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錦城(一)

成都蜀藩,歷來都是強藩。蜀王府邸坐落成都府城之中,位於城內武擔山之南、金河以北,外圍蕭牆長約九里,以金河水、御河等護牆環衛。蕭牆高一丈五尺,設東面體仁門、西面遵義門、南面端禮門、北面廣智門四門。蕭牆裡頭,還有宮城圍牆,城高三丈九尺,分櫺星門、承運門等大門。

今日正午,成都府城中和門內外鑼鼓喧天,百姓夾道歡迎千里來援的客軍主帥王來興進城。曾英一身乾淨利落的戎裝,騎乘高頭大馬,在前開道引路。龍文光、劉之勃等官員亦早便穿戴齊整,在城門等候。

從一匹神駿的慄毛馬跳下個軍官打扮的年輕人,龍文光上前兩步道:“王總管,一路風塵辛苦。政務繁忙,未克遠迎,還請海涵。”說完擡頭再看,面前這年輕人肩寬體壯、高大俊朗,雖然年紀不大,但自有一番威嚴。

那年輕人躬身回禮道:“勞動諸位大人尊駕,我王來興何以克當,不勝慚愧。”

龍文光親切拉住他的手道:“王總管說哪裡話,我成都府軍民望貴軍如望時雨,而今王總管來到,就像根定海神針,立刻把成都城上下的驚濤駭浪定住了。”轉而又托起他手掌,嘖嘖讚歎,“王總管掌寬且厚,關節等處更是厚繭環包,一摸就知道是行伍多年的沙場健將,護國護民的能力自超過我等迂腐儒生百倍。”

王來興輕輕掙出手,抱拳道:“軍門言過了,王某來此,但望盡一綿力,不懼生死。”

“說的好!”龍文光滿臉欣慰,與諸官員相互點頭,“果然是少年英才,後生可畏!”

劉之勃看了看王來興周邊,問道:“三位譚大人並趙大人、馬大人他們沒來嗎?”

王來興道:“昨日探得消息,獻賊似乎有流竄成都府的跡象,軍事緊張,這幾位都走不脫身,王某最閒,是以宴席的事就由王某代勞。”說罷哈哈笑了起來。

“原來如此。”劉之勃點了點頭。

王來興又道:“王某還帶了些土產,進奉給諸位大人聊表心意,晚些時候送去府上。”

龍文光短嘆兩聲道:“王總管太過客氣,你不辭辛勞爲我等解困,情意已經勝過千金,何需再表什麼心意。”

“該當的,該當的。”

“成都僻遠之鄉,我等無以爲禮,好在蜀王慷慨,已在王府擺下宴席,爲王總管接風。”龍文光說着招呼曾英,“曾參將,成都你熟,就代爲引路吧!”

曾英道一聲“曉得”,揚鞭催馬已行。於是王來興復回馬上,龍文光等則各自乘轎。

不久便到西邊玉龍街一線,那裡早有蜀藩府的僕從上來帶過繮繩步行牽馬,走遵義門先進蕭牆,再兜轉須臾,過承運門,在王府內監官長長的吆喝聲中,參加宴席的官員們下馬的下馬、出轎的出轎,各自遞上名剌供內監官驗看。確認無誤後,車馬置於門口,一干人隨內監官步行進入宮城內。

衆人先在承運殿等候了片刻,一盞茶的功夫後,告知蜀王朱至澍已經穿戴完畢,便再度起身,直到宴席所在的麗春軒。

藩王之中,蜀藩一直最富,直到福藩興旺,才退居次席。不過眼下福藩已滅,富甲天下的寶座恐怕又回到了蜀藩。這麗春軒爲數丈高樓,崇禎十四年所建,整座建築多用產自西南的珍貴楠木,兼以玉石金銀點綴,極爲奢華。剛到樓底,管絃絲竹應時而起,靡靡之音縈繞,數名女子鶯鶯燕燕擁將上來,分別挽起了賓客們,甚是親暱阿諛。

這場面曾英不陌生,也認識其中幾個姿色出挑的女子諸如李麗華、嚴蘭珍、齊飛鸞、許若瓊等等都是蜀王府中從民間精挑細選進來調教而出的宮女,不但姿色豔絕,亦通辭賦,均甚得蜀王朱至澍寵愛,也常被拿出來待客。但看龍文光、劉之勃、劉士鬥等官員談笑自若的模樣,看來平日裡也沒少來蜀王府玩。

曾英也象徵性地牽了名宮女,那女子白‘粉敷面,媚眼如絲,一個勁兒向望他懷裡鑽,他一巴掌把對方的臉推開,瞪了一眼,那宮女識趣,倒是不敢再放肆了。

到了二樓,早擺了一張金絲楠木的大圓桌,桌上酒水瓜果及開胃小菜琳琅滿目。賓客們各擇座位坐下,那些宮女便也順勢坐到了他們腿上,甚至箍住脖頸細細私語。酒席尚未開,鶯聲浪‘語並嬉笑打鬧此起彼伏,早就熱鬧非凡了。

過不多時,有內監官長呼道:“王爺到——”

衆賓客嘩啦啦盡皆起身,衆目齊聚過去,一名體態勻稱的華服中年男子緩步上樓,這便是第十三代蜀王朱至澍。傳言初代蜀王朱椿曾得鴻寶藏於書閣,精讀修習遂通黃白之術,子孫傳承,未曾斷絕。但看朱至澍面目白皙,雙目有神,精神氣不輸少年,或許也與此有關。

朱至澍坐下後,賓客們才相繼落座。聊不幾句,朱至澍問王來興道:“閣下遠道而來,不知將兵幾何,又將駐於何處?”

王來興回道:“有戰兵兩萬保衛成都府城,最好分屯城外要害,方稱無虞。”

朱至澍朗笑道:“話想三道,繩捆三道。要穩妥,何不駐紮城內?這樣的話,我蜀藩亦能更加踏實。”

王來興有些訝異道:“王爺此話當真?”說着,就拿眼去看龍文光。畢竟按照傳統規制,客兵若無特殊情況是絕不能擅自進城的。

龍文光接過話茬,解釋道:“此一時彼一時,獻賊猖獗,詭計多端。其最拿手的便是派遣細作潛入城內裡應外合,單純守野,並不能算十足穩當。前幾日我等便和王爺商議,要加強城內守備力量,貴軍兵強馬壯,劃些到城裡無妨。城北、城西都有空的校場營房,有足夠的地方安置。”

王來興高興道:“若得王爺、軍門許可,當然最好。”

朱至澍吃口酒,說道:“不過有一事得先請王總管配合。常言道‘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貴軍雖強,到底是遠來客人,不諳本地風俗人情,若自行其是,只怕到時候會遇到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本王覺得,貴軍前期既要進城分駐各地,還是跟從川撫衙門爲好。”

王來興眉頭一皺,反問道:“什麼叫‘跟從川撫衙門’?”

正在這時,曾英突然起身,朱至澍看他一眼道:“你做什麼?”

曾英推開身邊的宮女,回道:“王爺見諒,曾某腹痛,先去排解排解。”

朱至澍笑道:“佳人美酒相伴你卻腹痛,好不掃興,快去快回!”他說完,宮女們也都捂嘴偷笑不已。

曾英點着頭,急匆匆去了。龍文光轉視王來興道:“王總管,跟從川撫衙門是必然之理。王爺說了,貴軍雖強,但紀律習慣尚不清楚,恐怕滋擾百姓、擾亂紀律,先由我衙門監督把控,等磨合適應了,自便即可。”

王來興道:“軍門說笑了,我軍又不是獻賊,一路秋毫無犯,都是可以查證的。王爺、軍門及諸位大人若不信,王某在這裡立誓,往後但凡有我軍中一個兵士在城內外行不軌之舉,王某二話不說,主動撤出成都府城。”

龍文光乾咳兩聲道:“王總管會錯意了,我等不是信不過貴軍,防患於未然是自古來的道理,名正言順。況且貴軍對成都本地各要隘汛地不熟悉,這些都需要我川撫衙門指引不是?”

王來興連連搖頭道:“從沒聽說客至主家,爲主解憂,反淪爲奴僕家丁的事。要是成都府城是這麼個入法,我軍寧願待在龍泉鎮。”

龍文光臉色一肅道:“軍機重事,豈同兒戲。入不入城,不是咱們三言兩語說定,而是關乎成都闔城百姓及蜀王府的大事。我等所言,並非不近人情,王總管何必如此牴觸。”

王來興苦笑道:“正如龍軍門說的,這事大,咱們不好隨意定奪。軍隊不是王某一個人的軍隊,還有譚家兄弟、趙大人、馬大人他們,究竟怎麼辦,王某還需要回去商量。”

朱至澍臉色一沉,道:“王總管話裡帶刺,是不給本王面子?”

王來興朝他抱拳道:“不敢。”

龍文光則道:“這件事按照我等川撫衙門爲主、貴軍從隨的方式來最合適不過,王總管於情於理,都不該拒絕。”

王來興將酒杯放下道:“不該拒絕?那麼假意徵求王某意見,又有什麼必要?”並道,“倘若王爺和諸位大人急於求個結果,那麼王某懇請暫且將今日宴席放下,王某現在就快馬返回龍泉鎮,和其他幾位大人緊急討論,明日就能有答覆。”說着,按桌站起。

朱至澍見狀,與龍文光對視一眼,龍文光佯裝起身相勸,但手肘刻意撞到了自己的酒杯。只聽一聲脆響,酒杯落地碎裂,樓梯處頓時“蹬蹬蹬蹬”傳來紛亂的腳步聲。短短几個呼吸的光景,十多個勁裝結束的漢子便擁上樓來。

朱至澍輕咳三下,宮女們見勢不妙,立刻作鳥獸散,那十多個漢子裡走出一個精實壯漢,跨步大聲道:“鎮元營劉佳胤赴宴來遲,請王爺及諸位大人原諒!”一面說,一面擺手,那些漢子們迅速將樓梯口堵了個水泄不通,不容半個人再過。

龍文光笑笑道:“都是自己人,裝什麼客氣。來,先給今日的貴客王總管敬一杯賠禮。”

劉佳胤應諾着昂首闊步走到桌邊,倒滿一杯酒,對王來興道:“王總管,我敬你!”

豈料王來興垂手而立,並不領情,冷冷道:“龍軍門,你這是什麼意思,無名之酒,我可從來不吃。”

龍文光拍拍劉佳胤,示意他將酒杯放下,而後道:“王總管,實不相瞞,今日這宴席,不單爲你接風,還要求你辦件事。這件事關乎我四川之長治久安,不得已而爲之。”

王來興冷笑道:“哦?我還有這麼大能耐?什麼事說來聽聽?”

龍文光繼續道:“請王總管在成都府城內多住幾日,軍旅羈勞日久,也要勞逸結合。龍泉鎮軍隊的事,我川撫衙門會替王總管分憂。”又道,“咱們心平氣和坐下來先吃了這頓酒,王總管有想不通的,徑可再問。”言及此處,就給劉佳胤使了個眼色。

“坐下吧王總管。”劉佳胤起手去拉王來興,卻不防王來興身子一震,將他甩開,“王總管,你這就太不給臉了吧?”他臉色一變,兇狠不少。

“不是王總管不給你臉,是我不給你臉。”

龍文光聽到這句話,眉頭緊鎖,道:“王總管,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那王來興忽而縱聲大笑起來,笑聲沛然,震耳欲聾。

朱至澍與龍文光等人面面相覷,不知所以,而後笑聲停歇,方聽得一句驚人之語——

“我笑你們這些個臭魚爛蝦,竟打起這等醃臢算盤,以爲我軍王總管會受此欺瞞嗎?老子不是王總管,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陝北馬寶是也!你們要找的王總管不在這裡,而在成都城外!”

“馬寶......成都城外?”龍文光怔然片刻,猛然醒悟,一拍桌面,“不好!”

正值此時,遠方的天空突如其來聽得見陣陣沉悶的炮響,一時寂然的麗春軒,樓梯上,又有人重重踩梯而上。

來人撥開堵在樓道口的漢子們,鑽出身來,龍文光急目看去,是負責城防的倭陝教官連都司郝希文。只見郝希文滿臉惶恐,還沒等站穩就急不可耐說道:“諸位大人出事了!有敵忽從南方來,已經開始攻城!”

37少室(一)27元月(三)62熱忱(二)109老本(一)20車轅(四)52對子(四)77彤雲(一)6禍福(二)72樊籠(四)104朱匣(四)53借刀(一)89凌雲(一)38鐵鞭(二)37少室(一)53變局(一)78漢歌(二)84無前(四)80南守(四)3關山(三)83主客(三)9潛流(一)35捭闔(三)49愴然(一)118輕舸(二)39鐵鞭(三)118三營(二)54赤磧(二)6巾幗(二)81快哉(一)3天地(三)115總兵(三)66雲動(二)7命數(三)37明志(一)15風雲(三)102異客(二)5巾幗(一)95同枝(三)96英霍(四)87範河(三)89義氣(一)68雲動(四)120和頤(四)44去向(四)4天地(四)30招安(二)103遇吉(三)5半野(一)120輕舸(四)48三不(四)94同枝(二)51風平(三)80漢歌(四)22入川(二)64干戈(四)108鐵石(四)80激流(四)10一曹(二)79桃花(三)56赤磧(四)39鐵鞭(三)64熱忱(四)59再起(三)41去向(一)96英霍(四)58餘胥(二)113總兵(一)54借刀(二)79桃花(三)17弘光(一)12江山(四)75丹心(三)40明志(四)114臘梅(二)83主客(三)58雄雉(二)25山海(一)33定軍(一)92凌雲(四)45杯酒(一)45三不(一)18弘光(二)73綢繆(一)99動靜(三)49風平(一)13風雲(一)1關山(一)45三不(一)112老本(四)101砥礪(一)26元月(二)5拔城(一)32如虎(四)33救樑(一)16飛雪(四)12潛流(四)72北戰(四)31進退(三)74破竹(二)