁第316章 普度衆生第32章 跳眼法第183章 受賄第840章 小懲大誡第56章 借道五百三十三章 福兮禍所依第2章 福建總督第171章 籌錢第117章 太后之毒第648章 最後通牒第119章 霹靂陽雷刀第45章 從實招來第67章 結拜兄弟第99章 幸福生活第807章 蛇魔第196章 母子第553章 觀察觀察第7章 大汗之死第18章 金色手爪第151章 尋找奸細第115章 一舉兩得第77章 廢立3第186章 西洋擊劍術第47章 黑吃黑第969章 雞皮疙瘩第99章 幸福生活第45章 紅袍人第796章 前往西域第812章 臭美第811章 小諸葛第12章 上朝第36章 誰害了誰第134章 公開挑戰第682章 好快的劍法第100章 公堂受審第484章 早晚都要還第456章 援兵被斷第31章 重回故地第332章 意外收穫第228章 好狠辣的女人第160章 細說分明第164章 大打出手第666章 陰陽反噬第680章 政變當日第265章 接近寶藏第192章 自圓其說第42章 化險爲夷第778章 最佳師弟第134章 給點面子吧,元帥第72章 賭約第641章 神功初成第292章 接茬騙第5章 難伺候的主兒第246章 洋人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