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

汴京中,赤鳳軍和宋軍交匯一事,很快的便傳到蒙哥、忽必烈等人耳中。

得此消息之後,蒙哥立時便令楊惟中、姚樞兩人將衆人全數叫來,包括他的弟弟忽必烈,還有張柔、史天澤全都現身,好商量待會兒的行動。

值此時候,蒙古之中,六位地仙人物全都集中,可謂是已經佔據了半邊江山。

至於其中人物,任何一人都是足以決定一方地域生死的大人物,而他們此刻聚集起來的目的,卻只是爲了遠處汴京一處方圓不過十里的地域,只因爲在這地獄之中,藏着足有改變天下的東西。

“各位,想必你們也應當知曉,如今時候赤鳳軍已經和南朝聯合起來,意圖取出艮丘之內的傳國玉璽。”深沉目光自每一個人臉上掃過,蒙哥撫着手中酒盅,盅內只剩些許殘酒,他卻未曾注意到。

一襲秋風吹過,捲起猩紅楓葉,更顯幾分蕭瑟。

遠處斜陽漸落,丹霞映照山峰,雲煙飄渺似是也被染紅,紅彤彤的就像是火焰燃燒,居於此處丹霞亭便如同被火焰炙烤一樣,也顯出在場衆人的焦躁不安。

忽必烈自感氣氛沉重,立時站起身子,將面前酒杯舉起,面有慚愧對着蒙哥便是一敬:“皇兄!還是我無能,未曾守住汴京。”

“此事非是你之過錯,無需自責!”蒙哥擺擺手,連忙示意忽必烈坐下:“那趙葵、孟珙絕非常人,你能保全麾下士兵,已然是難得了。”

忽必烈這纔敢坐下來,旋即皺起眉梢,訴道:“皇兄,根據城中探子所傳訊息。南朝和赤鳳軍手中玉鑰皆以嵌入法陣之內,目前只缺最後一枚玉鑰,便可以破開艮丘法陣,從中取出傳國玉璽。”目光灼灼看着衆人,又道:“若是我等能夠找到最後一枚玉鑰,或許便可以將那傳國玉璽重新奪回。”

“傳國玉璽?”

張柔眸中一閃,五指已然攥緊,透着幾分激動,便是那史天澤亦是渾身一震,透着幾分不可思議。

當初時候,他們雖是以傳國玉璽爲餌,吸引蒙哥和忽必烈上鉤,但是卻沒想到這和氏璧居然也有重出江湖的時候。

畢竟這傳國玉璽自後唐覆滅之後,便未曾現身,而當初於宋徽宗時候曾經現身過一次,但也只是曇花一現,旋即便徹底消失,之後北宋爲金朝攻滅之後,便徹底隱沒無蹤,任人如何尋找始終不曾尋到。

至於楊惟中和姚樞,亦是雙目放光、臉龐赤紅,呼吸更是急促無比,一臉期待的看着蒙哥和忽必烈。

對他們來說,這傳國玉璽便代表着天命,唯有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才能夠將其掌握,而眼前兩人如今既然能夠如此靠近傳國玉璽,那邊代表着這兩人乃是天命所歸的天子。

而他們只需輔佐這兩人順利登上皇帝寶座,便可以一統宇內、安撫天下。

到時候,自己名列凌煙閣,文廟爲尊也是極有可能。

“沒錯。正是傳國玉璽。”蒙哥掃過衆人模樣,心中雖有鄙夷,但也知曉若非這些人輔佐,他可未必能有今日成就,便按捺心中所思,沉聲回道:“而關於最後一枚玉鑰所在地,我早就派人去搜索,目前也已經鎖定了其具體的位置。”

楊惟中、姚樞兩人頓時緊張起來,不禁探出身子看着蒙哥,聲音亦是變得急切了許多:“最後一枚玉鑰?那究竟在什麼地方?”

“你們可知當初嚴實究竟是怎麼死的?而那李璮又是如何有造反的底氣的?”蒙哥深吸一口氣,努力的讓自己安靜下來,隨後訴道。

當初時候,嚴實若非被那僞造的傳國玉璽給弄得半殘,如何有被蕭月一劍梟首的機會?

至於那李璮,若非得了傳國玉璽的助力,又從何來造反的勇氣?

而如果這兩位地仙尚存的話,赤鳳軍又如何能夠縱橫中原,甚至屢屢重創蒙軍?

諸般一連串的線索,全都指向了其中一人來。

“殿下,你是說當初出現的那位女子?”

史天澤立時想起當初那位女子,也正是那位女子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蒙哥頜首回道:“沒錯。日前我曾經下令全軍搜捕那位女子,而如今時候終於在泰山附近發現了對方的蹤跡。”

“既然如此,那爲何不曾將此女擒下來?”

姚樞卻感困惑,既然已經知曉那人行蹤,但卻爲何不曾將其抓來?

這女子犯下如此重罪,更是曾和赤鳳軍有所勾連,按照律令直接處死也不爲過。

蒙哥有些奇怪看了姚樞一眼,指尖在案桌上摩挲着,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爾等也應該知曉,此女雖是有些實力,但不過一介螻蟻,不值一哂。很重要的是,你們不覺得,這女子若非背後有人支持,又豈會這般狂妄?正是因此,我纔沒有驚擾對方,便是爲了能夠一尋其背後之人。”

“那找到了嗎?”史天澤咯噔一聲,連忙問道。

爲了對方赤鳳軍,他已經消耗太多精力,而如今聽聞有人暗中支援,又豈會輕易罷休?

“尚未確定究竟是誰,但對方居住我已經確定下來了,那人便在傲徠峰玉皇洞之中隱居。根據探子所述,此人不曾下山,終日枯坐山上,每日只是觀察天象變化,若我所猜沒錯,此人應當便是幕後策劃之人。”蒙哥訴道。

這一說,衆人皆感背後冷汗淋漓,竟然在一瞬間生出被人窺伺的感覺。

楊惟中心中更驚,低聲問道:“那此人所求爲何?”

“不知道。事實上,我曾經遍覽目前地仙人物,但就連對方是誰都不清楚。”蒙哥搖搖頭,一臉的疑惑:“我懷疑此人或許乃是曾經假死遁世之人,否則不可能如此輕易的騙過世人眼光。”

忽必烈冷哼一聲,戾氣更顯憤怒,訴道:“不管對方究竟是誰。只需要我們前去逼問,對方自然會現出原形。”

六人定計,當即便做出決定,令楊惟中、姚樞兩人前往泰山傲徠峰,想要將隱居此地的那人給擒下來。

之所以未曾派遣士兵,卻是因爲泰山山路崎嶇,並不適合軍隊行動,更何況根據資料顯示,那人乃是地仙人物,更不是尋常軍隊所能對抗的。

第七十五章收復德靖寨第五十章定裝後膛槍第十七章新的動向第十七章騎士團中多英雌,蕭鳳神通有感應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七十二章歸鄉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六十章四將入營帳,建城名榆社第一百一十八章仗人勢衆人受辱,擂臺上段陵逞威第一百二十九章釣魚城之戰(一)第五十五章談英雄只論成敗,言辭職不管對錯第二百二十七章制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三十一章值得嗎?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十章地籠困英傑,兵鋒正待時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七十九章封賞?不封?第八章聚鐵匠火炮開鑄,琴聲起心意濃濃第一百六十八章僵局第七十九章封賞?不封?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一百章迷霧第一百七十三章失控的水軍第一百零七章入川第二百一十五章生死一念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五十七章忽來的叛軍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三十八章狂雷滅萬物,神焰護根本第十八章雙方互算計,咋聞有陰謀第一百零九章最壞的狀況第一百八十七章全真教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二百六十章拉攏第三章圖窮匕見詭計出,幾人爭鋒鬥禪機第二百三十九章廝殺的意義第兩百二十三章謀國第四十九章黃沙漫天弊昊天,羣狼咆哮噬天地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一百八十七章全真教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七十九章九幽冷火邪魅中,月華天落滅瘟屍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三十五章大清洗第七十六章證據確鑿遭入獄,火災之後謀復興第一百四十八章黃金棺材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零八章繼續抵抗第三十九章衆人齊心堵缺口,身隕神魂依舊在第一百零八章入深林尋找援手,定盟約一起對敵第九十章叢林中暗襲忽現,守軍陣靜待佳音第一百三十八章撤軍第一百九十三章炮臺第六十三章敵人有異動,高爐終建成第二十二章軍陣鬥武者,八相狼狽逃第一百一十三章邯鄲起義(二)第二百三十一章議和背後的考量第兩百零二章雙龍會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七十四章奪沁州仲威守城,圍潞州矛盾再掀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一章鐵騎縱橫處,月出星飛揚第六十六章破虜陣難擋鐵騎,三人上鐵辛受困第四百零一章這是陷阱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一百七十一章忠言不聞,奸佞橫行第三十二章鬥正酣、玄女顯手段第八十八章朱聰巧設反間計,陳老暗中布殺手第一百三十五章秋天到了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三十章泥馬走,名聲徑相傳第四百零九章十二兇星第三百一十四章帶走的人,失去的心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五十九章混亂的廬州城第三百三十二章詐敗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六章力盡心亦堅,奈何劫難現第八十七章念衆生命運難斷,露身份攻勢已開第六十三章一環扣一環,引蛇出洞中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三章撤軍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六十三章獻計策,隱患如何解?第兩百零一章刀劍合力抗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