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宋朝的來客

陽光明媚,青草幽幽,又是一派生機昂然的景象。

而在那寬廣的大道之上,十數輛馬車正在駿馬的拖曳下朝着遠方駛去,馬車上面玲琅滿目對摺各種東西,沉甸甸的壓得車軸咯吱咯吱的叫着。

一掃窗外景象,李庭芝且見那農田之中正有農夫耕種,卻是露出幾分懊惱來。

坐於對面一人見到他面容憔悴,不免笑了起來:“祥甫,我聞你曾得孟珙指派前往赤鳳軍和其締結盟約,爲何今日卻是如此踟躇?”

“你是不知!當日我雖是前往太原,和赤鳳軍締結盟約。但當初本以爲那赤鳳軍不過是一時之勢,難以持久。故此爲求能夠得起火器製造之法,言辭之中不免有些誇大。而在之後,更因爲種種原因未曾履行,這一點不免讓他們多有疑慮,以爲我等這一次不過是又一次的欺騙罷了。”

李庭芝自感心中愧疚不安,不免對踏入赤鳳軍之中有些推卻。

那人卻道:“但是你也應當知曉,目前赤鳳軍已然攻陷此地,氣候已成。其軍中,更有三蕭坐鎮,若要將其擊敗實爲困難。爲求邊疆安寧、蜀中穩固,我等只能將其收入朝中以爲屏障。否則他若是意圖入川,斷去我等根本。”

彼時距離咸陽祖龍之戰,已然過於數年有餘。

而在祖龍一戰之後,蒙古窩闊臺死訊亦是傳開,蒙古諸部莫不是爭論不休,而爲了爭奪汗位,彼此大打出手,最後決定由貴由擔任大汗,然而貴由體弱多病,朝中之事多由乃馬真專政。

受此影響,蒙古諸部不得不暫歇兵事,以求能夠保全自身。

而赤鳳軍自佔據京兆府之後,也開始以京兆府爲根基建立根據地,組織民力開墾農田,興修水利開拓水渠,諸多農事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更在蕭鳳的指揮下連連出兵,數番和蒙古大軍交戰,並且將其逐出此地,日前已然佔據邠州、耀州、華州、商州還有虢州五州之地。

其地雖不比當初起事時候佔據兩路之地大,但京兆府所處位置乃是昔日秦朝立國之地,南有秦嶺、北有北山,四面乃是八百里瀚海,東面則是浩蕩黃河,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可謂是易守難攻之地,以至於自戰國之時,便有“四塞之國”的說法。

歷代王朝之中,更是先後修建有鄭國渠、白渠等水利工程,足可灌溉數百萬畝之地。

若是佔據此地,則大事可成。

想着這些事情,李庭芝不免搖頭:“師憲兄!我曾經和那蕭鳳見過一面,她應當不會如何行事。”

“不然!”賈似道目露懷疑,又道:“祥甫。你需知曉,世事變遷、人心難測。縱然那女子當真如你所言,乃是純真善良之輩,但其麾下衆人,則不免有貪圖川蜀富裕之輩。若是在這些部衆的攛掇之下,她如何能夠推卻?”

“你所說的不無道理,看來是我未曾考慮到這些事情!”李庭芝微微俯首,以示道歉。

賈似道又道:“你性情純樸,我不怪你。但是你需要記住,官家之所以派遣我等前往此地,便是存心以高官厚祿招攬對方,以求能夠將其納爲屏蔽。到時候我等入府時候,縱然對方有任何無理要求,你都要暫且忍耐下來,不得得罪對方。否則若是惹惱對方,則我朝危險矣。”

李庭芝回道:“放心吧,我會記住的。”

他們此行乃是奉了宋朝皇帝趙昀命令,其目的乃是爲了招攬蕭鳳,一者爲了藉助赤鳳軍的力量對抗蒙古,二者則是爲了確保蜀中安全。

於十年之前,蒙古借道攻金時候,川蜀一代便陷入混亂之中,若非之前有餘玠前來坐鎮,只怕其地還是戰火紛飛,根本沒有和平時候。

若是在這關鍵時候赤鳳軍也加入其中,那整個川蜀只怕就徹底不屬於宋朝了。

對於這一點,朝中之人看的分明,自然不願意放任這麼一個危險源在身邊。

兩人說話只見,馬車已然來到長安之前,巍峨城牆一如往昔,矗立在廣闊無垠的平原之上,其上佈滿斑駁痕跡,有箭矢扎入的小洞、有巨石砸出的傷勢,有煙火薰過的痕跡,也有火炮留下的洞口,……,每一處的傷痕,都向着人們訴說着這個城市的歷史,讓他們知曉在這個過來的城市之中,究竟藏着多少的故事。

“咯吱咯吱!”

車輪壓在石板之上,拖着一行人馬,已然來到城牆之前。

於城牆之前,鄭元龍早已經等候許久,見到衆人來到之後,立時來到衆人面前躬身一輯:“早聞各位前來拜訪,我家主公已然派遣我等前來此地等候,就連歇息的地方也早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幾位前來。”

“那就勞煩你了。”

自馬車之中走下來,李庭芝揮手示意身邊侍從退開,由鄭元龍帶來的那些士兵接手,一起朝着城中帶去。

而他和賈似道則是跟在鄭元龍後面,一邊走着一邊問道:“往常時候我曾經到過此地。當時候這裡甚是殘破,幾無絲毫人煙。沒想到數年未見,此地卻是如此繁華。”且見大街兩側,皆是聳立着三層高樓,牆壁硃紅甚是鮮豔,而且每一間房舍皆是一般樣式,一路到頭足有近百間,當真是蔚爲奇觀。

而在樓內,一個個商販早將鹽巴、米麪之類的擺放上面,而來往的人兒更是川流不息,未曾斷絕,就連大街之上,也有人信步遊走,姿態甚是悠閒。

如此景象,雖無當年盛唐風範,但是已經恢復了部分的生氣。

道路兩側偶然經過的那些喊着號角、排成一排走過的士兵,更是明顯的告訴衆人,這個城市尚未從危險之中脫離。

鄭元龍朗聲笑道:“自然是我家主公之能。”復有指了指旁邊衆多瓦舍,訴道:“你可知曉這街道兩側的瓦舍爲何全是一個形制?而且皆是高達三丈有餘?遠超尋常屋舍?”

李庭芝搖搖頭,訴道:“不知!”

“此物乃是紅磚,乃是以泥土混入煤炭燒製而成,甚是堅硬。莫說是弓箭難傷,縱然是銃槍、火炮,也是難以將其摧毀,可謂是堅固無比。”鄭元龍朗聲笑道,神色甚是得意。

賈似道卻是眉頭微蹙,回道:“原來是這東西。”神色稍有疑惑,旋即便問:“不過此物我卻是見到有人用過,不過多數乃是墓葬之中,外面則以若是以這殉葬之物築造房舍,難道你們就不感覺晦氣?”

鄭元龍怒容一現,旋即壓了下來,又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關於此物,我家主公有云:先賢之道,當以人爲本,豈能因鬼神之事而懈怠?其餘之人方纔罷休,決定以此物重修長安城。”對方畢竟只是疑惑,並沒有多少敵意,他若是因爲此話而壞了對方的心思,自然是不妥當的。

“但數量如此龐大,想必其中所費資財也是不菲。你家主公願意以一己之力,爲衆人謀求生存之所,如此行徑便是祖龍也有所不及。”李庭芝眼見鄭元龍有些懊惱,便從旁斡旋起來。

“這時自然,不過幸好有秦始皇陵之中的財寶支撐,倒是勉強能夠支撐下來。”鄭元龍這才笑了起來:“而在進入此城之後,我家主公便以每日五十文爲價,廣納附近居民入城修建房舍。因爲樹木難以使用,便在城外造了數十座火窯,日夜燒紙紅磚,更令人入秦嶺一代便搜礦藏,煅燒石灰,以爲砂漿。兩者配合,不到三年時間便將昔日倒塌樓房重新修復。”

“哦?”賈似道輕咦一聲,旋即訴道:“沒想到你家主公居然如此大手筆,竟然付出這麼多的東西?”他曾經擔任過孟珙麾下的主事,並且負責爲其籌備糧餉,自然知曉若是按照鄭元龍所說,只怕其中所耗資財僅僅每日便有近千貫之多,而若要維持三年之久,那算起來便是上百萬貫。

如此之多的錢糧,完全相當於宋朝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

李庭芝亦是感覺可怕,訴道:“沒想到你們竟然如此迅速?”

單單數年,便將這長安城從之前廢墟變成今日大城,這赤鳳軍的組織度還有底蘊,也着實太過可怕了吧。

“畢竟這房舍乃是爲城中居民所造,他們想要及早住進去,自然不敢懈怠。若非夜間無光難以修建,只怕在深夜之中,也有人想要起來工作。而若是有慵懶之輩,更會遭到衆人唾棄,直接逐出隊列之中。可以說衆志成城、萬衆一心,自然進度迅速。”

鄭元龍又是繼續說着,自他來到這裡之後,整個長安城在蕭鳳的治理下,可謂是日新月異,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所變化,於其中興奮之處,更是迫切想要和他人訴說:“而且自建成之後,我家主公更是頒佈條例,說是凡所修房舍若是想要住去,只需每月向赤鳳軍繳納三千文便可入住,若要將其收購納爲己有則需三百貫銀錢便可。那些人貪圖房舍寬敞,莫不是紛紛涌入城中,以求能夠從中購得一間。”

聽到這裡,李庭芝“噗哧”一聲笑了起來:“本以爲如此之多的房舍,爾等應當耗資甚多,但若是按照你這一說,從中重新獲取的,應當是超過先前投資。本以爲乃是無本買賣,沒想到你家主公這一出一收,不僅僅令長安城恢復往常功用,更是收攬衆多商家客戶。自此之後,長安此城應當有重回往日盛景的可能。”

“唉!北方尚有蒙古虎視眈眈,若是無法將他們趕出漢地,若要恢復盛景又豈有成功的可能?”

鄭元龍自是得意,但是一想到北方蒙古,便心有憂愁。

他自然知曉如今若非蒙古內部發生矛盾難以南下,否則赤鳳軍斷然沒有如此之多的喘息時間,一如曾經的太原、潞州一樣,被對方從長安城之中趕出來。

天見可憐,終究還是讓窩闊臺身亡,爲赤鳳軍發展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且聽蒙古之事,賈似道亦是一臉愁容,旋即俯身訴道:“正是因此,所以當今聖人便派我兩人前來,好和爾等商量,締結同盟陣線,一起對抗蒙古大軍。”

“你之所說也是我所擔心的。畢竟若是不將蒙古趕出去,那此地便是何等繁華,終究也不過是戰火之中的一座廢墟。”鄭元龍神色哀傷,應聲回道。

他們是在這裡安穩紮根,但是這一路犧牲的戰士太多太多。

他們是抱懷着希望加入赤鳳軍之內,本以爲能夠見到心中所期待的那個未來,但是他們還未見到便已然半道崩卒,一個個早已經逝去的音容浮現眼前,更令鄭元龍雙目潤溼,面頰之上已有淚痕劃過。

正說話時候,幾人也來到了蕭鳳目前所在的府邸之中。

李庭芝瞧着詫異,不覺訴道:“嗯?素聞赤鳳軍形式不拘一格,沒想到你們這府邸,也和別處不太一樣。”只因爲他眼前所見,並非目前朝廷建造之中的宮殿模式,反而是一棟棟四方四正的房舍,遠遠看上去亦是和街道房舍一樣,應當乃是同一材料所成,上下共分三層,顯得甚是高大,其中足以容納上百人辦公。

房舍之間以走廊互相勾連,便於其中人員行走。

而在房舍只見空出的大片泥土之上,更是種植着許多植物,甚至還在其中挖出了一些小溪以及池塘,其中流水潺潺,倒是讓人心情輕鬆了許多。

“主公曾言,過往種種禮節規制之類的一律作廢,當以效率第一。所以我等方纔依着主公所繪製的圖紙,將府邸建成這般模樣。而那些房舍有些乃是辦公場所,有些乃是休憩之地,足以容納千人在這裡辦公。”鄭元龍訴說時候,也是透着相當的驕傲。

賈似道卻一臉古怪,問道:“那你家主公呢?她住什麼地方?”

“她?就住在遠處的素心閣,其餘時間多數實在政事堂處理政事。”指了指遠處一個三丈高的閣樓,鄭元龍理所應當的回道。

“就這麼一個閣子?”賈似道甚是驚訝,感到不可思議。

身爲一軍之主,按照他的禮節,縱然不能如歷代君王那樣大興土木,但是至少也得獨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宮邸,如此纔算是不辱自己奮鬥一場。

但是看那閣樓,除卻住宿之人,只怕也只能容納兩三僕婦罷了。

再多的,那就沒地兒住了。

面對兩人疑惑,鄭元龍聳聳肩,不以爲然的回道:“主公乃是孤兒,除卻她的兩位妹妹外,便沒有了其餘人。所以便讓我們將房舍建的簡陋一點,只需要保證休憩便可。其餘的,多數被用來建造其他的設施了。比如說那足可藏納十萬餘冊書的天一閣,而遠處的校場,則是讓府中官員辦公之後鍛鍊用的,至於那些用來賞花、休憩的各類庭院以及也是應有盡有。這裡畢竟是全軍中樞所在,自然應該做的好一點,至少不應該顯得簡陋,以免讓別人看輕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四十三章回家第一百七十四章終路(十二)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四十五章恆盛毓商談,決意購兵械第二百一十四章繼續前進第二百七十三章師徒之情第三十八章點兵佈陣大軍出,夫妻山谷設埋伏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一百一十九章神掌降世玄武碎,浮光掠影天地局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二百九十四章走吧,都走吧!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九十五章伏兵出劍指潞州,絕響起終章鳴奏第二十六章背後意圖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五十三章帳中問身份,亦癡亦癲狂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幫結派第四百一十四章出售工廠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一百二十四章綱常毀君臣倒轉,夷入漢稱帝立朝第十九章神火展神通,火藥顯威力第四十四章紛爭的假象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一百章一石二鳥第二十九章頑疾爲宗族,法典正當時第六十五章祥瑞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一百一十三章絕後患戰後補槍,爭執中漢胡難分第三十六章賈似道第一百零八章入深林尋找援手,定盟約一起對敵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七十一章背後的陰謀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一百二十六章再議第六十七章入汪洋安然一時,論未來海上問策第二百零七章難解的疑惑第四十九章制定的章程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三百二十四章泉州之變(三)第十四章重騎兵第二十六章風急雨驟蔽天日,雙方勢力俱驚起第二百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一百四十六章最終決戰(七)第七章問計知緣由,火炮聲名顯第五十六章驚聞訊軍隊尚存,白洋澱忠奸對峙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三十三章掀起的風暴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一百三十七章半月過動作皆無,激黑蛋再造殺孽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四十四章北伐第六十章出事了第七十八章權臣第九章定承諾撤軍成型,破廟內舊情難捨第三十五章恩怨糾纏難分斷,私方衆人野心顯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五十六章均州見聞錄第十一章身悲心仁慈,臨街有娃生第五十四章身份雖暴露,援兵已來到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二百八十五章徹底的絕望第十八章深夜交談第三十六章爭執且消恩怨了,荒狼出手糧倉空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十三章佛道辨緣由,全真亦敗走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一百三十三章遺言第十章鋼鐵產業佈局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一百九十九章樊城之戰(五)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第一百六十九章新的改變第一百五十章有所爲,有所不爲第六章長安新貌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七章星夜相傳玄妙術,五星戰世奠根本第三百二十五章泉州之變(四)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六十七章兵戈起,全真制三魔第二百四十四章最苦父母心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一百九十五章火箭車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三十章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