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

“議長。您找我來,便是爲了這個?”

張商英面有遲疑,看着王軒。

王軒苦笑道:“不然的話,我又是爲了什麼?”

大概是感到有些疲倦,他只好找了一個座位做了下來,好讓自己能夠舒服一點。

“可是蕭首相她乾的好好的,爲何我們還要反對?”張商英有些不懂。

王軒搖了搖頭,然後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聖人也知曉,若是權力慾望無從限制,便會釀成莫大災禍。而那首相權力之大,你也應有所瞭解。若是換一個人,你還會如此嗎?譬如那秦檜、韓佗胄、賈似道、丁大全以及史彌遠等人?”

張商英凝神細想一下,若是那首相換成了其他人的話,便感到一陣恐懼:“不會。”

至於王軒口中所說,皆是宋朝知名奸相,而他們伴隨着宋朝南遷,便一直統治着朝廷,基本上剛剛掀翻一個,下一個又是冒出來了,根本就沒有間斷。

若是華夏朝上位的首相,皆是這種貨色的話,那簡直就是無法想象。

“正是如此,所以我等方纔應該防微杜漸,杜絕此事發生。宋朝權相,決不能發生在我朝之中。”王軒目光驀地變得銳利起來,直接看向張商英。

張商英身子一震,連忙回道:“啓稟議長,我明白了。”

如蕭鳳這般人物,終究只是個例。

至於秦檜這種奸相,方纔是人之常理。

雙目微微凝聚,張商英這才注意到王軒的身體狀況,不復往常堅挺的背部,還有那蒼白的頭髮,都在告訴着他,眼前的這個男人究竟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

張商英心中了悟,或許正因爲察覺到自己身體狀況,所以方纔囑咐自己吧,於是他說道:“所以議長。你之所以要我來此,便是希望我能夠阻止此事發生嗎?

“沒錯。或許我年輕時候,也曾經劣跡斑斑,不過如今我都已經是這般歲數了,隨時隨地都可能踏入墳墓。就這般模樣,又能算計什麼?畢竟我已經老了,蕭首相也已經老了,曾經的同僚,也都已經老了。我們已經沒有多少的時日了,而我們所創造的這一切,也最終會交給你們。”

眼見張商英終於下定決心,王軒雙目微闔,稍微休息了一下,先前那番話,好似也消耗了他太多的氣力,過了半晌之後方纔睜開雙眼,眼見張商英還站在遠處,方纔稍微放下心來,繼續叮囑着。

“之所以和你說這番話,也是因爲覺得終生制首相有些不妥,並非只是對蕭首相有所質疑。畢竟就她如今功績,屈居首相之職,已經是委屈了。若是她當真想要稱帝,我們只怕也是無能爲力,根本難以阻止。但是你既然承繼了民黨,那便須得注意,務必要阻止此事。明白嗎?”

“議長你放心,我定然會完成此事的。”

張商英躬身拜了一下,珍重的承諾了下來。

而且就王軒口中所說的,那終生制首相始終都是一個禍患,若只是蕭鳳倒也罷了,畢竟她的確有這個才能以及品德,來擔任這個職位。但若是換成了其他人,那簡直是不可想象。一個無法制約並且束縛的人,並且還掌握着龐大的軍隊,若是此人當真想要幹出什麼來,那還真的沒有人能夠束縛。

僅僅是出於內心的恐懼,張商英也知曉自己必須要推動此事,廢除終生制首相,令其變成一如總理、主席那樣,存在着任期以及輪值的限制。

宋朝權相的禍端,決不能出現在華夏朝之內。

王軒略感欣慰,微微闔首回道:“那就好,那就好。”目送張商英離開之後,他微微側目看着那放在禮堂之上的靈牌,這個靈牌正是他弟弟王凌的。

“唉。”

王軒想着自己先前作爲,不免透着幾分悲傷:“也是我害了你。要不是當初我讓你撫養趙昺,如何會弄出今日之事?一步錯、步步錯。或許,這便是走錯路的遭遇嗎?若是你當初只選擇教書育人,會不會是另外一番場景?唉,真的是可惜了!”

他並沒有給自己弟弟王凌復仇的想法,畢竟王凌也是自作自受,王軒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家族搭入其中,就僅僅爲了一個弟弟。

而且就如今的狀況來說,復辟一事已是不可能了,尤其是在蕭鳳開放皇宮、讓全天人都能做龍椅之後,曾經籠罩在皇帝身上的神秘感,便被徹底的撕碎,成了所有人都可以調笑、戲謔的存在。

若要在這種情況下復辟,簡直就是妄想。

另外一邊,張商英既已受了王軒的囑託,便設了一個飯宴,將趙文英邀請過來,請他到文軒樓來吃頓飯、聯誼一下感情。

畢竟僅憑他一人,若要推動此事着實困難,非得要藉助別人的力量,纔有可能成功。而他當初在江陵府的時候,和趙文英最是熟悉,自然也就找到了趙文英,想要詢問他關於此事的建議。

“所以你希望我們能夠出手,廢除首相終生制,令其和主席、總理一般,轉變爲輪值制度?”聽罷之後,趙文英不免苦笑道:“不得不說,我真的有點後悔前來此地,吃你這桌飯了。”

先前時候,他還以爲張商英邀請自己,只是尋常的聯誼罷了,但是等來到之後方纔知曉,原來張商英的目的不止如此,還想要讓自己一起參與到廢除首相終生制的事業之中。

張商英尷尬的笑着:“沒辦法,我兜中也沒多少錢,也只能置辦這些了。”

一碟醋溜白菜、一碟紅燒桂魚再加上一碟烤羊肉,對於尋常人家來說,這些可要奢侈許多,但是對於趙文英這般豪族之人,不得不說要簡陋了許多。

趙文英笑道:“沒事。只是你若要拉攏我,就憑這些個酒菜,只怕還是不行啊。”

“這麼說來,你是不願意了?”張商英略感失望。

先前他們鬥爭的對象乃是康棣、燕公楠這等人物,雖是有着衆多士黨的支撐,但畢竟不成氣候,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但現在,他們卻要轉變方向針對蕭鳳,這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畢竟蕭鳳不比他人,而那康棣的遭遇,他們也未曾遺忘,始終是記憶深刻。

若要趙文英幫助自己對抗蕭鳳,怎麼想也是不可能的。

“你覺得呢?”

趙文英放下筷子,語帶笑意的盯着張商英,詢問道:“只是我很好奇,你爲何突然生出這般想法來?”

“不只是我,其實也是議長王軒的想法。只是他現在業已老邁,所以將此事交託給我。我昔年也曾經受過他許多恩惠,自然也應該戮力相助,不是嗎?”張商英點點頭,承認了下來:“而且你不覺得,就現今的情況來說,主公的權力太過龐大了嗎?若是主公倒也罷了,若是換成其他人的話,着實不敢想象。唯有廢除終生制,方纔能夠避免如宋朝奸相的禍端,不是嗎?”

記起王軒口中所說,張商英更感擔憂,只想要現在就達成協議,以免宋朝之事再度重演。

“你這說法倒也有些道理。”

趙文英頓了頓,又道:“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今戰況遠未結束,宋朝境內的元軍也並未全數剿滅。若是我等在這個時候提出異議,只怕會被有心人所趁,反而影響到剿滅元軍的大事。到時候,又該如何?”

“這,應該不可能吧?”張商英反問道。

關於這個,他先前倒是沒有想過,但心中依舊存在着僥倖,認爲此事或許能夠成功。

趙文英勸道:“爲何不可?你且想想,那些宋朝士大夫本來就對主公有所不滿,若是咱們這個時候提出的話,只怕會被他們所趁,到時候定然會形成風波,好令主公屈服。到時候,主公定然會分心處理此事。若是這個時候,那元軍藉此逃跑,我等又該如何?”

“你的意思是,你不想要幫忙?”張商英有些不樂意了,看着趙文英的眼神,也透着一些排斥來。

趙文英連忙解釋道:“並非如此。只是就現在來說,時機並不成熟。你也應該清楚,主公之所以能夠擊敗元軍、奪回臨安,便是在於等。等到時機成熟之後,方纔果斷出擊,要不然哪裡能夠如此乾脆利落的拿下元軍?正是因此,所以這議案更應該注意時機,只有時機成熟之後,纔有實現的可能,不是嗎?”

他倒不是害怕張商英,純粹只是不想和張商英鬧翻罷了,畢竟在這議會之上,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來的好。

“若是這樣,那當真需要考慮一下。”張商英聽罷之後,心中已生退意。

就趙文英口中所說,此刻的確不是提出這個議案的時候。

趙文英笑道:“這是自然。而且現在臨安已然攻克,殲滅元軍也是指日可待。等到一切都安定下來之後,我們在提出此事,到時候主公也許會接受,不是嗎?畢竟就連王議長都清楚這其中的問題,以主公的聰慧,應當也明白我等之所以提出這個提案的原因吧。”

“那好。那就暫時擱置再談吧。”

張商英微微一嘆,心中默唸:“只是那個時機,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啊。”

“先不管這個了,咱們還是吃飯吧。”趙文英笑道,隨後舉起筷子,伸向眼前的烤羊肉。

張商英尷尬一笑,也只好應了下來,只是他心事沉重,並沒有品嚐到美食的滋味,整個飯局也透着清冷,讓人感覺特別的無趣。

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十二章陣前斥走狗,羣狼蜂擁出第一百六十七章曾經的故鄉第十八章壯志第二十五章宮鬥第三十七章流觴歲月第三十一章敵人現,玄術斗羅漢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三百零一章被囚禁的人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四百一十三章來自退伍士兵的抗議第一百三十三章遺言第八十七章歸德堡第三十章兇殘武者展威能,連綿火器滅兇獸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二章爭議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二百二十七章制天子以令諸侯第七十五章火龍現萬物成灰,定後事權責難斷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三十章千斤玄鐵驚天下,水下暗潮噴涌出第三十章火車站攔截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一百七十五章忽來的噩耗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七十二章廢兩人風雷成名,救衆人蕭鳳獨鬥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八十一章濁漳河百舸爭流,鬥海鶻羣狼肆掠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十九章興致來,師徒定名分第一百一十七章聞敵訊兩軍聯合,爭對錯新舊對立第三十二章鬥正酣、玄女顯手段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四十八章觀名典,方知奧妙處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三百一十一章無言、終局第二十三章國破山河在,三月烽火起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三百一十三章生?死?第二百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九十一章枯井死嬰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九十五章誣陷、攻訐、奸臣第七十一章現蹤跡,何須懼兇敵第一百六十五章落幕(一)第七十一章敕封晉王第一百五十三章最終決戰(十四)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戰之後的安寧第二百八十六章酒中有毒第十章鋼鐵產業佈局第一百四十五章祖龍死餘恨難消,驪山復根基已成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二百三十三章回不去了第三十三章行路中偶遇李蓮,雖和離又起波瀾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一十六章風波起戰事再起,聞噩耗大軍出動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一百八十八章路遇元軍第一百二十四章對策第二十四章執念成魔障,立志滅罪人第一百零五章緊急中全真相救,成功後變化再起第六十章怨隙悄然出,兇手究竟誰?第七十五章允糧食盟約再續,再聚首殺意滔滔第四百一十章功敗垂成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二百四十七章三指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七章中原內羣雄競起,探敵情陰線暗藏第三百二十章擁立新君第一百八十八章暴露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三百六十一章該走了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三百六十七章盡力而爲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五十八章星夜有人蹤,火器新設想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六章亭中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