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硝煙已散去,新年新氣象

且不說宋軍準備,於太原城外,赤鳳軍已然是熱火朝天。

經過之前的戰鬥,那城牆基本上被火炮以及兩人爭鬥徹底毀壞,再也無法回覆之前的城防功用。索性如今的赤鳳軍已經有半數軍隊火器化,而且在那威力無窮的火炮治下,那城牆也斷然無法發揮冷兵器時候的效能。

所以蕭鳳就直接以原城牆殘骸爲防線,開始挖掘戰壕、築造堡壘,以求在下一波蒙軍進攻時候降低擋住。

此時此刻,在這城牆周圍,上千名士兵正在埋頭苦幹、挖掘戰壕,並且將那些磚石壘砌起來,中間填入泥土鑄成堡壘。

這堡壘並不大,長三丈、寬一丈、高度也有三丈,三面之處具是開口三尺有餘的口子,頂部則是用方木橫着並且堆滿數十公分厚的泥土,一個堡壘足以容納三十多位士兵,正好能夠讓一個隊駐紮其中,而在裡面亦是儲備有諸如火爐、食物以及淡水,足以讓士兵能夠在這裡面得到片刻的休息。

這樣的堡壘,大概每隔百丈距離就有一個,而在堡壘之中,則是挖有六尺深的壕溝,壕溝縱橫交錯,將每一個堡壘全都連接起來,足以確保士兵在戰壕之間快速移動,不至於暴露在外面,被蒙古騎兵所射殺。

它們星羅密佈散佈在太原城之外,如同羣星拱月一樣,將太原城保護在後方。

遠遠望着這遍佈大地的堡壘,史天澤默不作聲,靜等着麾下士兵的報告。稍待一會兒,那史輯已然率領一隊騎兵垂頭喪氣回到陣前。

史天澤看了一下那羣灰頭土臉、身上佈滿鮮血的士兵,聲音透着無奈:“又失敗了嗎?”

“是的!那赤鳳軍所築堡壘太過堅硬,僅憑我們手中的手炮根本就無法打破。而且對方僅在戰壕之內行動,若是看到有人攻擊就會立刻躲入戰壕之中,以我們的武器除非闖入十丈之內,否則根本無法對對方造成有效傷害。”低垂着頭,史輯感覺自己心中的鬥志都被徹底消滅,只剩下一具殘軀,靜等着衆人嘲諷。

眼神一轉,史天澤又是盯住仲威,問道:“攻城炮也不行嗎?”

仲威亦是懊惱無比:“我試過了!但是那攻城炮僅僅摧毀了幾個堡壘之後,就被對方發現以同樣的火器迅速擊毀,若非士兵及時疏散,不然的話就連我也會一併喪命。”

“是因爲那堡壘太過疏散的原因嗎?”凝目遠視,史天澤倍感無力。

若說那攻城炮自然威力無窮,十餘丈長的城牆只是一炮就會徹底毀滅,以赤鳳軍如今時候所築造的這些堡壘自然也無法抵擋。然而在太原城外,這堡壘分佈的實在是太過疏遠,彼此之間相聚足有百餘丈,你摧毀一個就會讓別的堡壘發現,進而調集兵力開始對火炮所在之地進行打擊。

而且似這樣的堡壘,在太原城之外更是多達上百個,它們層層疊疊互相勾連形成一道縱深足有一里,寬度亦是足有三裡的防禦體系,將整個太原城完全保護在身後之處。

若要和之前一樣殺進太原城,那勢必要衝破這層層疊疊的堡壘羣。

這其中究竟要犧牲多少士兵,史天澤實在是不敢想象。

他凝視良久,終究化作一聲嘆息:“看來這赤鳳軍當真不可小視,斷非短時間之內可以擊敗的對手。”面對這由火器所構成的軍隊,史天澤第一次體驗到挫敗感,那和他以前所遇到的對手截然不同的作戰風格,甚至於迥異於當今世界任何一支軍隊的作戰方式,已然讓他感到無比害怕。

那蕭鳳,究竟是何等人物?

對這少女,史天澤已然升起異樣的情緒,想要見一見這位少女究竟什麼養的人?

…………

冬日的氣候向來冷酷,幾日之前連綿的白雪將整個大地全都覆蓋,然而在連續的陽光治下,那遮天蔽日的茫茫雪原已然開始消融,融化的雪水化作潺潺清泉,順着山勢、沿着溝渠,開始匯聚在田野之中。

在這冬春交接之時,於荒野之上,那些農民正忙碌于田野之中。

秋季時候種植的小麥已然長成,而爲了它們能夠順利度過冬天,是需要對這些小麥進行蓋土保溫的。若是蓋得過早,小麥就會被捂黃,若是蓋得過遲,則容易讓葉片受凍,導致糧食產量減少。而且爲了確保小麥得到足夠的水分,還需要對其進行冬灌。這冬灌也需要仔細,一個處理不好,同樣會讓苗子被凍傷。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似這農桑之事,向來都是社會根本,蕭鳳自然不敢懈怠,等到完成太原城守備之後,就開始澄清吏治、整治農桑。

而在這一望無際的田園之中,那些農民們正佝僂着背,大概是因爲馱着江山社稷,他們的背總是彎着,無論如何都直不起來,只好專注於眼前的一切,揮動着手中的竹耙將那些泥土摟起蓋在麥苗之上,每一下都仔仔細細,唯恐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以至於小麥減產。

另一邊,更有其他人正扛着冶鐵所打製的鐵鍬,在田埂之處挖掘農田、整修溝渠。

小麥的澆灌需要水,水稻的種植需要水,爲了保證莊家的正常生長也需要大量的水,爲了確保在冬天過去、春天將近的時候小麥的順利成長,他們正在這裡努力着挖掘引水渠,進而確保來年能夠收穫更多的糧食。

四下看着這一切,江萬里恍惚之中,感覺自己似乎重新回到了江南一代。

一樣的安詳、一樣的寧靜,讓人幾乎忘卻,在月餘之前,這裡曾經發生的那場戰爭。

而橫貫整個平原的汾水之下,一艘十餘丈長的商船正在上面航行,而在上面正立着五人,其中一人正是那江萬里。

他瞧着眼前場景,不禁生疑,張口問道:“這裡就是太原?”前來之前,他曾經幻想過這裡的場景,旌旗蔽空、戰火連綿,然而眼前的一切卻打破了自己的遐想,反而帶着幾分田園的閒適。

“沒錯,遠處的那個城市就是太原城了!”

江離指了指遠處都城緩聲回道,而那武清、鐵辛、薛冷三人,亦是挺拔身軀,分立四方將這來自南朝的江大人護在中央。

他們本是宋朝將領,之前因爲受到孟珙之命護送賈涉前來此地,之後因爲各種原因暫且留在赤鳳軍之中以爲助力,如今時候這江萬里帶着新的命令過來,他們無可奈何只好自赤鳳軍之內脫離,重新歸入宋軍之內。

如今時候,幾人正好履行那守衛之責。

極目遠眺,江萬里指了指那些正在農田勞作的農民:“蒙古就在太原城之外,他們就不怕嗎?”只是粗略估摸一下,他就知曉在眼前的這片農田之內,足有數千人在勞作。

而且眼前這連綿農田,更是足有數萬頃,若是其中莊家順利長成,那麼滿足太原城糧食所需,應當是不在話下。

江離介紹道:“據說那蒙古大軍已經被赤鳳軍趕出去了,駐紮在距離太原城一百二十里之外的忻州,雖然他們日夜侵襲但是有赤鳳軍抵抗自然不怕,而且就算是有零星騎兵闖入這裡,他們也不怕。因爲赤鳳軍治下百姓攜帶弓弩、兵器,並且每當休息時候就會集中起來接受訓練,說是保家衛土有功,人人守土有責!故此若有人侵入此處,不用赤鳳軍前來,他們自己就能對抗。”

似是在迴應他說的話,在不遠處的山脈之上,一列約莫有十數人的騎兵也不知道從何地方闖入這裡,而他們且看到這裡的人民,當機策馬準備廝殺。然而那些農民卻早早丟下手中鐵鍬,卻從旁邊取過弓弩,攢集箭雨之下當即讓這些騎兵栽倒在地,不復之前兇悍。

見到這一幕,江萬里不禁讚歎:“好!好一個人人守土有責。若是我大宋人人皆有此心,那蒙古又豈能欺辱我等?”想起朝中混亂之象,他不免倍感無奈。

偌大宋朝幅員遼闊、統轄民衆數千萬,然而在蒙古侵襲之下,卻連守土之責都辦不到,對比之下他又如何能夠順心?

幾人說話之中,已然來到了太原城之前。

且看着眼前場景,江萬里又是生疑:“沒有城牆?”

只見眼前,那本該是巍峨聳立的城牆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幾個突兀的堡壘,而在堡壘之間數十條開闊大橋直通城中,上面那些百姓正忙忙碌碌,將田地之中收穫的東西運入城中,一切都井然有序。

然而這一幕,卻讓江萬里更爲困頓。

“沒錯!爲了防禦蒙軍建設防禦堡壘,這裡的城牆全都被拆了。”江離說道。

爲了建設足以抵抗蒙軍的堡壘羣,需要大量的磚石,然而在急切之間根本無法籌集如此多的磚石,所以蕭鳳只得將無需面對蒙古的南面城牆全都拆了,而那磚石則被運到北面建設堡壘,否則的話如何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

“拆了?”

江萬里感覺詫異。

在他的觀念之中,這城牆雖有城防之用,但是卻多數乃是爲了方便官員治理麾下百姓所爲,試想一下只需要將派人城門守住,那百姓若要進去就得登記、造冊,日後若要尋找也是輕而易舉。

但是這蕭鳳卻將這城牆拆了?

那女人的所作所爲,他當真是看不明白。

江離搖搖頭,亦是感覺有些奇怪:“沒錯、拆了!”他自十年之前遇見那蕭鳳,就已然曉得此女心思向來沒有章法,然而每次遵從她的想法之後,都能夠達成目標,所以對這事情也沒什麼在意的。

“好吧,那你能否告訴我,我究竟在哪裡才能夠遇見那位統領?”雖是感覺驚訝,不過江萬里自囑是一個很有涵養的士大夫,當即掩住自己的驚訝,張口問道。

江離當機說道:“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要不,我幫你問一問?”

在這赤鳳軍帶的幾個月以來,他就知曉那蕭鳳並非那等坐以待斃之人,作爲一個統帥她素來喜歡蒐集各類書籍,諸子百家、史記文書、鄉野小說之類的全都有,一有時間就會閱讀,可以說是手不釋卷。

另一方面,蕭鳳也是喜好四處巡視,或是到一處民居之中體察民情,或是到軍營之中查看軍備裝備,偶然時候更是會突然現身,威懾那些作亂的宵小之徒,正是在這無形無蹤的壓力之下,那赤鳳軍才能夠維持一開始的民心,不至於如同其他軍閥一樣開始腐敗墮落。

江萬里輕輕搖頭,當即自商船之上走下,踏上那橋樑之上,開始朝着太原城走去:“不必了,我們就現在這太原城之內逛一逛吧。”

其餘四人眼見如此,也趕緊跟上,以免被丟下來。

…………

於汾河邊上,已經被挖出一個約有三十來丈的幹船塢,而在這幹船塢之內,正立着一個十丈左右的車船,於車船之上正有一些工匠忙忙碌碌,將龍門吊吊起來的諸如火炮之類的東西安裝在兩側船舷邊上,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冶鐵所鍛造出來的足有拇指粗細的鐵板釘在明輪之上,好確保這關鍵性的部位不會因爲炮擊而損壞。

自榆社城之戰之後,赤鳳軍就曾今繳獲了好幾艘蒙古水軍的戰船,而在佔領太原城之後,那烈蛟幫所轄商船亦是一併歸入赤鳳軍麾下。

可以說目前赤鳳軍麾下已經有十丈以上、承載力可達千石的大船二十艘,其餘各類型的小船一百餘艘,算得上是一方勢力了。

正是因此,蕭鳳就起了注意,想要將這幾艘戰艦改造一番,令其能夠搭載克虜炮這等兇猛利器,從而能夠藉助於汾河的水利優勢快速機動,進而有效的打擊那些敢於冒犯他赤鳳軍的敵人。

如今時候,在這太原城中,她已經將城中善於木工的工匠全都集中起來,並且成立專門的造船廠,準備建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炮艦。

而眼前這艘被命名爲“蒼龍”號的炮船,就裝載有兩門克虜炮以及三十門虎蹲炮,其上承載人員多達兩百餘名,配備的銃槍也有上百挺,除非是地仙親自出手,尋常武者根本就靠近不了。

望着眼前一幕,蕭鳳稍稍感覺有點遺憾:“唉!若是能夠將蒸汽機也弄出來就可以了。只可惜就憑現在的技術,根本就無法鍛造出合適的鋼鐵,並且將那能夠承受高壓的鍋爐製造出來啊。算了,能夠讓火炮上艦已然算是一項創舉了。而那些尚未解決的事情就留待以後解決吧。”

若是有了蒸汽機,那麼她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接進攻忻州了,而不是窩在這太原城之內埋頭種田了。

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四十二章人心紛亂顯,敵滅城復歸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一百五十七章末途(二)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第六十四章高爐存缺陷,鴻門宴難卻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二百零七章難解的疑惑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一百二十四章綱常毀君臣倒轉,夷入漢稱帝立朝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二章氣勢正如虹,韃子具覆滅第二十一章勝負出,憂心誰能懂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三十六章問緣由,向來隨心走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八十一章滅李璮全軍出動,濟南府軍心散亂第八十七章再回故土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一百六十六章落幕(二)第四十二章人心紛亂顯,敵滅城復歸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七十七章窮途中,英雄正如是第六十六章破虜陣難擋鐵騎,三人上鐵辛受困第五十三章來來回回皆徒勞,匆匆忙忙又一圈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五十四章最終決戰(十五)第十六章隱患第十二章戰鬥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禮下庶人,必有所求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三百七十七章贏者通吃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四十章慈恩寺第四百三十九章“死人”復活第一百七十五章公義之下,私心難掩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三百七十六章將來的暴雨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二十三章鳳梧府第二章氣勢正如虹,韃子具覆滅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一章作祟第六十章乾脆利落的行動第七十三章撤軍啓軍容肅靜,銅鞮內又現匪患第一百二十章求勝利誓言不倒,一擊下勝負再分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四章未盡的使命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一百四十章國債第十三章女兒愁,誰知親情在?第三十三章滿堂驚懼歡慶無,轉瞬壽宴作喪事第三十一章值得嗎?第四百章禪讓?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三百一十四章帶走的人,失去的心第一百二十九章湛盧利銅門難阻,入殿中玉璽終現第一百七十九章衆人的決定第四十七章鑄炮名克虜,巨炮存缺陷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八十八章復仇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五十八章大都第一百一十章半夜中問策艮丘,玉英閣再說往事第四十章慈恩寺第四百二十一章所謂大義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第八十八章復仇第一百九十九章成功了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二十四章現蹤跡仇讎對峙,鬥玄功雄雌誰勝?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二十三章纔出鬼門關,又入人間路第二十四章摧山裂地金剛現,竭力相抗猶未逮第四章羣邪惡念生,自古難壓正第六十六章倉促中工事未完,轉瞬間索橋易手第八十七章再回故土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六十三章離職第六十七章全滅第六十六章前往保安州第三十二章雪地巡邏中,觸景賦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