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圍剿到來

重慶府。

十數日之前,自向士壁、曹世雄兩人救回餘如孫之後,整個城內便變得氣氛詭譎,充滿着一股令人難以揣度的氣息。

而在今日,當向士壁、曹世雄兩人久違的回到軍營之內,卻發現軍營之中人心浮動,不免感到奇怪。不僅僅有許多人自軍營之內消失了,便是那還在崗位的士兵,亦是面色焦躁、一副害怕的模樣。

兩人奇怪之餘,直接抓了一個校尉,問道:“出了什麼事情?爲何我們不在的時候,爾等竟然鬆懈至此?就你們這樣,還算是我大宋將士嗎?”

那校尉戰戰兢兢,低聲道:“將軍。不是我們不願意。實在是大禍臨頭,大家都各自逃難去了!”

“逃難?逃什麼難?”向士壁一臉疑惑,直接問道。

校尉吞了一口吐沫,這才訴道:“啓稟將軍。就在日前,我們發現自臨安之中,有一支軍隊朝着這邊趕來,目前就在距城百里之外。兄弟們雖是派遣信使詢問,但那些信使皆被扣押,而對方也沒有絲毫動靜。如此場景,我等實在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其後便聽人說了,乃是兩位大人私藏罪犯,故此派遣軍隊前來。軍中之人聽了害怕,除卻了我們之外,其他的立刻就逃了。畢竟造反這殺頭的事兒,咱們可不能做!”

“臨安之人,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曹世雄雙目蹙緊,顯然是後悔萬分,若是他當初擊殺陳大方,如何會招惹今日之事?

向士壁卻道:“消息你可確定?”

“小子曾經親自前往看過。千真萬確。”那校尉猛地點頭,隨後帶着幾分懷疑,又問:“只是兩位將軍,難道你們當真如那些人所言,準備造反嗎?”

說實在的,他可不相信曹世雄、向士壁兩人會造反。

因爲兩人自從軍以來,一直都克忠職守,其麾下部衆也是忠誠之人,若無極爲嚴重的事情,是斷然不可能再造反的。

更何況歷代造反者,事前都會做好士兵動員工作,並且有着充足的資金保證,就這樣也有失敗的。而向士壁、曹世雄兩人之前,更是絲毫沒有做出這種事情,這般看來如何像是會造反的模樣?

向士壁搖着頭,哂笑道:“這怎麼可能?”

“那城外大軍呢?”校尉又問。

若是那大軍展開進攻,且不論同僚相殘,只怕他自己也會死在這戰場之上。

城中守備太過鬆懈,根本沒有建立起足夠的防禦體系。

曹世雄笑道:“放心吧,我們會處理好的。”

說着,兩人一起踏上了城頭之上,自城頭之上眺望遠處,很快的便見到遠處天邊,無數人員踏着大道,黑壓壓的一片朝着重慶府奔來。

“沒想到這一天,終於來了!”

神色黯然,曹世雄、向士壁彼此對望了一眼,隨後昂首看着遠處,靜靜等着大軍將整個城頭團團圍住。

等到完成包圍之後,自軍中一人拍馬走出,正是李庭芝。

只見李庭芝衝着城頭兩人喊道:“末將李庭芝,只因爲你們二人依仗兵威驕橫無比,甚至插手朝廷之事,將罪徒餘如孫劫走。今奉聖上之令,特來此地討伐爾等。爾等若是識禮,還不快快投降?”

“原來是祥甫!”城頭之上,向士壁鞠躬一拜,訴道:“勞煩祥甫來一趟,末將實在有罪。”

旁邊的呂文德卻感有些不耐煩,當機策馬而出,卻是張口喝道:“既知有罪,爲何還不快些開門投降?若是不投降,那就莫要怪我等無情了!”

李庭芝眉頭微皺,卻是將手一橫,攔住呂文德,勸道:“你也看到了。這重慶府城頭之上,士兵稀稀疏疏,想必也沒有做好準備。不如且在這裡聽他們解釋一番?”而心中卻是疑竇叢生,暗想:“若是當真造反,按理說事先也應該做好準備,爲何我一路走來,卻並未聽到半分謠言?”

“可是若是拖延下去,只怕那餘如孫會趁此機會逃走。”呂文德卻是有些緊張,直接斥道。

李庭芝搖搖頭,卻道:“那餘如孫我曾經見過一面,最爲重情。而向士壁、曹世雄和他有養育之恩,我等若是將這兩人殺了,只怕他當真會一意孤行,做出錯事。不如藉着兩人,將他給誘出來吧!”神情果決,自是不許任何質疑,接着又是看向兩人,喝道:“看兩位顏色,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誤解不成?既然如此,兩位不妨直說,末將若是知曉,定然會向陛下稟告,爲兩人辯解。”

“祥甫能有此心,爲我大宋之福。”向士壁聽了之後,神情一鬆。

幸虧今日所來之人乃是李庭芝,若是換了一人,只怕他們兩人就真的糟糕了。

只見向士壁朗聲回道:“我等今日所爲非是阻撓,實在是有天大的冤屈!只可恨奸臣攔道,迫不得已之下,只好兵行險着,做出這等行徑來。”

“哦?何事?”李庭芝張口問道,心中暗想:“果然有事情!”

他乃是正直之人,素來看不慣奸佞邪徒,眼下見到兩人遣散麾下,孤身置身於大軍之下,便已經信了三分。

“將軍。你可知曉,當年餘玠之死,是何緣故?”向士壁深吸一口氣,隨後運起一身真元,轟然聲響在三軍士兵耳中傳蕩起來。

李庭芝一時訝然:“餘玠?難道此事另有隱情?”

呂文德有些焦急,又道:“祥甫!他們此言,不過是旨在攪亂朝綱、亂我軍心,依我看不如趁着這個時候,誅殺兩人如何?”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當年餘玠之死確有疑點,我等便聽他一言又如何?”李庭芝卻是搖搖頭,繼續吩咐道:“你們兩人繼續說下去,我絕不會有半分打擾行徑。”

向士壁一臉感激,隨後便將餘如孫所收集的那些證據一一訴明,其中絕無任何隱藏之事。

李庭芝聽了,雙眉全然蹙緊到一起,聽罷之後立時大喝一聲:“好個傢伙,竟然敢做出這等暗害忠良之事?”

向士壁無奈道:“沒錯。正是如此,我二人方纔兵行險着,做出這等行徑。畢竟餘玠僅有餘如孫一個兒子,若是他也遭到奸人毒手,那豈不是親者痛而仇者快?”

“雖是如此。但你們兩人恃武而驕、插手綱常也是事實!”呂文德冷哼一聲,對於兩人卻是充滿敵意。

曹世雄坦然回道:“我們自然知曉。而對於此事,我們兩人也甘願受罰!”

呂文德冷笑一聲,喝道:“既然如此,那諸將聽令,給我將兩人擒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僵局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八十九章石屋中搬弄風雷,窺天地未來開端第三百四十八章你的目的?第十八章壯志第一百二十二章故友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三十章火車站攔截第八章一朝天地驚,真鳳初登場第七十六章鏖戰終突圍,戰事猶未完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三十章兵勢急羣情洶洶,潮水下暗流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序幕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二百四十一章惡魔再臨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二十七章廢除彈劾案第三百六十五章求援第十章賽存孝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丟官第二百八十三章勸降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二十三章戰事危張柔馳援,鬥正酣蕭鳳出手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八十四章貴客來章豐親迎,貪暴利入股錢莊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五十八章天下事,羣雄紛紛出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一百零一章炸密室奪取賬簿,剛起義慘遭鎮壓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一百七十章中原之爭,北伐開始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八十四章塵劫閣現身,戰爭起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當改之第九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七章目標蕭月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七十六章證據確鑿遭入獄,火災之後謀復興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二十七章一世身,頓悟了夙願第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火器顯,三軍齊動滅蒙古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二十六章形勢嚴峻回潞州,各人各心求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六十六章破虜陣難擋鐵騎,三人上鐵辛受困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三百六十四章組建水軍第七十八章權臣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四十四章北伐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兩百二十三章謀國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十九章興致來,師徒定名分第四章三教衆人展神通,薪傳火繼華夏存第二百三十四章進京第五十三章神舟上宴會開始,入烈蛟江離爲奸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十三章衝鋒第一百四十九章誰來犧牲第一百八十四章虎符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十章賽存孝第兩百三十二章舊仇新恨第一百四十五章最終決戰(六)第七十九章起異心目標汗位,山洪出攻勢被阻第三十六章議定屠城啓,性命不由人第一百四十四章最終決戰(五)第二十章目標臨安第四十四章授軍職罪軍安心,論功勳九死一生第一百零二章滾!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二百六十八章驅逐韃靼、興復華夏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四十章兵發直指榆社城,重回山廟定分途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十九章尋舊友方知位置,聚船隊深入大澤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八十六章尋警察終究無望,遇貴人道破玄機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三十二章鬥正酣、玄女顯手段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十五章清虛觀中生死絕,藏名隱姓又一人第五十八章會是間諜嗎?第一百八十一章摩尼教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