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趟一趟渾水

易土生這話一說出口,立即引發了全場的震動,大臣們略微的動了一下僵化的小腦袋,就明白了皇父攝政王的意思,沒錯,南京只是留都而已,天啓小皇帝到這裡來也只不過是遊玩,從來也沒有說過要遷都,目前爲止已經在這裡呆了好幾年了,也是時候返回都城了,這是天經地義合理合法的事情。

只有小桃和桂王心裡一陣跳蕩,非常的不舒服,隱隱約約有種被設計的感覺。易土生在這個時候提出要遷都,那不等於是把左良玉給架空了嘛,左良玉的大軍到南京來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臣中立即就有人竊竊私語,還有人摩拳擦掌臉上露出喜悅的顏色,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爲好多的大臣原籍都在北方,他們盼望着回到自己的故鄉,而作爲以前留都的那些官吏,例如熊明遇這樣的人,以前在南京自由自在稱王稱霸已經習慣了,貿貿然的頭頂上多了很多大菩薩,還挺不適應的,現在滿天神佛要回西天了,當然也是熱烈歡迎。

“太后,皇父攝政王這個提議真是太好了,南京雖然是留都,但是北京纔是大明朝真正的都城,太后和皇上長期住在南京不利於我們大明朝的統治,像前一段時間反賊高迎祥進攻北京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眼下北方戡亂,皇上和太后正應該守住國門,震懾羣邪,保住我大明江山的萬年基業。”張鶴鳴一味的迎合易土生的意思,根本就沒有半點的是非觀念,易土生說雞蛋是黑的他就跟着說雞蛋是黑的,就像是易土生的傀儡一樣。不過易土生對他很滿意,證明她馬屁拍的還算不錯。

“剛纔皇父攝政王和張大人說的句句實情,字字珠璣,微臣也覺得南京實在不是久留之地,當年成祖皇帝決定定都在北京,就是看出北京城龍盤虎踞乃是帝王之都,而且暗合我大明朝的興旺風水,後來事實果然驗證了這一點,我大明朝不但連續順延了十六代帝王,而且現在還出現了皇父攝政王這樣的中流砥柱蓋世英雄,這都是成祖皇帝有先見之明啊,我們這些做後備的,應該秉承祖先的遺志,繼續定都北京,把大明朝的興盛局面維持下去。”站出來說話的是內閣大學士高第,這老小子以前都是站在魏忠賢一邊的,後來看到魏忠賢鬥不過易土生,就轉而向易土生邀寵獻媚,十足的牆頭草,靠不住。

“臣也覺得南京城不是久留之地,最主要的是,眼下北方地區旱災頻仍,民不聊生,雖然戰亂平息,但是民心不穩,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爆發民變。東漢時期就是這樣的一個局面,黃巾賊滅了又起,起了又滅,沒完沒了,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老百姓沒飯吃,民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太后和皇上仍然滯留南京,那麼老百姓就會覺得天子拋棄了他們,心中就會生出怨恨,有的人即使不怨恨,也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主心骨,沒有人拯救他們。所以,臣懇請兩宮聖駕還朝,穩定天下大局。”出來說話的是大學士劉宗周,他倒不是替易土生說話,此人很正直,對明廷一片忠心,只是腦子有點僵化,不會審時度勢,只看到了大局,卻沒有注意到皇太后正在和皇父攝政王鬥法,無意中幫了易土生的忙。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有些讀儒書的大臣,太過於死板,做事情不知道變通,只能做忠臣,而不能做能臣,正像諸葛亮說的,這些人做做文章賣賣嘴皮子還行,要是真正的治國平天下,差得遠了。

“老臣熊明遇也覺得剛纔幾位大人言之有理,大明朝一向都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當年成祖皇帝秉承太祖皇帝的遺志遷都北京,早就爲後代定下了規矩,如今天子年幼,萬萬不能背上悖逆祖先的不孝之名,此事還請太后明鑑。”熊明遇巴不得皇上和太后明天就走了,尤其是易土生這尊瘟神,多一分鐘都不願意看到他,走走走,趕緊走,走了之後,整個南京就是他的天下了,美女隨便草,金銀隨便拿。他說成祖皇帝朱棣是秉承了太祖朱元璋的遺志遷都北京,那純屬放屁,純屬美化偶像,所有的朝臣心裡都清楚,當年朱棣造反成功,害怕在南方站不住腳,所以才把都城遷到自己的根據地北京。當然,也有軍事上的考慮,那就是抵禦蒙古人的進攻。

這麼多的大臣一起站出來爲易土生說話,小桃一下子就傻了,桂王也殺了,目前的局面對他們太不利了,別說是她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后和閒散的王爺,就算是天啓小皇帝在世,要想對抗這麼多大臣的直諫,那也挺費勁的。小桃峨眉一皺,把幽怨的目光投向了方從哲和葉向高,這兩人是內閣的首輔和次輔,換在別的朝代,那就是左丞右相,說出一句話,那就是相當於九個香爐啊!

方從哲把腦袋往旁邊一轉,嚥了口唾沫,來了個裝看不見。此舉把小桃氣的差點昏厥,心想,這老東西白拿工資不幹活,等日後自己掌握了權力,一定要把他收拾掉,讓他回家種地去,不是東西。

關鍵時刻還是葉向高給力,沒有讓皇太后失望,只見他撅了撅白鬍子,咳嗽了兩聲,往金殿中央一跨,躬身說道:“啓稟太后,臣有不同意見。”

小桃頓時心花怒放,葉向高乃是三朝元老,門生故吏遍天下,文武大臣中就有很多他的門生弟子,要是他反對回京,自己不就有希望了嘛。不過,當着易土生的面,她還不敢表現的太高興,那不就顯得她真的有陰謀了嘛。

小桃皺了皺眉頭說道:“葉首輔,回京的事情是皇父攝政王提出來的,皇父攝政王連皇上都要尊敬,難道你敢質疑他的決定,而且滿朝文武大臣說的話也非常的有道理,哀家實在想不出來你爲何反對!”

葉向高爲官半生,那是何等的老謀深算,這趟渾水有多深有多淺,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易土生打的什麼主意,他早就清清楚楚了,多少個夜裡睡不着覺他也是翻來覆去的想,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有時候他覺得就算自己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子孫後代想一想,最好是站在易土生一面,易土生是誰?是趙襄子、田和、王莽、董卓、司馬昭、楊堅、趙匡胤,看看歷史書吧,得罪了這些人的有哪一個能得到好下場的,不是身首異處,就是滿門被殺,難道自己要步那些人的後塵嗎?

但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葉向高這個儒家學派的鉅子,根深蒂固的正統主義者,還是決定做一個保皇派,要盡一切努力保住大明朝的基業,爲此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犧牲子孫後代的福祉。

葉向高突然轉過身來,擡起頭,面對着衆位大臣和易土生說道:“皇父攝政王,衆位大人,請聽老朽說一句,老朽覺得現在回京恐怕還不是時候,這理由有三:第一,前一段時間北京城曾經遭遇了戰火,城池殘破,宮室也受到了損壞,需要時間進行修繕;第二北方的戰亂剛剛平息,而皇上和太后選擇在這個時候返回都城,這成了什麼,傳到民間,百姓們會議論說:看看,皇上這是跑到南方去避難了把我們扔在這裡受苦,現在災難過去了,他老人家又優哉遊哉的回來了,這簡直就是棄萬民於不顧的昏君行爲;第三爲了平息這場戰亂,皇父攝政王幾乎徵調了北方所有的糧食,眼下正是冬季,百姓們正在休息,也沒有糧食可以供給,咱們回到京城去吃什麼,十萬錦衣衛,十萬五城兵馬司的御林軍,再加上只屬於皇父攝政王的野戰軍,每天所吃的糧食都是個天文數字,別說國庫裡現在根本沒錢,就算是有錢,也沒地方買糧食去呀。”

不得不承認,葉向高說的這幾句話又合情又合理絕對不是無理取鬧,易土生也不得不承認,這老東西抓住了整件事情的要害所在,不過,易土生也看出來了,葉向高選擇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慷慨陳詞,就是亮明瞭態度要和自己作對,以前易土生還對自己把葉向高的老婆曲敏給幹了的事情有幾分內疚,現在看來,還是乾的太少了,以後還要大幹特幹纔可以,這是老東西咎由自取的。

“那麼一招葉首輔的意思,以後咱們就定都南京不回北京去了唄,成祖皇帝的遺志我們也可以不理了,北方的災民也不用安撫了,就在南京城裡享福好了,本王就納悶了,現在百姓倒懸,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作爲首輔大人的你,怎麼就能說出這種自私自利的話來呢,沒有糧食怎麼啦?咱們可以省吃儉用,和百姓同甘共苦,大明朝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作爲大明朝的皇帝和忠臣,爲了江山社稷吃一點苦頭,有什麼不應該的嘛!”易土生的反脣相譏也同樣很有力度。

第282章 品畫第105章 乞丐第18章 求情第19章 一切就緒第779章 面臨絕境第795章 西邊鬧起來了第281章 他是個仙兒!第370章 開房第55章 天真第132章 再會佳人第974章 副元帥第144章 毒蛇來襲第14章 人皮面具第953章 死而無憾第162章 歡迎儀式第156章 誘騙第441章 無限恨意第804章 少數服從多數第186章 宿怨第1章 荷蘭入侵第24章 御駕親征第351章 左少爺戰死第840章 小懲大誡第14章 有人笑話第133章 高朋滿座第705章 瘋狂的女人第913章 來歷第687章 措加活佛第342章 就憑你?第291章 戲言第108章 神秘高手第882章 重大秘密第876章 有希望第291章 打爆了第897章 瘋了第253章 技壓羣魔第552章 感謝大家支持第10章 外圍下注第167章 君臣相見第854章 西域快刀第4章 如此殺人第72章 爭權奪利第254章 聖水濟世第625章 滔天大禍第327章 遍地粉絲第50章 嫌疑犯第976章 賢侄第94章 道門長生第166章 互相利用第898章 合作第685章 很複雜第309章 帶我去第954章 老賊第49章 攻陷巴登城第84章 官場險惡第684章 不自量力第444章 漏網第181章 氣血逆流第847章 你騙誰?第262章 打欠條第70章 噩耗傳來第155章 辦法第503章 尾巴第990章 罪臣該死第793章 深謀遠慮第174章 將來第332章 意外收穫第10章 跟定你了第971章 準備行刑第410章 讓賢第439章 玩轉東瀛第235章 藍血掌第302章 神秘少年第26章 鰲拜第196章 母子第639章 以陰克陽第222章 尋找線索第313章 出家之人第671章 技壓劍聖第696章 戰略性失敗第86章 暗箭傷人第206章 從天而降第156章 自己找死第330章 密室第78章 巨奴第29章 厚土象甲功第18章 金色手爪第44章 笨蛋刺客第668章 機槍掩護第992章 二次靖難第544章 下戰書第45章 從實招來第944章 銅葫蘆第679章 如此談判第913章 來歷第283章 解毒第943章 天意如此第43章 超級重賞第132章 再會佳人第176章 無能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