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帝黨非帝、相黨非相

就這樣,王牧開始了守孝的生活。

每日裡雖是清苦,但她卻也樂得逍遙,每日裡除了祭拜父親之外,便是練功精修,曾經有所退步的武功,也在這段時間內突飛猛進,可以說是一日千里了。

而那些曾經在明軍廣場鬧事的退伍士兵,也在來年稅收上來之後,得到了相應的補助。

至於那阿里不哥,在看到久久未曾攻下太原之後,也垂頭喪氣的帶着大軍灰溜溜的回去了,然後多在大都裡面不在露面。

得到了這個機會,蕭鳳也終於能夠自太原回來,開始重新整頓長安之內的狀況,而在得知王牧辭職的時候也是感到驚訝,但在瞭解其緣由之後,也沒有再做堅持,只是書信一封、並且贈與了一些牌匾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表示了。

其餘的,一切如常。

只是在議會之中,爭吵之聲還在繼續。

“我說趙文英。你難道當真想要看到那康廣廈得逞?”

張商英側目看了一下趙文英,直接罵道:“你又不是不知曉這康廣廈是個什麼貨色!不過就是一個趨炎附勢、貪財好利的小人罷了,你怎麼也和他一起了?”

就在剛纔議會之中,趙文英和那康廣廈又是展開了辯論。

辯論的內容不用說了,自然是該不該立蕭鳳爲皇帝,而關於類似的話題,議會之中也已經討論過數十次了,而每一次都因爲各種原因而流產。而這一次,張商英則是因爲趙文英臨陣倒戈,最終導致該項議題失敗。

趙文英無奈回道:“唉。你難道就沒看到議會之中的情況嗎?擁護那康廣廈的,可不在少數。若是繼續堅持下去,對你並無好處。”

“雖是如此。那我也決不答應!”張商英斬釘截鐵的回道:“只要我在議會一日,那就斷然不會讓這議題成真的。”

趙文英眼見張商英如此堅定,不免長嘆一聲:“唉。那你可否告訴我,你爲何如此堅持,拒絕讓主公上位,成爲皇帝?”

那康廣廈固然卑劣,但他倒也尖鑽,明顯看出了長安中人的心思,認出了朝中之人,尤其是長安衆臣對那宋朝士子的不屑,所以提出了這個議題,想要讓蕭鳳進一步上位,並且真正的成爲皇帝。

這樣的話,他們作爲從龍之臣,也定然能夠得到相應的利益。

“哼哼!”

張商英搖着頭,一臉不可置信看着趙文英,然後說道:“你曾爲宋朝之人,應當知曉皇帝之弊端。而這,也正是主公千方百計,想要改革的。正是因此,所以方纔立下祖律,並且對皇帝設下種種限制。而今時候,爾等卻要選擇倒退?這算什麼道理?”

“嘿。”

趙文英聽罷之後,當即回道:“這不是此一時彼一時嗎?以前皇帝愚拙,容易受到權臣、奸佞矇蔽,這才需要採取各種手段限制。但如今主公英明神武,其功勳更是冠絕古今。既然如此,那讓主公稱帝又如何?而且此刻主公也沒插嘴,足見其心中也是猶豫不決,這才讓我們繼續商討的。”

“那我怎麼覺得,這不過是拖延之詞?”

張商英嘲笑道:“畢竟主公身爲首相,其一言一行,都可以決定整個朝堂走向。但若是成了皇帝之後,反而會受到那祖律限制,縱然想要幹什麼,也會受到他人指摘!你以爲主公就連這一點都不知曉?”

祖律制定當日,他也曾經參與過,自然熟悉其中的條例,尤其是關於首相以及皇帝之間權力的劃分,更是其親自制定的。

鑑於宋朝的失敗以及對皇帝制度的反思,這祖律完全杜絕了皇帝插手政治的可能,並且將首相的權力最大化,除了無法自由任免官員、創立法律、指揮軍隊之外,完全可以掌握朝中的一切,並不比宋朝當初的那些權相差多少。

說到這裡,張商英驀地一驚,旋即回道:“亦或者,你是想要藉着這個由頭,徹底架空主公?”

“這個——”

趙文英面露尷尬,旋即袒露心思,回道:“你不覺得主公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嗎?而且還是終生制的!若是她想要做什麼,朝中根本沒有人能夠阻止。”

“那你們就想要讓主公成爲皇帝?”張商英卻感荒謬。

對於終生制首相,他們也是有所瞭解,清楚這不過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是應該廢棄的存在,但都因爲懼怕蕭鳳,所以也沒有人敢提出意見來。

趙文英苦笑道:“要不然怎麼辦?直接和主公說,我們要廢除終生制首相嗎?”

“縱然如此,那你也不應該讓主公成爲皇帝。”張商英直接罵道:“你到底知不知道,這皇帝在朝廷之中,在百姓之中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影響?”

趙文英撇撇嘴,也是露出幾分不耐煩來:“我當然知道。但若要限制主公權力,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等着主公自動退位讓賢?你覺得這可能嗎?”

“或許不可能,但總得一試,不是嗎?”

張商英回道:“而且你覺得讓主公成爲皇帝,當真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依我看,主公縱然成爲皇帝,也斷然不可能放棄權力的。到時候,只會成爲一場災難。”

“災難?這不可能!”趙文英斷然否決道。

張商英嗤笑道:“不可能?不!這很有可能。要知道主公自掌權以來,已經有三十年了。若要她將手中權力輕易讓出,怎麼可能?”

“那就如你一樣,和主公硬鋼嗎?到時候,保不齊就會被主公幹掉!別忘了那康棣是怎麼死的。”趙文英說道,當初康棣因爲牴觸蕭鳳,被直接一招帶走的樣子,他們直到現在也是記憶猶新,直到現在也未曾忘卻。

張商英身子一顫,顯然也被驚住了,但他還是擡着頭來,說道:“我當然知曉。正是因此,所以我纔要堅持!而且你覺得,若是主公當真成了皇帝,她便會真的遵守祖律嗎?”

“怎麼不可能?那祖律乃是她親自制定的,應該不可能廢除吧。”趙文英臉上露出一點遲疑,口中也是吞吞吐吐的回道。

張商英搖着頭,臉上全都是嘲笑:“你啊,沒想到竟然也是如此幼稚,竟然指望主公會自我約束,不再幹涉朝政?”

“難道不是嗎?畢竟祖律之上是這樣寫的,主公她應該不會主動破壞的,纔對吧。”趙文英臉色微沉,露出不悅來。

張商英回道:“哼哼。那我問你,昔日朝堂明確規定,除非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坐龍椅。如今呢?爲了彰顯自身權威性,每個皇帝登基之後,都會頒佈年號,然而現在卻被盡數廢除,只留了一個華夏曆!更別說各路、各州創建的議會了,這也是開亙古之未有得事情了!至於那銃槍、火車、蒸汽機之類的,以前也未曾出現,但現如今卻廣播於衆。你覺得那祖律不會變化,但世事更易,縱然是祖律,又豈能長久?”

“但是祖律也是規定了,除非八成以上議員贊同,要不然不能修改祖律。不是嗎?”

趙文英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朝議員上千人,總不至於所有人都會贊同吧。”

即使是這一次的禪位,贊同方和反對方的比例也沒有超過七比三,以張商英爲核心的民黨,雖是短暫的出於下風,但依舊佔據着相當的席位。

張商英卻道:“的確,需要八成以上的議員。那對於反對的議員,只要殺了不就可以了嗎?就和當初主公滅了康棣那樣。殺光反對者,那自然也就沒有反對者了!”

“殺,殺了?”

趙文英明顯一愣,以蕭鳳的性情,的確是會幹出這種事情的人。

要不然當初確立祖律一事,也不會由此打開局面來。

張商英譏誚道:“即使如此,你也贊同嗎?”

“這個——”

趙文英明顯陷入沉思之中,對於張商英口中所闡述的這些東西,他也是有些害怕,覺得這個很可能成爲真的,而且也的確是以蕭鳳的性情,會幹出來的事情。

“所以說,你還是回去好好想想,莫要當真被那康廣廈給矇騙了。他不過是一個爲了個人利益的小人罷了,不過是爲了謀求上進,方纔提出這個議案罷了。但你若是被其矇騙,也參與進去,那就莫要怪我沒有提醒你了。”張商英說完話之後,也是感到厭倦,當即轉身離開,留着趙文英站在原地。

他們雖是都想要限制蕭鳳的權力,但卻因爲彼此之間的不同,最終卻走向了對立面。

“唉,難不成我真的想錯了?”

趙文英搖了搖頭,也是感到苦惱。

他素來生活在宋朝之內,對於皇帝的存在也早已經習慣了,不似張商英那般深惡痛絕,這纔在得知此事之後,也會生出類似的僥倖,以爲蕭鳳會和宋朝歷代皇帝那樣,始終以中正平和的心態管理百官,統轄天下。

但他卻忘了,自鄉野之中起來的蕭鳳,終究不是那些長居深宮之中的皇帝所能比擬的。

蕭鳳所具備的那些才能以及膽識,也註定她不會輕易相信他人,若是察覺到了什麼危險之後,更是會果斷出手,將其徹底湮滅在幼苗時期。

這樣的人一旦成爲皇帝,其會幹出什麼事情來,那纔是難以想象。

第八十九章陰陽互濟斬乾坤,槍聲驚起時代逝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兩百四十六章拼了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三百九十一章我要殺了你第一百四十二章南下的軍隊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五十四章身份雖暴露,援兵已來到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四百三十八章插手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四十四章北伐第九十七章神醫出干戈平息,談摯友方知世情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三百六十章逃不過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一章我要殺了你第六十六章仲威設伏出,兩人困山谷,第一百一十八章僞裝第一百六十四章終路(二)第二百八十三章勸降第一百八十七章冤家路窄第十一章作祟第一百一十四章鬥玄通乾坤挪移,孟珙出彥誠俯首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一百一十一章問石卵尚需歲月,入內觀方知緣由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三百五十一章還是老樣子第七十四章戰爭初停歇,神憐衆生相第七十四章心不甘再入高苑,早操後毒計肆掠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三章撤軍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六十六章波瀾興,精衛豈一人?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第二百六十七章遵旨第五十八章會是間諜嗎?第三十三章叢林無歸路,星夜有人藏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四十二章勝利了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一百五十九章致仕第一百六十章末途(五)第二百三十八章該離開了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四百四十七章鳴鳳天下第三百八十九章殘兵敗將第五十六章長弓改滑輪顯威,火槍現名爲銃槍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一百二十七章劍光動烈焰難掩,丹爐毀恩怨再添第四十八章烈陽箭出蓋日輝,玄鐵堅硬護生命第九十一章尋舊人友情重續,問實情初解狀況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一百一十五章心不忍以父爲名,爲融合伙伕開始第三百零五章真正的計劃第一百三十六章出城第六十六章東門前騷亂持續,佔東宮赤軍展威第二百六十四章唯一的方法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七十四章知緣由,連環計難逃第一百五十三章最終決戰(十四)第十四章舊人死復還,赤鳳入潞州第三百五十章宣戰第十四章力竭城破平陽陷,清虛觀中議生路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二章邯鄲起義(一)第八十一章滅李璮全軍出動,濟南府軍心散亂第七十一章現蹤跡,何須懼兇敵第一百一十一章問石卵尚需歲月,入內觀方知緣由第九十三章論方案錢莊開啓,問部長決心下定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七十八章矢志復四川,壯心猶未冷第五十九章戰事絕,衆志擒兇魔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一百六十六章終路(四)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四十八章姻親第十八章獻寶劍衆人入府,得神兵嚴實逞威第六十章乾脆利落的行動第兩百零九章被燒的信箋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七十一章現蹤跡,何須懼兇敵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十二章危機未曾解,玄機已佈下第八十章英雄志,問君何所求第十九章興致來,師徒定名分第六十六章議會中暗潮涌動,主席位選舉開始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