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驅狼逐虎

“汪誠甫他——,他也去世了嗎?”

捏着手中信封,章鑑只感失落。

如今正是風雨飄搖時候,而他能夠依仗的大臣們,也好似那秋風落葉一般,一個個的先後離去,只剩下他一個人。如此之景,也讓章鑑深有感觸,心中更生悽苦之色。

若是沒了這些人,他又該如何支撐這偌大朝廷?

金明闔首回道:“啓稟丞相。就在旬日之前,汪大人他——,他——”尚未說完,已經是嗚咽不止。

“若是這樣,那江陵府、安陽軍以及德安府,全都被那華夏軍給佔據了嗎?”章鑑又是詢問道。

金明闔首回道:“沒錯。”

“唉。”

默然長嘆,章鑑頓感身子一沉,更清楚如今這消息,只怕又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就這世道,什麼時候纔算是結束啊!”

華夏軍還好一點,至少一路走來也不會做出屠殺之舉,但是那元軍卻非如此,雖然相較於一開始動輒屠城要收斂許多,但那烙入骨子裡面的兇殘,卻也讓人爲之膽寒。

眼下情況,已經超過了他能力之外。

“唉。難道說我朝真的沒人了嗎?”

金明立於旁側,雙眉緊鎖看着這位宰相。

和汪立信一樣,章鑑也是頭髮花白,額頭之上也佈滿歲月留下來的溝壑,偶然之間目中也會透着疲憊之感來,畢竟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精力自然有限。

“咯吱”一聲,大門打開。

那管家對着章鑑訴道:“老爺,已經到上朝的時候了。”

“上朝?已經到上朝的時候了嗎?”章鑑這才反應過來,目中透着些許茫然,直到看到那管家拿着官服,這纔有所恍然。

“既然大人要上朝了,那我就不叨擾了。”

金明看到這一幕,也當即起身拜退,離開了丞相府,除卻了章鑑之外,他還要去見別人呢。

章鑑依舊一副茫然模樣,他似乎將金明給忘了,在管家的服侍之下穿上官袍,這才踏上準備好的馬車,朝着勤政殿行去。而今日的勤政殿,相較於先前的時候,好似又多了一些火藥味。

“我說公秉啊。你怎麼現在纔來?”

一腳踏入殿內,章鑑就聽到王爚那充滿不悅的聲音來。

章鑑苦笑一聲,回道:“這不是有故人來訪嗎?所以就耽擱了一會兒。”目光一轉,自偌大的勤政殿掃了一下,心中頓感唏噓。

相較於先前時候,這勤政殿之內的朝臣,卻是少了許多人,畢竟那元軍都已經來了,許多官員也已逃走,並不願意留在這裡擔驚受怕。

“故人?卻不知是哪裡來的故人?討論的又是什麼?”王爚的話中帶着刺,直接朝着章鑑扎來。

章鑑頓感不悅,反口回道:“那人乃是汪誠甫之心腹,討論的也只是一些尋常之事,可沒你想的那麼複雜。”以他的智慧,自然知曉王爚話中意思,分明是隱晦的表示他乃是奸細,有通敵賣國的嫌疑,這讓章鑑如何接受,自然反駁了幾句。

“哼!”

王爚輕哼一聲,態度依舊高傲,口中依舊堅持先前的質疑:“差點忘了。你可是丞相,我自然沒資格問你這些。”

“哈。”

章鑑輕輕搖頭,對於此事也不予置否,只是側目看了一下週圍衆人,問道:“我那些事只是一些瑣碎小事,算不了什麼。只是你們這般匆匆忙忙召開會議,又是爲了什麼?”

“還能爲了什麼?除了那元軍和華夏軍,你覺得還會是什麼?”王爚沒好氣的回道。

“沒錯。這也是哀家邀請各位愛卿來此的目的。爲了解決目前的困境,咱們總得商量一個章程,不是嗎?”坐於上首,謝道清張口問道。

自趙璂去世之後,因爲繼任的皇帝太過年幼,所以她也只能出馬,通過垂簾親政的方式處理朝政。

章鑑躬身一拜,回道:“原來是太皇太后,還請饒恕微臣莽撞,未曾施禮。”

“無妨。這些不過是無關緊要之事,愛卿無需如此拘束。只是愛卿,我剛剛聽說那汪立信已然薨逝,江陵府等地已入華夏軍囊中。請問此事是否爲真?”謝道清滿是擔憂看着章鑑,尋求着答案。

其餘衆臣也是一起看着章鑑,等待着他的回答。

章鑑頓感壓力陡增,縱然有心隱瞞,也無能爲力,只好回道:“沒錯。”

“當真如此?若是這樣,那讓咱們怎麼辦?”

確信了這消息之後,偌大的勤政殿頓時陷入沸騰之中,羣臣之內莫不是嘀咕起來。那謝道清不用說了,自然是愁容緊鎖,而王爚、陳宜中也是面有慼慼,似是爲接下來的局面而擔憂着,唯有那留夢炎,依舊咬牙切齒的盯着陳宜中,似是還陷入先前的爭論之內。

“閉嘴!”

驀地一聲怒喝,將羣臣震懾住。

衆人一起看去,卻是王爚站了出來,對着衆人指責起來:“爾等也是飽讀詩書之輩,怎麼和那街頭婦孺一般,在此喧譁吵鬧?這算什麼樣子?還是不是我大宋官員了?”

“王丞相,這不是害怕嗎?畢竟那華夏軍可是說要清君側,若是她打來了,咱們怎麼辦?”有人舔着臉回道。

王爚冷哼一聲,直接罵了回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又不是沒人,難道還怕了她不成?”眼見那人似有反駁之意,更是罵道:“還有你這廝在此喧鬧,又算什麼樣子?不如現在就摘了你頂戴花翎,滾出這裡吧。”

謝道清稍有同情,勸道:“王丞相,他也只是有所疑惑,不必如此吧。”

“不必如此?哼!”

王爚毫不客氣,直接對着謝道清喝道:“謝太后。莫要忘了此刻乃是亂世。正所謂亂世用正典,若是不給那廝一個教訓,只怕他還會在這上面喧鬧,反而影響我們的信心。”凌厲目光一掃,當即將其餘想要辯解的大臣逼退,又道:“來人,將這廝給我拖下去,革除功名、永不錄用。”四個侍衛一起出動,當即將先前那喧鬧之人給拖了下去,沒了半點生息。

衆臣見了,害怕這事兒也發生在自己頭上,只好閉上嘴巴。

“唉。”

章鑑雙目微闔,不忍直視這般場景。

只是他心知自己無能爲力,只好讓王爚出手,以免整個朝廷繼續崩潰,至少也得維持着一個看起來還在運轉的樣子。

因爲這王爚發怒,一整個朝堂,也徹底陷入沉默之中。

謝道清只感朝堂太過安靜,只好出口打破寂靜,雙目一轉落在躲在角落之中的陳宜中身上,當即問道:“陳宜中。關於此事,爾等以爲應該如何?”不管如何,她終究還是大宋的太皇太后,自然需要努力,尋求着能夠解決的的方法,至少不能就這麼僵硬下去,不是嗎?

而她之所以選中陳宜中,也全是因爲陳宜中先前表現不錯,自然爲謝道清所倚重,認爲乃是國之棟樑。

“這——”

陳宜中頓感詫異,未曾料到自己竟然被直接點名。

這樣的話,即使他如何不願,也只能硬着頭皮走了上來,回道:“臣以爲,就憑目前局面,只靠我朝已然不行,唯有借力打力而已。”

“借力打力?”

謝道清有些不明,繼續問道:“你是說,讓那華夏軍和元軍相鬥嗎?”

陳宜中闔首回道:“沒錯。想必爾等也清楚,那華夏軍自起義以來,一直和元軍做對,包括那蒙哥大汗,也死在了晉王手中。兩者之間,可以說是生死大敵,若非是兩者實力相差不大,只怕早已經廝殺起來了。既然如此,那咱們不妨利用這一點,挑撥兩軍相爭,也好給我們騰出迴旋的餘地。不是嗎?”

“嗯。你這法子,倒也不錯。”

謝道清頗爲贊同的點點頭,看起來相當認可陳宜中的提議。

“這傢伙,倒是有些本事!”

留夢炎驀地擡頭,一臉惱怒的盯着陳宜中。王爚頗爲訝異的看了一下陳宜中,似是也爲他能提出這般建議而詫異。至於那章鑑,也是側目看了一下陳宜中,心中卻是想着:“唉。這計劃看起來似乎還可以,只可惜若真的要實行的話,只怕就是另外一副場景了。”看起來,他似乎對這個計劃並不感冒。

“章丞相,你覺得如何?”

擡起頭來,謝道清開始詢問他人的意見。

沒辦法,謝道清並無任何執政經驗,她也只能詢問這些大臣,才能夠做出相應的決定來。而且那陳宜中畢竟年輕、資質尚淺,僅憑他一人自然是無法成功的,須得有別人同意,纔有實行的可能。

“果然又來了。”

章鑑頓感沉默,雖是有心推拒,但面臨謝道清的懇求,也只能硬着頭皮說道:“這計劃的確有可行的可能。只是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應該選擇誰?元軍?亦或者華夏軍?畢竟若要他們兩者相鬥,不可能什麼都不付出,總得向其中一方允諾一些東西,這樣才能夠讓他們上鉤。不是嗎?”

謝道清聽了這話,頓時陷入糾結之中。

“元軍?那元軍兇殘成性,一路來也不知曉殺了多少百姓。若是選擇他們的話,只怕我等也要被那百姓罵個狗血淋頭了,只怕日後也會落個歷史罵名來。若是選擇那華夏軍德虎啊,他們素來以軍紀嚴明著稱,百姓之中多有賢明,那晉王更是被稱之爲玄女下凡。只是他們對待官員素來嚴苛,若是讓他們來的話,只怕咱們這一身身家性命就要沒了。”

被章鑑這麼一說,羣臣也是浮想聯翩,陷入沉思之中,開始琢磨着若是自己的話,又該如何選擇。

第六十七章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八十章立名分火燼薪傳,得民心星火燎原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十四章聞人訊,江湖波瀾興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四十二章齊聚均州第三十一章觀音憐世人,織機做保障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四十二章橫水鎮趙晨受難,李明昊心思暗藏第四十七章鑄炮名克虜,巨炮存缺陷第一百四十五章城門之處的騷亂第五十五章談英雄只論成敗,言辭職不管對錯第六十二章強欺弱精神不倒,低聲求奴才跪下第八十三章噩耗第一百一十八章仗人勢衆人受辱,擂臺上段陵逞威第十九章興致來,師徒定名分第五十九章戰事絕,衆志擒兇魔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十七章新的動向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十三章殺意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八十七章念衆生命運難斷,露身份攻勢已開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九十一章城牆變金蒙叛亂,識玄功方知舊聞第兩百二十六章隱藏的身影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一百三十九章榷場見聞第八十二章面見孟珙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一百二十章求勝利誓言不倒,一擊下勝負再分第七章心傷,離京第一百零九章汴京內蒙軍撤退,城頭前兩軍交匯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兩百零二章雙龍會弟二百零五章計劃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三十二章老巢第四十二章劫匪第七十三章龍槍碎蕭鳳得存,佛掌崩妙興有鬼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三百五十四章九百文第二十六章背後意圖第一百八十七章冤家路窄第三百一十八章變了,變了也好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三百二十五章泉州之變(四)第八十章長安新貌第二十章大陸澤劍氣縱橫,炫音出無所遁形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九十七章敗七雄戰旗不倒,敵軍亂蕭鳳主陣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三百五十八章南北攻略第三百五十一章還是老樣子第十八章大病生,誰知是禍福?第五十七章生死一線間,鬼門關中走第六十六章波瀾興,精衛豈一人?第四十七章玄功復神通顯現,石林中兩人對陣第一百五十四章安陽灘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家與國立場分離,爲生存艱難而行第二十五章定三章整肅軍容,獻玉璽聯盟已成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二百五十一章勸說第一百六十三章火神助威第五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九十三章論方案錢莊開啓,問部長決心下定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八十一章對峙第五十三章廝殺酣,輸贏定死生第九章川蜀之變第一百一十二章拜訪南清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三十八章各人出,計中連環套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三百二十三章泉州之變(二)第四百零二章暫時擱置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一百二十二章撤退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一百四十九章誰來犧牲第一百四十六章最終決戰(七)第十一章醒過來的“死人”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