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入深林又見隱士,清樂社仗武欺人

等到兩人走了大約有半個刻鐘,上百匹戰馬就洶涌而來。

爲首王權看着那地面蹤跡,立時對着身邊牽着獵犬的士兵問道:“你且看看,那三人躲到哪裡去了?”

於是,那幾頭獵犬立刻在地上嗅了一嗅,隨後就衝着森林叫了幾聲,只有它們有些困惑,又是掉轉頭衝着山上廟宇吠了幾聲,很顯然這些嗅覺靈敏的獵犬也搞不明白,眼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分兵了?就他們三個,怎麼就分兵了?”一臉困惑,王權低聲說道。

張宏聖回道:“也許是奸計?目的是爲了讓我們受到迷惑?”

“不管怎樣,他們終究只有三人。而且能對咱們產生威脅的,也就是那個女子罷了。既然如此,那麼不如我們分兵。你帶一隊人馬朝着山上奔去,而我帶着麾下人馬搜索這片樹林?”史權建議道。

“當然可以。”

張宏聖立刻應道,隨後就喝令身後的甲無傷、算無命、殺渾天三人跟着他,一併朝着山峰奔去。畢竟他手下人馬稀少,若要搜查整個樹林實在是太困難了,而且那蕭月太過兇悍,若是被她欺身暗算,只怕自己這條性命就會不復存在。

經過之前戰鬥,張宏聖已然明白過來蕭月危險,自然不敢親身冒險。

“所有人結成圓陣,確保周圍的安全。記住了,任何人不許掉隊,不然的話斬!”王權卻不以爲意,當即喝令隨身上百人一起踏入叢林之中。

他們乃是百戰精兵,數度經歷過兇險戰鬥,乃是見慣生死的老油條了。對如何應對蕭月這一類武者已然有足夠經驗,並且自己的將領也是有數的高手,再加上那些精銳的兵器,他們可是分毫不虛蕭月的襲擊。

就這樣,一百多人組成了三個小隊,分散開來朝着四周圍搜尋過去,想要找到那深入此間的蕭月和宇文威。

……………………

“這幫人,來得真快!”

低聲咒罵一下,蕭月看着遠處搜尋的士兵。

她見到對方每一個人都裝備有精銳弩弓、身穿厚實鎧甲,身體健碩呼吸悠長,顯然都是練家子,而在外圍地帶,則是有着一羣手持沉重鐵盾的士兵守護,立刻就明白自己短時間決計無法戰勝這隻精銳小隊。

以每一位都修行有成的武者組成戰隊,這清樂社黑軍果然是財大氣粗。

正在這時,旁邊的宇文威拉了拉她,低聲問道:“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什麼聲音?”蕭月將聲音壓低到常人無法察覺到的程度,回道。

宇文威指了指不遠處的一處山谷,低聲道:“就在那邊!”隨後他就躡手躡腳,腰背佝僂着,腳下避開會造成聲音的枯葉,一步一步朝着那處山谷靠去。

蕭月雖然不明,不過對宇文威數次出手相助的信任,還是跟在他後面朝着這邊走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聲聲朗誦,自那山谷之中傳出,再經過了漫長的距離之後,終於被蕭鳳捕捉到。聽到這話,蕭月頓時驚住了,低聲問道:“他是誰?怎麼在這裡讀論語?”雖是一直致力於修行武學,但是她在蕭鳳的要求下,諸如四書五經之類的典籍也沒少讀,自然一聽便知這乃是《論語》。

搖搖頭,宇文威繼續着身下的動作:“不清楚,我們先過去看看?”很明顯,在這身後跟着追兵的他們,弄清楚眼前那人爲何在這山谷之中朗誦《論語》是很重要的。

很快地,兩人就來到山谷旁邊。

他們躲在一處山岩後面,自那縫隙之中便瞧見在這山谷之中,正有十數畝農田。

其中不僅僅種植者小麥、稻穀之類的作物,也有黃瓜、芹菜、韭菜之類的東西,而在不遠處更是有一個山洞,洞前則是立着一頭牛,而在這頭老牛旁邊,一個人正手捧着《論語》,字正腔圓的朗誦起來,其聲音沉着宏大,倒是讓人聽起來便感覺心曠神怡。

“難道他是這裡的隱士嗎?而且這般修爲,竟然也不比我差多少。”

聽了片刻,蕭月立刻感覺體內真元稍有躁動,她連忙運起心訣壓住真元,準備起身過去。

畢竟那人可是僅憑朗讀就能夠引動對手真元的強大存在,若是能夠得到此人幫忙,那料理身後的追兵只怕也是輕而易舉。

宇文威卻將她拉住,低聲問道:“莫要匆忙。咱們多看看情況再說。”隨後指了指身後傳來的叢林,而在那裡正有稀稀疏疏的聲音傳來,很顯然是那些同樣聽見聲音的清樂社之人趕來了。察覺到對方的動靜,蕭月自然也蟄伏下來,不敢露出半點的蹤跡。

很快地,一隻小隊便出現在這裡了。

他們也和蕭月、宇文威一樣看見了正在朗誦的那個隱士,不過他們畢竟是囂張慣了,見到對方只有一人當即就自山崖上跳下來,踏入了這處山谷之內,朝着對方喝道:“喂,你有沒有看見什麼人?”

“人?你們不是嗎?”

聽見旁邊傳來的喧鬧聲,這位隱士停住閱讀《論語》,當他看到走來的幾人毫無顧忌的踩踏着地上植物,立刻就皺起眉梢,低聲問道:“還有。你們爲何不經過詢問,就直接踏入我這房間之內?而且還在這裡踐踏植物,難道你們就沒有憐憫之心嗎?”

“什麼憐憫?我就問問,你究竟有沒有看到什麼人?”

那隊長卻是惱了,本就是粗人的他向來都沒興趣和這幫子酸腐秀才玩弄口舌,所以直接將手中長刀架在這位隱士脖子之上,厲聲問道。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我未見別人經過,反見爾等擅入此間,稼軒損毀、牲畜受驚。似爾等之徒,還不快快滾出此地,也免得污了我的眼睛。”這隱士卻將手捏住刀鋒,輕輕撥開,隨後他便是雙眉倒豎,竟然渾然無懼眼前數十人具是身強體壯之輩,便是張口斥責道。

似這般膽量,這人當真有些果敢。

然而那些清樂社黑軍衆人,卻紛紛哈哈大笑:“你這傢伙,莫不是讀書讀傻了吧!竟然這般對我們說話,莫非你以爲咱們手上這兵器,乃是木頭製造的吧。”目露兇光,卻是死死盯着眼前這傢伙。

很明顯,這些人已經起了殺心。

第二十六章新勢力,繁雜千節扣第二百八十六章酒中有毒第六十一章談笑間煩惱盡去,走詭道遇水搭橋第一百六十三章目標襄陽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五十一章全真無奈去,南宋有人來第三十七章麥秸妙用覆水壩,水勢洶涌難修復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五十一章遇強敵謀求生路,再施爲地仙再出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十四章定計劃暗兵埋伏,尋村民白骨鋪地第八章聚鐵匠火炮開鑄,琴聲起心意濃濃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三百五十五章自由議政權的用處第二百六十六章宋朝宰相第八十六章尋警察終究無望,遇貴人道破玄機第二百五十四章凋零的花朵第五章忠心有雙姝,兵血劫滔天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四章三教衆人展神通,薪傳火繼華夏存第四十六章儒學第十六章隱患第四百零八章證據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兩百零三章異端邪說第五十三章帳中問身份,亦癡亦癲狂第七章星夜相傳玄妙術,五星戰世奠根本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兩百一十三章被認出來了第三十四章均州第四十一章入監獄成風醒悟,設法院恩怨自解第一百九十一章失敗的偷襲第七十一章現蹤跡,何須懼兇敵第八十三章定謀略意圖深遠,獻益都南朝動心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八十一章求工薪強拆機械,爲籌款祖田抵債第五十五章邪功狠,龍女聞訊阻第一百零一章炸密室奪取賬簿,剛起義慘遭鎮壓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三百三十三章一刀償命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一百三十四章遊丹江方知偉業,建水軍謀求長江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二百二十八章蒸汽機第二十四章謝道清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第七十章正回去,路上遇車隊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九十七章內外夾攻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一百八十三章臨危受命第四百四十三章各自的幫手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七章城門口衆人訴罪,苦禪林決議約定第三十四章忽聞新城失,又見敵現身第二百三十六章意外的聯合第四十六章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六章月影朦膿憶親情,三路大軍起烽火第三百二十三章泉州之變(二)第二十六章背後意圖第二十八章佃戶制第八十七章入敵營暗中搗亂,尋糧倉身份暴露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七十八章權臣第一百二十二章密道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一百零七章入川第五十二章爭執難了怨隙存,裂痕已現難重圓第十四章力竭城破平陽陷,清虛觀中議生路第五十八章大都第四十章兵發直指榆社城,重回山廟定分途第一百二十一章戰略方向第八十一章投降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遺憾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六十四章靈堂放空棺,莽僧鬥銳士第十五章三人相鬥難壓敵,鐵網火炮鎮血篆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