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善守者

祈秉忠帶出去的軍隊,幾個時辰之後就敗退回來了。雙方並沒有發生什麼激烈的戰鬥,只是一般古代戰場的情節,某個大將到了陣前,叫囂着搦戰,然後對方迎戰,主將帶兵出營排兵佈陣,然後一員大將吶喊着殺出來,三五個回合之後,東瀛大將把明朝大將殺了個落花流水抱頭鼠竄逃回中軍。然後祈秉忠一連換了兩位將軍都是這樣落敗收場,於是明軍士氣低落心灰意冷,鳴金收兵,退出戰場。

不過易土生訓練出來的軍隊,都是敗而不餒退而不亂,所以東瀛軍根本就沒有追擊的機會。這也是易土生敢放心去讓祈秉忠打敗仗的原因。長宗我部知道明軍的火器非常厲害,又看到他們撤退的時候,一絲不苟,後對變爲前隊,根本沒有趁虛而入的可能性,所以也就沒有下令追擊。

第二天的時候,易土生派耿仲明出戰,依然是這樣的故事重新的排演了一番,這次長宗我部下令追擊,明軍稍稍的有一些損失。雖然如此,易土生仍然堅持認爲,只要能夠讓幕府的主力大軍上當,有那麼一星半點的損失是絕對值得的。

第三天的時候,屢戰屢勝的長宗我部失去了耐心,主動率領軍隊殺了出來。易土生派尚可喜迎戰,結果依然敗北,不過長宗我部並沒有牛筆到下令要攻城的地步,一方面他的兵力不足,另外一方面他非常佩服明軍士兵的心理素質。屢次戰敗,卻一點沒有鬆懈的意思,城頭上旗甲鮮明刀槍耀目,城頭下陣型如海,將士昂揚。如此的十幾萬大軍絕對不是他四萬兵馬可以攻擊的。

不過有一點長宗我部很有信心,他覺得自己已經爲幕府軍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幾天的戰鬥,爲幕府登陸九州作戰驅逐明朝侵略者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是時候通知德川秀忠渡過海溝,會和作戰了。而且,他也基本上探明瞭明軍在城頭上的防禦體系。

當天晚上長宗我部就給德川秀忠發出了消息,讓德川秀忠立即渡海。而他自己卻在積極的準備打響對易土生的攻城戰。時間多就定在第六天的清晨,這樣一來,德川秀忠要是第五天第六天渡海而來,正好可以成爲源源不斷的工程力量。

長宗我部元親發現,明軍的整個防禦體系非常的古老沒有什麼新意,他以前讀過孫子兵法也知道孫子吳子諸葛孔明這些人物,可以說是個軍事上的中國通。沒辦法,日本的歷史非常有限,大多數的將軍都懂得中國的兵法,所以他認爲易土生守的穩當是非常的穩當,但是並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厲害,只要按部就班的攻擊就足以瓦解城池了。不過,長宗我部元親,並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他非常的清楚,攻城戰中,攻城的一方肯定要比守城的一方多付出很大的代價,然而自己手裡的兵力不如明軍多。加上德川秀忠的一方,基本上也就是持平,或者仍然是有所不如吧。再加上明軍的火器,殺傷力非常的強大,遠遠地勝過於弓箭長矛戰刀之類的兵器,所以,這次的攻擊絕對不能是常規性的。所以他沒有命令軍隊就在第四天開始攻城,而是押後了兩天,爲的就是打造一千張鐵盾,用來對付明軍的火器。長宗我部元親也已經看出來了,火器這東西越是在遠距離威力就越大,但是一旦近身搏戰,不但沒有什麼用處,反而會變得有些累贅。

結果讓長宗我部元親有些失望的是,雖然自己的計劃正在一步一步的進行。可是幕府方面接到消息之後,反應越並不怎麼熱烈。德川秀忠甚至還派人詢問,他是否已經展開攻城,情況已經非常的明顯,德川秀忠對他口中所謂的“勝利”並不是太滿意,因爲長宗我部元親並沒有取得九州一寸的土地。

如此一來,長宗我部元親對德川秀忠產生怨懟不說,還必須硬着頭皮以區區的四萬兵力來挑戰平谷城和明軍的強大軍團。幸好有一件事情沒有讓他失望,那就是等到第六天的時候,一千張巨大的鐵盾已經造好了。

德川秀忠有德川秀忠的打算,他手下也有很多的謀士,之所以沒有貿貿然的出兵,還是因爲後方不太穩固,害怕兩大家族會乘虛而入。另外他手下的三位老中大人,和三位若年寄大人,最近摩擦很大,意見不同,發生了黨爭,也讓他非常的頭疼。

本來幕府的當家人最討厭也最害怕的爭鬥就是黨爭,因爲當年的德川家康就是趁着豐臣秀吉死了之後的黨爭才奪取了政權,對於這種黨爭,德川家的人從來都是不惜暴力鎮壓的,但是目前可能是不行了。因爲他要團結一切力量對付外敵,不是收拾內政的時候,偏偏這些老中和若年寄不知道進退,得寸進尺,讓他心煩。

說到最近的事情,還是跟前幾天在岡山地區德川家康追問兩大家族的事情,責怪吉田松陽和橋本左內等人有關係。

當天德川家康責怪了四人之後,目付的四位奉行就去面見了他們的頂頭上司若年寄吉川弘文。吉川弘文覺得很生氣就立即聯絡了另外的兩位若年寄藤原中立和元意朝來向德川秀忠抱怨。三位若年寄是德川幕府最高司法機構‘評定所’的當家人,更加掌握着特務機關,德川秀忠不得不認真的對待。

然後此事涉及到了幕府最高監察機構大目付的三位老中,所以德川秀忠覺得非常的爲難,不過也不得不問,因爲這件事情有必要搞清楚,他對整個戰局也是非常的重要,不怪吉川弘文等人小題大做。

另外這件事情還牽扯上了幕府最高軍事機構的幾位‘定番將軍’,幕府有五位定番將軍除了大川信濃將軍留守在京城之外,其他的四位定番將軍全都跟在德川秀忠的身邊,這次也跟着捲入了風波。大約他們也是有兩位站在大目付一邊,另外兩邊站在評定所一邊。吵得不可開交,把德川秀忠的腦袋都要弄裂了,德川秀忠覺得自己的統治,正在隨着這些人的分裂而即將的土崩瓦解。

最後德川秀忠指責了大目付沒有對兩大家族的情況做到負責的偵查,囑咐他們立即查清楚兩家的動靜。在得到確鑿的消息之前,幕府的主力大軍還是最好蟄伏着,先不要大張旗鼓的進攻,面的給了他們機會。也就在這個時候,長宗我部元親來催促德川秀忠趕快渡海,長宗我部元親無奈之下,只要批示暫緩渡海。惹起了長宗我部元親的不滿。要不說家和萬事興呢。一旦後院起火真是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了。

長宗我部元親見德川秀忠按兵不動他也沒有辦法,只是自己出戰之前誇下了海口,一定要建功立業,現在屯兵城下沒有動靜,久後必然落人口實實在是不可取,沒辦法之下只有按照原定的計劃,就在第六日的時候攻打易土生的城池。

這個時候,湯若望也已經被易土生交給他設計的地雷給製造出來了,但是數量不多,易土生吩咐讓他閉門造車,暫時的一段時間先不把這種新式的防禦性武器投入到戰鬥之中去。對付長宗我部元親還不需要這麼大的陣仗。

第六天的早上,太陽剛剛升起,長宗我部元親的軍隊飽餐戰飯,開出了城池集結完畢之後,正式的向平谷城的方向推進而來。易土生站在城頭上看到東瀛軍像一條漲潮的黑線呼嘯而至,頃刻之間兵馬齊整的來到了眼前。

城頭之上殺氣穿雲,將士如虎,昂藏挺拔的看着城下的動靜,彷彿和城牆連成一體難以撼動。長宗我部元親只看了一眼就覺得應該是一場硬仗,所謂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明眼人一眼就能判斷出未來的戰局將會如何。

“城頭上站的是不是大明朝的易土生王爺,我是東瀛的長宗我部將軍,我來問問你,你不好好的呆在大明朝,爲什麼要跑來侵略我們東瀛的國土,你們大明朝一向不是號稱禮儀之邦嗎?爲什麼要興此無名之師?!”

易土生沒說話,身邊噠噠的兩聲木屐響閃出一個魁梧的人影。

西尾天皇雙手攏在袖中,陰沉着臉,鼻音濃重的對長宗我部元親說道:“長宗我部,你還認得朕嗎?”

長宗我部全身一顫,立即下意識的吸了口氣喊道:“原來是西尾天皇陛下,早就聽說您被明朝人抓住了,我還不信,原來是真的。將士們,天皇被抓是我們的恥辱,我們要把天皇搶回來。”西尾的事情長宗我部非常清楚,但他不是白癡,絕對不會這樣子說,爲了激勵士氣只能說了這麼一番話

第829章 唐突佳人第647章 詹姆士第136章 毛文龍第667章 調和陰陽第67章 決裂第567章 忍術對決第304章 結義金蘭第19章 改革第505章 催眠第114章 冤大頭第130章 攻入釜山第8章 柳如是的安排第911章 尋人第401章 扮豬吃虎第86章 瑜伽高手第828章 特殊軍團第570章 合作第852章 朝秦暮楚第687章 措加活佛第264章 奇葩第31章 黃雀在後第302章 不服氣第812章 臭美第229章 索要第390章 僞刺殺第39章 建庶人第161章 羣攻第674章 沙皇無情第46章 藏污納垢第527章 偷營第九百九十一 太祖成祖第96章 婚禮第733章 特種兵概念第859章 庶出第141章 背信棄義第833章 自有妙用第148章 誣告第107章 湖水逃生第13章 國事爲重第348章 白鴿第116章 爾虞我詐第55章 天真第37章 全軍覆沒第136章 毛文龍第751章 陰陽調轉第676章 疑心重重第三百五十八 從天而降第170章 嚴密佈防第46章 大師光臨第90章 無恥陷害第100章 君子協定第6章 密謀第692章 面子丟光第442章 小孩子第898章 合作第917章 牙尖嘴利第62章 一定要愛護動物第572章 七大殺神第46章 殿前爭寵第123章 皇上駕到第42章 易經第577章 長遠打算第433章 大功告成第200章 聰明人第71章 查案第58章 奧地利猛將第794章 郡縣制第19章 當衆求愛第32章 遷都第87章 誰吃了苦頭?第50章 微服逛街第135章 改朝換代第94章 埃及實力第33章 點穴功夫第581章 攔截第42章 劍法神通第68章 被逼失身的“太監”第183章 勾引第667章 調和陰陽第143章 原來是“中國貨”第7章 獻計獻策第62章 一定要愛護動物第168章 司馬昭與易土生第670章 五星出東方第673章 勇士的作用第518章 攻與守第928章 狂妄第68章 假途滅虢第24章 兵變第187章 構陷第32章 洗腳第224章 極品邂逅第368章 親生兒子第579章 好主意第289章 感情投資第83章 遭到輕視第441章 無限恨意第63章 計高一籌第103章 縱論第176章 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