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

待到戰鬥停歇之後,曾經綠意濃濃、滿是生機的山谷,已經化作一座充滿血氣的地獄。

一件件斷裂的兵刃插在地面上,這是在激烈戰鬥之中所損壞的兵刃,而那些韃子也佝僂這身軀躺在地上,任由蚊蟲環繞在屍體周圍不斷地發出“嗡嗡”的聲音,而在地面上的凹痕之中一道道濃稠血液恣意橫流匯聚在水窪之中,這水窪如同瑪瑙一樣鮮紅無比,空氣之中更是瀰漫着腥臭的味道。

當真是好一場廝殺!

“將所有戰死的士兵都集中起來,務必要好好安葬。”

看着那些躺在地上的士兵,蕭鳳那一對劍眉微微蹙起,深沉黑眸泛着瑩瑩光彩。

雖是擊敗了赫和尚拔都,但是蕭鳳卻並不好受。無論這次的戰鬥中剿滅了多少敵人,赤鳳軍又創造了多麼驚人戰績,但是麾下的士兵死了就是死了,即使蕭鳳擁有着清淨琉璃焰這等厲害神通,也依舊無法阻止天命運轉、死亡定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那些士兵倒在了泥地之上。

這世間,唯有死亡纔是永恆。

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蕭鳳才這麼謹慎不敢踏錯一步,再次讓潞州屠城事件再次發生。

很快地,那些士兵就將所有的屍體收集起來,在依照中華教之中規定的安葬禮節受到衆人的敬禮之後,就將那堆在身下的火堆點燃,待到焚盡之後就被裝入骨灰罈之中,準備帶回家鄉安然下葬。而那些韃子所遺留下來的戰馬、兵刃還有鎧甲、弓箭之類的武器也被收攏起來,一併歸入了赤鳳軍的戰利品,準備帶回去分給衆人使用。

諸事安定之後,蕭鳳除卻了派遣一隊人馬護送骨灰罈回到潞州之外,其餘人馬全被她立刻帶到太原城之中。

畢竟這太原城人口衆多、物資繁盛,更是“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而從改變赤鳳軍的戰略態勢、擴大緩衝地帶也有相當積極的作用,所以在佔領這個地方之後,蕭鳳相當果斷就打算將這裡作爲統治中心,作爲整個赤鳳軍的戰略要地。

等到回道太原府之後,蕭鳳就走入文心閣之中稍作休息,好將自己多日來征戰殺伐之氣散去,免得影響到了自己的心境。

然而沒等半個時辰,她就見到宇文威尋來,當即放下手中的《武經衝要》,擡起頭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自然。”嘴角之處微微挑開,宇文威早已經是胸有成竹,張口問道:“只是我想問你一句,接下來你究竟打算做什麼?”

“做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不知爲何,蕭鳳聽到這詢問之話立時感覺有些厭惡,雙眉不絕皺緊,低聲喝道。原因無它,僅僅因爲她不喜歡這種被人操控的感覺,一點都沒有興趣。

搖着頭,宇文威回答道:“沒什麼,只是想問問,蕭統領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這個天下,還是僅僅就真的是‘淨火焚世、驅逐韃靼?’,又或者僅僅是想要保護這一方百姓不受侵犯?”

“不爲劉表,便爲劉備?”

若有所思,蕭鳳倒是生出了幾分興致,問道:“你且說,我若爲劉表應當如何,若爲劉備又該如何?”

“蕭統領。我且問你,這世間可有‘千年不毀之城’?”見到蕭鳳神色有所異動,宇文威當即勸說起來。

仔細想想,蕭鳳發現她那貧瘠的歷史之中竟然就沒有一個沒有被攻破的城市,只好無奈說道:“沒有。”

“正是如此。太原城雖是城防堅固,然而屢經戰火早已經遭受重創,可以說這裡百姓困頓、民力凋敝。若是強行要求他們和我們一併負隅頑抗,只怕亦是難逃民變可能。”

“民變?那你的意思是?”

昔日裡她曾經聽過蕭氏姐妹所說,她們之前之所以被那李守賢給奪走潞州,便是因爲城中百姓受到了那王權煽動以至於無法控制住。而他們赤鳳軍在這太原城根基淺薄,若是等到雙方對壘的時候,這太原府自背後猛地一擊,當真是能夠置他們於死地。

“正所謂防多必失。我等若是固守太原府,定然會招致蒙古大軍前來。便是那些漢侯軍閥,也會一併起兵,企圖將你絞殺於搖籃之中。而那南宋向來奸猾,若是在我等和蒙古廝殺慘烈時候行驅狼鬥虎之策,也是一樣乃是致命一擊。此地雖爲秦國所有,更爲大唐李氏奠國之基,然而攻守之勢已然變化,若是要以此爲據點,長期生存下去,只怕力有未逮。”

渭然長嘆,蕭鳳不免感覺自己的確是稍欠考究,對眼前這人也稍稍放鬆了一下,又問道:“是這樣嗎?”

“正是如此!”點點頭,宇文威雙手垂於胸前,目光灼灼盯着蕭鳳。

蕭鳳不由得捏緊拳頭,稍稍思考了一下,試探性問道:“我若是劉備呢?”

“應當效仿當年劉邦之舉,將這中原之地、千古城市攻守而讓。”微闔雙目立時張開,宇文威立時感覺到蕭鳳那一時間驟然爆發的氣焰,然而他毫無畏懼,就這麼坦然訴說出來。

蕭鳳神色不動,繼續問道:“接下來呢?”

“南下!”宇文威當即勸道:“以蕭統領之能、赤鳳軍之威,若是南下投靠南宋,最不濟也能夠如同韓世忠、張俊一般得個侯爵之位,若是以此爲踏腳石進入廟堂,更是大有可爲。便是他日如同張良、諸葛孔明一般,以女子之身擁堂皇之勢踏入廟堂之內,亦是不枉你威風一世。”

他雖是對南宋多有怨言,然而畢竟是士大夫出身,對功名利祿、千秋霸業向來熱衷,否則的話如何會說出這般事情來?

蕭鳳當即笑了,張口說道:“這般聽來倒也有趣。只可惜自古以來賢臣名相多若繁星,然而其中能夠全身而退者,又有幾人?更何況吾乃女子,若是在這鄉野之中、廟堂之外一決勝負,仗着武力我尚且有一勝可能,但是若是棲居於廟堂之中,方寸之內具是敵人,又如何能夠做出什麼事情呢?”

“但是若是據守此處,則赤鳳軍必敗。”宇文威頓時噎住,旋即有是說道。

“我當然知曉。”這個時候,蕭鳳卻轉過身子只留下一個背影對着宇文威,一步一步優哉遊哉朝着遠方走去,話中亦有話語傳說:“但是,我若是想要爲劉邦,又該如何去做?還有,今日之事只許你我之間,不許他人知曉。你知道嗎?”話音落下,那裡還有她的身影。

只在原地,那宇文威臉上陰晴不定,似乎正爲這句話而糾結着。

第一百五十八章及時傳遞出來的消息第十七章聚人心蕭星明悟,明鬥志祭天開啓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五十九章戰事絕,衆志擒兇魔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七十一章敕封晉王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四十七章敵或友?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四百四十六章落幕第四十七章除奸佞,英雄凋敝處第一百二十七章劍光動烈焰難掩,丹爐毀恩怨再添第五十三章神舟上宴會開始,入烈蛟江離爲奸第三十六章對策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七十七章算是叛徒嗎?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六十四章靈堂放空棺,莽僧鬥銳士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一百三十四章歸鄉第一百三十一章談蒙古緣何南下,說華夷文明區別第九十九章敵我難辨糾纏中,諸將齊出鬥生死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三百三十六章命絕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二百八十六章酒中有毒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一百七十四章奸佞當道,天目已失第一百一十四章遺憾第五十八章來人少林寺,再說往前事第四百四十五章鬧劇第一百六十七章曾經的故鄉第十四章忠臣消逝第二十章神通少人敵,不及人心毒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一百五十五章最終決戰(十六)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五十五章談英雄只論成敗,言辭職不管對錯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七十七章算是叛徒嗎?第四十三章謀叛亂費城中招,暗通曲某局未來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四十七章鑄炮名克虜,巨炮存缺陷第九十九章敵我難辨糾纏中,諸將齊出鬥生死第一百三十二章工業開啓新時代,鋼鐵鑄就戰艦身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九章兩世身,對影思鄉愁第八十四章憶往昔盟約定立,蒙古內異變開端第八十一章滿江紅,嘆王朝興衰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一百四十四章開啓的暗樁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一百章迷霧第二十七章一世身,頓悟了夙願第三十七章持續暴走的局面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一百一十二章邯鄲起義(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定邊軍英靈安息,遇韃子首開戰鬥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二章 胡姬曼舞風姿起,風俗相異爭執出第三十四章騎兵鬥軍陣,鏖戰決勝負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一百一十九章孤家寡人第六十二章沁水邊鐵鎖成橋,夜訓中遭遇敵襲第二百零三章唯一的目的第兩百一十一章房地產稅第一百一十四章遺憾第一百四十六章最終決戰(七)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二百二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五十九章致仕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五十二章四凶出,戰場再變化第四百四十七章鳴鳳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二百五十八章錯了?第七十八章矢志復四川,壯心猶未冷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戰之後的安寧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四十一章民治還是民智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一百五十章有所爲,有所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